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草原畜牧业和牧民畜牧业若干问题的探讨_畜牧业论文

牧区、草原畜牧业和牧民畜牧业若干问题的探讨_畜牧业论文

对牧区、草原畜牧业、牧民几个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牧区论文,牧民论文,畜牧业论文,几个问题论文,草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到本世纪末,我国要实现小康和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个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牧区。如何发展牧区经济,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城乡差距、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是“九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认真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牧区、草原畜牧业和牧民(简称“三牧”)问题,促进牧区的进步和繁荣,推动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使各族牧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牧区的概况

我国牧区,从一般特征上说,是指以草原为基础,以饲养草食牲畜将牧草资源转化为畜产品的地区。牧区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牧区,是指具有大面积草原,饲养大量草食牲畜,成为我国大中型畜产品基地的地区。即省、自治区级的牧区,包括县级的牧区(牧业县)在内。狭义的牧区,是相对独立于农区的、以饲养草食牲畜为主业的草原畜牧业社会经济单位,主要是县(旗)的牧业(场)、村(队),它们是构成牧区社会的基本单位。

我国牧区地域辽阔,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和自治区的266 个县(旗),有草原45亿亩,占国土面积31.8%;总人口4700多万,占全国人口3.9%。饲养的大牲畜和羊占全国总数的1/3; 牛肉和牛奶产量占1/4以上;羊肉产量占1/3;绵羊毛产量占1/2以上;山羊绒占2/3以上。 牧业县(旗)的畜牧业产值一般都占农业总产值的40%左右,有些县(旗)高达80%以上。畜牧业历来是牧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和出口创汇产品的大宗。从实现小康目标对提供更多的优质畜产品的要求来看,畜牧业要有一个大发展。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必须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如何发挥草原畜牧业节粮、成本低的优势,使牧区繁荣、牧民富裕起来,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更是关系西北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问题。“三牧”应该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

二、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草原畜牧业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产业,说它古老,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说它年轻,现在正步入牧业市场化、现代化的新时期。

草原畜牧业是以牧草的第一次生产和草食牲畜的第二次生产的能量转化,为社会提供各种畜产品的产业。草原畜牧业是草业和畜牧业的有机结合,体现了草原生产系统、畜牧技术系统、畜牧业经济系统网络结构之间的物质、能量、产品和价值的变换关系,在变换关系的形态、性质、数量、时间、空间等要素上是有序的,存在一定的比例和平衡关系。草原畜牧业的概念,反映了草原畜牧业独特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牧民的生活方式。为了充分利用广阔的草原和适应草原分布的特点,形成以家庭或联户协作和相应数量的畜群为放牧单元,进行季节性移动。移动放牧是草原畜牧业特有的生产和生活形式,即使实现了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这种形式仍然存在,只是移动的条件和手段现代化了。

