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现“九五”粮食增产目标的战略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粮食论文,目标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发展战略
摘要 实现中央提出的“九五”期末全国年新增500亿kg 粮食的目标,要以满足人和饲养动物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为目标,将原生产饲料粮的耕地划出1/3面积用于生产作物绿色营养体作为饲料, 其营养素产量相当于新增400—1200亿kg饲粮粮。新增的植物营养素通过畜、禽、鱼等动物转化,从而扩大肉、奶、蛋、鱼等非粮食物生产,以调整食物结构、改善食物营养,达到小康水平。
关键词 粮食增产目标 战略抉择
确保实现“九五”期末全国年新增粮食500亿kg和达到小康水平,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对食物生产结构作战略性调整。
李鹏总理在《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在种植业内部,要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转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这为食物生产结构作战略性调整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调整种、养业结构以来,我国食物生产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改进取得了重大进展。总的趋势是,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肉、蛋、奶、鱼、瓜、果、菜、豆、笋、食用菌、藻类等非粮食物的生产量和消费量有了显著增加。
动物饲养证明,家畜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达到平衡供给,能大量节省饲料消费量,据农业部有关部门测算,1949—1977年我国主要用粮食饲喂畜禽,平均每生产1kg肉类需要消耗12—13kg精饲料或9—10kg饲料粮。推行配合饲料后,1987—1989年生产1kg肉类分别只需6—7kg或4.8—5.5kg,料肉比大为降低。过去农户仅用粮食喂鸡, 料肉比称“斗米斤鸡”,而采用配合饲料喂鸡,则降至2.3—2.6:1。近年来, 配合饲料技术又有新的改进,料肉比还在下降。
从营养角度看,人和动物有许多共同之处。上述各种非粮食物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逐渐增加,有利于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得到平衡供给。同理也能够节省粮食消费。据统计,1993年,全国人均年口粮消费量已由1985年的253kg下降到232kg,全国11.85 亿人的直接消费口粮总量为2749亿kg。如果今后继续保持各种非粮食物生产量较快的增长,预计至2000年全国人均年口粮食消费量将下降到211kg(按上述年下降幅度3kg推算),若按2000年全国人口13亿计算,则年口粮消费总量将是2743亿kg,与1993年持平。这就是说全国新增1.15亿人口所需要242.65亿kg口粮的缺口,可由1993年11.85亿人口每人所减少21kg口粮的总减少量248.85亿kg来填补。因此, 在我国目前“人畜共粮”没有单列饲料生产情况下,中央提出的“九五”期末全国年新增500亿kg 粮食将可主要用作饲料,继而转化成动物性食品,使人们增加在高谷物膳食结构中所缺少的某些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供给量,在食物营养方面可以达到或提前达到小康水平。与此相反,在耕地面积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如果保持或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其结果是直接减少非粮食物生产面积,使食物种类趋于减少和单调,不仅不利于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得到平衡供给,而且已经下降的口粮消费量又要重新回升。就拿1986年人均年口粮消费量253kg这个数字推算,至2000年全国13 亿人的直接消费口粮总量将需要3289亿kg。届时新增年产量500亿kg 粮食将全部用作口粮还不够,就谈不上拿更多粮食用作饲料转化成动物性食品,来改善人民营养状况。即使实现了粮食增产指标,但在食物营养方面仍较难达到小康水平。因此,“九五”期间新增的粮食用于口粮还是作为饲料?这是当前面临的两种选择:其一是在食物生产总量中增加粮食,减少非粮食物所占的比例,其结果是虽在难度较大条件下实现“九五”增粮目标,但非粮食物减少,不利于人体营养素平均供给,随着人口增长和人均口粮消费量增加,新增的粮食只能全部用作口粮;其二是以满足人和畜禽对各种营养素需求为目标,实行口粮生产与饲料生产分开,其结果是节省粮食消费量,增加营养素高产的绿色饲料生产,从而扩大肉、奶、蛋等非粮食物生产,使食物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应选择后者。
199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4560亿kg,直接用作口粮的为2749亿kg,占60.3%,说明稳住现有粮食总产量就全国来说,口粮(包括新增人口的口粮)还是能够保障供给的。现在以至2000年的粮食紧缺问题是人畜共粮、饲料不足造成的。若能把口粮生产与饲料生产分开,在保障口粮供给、提高口粮品质的同时,在原生产饲料粮耕地中划出一部分面积来生产作物绿色营养体作为饲料(简称绿色饲料,下同),是解决饲料粮紧缺的根本途径之一。新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生物生长曲线理论,指导绿色饲料生产,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产量比同时期、同耕地面积生产的饲料粮所获得的营养素量多增1—3倍,即1亩地可当2—4亩地用。 奶牛具有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系统,能使猪等单胃动物难以利用的纤维素等转化为可利用的营养素。据报道,奶牛转化饲料蛋白为食物蛋白的效率高达37.0%,为猪(12.7%)的3倍。实践证明,高产的绿色饲料通过奶牛转化为牛奶, 最终获得的蛋白质(各种必需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主要营养素产量能够超过高产粮食所含的营养素量。目前我国约有1200亿kg粮食用作饲料(占粮食总产量的27%),如果将原生产饲料粮的面积划出1/3 用于生产绿色饲料,则相当于新增400—1200亿kg 饲料粮所含的营养素量。这些新增的作物营养素通过草食畜、禽、鱼等动物有效地利用,转化为非粮食物。换句话说,中央提出2000年新增年产500亿kg 粮食的任务,只需要用原来生产饲料粮的1/3面积就可完成或超额完成。 这与改造中低产田、开垦荒地、围垦海涂、扩建高产粮田等举措具有同样增产食物的效果,且投资省、见效快。
