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提升,各类超高层、异形结构等建筑受到了国内城市的广泛欢迎,然而这类建筑也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BIM 技术因其具备可视化、动态化、协调性、模拟性等优势特征,其对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BIM;安全管理;措施
一、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其开展需要三维数字设计以及工程软件的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来形成一个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现阶段的BIM技术多应用在工程设计、建筑以及设备等方面,建筑与数字建筑模型的建立,能够进行该建筑项目各种信息的有效整合,并能够将工程项目的策划、运行以及维护工作进行有效的协调。通过BIM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能够让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可以对该工程项目的详细信息进行准确的把握,并能够为各个组织建设团队提供沟通渠道。借助于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并能够优质保量的完成工程的实施。
我国自21世纪初才开始运用BIM技术,而作为建筑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技术,其初期主要是在沿海城市应用,并多集中于大型的设计公司以及施工单位,导致了我国内地在建筑项目的施工环节中对于BIM技术的应用相对比较少。此外因为BIM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时间比较短,也导致了一些自主研发技术欠缺或者不成熟,这也就需要相关的BIM软件设计人员能够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总体而言,BIM技术的推广能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并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项目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BIM 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特点
BIM技术之所以在建筑行业应用甚广,这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具体的可以将其分为一下五类:分别是可出图性、可视性、优化性、协调性以及模拟性。
2.1可视性
可视性简单的说就是 BIM 这样的施工技术拥有较高的可视化水平,区别于一般的水平,这里指的是 BIM 技术自带的可以进行高质量研究与应用的可视化水平,所以这样的可视化水平可以弥补传统水平的缺陷,可以更加完善各种建筑信息,同时 BIM技术还自带一些物理以及项目几何信息,所以说一个 BIM 可以将整个项目工程信息完整的进行融合,只要利用 BIM 技术就可以将整个项目工程了然于胸,从中可以提取任何想要的信息;
2.2协调性协
调性就是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可以利用 BIM 技术帮助建筑工程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比如:如果项目的某个参与方想迅速的了解建筑工程模型的一个碰撞点,那么可以利用特定的检查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对 BIM 模型的所有参数进行收集,同时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实验的状态;最后还可以自动的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形成一个分析报告,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方便项目参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3模拟性
模拟性主要指的就是建筑项目的工程设计方利用该技术进行项目的模拟,主要就是对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工程的节能以及墙体材料的导热性等等。另外,在进行招标以及施工的时候该技术可以提前对项目所需要的物资以及设备进行动态的模拟,不但可以保证投标者或者是施工方可以迅速的了解该工程,还可以有效的促进该工程顺利的实施,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可解决的问题。
2.4优化性和可出图性
优化性指的就是对于施工方案的修改和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优化性主要是通过试验分析报告以及各种模拟以后来实现的。出图性指的是经过修改以后的图,可以通过该软件进行图形整理以后进行打印,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的对设计的图形进行研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建筑企业这方面的人才比较欠缺,一些年龄偏大的安全管理人员思想比较保守,对新技术的应用显得不适应,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一些建筑单位重视 BIM 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也因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欠缺而深受阻碍。
3.2建筑现场安全管理技术设备有待提升
BIM 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很早应用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应用效果。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研究起步晚,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少,安全管理相关的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安全管理专业人才欠缺,这也导致 BIM 技术的一些安全管理功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4.1可视化安全技术交底
可视化安全技术交底是 BIM 技术的首创。都知道安全技术交底是现场技术人员交代给施工人员如何进行操作,和操作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以往借用 CAD 的绘图功能呈现出的二维图形来阐述。运用 BIM 技术的三维建模,能立体呈现诸如脚手架等模型,对位置和间距都有着全角度的环向视角,将想象转化成实在的三维图形。更加清晰了解现场情况,交底也变得更具有实用性和参考性。
4.2危险区域隔离与引导
施工中,对危险源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BIM 技术对危险区域隔离与引导的功能,在于多视角的对空间的运用,将存在的可能的危险区域的一网打尽。与人员的分析不同,这样更准确和全面。危险区域有警示标志,将其与施工区域分开,同时能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形成更好的施工现场的管理。
4.3虚拟应急演练
BIM 的技术本身是基于计算机的虚拟信息化,运用三维的虚拟的成像来模拟生产和生活的过程,计算机 BIM 技术与 VR技术结合后,不仅能提供虚拟的空间,更能实现虚拟的角色在其中完成特定的任务,也给了虚拟应急演练实现的可能性。演练的模拟的环境特别真实,身临其境,从而达到对真实情况的最高程度的掌握。
4.4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是持续的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危险源的辨识不仅是逐项的排除,而是针对施工的过程不断的深入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的。BIM 技术的存在,能让建筑从平地到拔地而起实现全过程的模拟。模拟的是整个施工现场的施工的过程。这样的情况下,针对某一特定的情况,能更好的提出相应的辨识结果,更加还原本身的真实情况。不同的视角加深了我们对辨识结果的确定性,更好的保证安全管理的准确性。在模型中,采用预警的原理,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现危险情况不同的危险源,更能有效的协助安全管理。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利用BIM技术创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型,模拟真实施工现场,提前预测施工过程中潜在的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及时制定配套的应对措施,能有效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各种安全事故,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但在实际运用BIM技术的时候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全盘考虑可能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的各个因素,并将其纳入BIM模型中,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供全面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兴坤.建筑工程事故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29(1):16-19.
[2]陶帅,张德海,黄灵.BIM 的发展及其在建筑施工方面的应用[J].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11(06):251-254.
[3]李飞,李伟,刘昭,等.基于 BIM 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05):74-77.
[4]侯宇,周建亮.基于 BIM 与 SCL 技术的建设工程危险源管理研究[J].施工技术,2015(12):84-89.
论文作者:丁永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技术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项目论文; 危险源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