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杰 山东省烟台西城希望小学 265309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重点不仅在于科学知识的获取,还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科学教师更应该关注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备课
1.树立备课的全局观。备一节科学课,不应该只看到这节课本身的内容,而应该树立备课的全局观,将这节课融入到整个学段、整个单元中进行备课。融入学段中备课,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度。在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的教学目标之后,搞清楚本节课中每一个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考虑怎样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
2.材料的准备。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工具,材料的准备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且具有安全性、实用性、科学性、典型性、代表性的特点;材料的准备上尽量做到人人参与动手操作;此外,上课前,教师应对每一个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进行试做,对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明确探究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必须明确探究任务和目标,才能有效地进行探究。在一次听课中,一位老师教《今天的天气》,在描述天气、气温后,学生很顺利地引出了温度。然后老师给每个组一个温度计,让学生观察。在学生观察时,我发现很多学生对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等不感兴趣,而是对温度计下面的“红液玻璃泡”很感兴趣,都在玩红液玻璃泡。在后来的汇报中,学生都没有讲温度计的构造、刻度等,而是说:“我们用手捏住‘红液玻璃泡’,温度计中的红线上升了”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在让学生观察前,没有让学生明确老师需要观察的是什么?所以学生观察时没有方向,课堂就失去了方向,研究就缺少了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我再上这一课时,强调探究活动的目标主要是:观察发现温度计的组成构造、用途及使用方法、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你的其它发现等,这样改进后,既满足了学生自由探究的欲望,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探究活动既开放又目标明确。
三、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很多教师上科学课管不好学生,课堂上学生不听话,实验材料发下去后发现学生做实验时,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时间长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如何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措施。在教学中我将学生每四人分成一组,每组成员各有任务:两人充当实验操作员,一人充当实验记录员,最后一人充当材料保管员和组长,同时负责组内的噪音控制问题。四个人轮流充当各个角色,共同承担小组发言人的角色。哪个小组没有按照要求实验,小组四人都要承担责任。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又让探究活动得到了有效的开展。
四、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探究活动包括提出问题、假设、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归纳总结等过程。我在教学中关注动手和动脑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想好了再做”、“在做中思考”、“做完后反思”,让动脑的活动贯穿探究活动全过程,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
如:在《摆的秘密》一课中,当提出“什么因素影响摆的快慢”的问题时,让学生通过动脑提出自己对问题的假设。在设计验证方案时,让学生思考“通过什么样的实验验证假设”、“应该怎样注意控制变量和不变量”等问题。在总结汇报阶段,又提出:“实验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能不能验证我们提出的假设?”“为什么我们的数据与别的组不同?原因在哪里?”…… 这样学生初步养成“想好了再做”、“边想边做”、“做完后反思”的好习惯。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如:在教学《怎样认识物体》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论文作者:史春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2月总第19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学生论文; 科学论文; 温度计论文; 材料论文; 小组论文; 的是论文; 老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12月总第19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