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力资源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电力系统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正在这种情形下,我国电力是否能保持稳定的供应,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文章由实际生活出发,对我国电力设备检修以及运行维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电力设备检修;施工;安全
引言
电力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电力设施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若不注意做好质量检修管理工作,则会加大供电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一旦发生电力故障,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用电需求,同时还可能引起火灾或其他问题,这严重危害了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要杜绝这一问题的发生,则必须要在日常工作当中加强电力设备的运维检修工作水平。在检修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确保对各类危险点进行规避,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基础上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工作经验,分析电力检修工作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并对如何加强预控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1电力设备检修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
1.1管理体制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当前阶段,虽然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与此对应的相关电力设备检修施工的安全却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一方面,企业相关的领导对此并没有十分的重视,所投入的力度相对较小,建立的一系列安全管理体制也相对比较落后;另一方面,企业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比较缺乏、整体的素质相对较低,更不能及时地主动学习和了解一些新的安全管理知识,他们总是按照以往自己的经验来进行相应的操作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1.2倒闸操作票、母线倒闸的操作存在疏忽从而引发了危险点
在电力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电力企业都会根据供电运行的实际情况准备多套设施设备。一般可分为热备用设备、冷备用设备以及待检修设备。在供电设备运行稳定的基础上,其他的电力设备都可以进行倒闸操作处理。而倒闸操作票则是根据电力设备运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使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流程来执行,并要做好操作票的审核和编制工作。另外,母线倒闸操作不当,也会出现一定的危险点。母线倒闸作为倒闸操作当中的重要内容,必须要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并防止拉倒闸时出现安全事故。母线倒闸的危险点多是集中在操作阶段没有做好隔离开关的维护,使保护电压无法有效的切换。
1.3对直流回路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
在电力设备当中,无论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都必须要有回路进行控制。在直流回路的操作过程中,相关检修工作人员若没有按照相应的技术要求来操作回路压板,尤其是在二次回路中出现了错误的压板操作。会使直流回路出现故障,从而给电力设施的自动装置以及继电保护等区域造成影响,引发继电保护设备的故障。一旦出现直流回路操作失误,会给检修操作人员造成巨大的人身安全威胁。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把控,确保直流回路二次回路操作准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体制
为了避免在电力设备维修施工的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相关的领导人员可以适当引进一些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方式,与此同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和完善我国的电力设备检修施工安全管理体制,从而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安全管理链条。另外,企业的相关领导人员也可以将“安全管理”条令具体的落实到每一个一线电力设备维修施工人员的日常实际工作过程中,提高一线维修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保障企业内设备维修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2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高低在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这一环节上就务必要严格地把关,对于员工从业的硬性资质,必须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争取做到从源头上控制企业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其次,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被企业所录用以后,首先必须要对其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要领以及安全注意的事项,并且加强企业员工对电力设备维修场地危险源的认识程度,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为了提高企业内部设备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安全知识,企业可以定期去聘请一些专业的技术性人才组织员工在电力设备施工维修现场进行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方式,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的员工能够更加直观、清楚地认识到电力设备维修场地的危险源,加深企业员工对相关安全知识的记忆程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设备维修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3电力电容的检修运维
电力系统中难免存在设备或线路老化的现象,老化现象是电路系统中最主要的安全隐患。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装置,电容器的寿命会随着运行时长的增长而简短,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要将电容器作为重点检测项目,对其运行安全要做出合理的分析,才能将电路事故防患于未然。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容器的外观来判断其是否存在温度过高的情况,通过表体温度能够大致判断出该电容器是否已超过使用寿命。此外,通过专业仪器能够对熔断器进行相关检测,熔断器是电容器的应急保护装置,在电容器内部温度过高时,熔断器会出于保护电路而进行必要的断电。这种断电虽然是具有保护意义的,但也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用电。对电容器的检查可包括电流检查与电压检查两个方面,其中电流检查是主要的检查项目,电流过大会导致电容器过热等问题,故在检查时,工作人员应在保证电力系统的额定电流情况下,对电容器的通过电流予以仪器检测,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以避免电力灾难发生。
2.4实行一体化模式开展检修工作
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工作通常都是由相应的负责小组来执行的。在检修阶段,其工作内容一方面需要进行记录,另一方面则需要根据设备运行的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排除故障隐患。然而如此一来,检修工作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小组的配合才能完成。检修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推行一体化的检修作业模式。一体化检修模式从根本上来说,是运维检修的巡查小组和维修小组进行结合,小组成员需要至少确保有两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一体化的模式执行运维检修工作,可以在发现问题的情况下及时排查隐患和处理问题。不仅使检修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能最大化的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使电力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得到极大的提升。一体化模式的管理细节应当涉及到小组成员的分配、检修作业阶段的现场警示以及检修工作人员的护具佩戴。
结语
电力设备检修、运行维护工作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结合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相对完善的检修方案,对各种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避免对电力设备的安全造成影响。并且要对电力设备检修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进行定期培训、提升职业素质,使电力设备检修工作全面开展,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作。
参考文献:
[1]李忆萦.电力设备维护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探析[J].电力设备管理,2019(7):91-93.
[2]刘景久.电力设备安装运行维护的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6):74-76.
论文作者:田瑞丰,吴光毅,赵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电力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工作论文; 回路论文; 电容器论文; 企业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