草原畜牧业经过长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不断地改造自然,也改造和提高草原畜牧业自身素质,形成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一是草业和畜牧业两个再生产过程的统一性和草畜的平衡性。草原畜牧业是把牧草的植物能转化为动物能的生产过程。天然牧草,一旦被人们开发利用和管理,就成为相对独立的草业,是草原畜牧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牧草生产力和牲畜生产力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形成草原畜牧业生产系统的相对稳定。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在草畜关系上,草场承载能力经过由富余、宽松、平衡、饱和、超载过牧的过程,草畜平衡关系取决于人们依据草场承载能力的变化,对畜种结构、畜群周转速度和生产条件及放牧方式的改善来调整载畜存量。保护和建设草场,正确处理牲畜存栏率和提高出栏率、商品率的关系,积极平衡草畜关系,使草场生产力兴旺不衰,永续利用。二是放牧方式的移动性和季节性。牧民以保护利用水草资源为基础,不断认识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认识地貌、植被、野生动植物和牲畜的特征特性,在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选择有利于牲畜繁育,有利于草场保护、恢复、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移动放牧方式,以草定畜,季节性轮牧,不断改进生产和生活条件。随着牧区所有制关系和草畜平衡关系的变化,使移动放牧的范围和方式不断演进。草原畜牧业依赖自然的程度较大,具有自然风险、经济风险、人身风险,各族牧民在坚持不懈地和自然长期斗争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抗御自然的能力取决于草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第一生产力发展程度。草原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几乎年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发展草原畜牧业必须加强草原基地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程度和经济效益。三是草食牲畜和畜种结构的适应性。草原畜牧业的牲畜种类为草食、反刍、耐干旱、善跋涉、易群放的牲畜,畜种结构和畜群结构要适应草原空间分布特点,适应市场需求和生产生活需要。草原畜牧业要发挥能充分利用草场资源,耗粮少、成本低的优势,改良牲畜品种,向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各类草场,更多地提供优质肉、奶、皮、毛,提高经济效益和牧民生活水平。四是放牧劳动的分散性和协作性。以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单元,以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的丛居合牧,形成群落性劳动协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适应草原畜牧业特点推行家庭或联户的分散经营和集体的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由于牧区远离城市,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生产和流通脱节的矛盾突出,草原畜牧业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中面临的新问题,要靠进一步深化牧区改革来解决。从牧区实际和牧民的愿望出发,要重点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坚持自愿互利的前提下,逐步发展股份合作牧场或家庭牧场,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商品基地;二是抓好育种、饲养、防病、流通四大环节,建立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牧区市场体系;三是扩大牧区开放,开发与开放相结合,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加速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加快牧民定居建设;四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牧区以牧为主,牧农结合,多种经营,发展公司+基地+牧户的联合,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走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新路子。

三、牧民和牧民问题的实质

牧民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牧民,是长期在牧区从事草业和草原畜牧业及为其服务的劳动者,包括国营牧场、合作组织和个体的放牧户、牧业干部、牧业技术人员、从事饲料生产、草场管理、畜产品加工、第三产业的人员。狭义上的牧民,是长期直接从事草业和草原畜牧业的劳动者,俗称为放牧户、饲料户和看草场户。又可分为有畜户和无畜户。

对牧民概念的界定,说明牧民和农区从事饲养业的农民是有区别的:一是牧民是在牧区地域范围内的劳动者;二是牧民是直接从事草业和草原畜牧业的劳动者,虽有不同经济成分,但草原国有、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相同。国营牧场工人、合作经济组织和集体牧民均属牧民范围;三是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承包单元是户,牧户放牧有传统的家庭分工,因此牧户家庭中兼业成员、老年成员等都具有牧民身份;四是牧区为草原畜牧业生产服务的非牧产业的劳动者,由于目前生产专业化程度很低,仍属牧民范畴。虽居住在牧区而专门从事二、三产业的和进城从事乡镇企业并有固定住所的,应从牧民的范畴中分离出来。

牧区的牧民,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为例,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牧民主要是兄弟民族,牧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96.9%,有11个少数民族成份。二是牧民是畜牧业生产的主体。在全州总面积64.9%的草原上,经营牲畜占全州牲畜存栏总数的67%。三是牧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1994年牧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5.6倍,但低于农民的收入。 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从1989年以后逐年拉大。贫困户主要在牧区。四是牧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牧区12周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占牧区人口的19.5%,小学程度的占45.3%。

我国牧民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牧区生产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草原畜牧业迅速发展。但牧区自然条件艰苦,生产力水平较低,相对来说,牧民是比较贫穷的。牧民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解决草畜不平衡,稳定存栏头数,提高出栏率、商品率,提高牧民收入水平;也有人认为是解决定居建设,要引导牧民进入市场;还有人认为是科技兴牧,提高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等。说法很多,都是想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使牧民富裕起来,实现小康的目标。我们认为,研究解决牧民问题,要从牧区、草原畜牧业和牧民的特点出发,真正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牧民问题。

