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霸权主义的由来及其特点_霸权主义论文

美国新霸权主义的由来及其特点_霸权主义论文

美国新霸权主义的根源与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霸权主义论文,美国论文,根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美国新霸权主义的根源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及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尽管多极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多极力量正逐渐形成,但是从综合国力来看,无论哪一国都难以超过美国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海湾战争的结局使美国领导世界的野心高度膨胀,如何维持和加强其霸权地位,防止任何可能与之竞争的大国出现,成为冷战后美国国家战略的重大课题。在美国国内几种战略思想大辩论之中,以布热津斯基为代表的优势战略派最终占了上风。这一派主张不要在各大国之间寻求保持和平的局面,而是要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实力保持美国在全球的优势地位。优势战略派认为,欧亚大陆是全球的中心舞台,欧亚大陆的力量分配对美国是否能够保持称霸全球的领导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美国的力量和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美国必须处理好与在欧亚大陆地缘政治中起重要作用的国家的关系。美国的战略目标是:保持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建立一个有利于美国的能共同承担全球责任的地缘政治核心;注重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的协调,力保美国成为多个力量中心的中坚,防止未来在亚欧出现对美国的世界霸权构成挑战的任何国家或实体。

1998年12月美国推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公开声称美国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绝不允许世界上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美国为何敢这么明目张胆标榜霸权主义?这是因为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美国认为,就综合国力而言,世界上只有美国有资格来整顿国际社会,建立世界新秩序。

一是美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克林顿入主白宫以来美国经济出现连续8年的增长,失业率降到2%以下;1998年实现了29年来的首次692 亿美元的盈余。(注:《和平与发展》季刊1999年第1 期)而通胀率远在危险线之下。股市也一直保持强势。总之美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赤字、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的良性循环状态。更重要的是,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从资源消耗型向知识和技术型转化,通讯、信息及其相关产业和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998年信息产业的产值超过传统产业的发展,成为美国产值最高的产业。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电子化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劳动生产率。

二是美国拥有超强的核威慑力量和现代化的海、陆、空部队。美国一直保持着相当于冷战后期的80~90%的军力,军事预算一直在2,500~2,700亿美元,相当于德、法、日、中和俄的总和, 是其北约盟军军费总和的2倍。(注:《冷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第45 页)1999年10月5日,克林顿签署了一项从 2000年开始执行的总支出为2,88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注:新浪网,中国新闻网1999年10月7日)与此同时,美军投入大量的军费开发新一代军事产品,以适应快速的技术变化;调整和改革了军火工业,使美国一直保持着世界头号军火商的地位。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恐怕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军事力量上超过美国,对美构成威胁。

三是在教育科技方面,克林顿强调对科技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在过去的50年里,美国的技术发展占国家长期增长的50%。在世界20项顶尖级科技中,美国占了12项。80%的新职业是由知识密集型产业创造的。(注:《冷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第52页)

美国依仗自己在经济、军事和技术等方面具有的绝对优势,开始明目张胆地追求全球霸主地位,企图建立以美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成为它推行全球霸权主义的基础和条件。

二、美国新霸权主义的特点

(一)美国称霸是全方位的

在政治上,美国的主要表现是干涉别国内政,把其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强加于他国。具体作法是向全球推行其所谓的“世界民主化”,并将它作为美国外交的一个重要支柱。克林顿表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将要领导一个全部由民主国家组成的世界,提出“民主和市场经济越是在其他国家起作用,我们自己的国家就越安全、繁荣和有影响”的所谓民主和平论,以“人权高于主权”为由到处干涉他国内政。

美国在经济上的霸权主义十分突出。一方面,美国企图通过利用和控制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来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以此形成美国在全球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霸权地位,在国际上为自己捞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并试图按照美国的需要,左右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另一方面,美国还凭借经济方面的优势,千方百计压别国无限制地开放市场,稍不遂愿,就使用301条款, 对别国进行经济制裁。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对别国实行经济制裁最多的国家。从1993~1996年美国对35个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经济制裁达61次。根据美国总统顾问委员会的1997年报告,美国对占世界人口52%的75个国家实行了单方面的制裁。(注:《新时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时事出版社, 第392页)美国的经济制裁手段五花八门,包括:取消最惠国待遇、 采取限制进出口、冻结财产、提高关税等等。美国的经济制裁完全是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因此毫无疑问是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并具有强制性的行为。美国将经济行为同其他的政治和外交目标联系在一起,把经济作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

在军事上,美国利用其绝对的军事优势,打击所谓具有挑战性和威胁性的国家。美国凭借海湾战争树立了全球的军事霸主的地位,加大军事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武器。在冷战结束的近十年中,美国年度军事开支年年居世界首位。它一方面提出北约全球化的战略,实现了北约区域外的军事打击;另一方面,还决定在亚太地区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这无疑是对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美国认为最有可能威胁其霸权地位的国家实行战略包围,压缩其生存空间。美国就是企图通过这两手建立它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军事霸主地位。

(二)美国的霸权主义具有选择性

美国在强调领导地位、称霸全球的同时,也提出“不能卷入每一个问题”。美国对他国事务的介入主要集中于与美国的利益关系最大的挑战上,集中于使美国能产生最大影响的领域。简言之,美国的霸权是以美国的利益为依据的,是有选择性的。当国家利益直接面临最大威胁时,采取单方面的行动;当利益地区间接受到威胁时,利用联盟和伙伴关系;当一些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的时候,美国会采取多边行动。总之,美国根据国家利益作出相应的反应。从地缘政治来讲,美国将欧洲和亚洲视为它称霸的重点地区。

