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研究与应用论文_张宇涛

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研究与应用论文_张宇涛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在供电企业的电网中,主要包含了输电设备、发电设备和输电设备,其中的输电设备是直接连接到用户家里,其工作状态对总功率有直接影响着电网的供电质量。也直接影响着用户的生产和生活用电。所以,确保输电设备的状态维护最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输电设备的状态维护,仅为同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输电设备;状态检修

为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结合世界电网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电网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状态检修的新检修模式。状态检修应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通过从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新模式过渡,避免了原定期检修的缺点,减少设备的过度检修造成的人力、设备的浪费,同时也可避免设备因为检修不及时造成的供电安全事件。状态检修新模式能够提高运维管理的精益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良好的设备的停电次数,增加问题设备的处置效率,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通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来达到状态检修常态化工作的目的。

1 输电设备开展状态检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依据DL / T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中包含四条输电线路,即检查,检查,维护,大修等项目和周期规定,运行维护人员将全年出行。根据标准要求,维护,操作和维护设备仍难以完成。同时,备注栏中延长或缩短期的具体要求可操作性差。简单地改变基于时间段的设备维护系统以改变传输线,并且可以减少状态维护。维护盲目性,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促进操作和维护人员的知识更新。执行国家停电维护不会盲目地延长现行法规中的线路停电维护周期。相反,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先”的原则。通过对线路的检查,检测和评估,运行状态不能满足线路,部分或部分的安全运行的停电维护。状态断电维护周期相对固定,断电维护周期可以长或短,因此具有强相关性的最先进的维护可以轻微地取代固定周期维护。当然,对于当前线路的实际健康水平,如果完全进行状态停电维护工作,大多数线路或路段的停电维护周期将会延长,并且人力和成本将会降低。

2 设备状态检修现状

近几年随着我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逐渐崛起,状态检修技术较为滞后,检修效率也比较低。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地区开始在电网建设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及管理中也取得了相应的绩效,其检修系统和检修软件已经被普遍运用在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

2.1目前输电设备管理现状

目前国网某供电公司输电设备由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负责运行与维护工作,检修分公司输电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有管理人员18人,管理6个班组,分别为输电运检班及输电带电作业班等。目前输电线路设备仍然采取传统运维模式,首先通过人工巡视、红外线测温、零值检测、接地摇测及其他带电在线监测装置等方式检查出线路设备存在的缺陷,然后针对查找出的缺陷,按照缺陷类型及性质,利用诊断性试验准确地分析判断出设备存在的问题,为设备检修提供技术支撑。随着电网的发展,输电专业运用的管理系统逐步增加,主要运用PMS系统、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ERP系统、GIS系统、PDA巡检系统等。

PMS系统也就是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管理设备台账、运行数据、检修数据等管理工作,是日常生产必备管理系统,也为其他数据提供基础数据。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集成在PMS系统内,作为子模块独立运行,主要负责状态量的自动收集、自动评价及提供检修策略建议,是状态检修的核心系统。

ERP系统,主要负责电网设备的资产管理,为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依据。

GIS系统,主要是电网设备的图形化管理,通过地理信息及电气接线,直观反映电网设备运行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PDA巡检系统,主要负责运维工作的现场管理,主要是巡视管理、检修现场管理等,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

3 输电设备状态检修基本条件及技术要求

3.1状态检修的组织及管理支持

开展状态停电检修工作,务必从生产层面的一线工人管理层建立自下而上的状态维护组织和管理流程。在车间和公司管理层面,应分个建立状态停电维修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和指导状态停电维修工作。同时,有必要根据机组实际线路状况,制定实施细则和电力线综合评价分析方案,以及国家停电维修工作中最关键的综合评价与分析环节,生产线人员到团队,车间生物技术组,公司专家组等。在各个层面,都需要分层参与并负责各个层面。唯有基于准确的评估和分析结果才能科学、合理、安全地确定国家维护周期和方案的实施,并为组建和管理支持,形成输电线路状态维护方式和顺利实施的过程,形成科学有效的正常机制。

3.2状态检修的测量及技术支持

输电线路主要由塔架、地基(包括拉丝装置)、电线、避雷针、绝缘子、配件、接地装置等组成。它位于野外,直接受风,雨等自然条件的破坏。雪、雾、冰和雷声。与此同时,它也受到洪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此外,环境污染,采石和射击,农田改造,水利建设等人类活动直接威胁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可以看出,传输线的操作环境相当苛刻,操作状态也复杂多变。所以,应建立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综合实时监控系统,才能准确的掌握输电线路程的运行状态和对其有效的维护,以提供技术支持。

3.2.1线路绝缘监测。它包括用于劣质绝缘子的粗纱检测系统和低质量绝缘子,如瓷器,玻璃和复合绝缘子。方法包括在线和离线检测。内容包括分布电压和绝缘电阻(零值)检测。基于绝缘体劣化率确定检测时段。它连续4年每2年至3年一次,连续2年每4年一次,不超过5年。

3.2.2雷电监测。基于雷电定位系统,仔细分析采集的数据。掌握雷电密度,雷电日,雷电时间和雷电流幅度等参数。

3.2.3导地线和金具监测。包括接地线、连接金具、接续金具的红外线测温;导地线、连接金具、接续金具、间隔棒探伤。

3.2.4杆塔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杆塔倾斜度、挠曲度、砼杆裂纹、铁件腐蚀、杆塔和拉盘基础位移值、基础冲刷情况等。

3.2.5交叉跨越监测。所有被跨越物必须记录电力线和通信线的位置,位置和交叉角,距离和温度。根据检查情况反映,及时纠正和纠正。

3.2.6接地装置监测。建立方便快捷的接地装置测量系统,实现定时巡回检测的测量系统。

3.2.7结合各种树种的季节性成长模式,分析河道中未砍伐的树木。应该有树种,数量和到电线的距离。研究季节性增长模式并确定砍伐森林的时间。可以看出,状态维护对传输线的在线和离线监测技术,设备,维护和维修方法以及管理方法有很高的要求,对操作数据的掌握非常好。将要进行大量的监测工作来进行输电线路的维护。

结束语:

本文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建立了传动设备维修运行方式的状态,可显著治理定期维修形成的过度修理或断修问题。传输设备的最先进维护过程是其模型的核心部分。特别是,线路的评估和分析是关键部分。快速有效地完成维护任务,是建立在及时、准确的诊断基础之上,确保设备健康,降低安全风险,实现对可控性和节能性的控制。虽然本文在实践中初步建立了输电线路的国家管理和技术模式,但尚未完善,未来的运行和维护仍需要进行探索,使输电和维护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和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Z].

[2]彭韶清.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9)

论文作者:张宇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输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研究与应用论文_张宇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