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江津综保区网内自建1、2号标准厂房项目为例,对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进行研究。通过对后浇带法设计开展分析,明确了在设计中考虑土质状况、沉降差问题,并科学的进行防震缝设计,适当增加伸缩缝的间距。对后浇带接缝、施工缝冲洗、掌握后浇带的封闭时间、底板后带施工要点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
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建筑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房屋建筑工程关注度日益提高,不仅工程数量增多,而且规模也不断扩大,当前已经进入了鼎盛高峰期。随着各种高层建筑建设的接踵而来,人们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推动建筑业发展的同时,也促使后浇带技术成熟和完善。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江津综保区网内自建1、2号标准厂房项目。新建标准厂房2栋,为地上5层框架结构建筑,其中有一层为夹层,整体建筑面积是6.2万平方米。本工程包含内容有:消防工程、厂房建筑工程、室内外给排水工程、装饰工程、电气工程等。框架结构厂房的第一层为9米,第二层和第三层为6米,第四层为4.5米,合同工期360日历天。
二、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法的设计
通过对本工程框架结构分析,了解其实际尺寸大于混凝土规范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了促使施工顺利进行,本工程采用后浇带法进行施工。主要是因为运用该方法能够促使伸缩缝的间距适当的增加,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条件[1]。由于工期紧张,且在实际施工中,外部环境影响比较大,如气象因素、周边环境因素等,所以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结合工程情况,对伸缩缝最大间距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在混凝土标准值之内。与此同时,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需要合理的增加钢筋的配筋率、也可以使用可靠的外墙保温等。在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设计中,地上结构设计是关键的环节之一,对整体设计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框架厂房的稳定性,提升其安全性,应该结合具体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防震缝。在进行最底层设计时,在保证其设计高度符合规定的情况下,还应该重点对其基础结构进行分析。由于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降低工程质量。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现状发生,应该分析混凝土对相关结构的收缩能力,以此为依据对该问题进行解决。
在本工程中,合同约定工期360日历天,所以应该在这一施工期间采用后浇带法解决混凝土收缩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完全排除影响混凝土收缩的因素,还可以借助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方式,进行膨胀加强带的设置,进而可从根本上促使伸缩缝最大间距增加,为无缝施工创造良好环境。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设置永久的变形缝,在采用后浇带法进行标准厂房施工时,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又要对实际土质、相关结构进行充分的考虑,以便为工程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本工程中,通过对标准厂房建设区进行实地考察可知,土质状况良好,并且周围的建筑物也未出现沉降的问题,因此比较适合应用后浇带施工法。在确保其沉降可能性比较小的情况下,还需要对后浇带的间距进行科学的设置。在该工程中,经过深入研究,按照相关要求将后浇带设置为30米乘以40米一道,后浇带宽80公分。
三、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法的施工要点
第一,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为提高工程建设的有效性,需要对后浇带周边区域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加以重视,确保其质量过关,避免出现漏浆问题,促使混凝土振捣的密实性提高[2]。这就需要借助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后浇带的两侧。为了将后浇带法的作用最大化,需要派请专业人员进行后浇俩侧断面的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提出了防水要求时,后浇带最好不要留成直槎,以便提升防水性能。为了避免后浇带内钢筋被踩弯,或者出现钢筋锈蚀的问题,还需全力以赴做好后浇带内清洁工作。
第二,在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中,后浇带接缝作为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对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应该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并以实际的接口形式为基准,在堵头板上装凸条。在实际施工中,需要采用后浇带混凝土后浇的形式,所以后浇结构两侧通常出于悬臂状态。因此,模板的支撑在不可以全部拆除。另外,当处于悬臂状态时,容易产生不利的变形,影响施工质量,为了避免这一不良现象发生,如果框架主梁跨度比较大时,最好不要断开梁的钢筋,进行直通处理即可。
第三,做好清洁处理工作。为了有效的进行浇筑,实施浇筑之前,应该对施工缝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杂物存在,需要及时清理,确保施缝中无杂物。一方面,可以提高浇筑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对钢筋的正常性能进行有效的维护。为了实现良好的清洁处理效果,可以进行施工缝的清洗。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指派专业人员对混凝土初凝与终凝的时间进行准确的判断,以便为施工缝的冲洗时间选择提供依据,进而可在最合适的时间进行冲洗。在明确混凝土凝结的基础上,可以用手压混凝土的表面,当有指纹出现时,可以确定其处于初凝状态。因此,需要开展施工缝的冲洗工作,当有骨料漏出时,可以结束清洗工作。在混凝土处于终凝状态时,需要再次对施工缝进行冲洗。在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清洗采用的是压力水,第二次使用的是高压水。在保证施工缝干净的情况下,可以封板。
第四,在开展后浇带封闭浇筑之前,为了保证浇筑质量,在对结构设计图纸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标注不可以堆放设备、材料等荷载在后浇带的范围。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拆除模板体系,比较容易引发变形、支撑松动等问题,影响施工正常进行,同时也会导致后浇带周边楼板结构出现不稳定的现象,甚至是产生开裂问题。针对该种情况,需要在后浇带两侧搭建临时支护体系,为其接下来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施工质量。
第五,合理掌握后浇带的封闭时间。通常情况下,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后浇带施工时间要求是比较高的[3]。为了不影响工程质量,应该对其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针对收缩后浇带而言,其封闭时间至少要达到2个月,以便确保混凝土收缩变形完成一半以上。对于沉降后浇带而言,其后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主要依据建筑主体结构封顶情况而定,在其封顶后可以开展浇筑工作。也可以根据沉降观测,对浇筑时间进行确定。当差异沉降量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且建筑沉降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将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适当的提前。
第六,底板后带施工与整体施工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在本工程中,为了提升底板后浇带施工效果,把钢筋作为骨架。由于侧模之后对底板后浇筑带施工的影响也是比较大,为了进行有效的支护,结合施工状况,铺设了三层钢丝网。主要是因为钢丝网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降低漏浆问题出现的概率,为其施工创造了良好环境。在实际施工中,通常情况下会在后浇筑带处浇一条硷带。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被水浸泡的问题;另一方面,为杂物的清除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还可以进行砖带的砌筑,以便对底板进行有效的保护。该保护模式通常都是底板后浇筑带放置阶段采取的。
结论:总之,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是一种有效的施工方法,有利于减少收缩应力,解决沉降差等问题。在施工中,需要科学的进行后浇带法的设计,依据工程状况,适当增加伸缩缝的间距,对建筑沉降情况进行考虑,并且还需要做好施工缝清理工作,科学进行后浇带接缝、底板后浇带施工等,以便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总兵.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后浇带设计原理与施工要求[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1):191-192.
[2]王宏东.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初探[J].知识经济,2012(18):108.
[3]吴子娟.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J].科学之友,2010(04):31-32.
论文作者:孙云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伸缩缝论文; 底板论文; 间距论文; 时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