欧洲对于美国来讲是大西洋联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美国战略的重点。军事上,北约是美国在欧洲的战略支撑点,通过北约,美国牢牢保持着在欧洲军事上的主导地位,并进而保证了美国在政治上对欧洲的强大影响力。经济上,欧洲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伙伴。美国在海外的利润中,60%来自欧洲。美国在欧洲的投资也远远大于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数额。政治上,欧洲国家是美国实行“民主扩展战略”的桥头堡。美国可以通过它在欧洲的影响,向前苏联集团内的国家推行西方民主化。

冷战后,亚太地区战略意义上升。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也对中国的崛起感到不安。因此,美国联合日本来牵制和制约中国,以确保美国在亚洲的经济和战略利益。巩固美日同盟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基石。1996年美日签署了《美日安全保障联合宣言》,1997年又签订了新的防卫合作指针,赋予美日同盟以新的作用和使命。很明显,美国欲通过巩固和扩大与日本的同盟关系来保证其政治上在亚洲起主导作用,经济上获取巨大的利益,军事上驾驭该地区的安全形势。

总之,美国是通过选择地区强国建立强有力关系,并利用地区强国维护其利益,保证美国以尽可能低的付出换取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领导地位。

(三)武力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重要手段

冷战结束后,美俄经济力量对比悬殊。美国便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可能威胁到美国战略利益的国家不惜直接动用武力。据美参谋长联席会议透露,从1990年至1997年,美对外用兵42次,年用兵频率较冷战时期高出约一倍。(注:《和平与发展》季刊1999年第3期)

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加强军事实力”作为实施新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手段。美国以保护自身的国家战略利益,以塑造对美国有利的战略环境为借口,将美军的作战指标定位在“同时打胜两场大规模战区战争”,加大了军事投入,加强了武装干涉的力度。1997年美国又提出“预防性防御战略”,为新一轮的扩军备战制造借口。

近年来,美国在海外频繁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1998年底,美国无视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关系准则,一意孤行地实施了“沙漠之狐”计划,此后又多次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1999年3 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对南联盟发动了大规模空袭。不难看出,美国把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作为推行全球战略和维护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四)利用联合国或必要时抛弃联合国

冷战期间,联合国一度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无足轻重。美国曾斥责联合国是“社会主义的温床、第三世界的舞台”等。冷战的结束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在达成有关协议方面联合国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世界各国也开始寄希望于联合国通过外交谈判解决热点地区的冲突,联合国蓝盔维和部队也在1988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在布什政府时期,美国意识到了联合国的价值,并将它作为推行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海湾战争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美国对联合国的支持与否都是从它自身的利益出发的。布什政府期间的副国务卿博尔顿曾说过:“当联合国符合我们的利益时,我们就利用它。当它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时,我们就会绕开它。”

克林顿试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领导、以盟国为支持者、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机制。依靠这种国际机制,美国可以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利用联合国的影响力,为自己的行动谋求合法性和世界舆论的支持,从而推行自己的全球战略。

但美国认为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限制了它的行动,这种运行机制使美国觉得推行霸权主义不够得心应手,感到联合国有时“碍事”,“不够听话”。随着联合国在全球地位的提高,美国的全球扩展战略也越来越遭到联合国成员国的不满和抵制。于是美国便采取了必要时摆脱联合国制约的做法,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在“人权至上”论的幌子下,提出“北约全球化”,绕开联合国,对一些国家强行实施军事打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前南地区的军事打击就是例证。美国的这种需要时利用联合国、碍事时抛弃联合国的两手做法,一方面践踏了国际法、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另一方面严重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动摇了大国协商的原则,彻底暴露了美国霸权主义的行经。

(五)为实施新干涉主义开了先例

扩展民主是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之一。早在1993年9月, 克林顿就抛出了被称之为“克林顿”主义的新干涉主义理论。明确提出为维护和推进美国的价值观而战。为此,美国竭力把自己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强加给发展中国家,谁不听它的话,谁不接受它的政治经济模式,就向谁施加压力,干涉他国内政,甚至大动干戈,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为此美国制造了“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鼓吹处理国际事务“新理论”,妄想使军事手段干涉别国内政“合理化”和“合法化”。

美国近几年来一直在极力推行这一新干涉主义理论。1995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波黑塞族的空中打击是北约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区域外采取的军事行动,尽管这为新干涉主义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但它毕竟用的是联合国的名义。这之后美国却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发展到根本无视联合国的权威,独自发号施令,对前南地区采取了大规模的空袭。这是对一个国家主权内政赤裸裸的干涉,并为新干涉主义的实施开了极坏的先例。

美国霸权主义行径是对国际社会为共同建立21世纪公正、平等、合理、和平和稳定的国际新秩序的一种反动。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希望国际关系能够摆脱强权政治的阴影,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和强弱一律平等;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能得到尊重;国际间的争端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但是美国的所作所为充分暴露了它企图称霸全球、建立单级世界的野心,对于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理所当然地引起世人的不安和警觉。

本文完稿于1999年10月8日

标签:;  ;  ;  ;  ;  ;  ;  ;  ;  

美国新霸权主义的由来及其特点_霸权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