我国牧民问题的实质,是转换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机制+保护、引导和支持,使牧民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草原畜牧业是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牧民实际收入的增长目标,除受自然影响外,主要取决于生产经营机制,在提高草原生产力和畜群生产力上要真正具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很长时期内,在牧业发展上,政府追求的是年末牲畜存栏头数和提供畜产品的目标,而牧民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的目标,这两个不同目标的矛盾性决定了草原畜牧业生产和牧民收入水平变动状况。当过分追求牲畜存栏头数增长目标时,草原畜牧业就出现徘徊;当牧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时,草原畜牧业就持续增长,牧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由于草原畜牧业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有三个突出的制约因素,靠牧民自身的力量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必须依靠政府的保护、引导和支持,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机制的转换。一是草原“三化”(沙化、退化、盐碱化)日趋严重,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资源优势不断减弱,保护和建设草原,是保护牧民的根本利益。二是牧区交通闭塞,牧民分散移动放牧,牧区市场发育严重滞后,牧民直接参与市场的机会少,不能成为市场主体,中间环节多,牧民利益得不到保护。理顺畜产品价格和流通,引导和培育牧民成为市场主体,是转换牧业生产经营机制,繁荣牧区经济的关键。三是牧区集体经济实力薄弱,社会化服务程度很低,需要国家支持建立多渠道的草原建设、定居建设和科技教育的投入机制,保证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突破这三大制约因素,就可使转换牧业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牧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得以充分发挥,调动牧民科技兴牧的积极性,摆脱贫困,加快奔小康步伐。

四、关于建立牧区生态经济学的建议

我国牧区有几千年的经济发展史,历来是我国草食牲畜及畜产品生产的最大基地。牧区有多种类型的天然草场,拥有种类繁多的优质牧草资源,主要分布在不宜农耕的高原、高山和丘陵地带,形成相对独立于农区的地域分工,以草业和草食牲畜饲养业进行能量转化的牧区生态经济,是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而我们对牧区经济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牧区生态经济作为综合的学科进行系统化研究。

1.牧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直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牧区服务。它研究的对象是牧区、草原畜牧业、牧民问题,建设牧区、发展草原畜牧业、富裕牧民,是牧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牧区生态经济学建立起来。

多年来,我国牧区经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对草原畜牧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地研究,上升为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观念,研究社会主义牧区的基本特征,探索牧区生态经济规律,探索牧区经济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途径,科学地指导实践,有助于各级领导对牧区工作由经验性决策向科学化决策转变。具体地说,它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牧区生产力诸要素优化组合问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研究牧民、草原、畜群等生产力诸要素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和质量上的对应关系;合理的生态经济结构和功能,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管理和优化组合;研究生态系统、技术系统、经济系统之间以及物质和能量的变换关系的综合平衡,建立草畜优化结构和良性循环发展模式;研究越冬母畜比重、幼羔当年育肥屠宰、成畜出栏的周转管理;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积累,建设草原的新机制,以取得最好的变换效率,适应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研究牧区生产关系的协调和完善问题,以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牧区以各种形式的草场、畜群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适应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培育牧区市场主体,探索符合牧民意愿的股份合作形式,不断壮大牧区集体经济实力,在责、权、利关系的协调上最根本的是充分调动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牧区经济向牧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使牧区向产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

2.牧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要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建立牧区生态经济的指标体系,采用定点观测,牧户经济核算抽样调查等获取系统资料,运用综合指数法、数量分析法和数学模拟,对牧区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综合管理,建立系统模型,实行最优控制。要从我国牧区、草原畜牧业、牧民问题的实际出发,寻求振兴牧区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机制、经济增长点和突破口,研究对牧区经济保护、引导和支持的政策,充分发挥草原畜牧业的优势,使牧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

标签:;  ;  ;  

牧区、草原畜牧业和牧民畜牧业若干问题的探讨_畜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