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创新方式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
1.1建筑施工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创新队伍
对于目前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来说,通常会在施工管理方面出现一些比较大的问题,这就是由于缺乏一些高素质的施工管理创新队伍,导致在施工管理中出现问题时,施工的各个部门互相推卸责任,同时难以及时解决相关的施工问题,大大影响了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引进高素质的施工管理创新队伍来保障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1]。
1.2土木工程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不符
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对于土木工程的理论研究来说,他的发展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实际工作相脱节,影响了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工作。因此,对于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来说,土木工程理论研究应该与当前的实际施工技术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保障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同时,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土木工程基础的理论研究领域的范围与实际的施工技术范围两个领域方向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异,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地基施工是构成基础施工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建筑施工主要以高层建筑为主,低层建筑数量相对较少。而对地基予以设计的过程中,桩体承力是最常采用的方式,并需要由建设人员以建筑用途和重量为依据确保桩体的合理选择。以高层建筑为例来讲,其重量级较大,因此对承力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是选择钻孔灌注桩结构的原因所在。[2]桩体建设过程主要包括土层压实、灌浆填充、土壤回填等三个过程,而由于部分土层相对特殊,含水量相对较多,因此,可以借助防渗漏措施,以此使土层水分对于桩体强度的影响得到有效的降低。对这一过程来讲,要基于对施工现场环境有认真勘察的背景下来进行,对施工地降水量以及土壤含水量等有充分的了解。之后,在进行桩体建设时,针对建设地点予以定位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是确保桩体承受力能够保持在合理范围的重要保障。此外,除了上述提到的内容,地下室的设计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然而,地下室地基建设时与桩体建设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在建设前期需要对腐殖土等土壤予以清理,并以此为基础实施防渗漏措施和地面建设,从而使地下室建设与设计要求相吻合。
2.2钢筋构件要点
钢筋是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必须具备足够优秀的性能,能够保障工程的质量,其构件施工也是工程质量保障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明确钢筋施工技术要点。首先是要保证原材料质量,现今的建材市场较为混乱,材料作为工程的关键,必须要再三甄选,选择质量较优、符合施工标准和安全性能需求的钢筋。在钢筋进入工地时,要严格检查,并交由工地实验室进行抽检,确保符合施工需求后才投入使用。随后是要参考图纸,按照图纸需求准备钢筋,对于钢筋规格严格核对,再根据长度、数量、曲直等需求进行准备,准备完善后,根据施工流程进行摆放,使得在施工阶段能够有序地进行应用。在准备时建议多准备一些数量,避免在应用过程出现缺失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时,要明确受力部位,按照标准进行钢筋构件加工,适当辅以其他方式进行固定,同时对施工结果进行评估,对于需要追加用量的必须足量添加,以此保障质量。
2.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就现代建筑来讲,混凝土结构应用已十分广泛,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主要针对下述几方面予以合理化浇筑。第一,桩体制造。桩体结构不同对混凝土要求也会有所差异。同时,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时,需要以水深为依据和载体,以此实现对导管直径的准确掌握。此外,水下浇筑深度也要予以合理化控制,这是因为其也是影响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将导管迈入作为着重关注的问题,并对各类因素予以综合性、系统性的考虑,防止错误的出现。第二,其他地基的建设。就其他地基建设过程来讲,其重点和难点就在于混凝土浇筑方面。对此,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应用找平操作,同时,以拓展的基础垫层为立足点来讲,其厚度也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通常应≥70mm,强度需要控制在C10内。此外,对于温度方面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即所处环境温度应尽量保持在5℃以上,浇筑后的一周内还要开展相应的养护工作,确保其持续性。第三,墙体的建设。墙体建设过程中混凝土平整度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也是确保后续隔热层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此外,对于各类挂点设计和安装来讲,也需要同时到位,防止在墙体出现额外开凿的情况。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创新方式
3.1以结构设计优化技术为载体,确定施工流程
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具体来讲,结构设计优化一方面可以以建筑整体、框筒和布局为面向对其予以更深层次的优化,另一方面也能使最终确定的建设方式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在剪力墙建设施工过程中,会对暗桩建设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其数量尽可能地减少,同时,建设位置的确定也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之后再以相关系统为支撑开展钢架结构架设工作,并实施混凝土灌注,以此保证剪力墙建设的顺利完成。
3.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创新
客观来讲,由于混凝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对其予以配制时其要求也相对严格,除了要注重在温度和湿度等方面给予关注,确保其与配置要求的一致性外,还要顾及部分混凝土结构具有低吸水性等特点,将创新工艺应用到混凝土配置和灌注过程中,从而更好地满足上述需求。[3]以清水混凝土为例来讲,在墙面装饰过程中,此种混凝土使用较多,其也是现阶段规格最高的混凝土。此混凝土配制时,对水泥打料块是首要流程,之后再将其进行振捣,保证其均匀性,最后,需要借助专业仪器对其予以检测,以此保证后续的继续配置。在这一过程对温度的把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流程。同时,混凝土结构吸水性较强,一旦吸水后其颜色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也是对清水混凝土墙面予以处理的原因所在,是使干燥清水混凝土吸水能力得到有效降低的常用手段。
结束语
我国土建施工技术整体水平不高,很多应用方面存在着缺失,为了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必须着力于加强土建技术的改良优化,其改进不是依靠研究就能完成的,这有赖于行业内部加强沟通交流,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因地制宜加以调整,以本地材料作为根据调整技术,这也有赖于施工人员的灵活应用。相信在建筑行业从业者共同努力下,土建施工技术可以持续进步,长期保障房屋的高质量、高性能,使更多的居民从中获益,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宗平.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及质量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52):38.
[2]陈喜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48.
[3]刘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148.
论文作者: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要点论文; 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城镇建设》2020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