紧急条件下的水源处理论文_陈志亮,李凤恒

紧急条件下的水源处理论文_陈志亮,李凤恒

(66081部队卫生连)

摘要:俗话讲大灾之后有大疫,讲的就是异常灾情发生后,由于水源被污染,人畜引用之后就会染病,造成大规模的流行病的发生。所以,紧急条件下的疫水处置是一件尤为重要的事情。当灾情发生的时候往往情况比较紧急,实地条件也比较简陋,那么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下保证人畜用水安全就成了我们眼前的课题。

关键词:紧急条件;水源;应急处置

1.灾害发生前的的处置

1.1制定应急预案

首先应该建立合乎一地的水质预警系统,突发性污染事件发生之前预警或在污染发生最初采取应急措施,从而减少灾难带来的损伤。水源地水质预警系统的运行流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水质现状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数据,综合分析后报警—寻找确定污染物位置—分析污染物扩散速度和趋向—提出筛选有效控制措施,排除污染隐患等内容。[1]

1.2寻找备用供水源

凡事都讲求有备无患,供水厂在建立初期就应该积极寻找备用水源,平时注意监测备用水源的情况,及时对备用水源做好维护,以备发生灾情时不至于缺失供水源。

2.灾害发生时的处理措施

2.1水源突发氯氮污染的处理措施

2.1.1物化法

常用的物化法分别有下几种:吸附法、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化学沉淀法和折点加氯法等。以下一一介绍。

2.1.1.1吸附法

吸附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在应急处理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吸附法处理是利用多孔性固体相物质吸着分离水中污染物的水处理过程。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有粉煤灰、幢石、活性炭、沸石、膨润土等。各种吸附剂各有优缺点,在此不详述。

2.1.1.2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结构的薄膜对废水中的某些成分进行选择性透过的一类方法的总称。常用于被污染水源处理的膜分离方法有电渗析、反渗透、微滤、超滤、纳滤等。与常规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过程具有无相变、能耗低、工艺简单、不污染环境、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可以在常温下进行。非常适合紧急条件下的水质处理。

2.1.1.3离子交换技术

离子交换技术是基于物质在固相与液相之间的分配的原理,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某些离子之间进行交换反应从而达到分离的技术借助于固体。离子交换剂中的离子与稀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以达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目的,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单元操作。离子交换是可逆的等当量交换反应。常用的离子交换剂有交换树脂、沸石、蒙脱石等。[2]

2.1.1.4化学沉淀法

向被污染的水中投加某些化学物质,使它和水中欲去除的污染物发生直接的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而使污染物分离除去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普遍要加入大量的化学药剂,并成为沉淀物的形式沉淀出来,因此化学法处理后会存在大量的二次污染,如大量废渣的产生,而这些废渣的处理目前尚无较好的处理处置方法,所以对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和以后的可持续发展都存在巨大的负面作用。[2]

2.1.1.5折点加氯法

折点加氯法的原理是将氯气通入到含氮废水中,使氨氮被氧化成氮气而逸出到自然环境中,当通入的氯气量达到某一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最低,氨氮含量趋于零。继续通入氯气,水中游离氯逐步増加,此时的点成为折点。虽然折点加氯法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很好,但液氯的储存和使用要求较高,对于含有有机物的含氮废水,还有可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致癌副产物(氯胺、三氯甲烷等)。因此,折点加氯法目前只适用于水质处理后期无有机物低浓度氨氮出水的深度处理。

2.1.2生物法

生物法是目前最经济有效,运行稳定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水中的氨态氮和有机氮氧化成氮气和硝态氮,包括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硝化过程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好氧微生物(硝化菌)的作用下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反硝化过程是将硝酸氮和亚硝酸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还原成氮气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2.2高浓度有机物水源水的应急预处理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高级氧化技术对有机物突发污染的应急处理的效果是很不错的,不仅能很好地解决此类突发污染问题而且该工艺的加入可以强化其他水处理效果。

生物降解,膜分离联合常规水处理工艺外加粉末活性炭在处理有机物突发污染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2.3高浓度农药污染物水源水的应急预处理

活性炭吸附和膜处理可以有效去除饮用水中的微量农药。

O3在普通剂量投加时便可对原水中残留的大多数农药起到降解作用,同时对原水还有消毒灭菌的功效。[3]

2.4高浓度化工污染物水源水的应急预处理

实验证明,投加二氧化氯对苯胺突发污染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苯胺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0%以上。此外,O3本身对苯胺已经有非常理想的去除效果了,如果配合紫外氧化后,在反应的前10分钟,苯胺的去除率会更高,可以达到98%以上。[3]

2.5饮用水源突发甲苯污染

苯系物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污染物。近年来,饮用水被苯系物污染的事件屡见不鲜。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利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对甲苯进行处理。甲苯为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粉末活性炭对其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由于甲苯属易挥发类有机污染物,在实际污染处理中可以利用甲苯在输水管道中水力停留时间长,挥发作用大的优势进一步消减污染。粉末活性炭 对甲苯的吸附去除速率很快,主要集 中在 5 ~10 min,且甲苯初始浓度越高,传质速率越快,导致粉末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速率也就越快。[4]

2.6自然灾害发生后

应急救援开始时,首先对原有供水系统进行巡查。如供水系统仍能正常或部分正常运行,需要在紧急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饮用。灾后短时间内最安全有效的饮水是卫生合格的瓶装水,也可采用专用水车送车。在应急情况下饮水,至少通过简易观察辨别水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现场快速检测等技术手段对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指标至少包括浊度、色度、pH、硝酸盐氮、铁、锰、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5]

较小规模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简易方法净水:粗滤—混凝沉淀—自然沉淀—过滤。在可获得燃料的情况下,对饮水进行加热煮沸处理,是最为可靠的消毒办法。灾区的饮水最好在煮沸3 min 以后方可用于饮用。

此外,对于被污染水质的处理技术还有活性炭吸附技术、化学沉淀法、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强化消毒技术、曝气吹脱技术等。

结束语

水是人畜的必需营养元素,必需保证对人畜的饮水需求和安全,为此,必须加大力度防范可能发生的自然或人为灾害并及时对已经发生的灾害做出迅速的反应,将灾害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浦立伟.浅谈城市供水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A].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水利学会:,2014:3.

[2]邓俊强.水源突发氨氮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

[3]潘云皓.西氿水源水突发污染应急预处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4]丁文婧,刘学卿,郭蕾.饮用水源突发甲苯污染的吸附法应急处理技术研究[J].江苏水利,2016,(04):25-28.[2017-10-12].DOI:10.16310/j.cnki.jssl.2016.04.006

[5]张建鹏. 灾区饮用水卫生应急保障[J]. 华南预防医学,2014,40(03):291-293. [2017-10-12]. DOI:10.13217/j.scjpm.2014.0291

论文作者:陈志亮,李凤恒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  ;  ;  ;  ;  ;  ;  ;  

紧急条件下的水源处理论文_陈志亮,李凤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