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冬、春季气候温暖、湿润,适种大小麦、油菜、蚕豌豆、紫云英、黑麦草等作为绿色饲料。在不影响原有粮食作物复种面积情况下,利用冬闲田、绿肥田种植200 万hm[2]绿色饲料作物。现以一般亩产3000kg的黑麦草(或紫云英、均为地上部的鲜草,下同)分别喂饲奶牛、肉牛、羊、鹅和鱼,换算节粮或增粮效果如下:
①喂奶牛: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会《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下称饲料表),1kg黑麦草含有0.34个奶牛能量单位,而1kg稻谷(干谷)达2.23个,换算结果,6.55 kg黑麦草相当于1kg稻谷,种植1亩黑麦草可抵上457kg稻谷
②喂肉牛:1kg黑麦草对肉牛的增重净能为0.135兆卡,1kg稻谷为1.06兆卡,则7.85kg黑麦草相当于1kg稻谷,1亩黑麦草可抵382kg稻谷。
③喂羊:1kg紫云英含有0.34兆卡的代谢能,1kg大麦(籽粒)含有2.73兆卡,则8kg紫云英相当于1kg大麦,1亩紫云英可抵374kg大麦。
④喂鹅:据浙江江山市农业局报道,黑麦草喂鹅的料肉比为28 :1,稻谷喂鹅为3.5:1,则8kg黑麦草相当于1kg 稻谷, 1 亩黑麦草可抵375kg稻谷。
⑤喂鱼:据浙江菱湖调查,21kg黑麦草和3kg 大麦(籽粒)可分别转化为1kg鱼,则7kg黑麦草相当于1kg大麦,1亩黑麦草可抵428kg 大麦。
以上5种饲喂途径的结果,1亩鲜黑麦草平均可抵403.2kg饲料粮或7.5kg黑麦草抵1kg饲料粮。说明绿色饲料增产潜力很大。
参照上述黑麦草亩产3000kg推算结果,200 万hm[2]冬闲田的绿色饲料,就此一项相当于增产饲料粮120.9亿kg。 这是从另一个侧面来实现“九五”增产目标和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举措。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必须树立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需求作为食物生产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物成分及其在人体内的作用等知识日益深化。目前所知,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少需要40多种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某些营养素供给量不足或过多,会引起疾病(如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者与营养失调有关)。因此,人体所需的各种必需营养素必须平衡供给。树立这样的目标,能使食物生产与需求之间趋于一致,减少或避免盲目性。
其次,绿色饲料和桔杆等被草食畜禽动物转化成为畜产品,国家统计部门应按畜产品量折算成为节粮或增粮的数量,抵作增粮计划任务。以此鼓励各地利用空闲地生产绿色饲料和减少秸秆在田间直接烧毁,促进节粮型畜牧业发展。
第三,必须增加科技投入。在“九五”期间应加强作物营养素高产和农牧结合的农作制及高产高效模式研究:加强绿色饲料产后加工及提高营养价值的研究。以往粮食作物的育种、栽培、种植制度等研究都是围绕获得籽粒高产进行的。现以营养素为目标,有许多新领域值得深入研究。
第四,必须建立绿色饲料高产高效试验、示范基地(点)。包括绿色饲料喂养奶牛试验、示范基地;绿色饲料喂养肉牛试验、示范基地;绿色饲料喂养湖羊试验、示范基地;绿色饲料喂淡水鱼试验、示范基地;绿色饲料喂鹅试验、示范基地;绿色饲料通过机械加工、酶解等技术,破损作物细胞壁,提高其消化率,以代替部分饲料粮喂猪试验、示范基地。预期结果:①作物复种指数比原来提高50%—80%;②绿色饲料通过家畜过腹还田,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地壤肥力;③在单位面积上可成倍地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和营养素产量;④农牧结合,增加动物性食品生产量,以提高人民的食物营养水平;⑤全面发展草食畜、禽、鱼等饲养业,不仅可以节粮,充分利用秸杆等农副产品,而且还为乳品、毛纺、皮革、羽绒等制品工业提供原料,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农村致富门路。
(收稿:1995年11月10日)
* 属农业部、 浙江省下达的《作物绿色营养体高产高转化研究》项目的内容。
Strategic Choise for Reaching the Target of Increaseing Food During The 9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n China
Jiang Yuming Luo Yukun Yao Changxi Tang Shenxiang
LiuZitong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310006)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PC central comittee,by the year2000,the food increasement of 50 billion kg is aimed to bereached in China.To attain this great target,the stragety issuggested in this paper,that one third of the arable land onwhich grains are harvested for feed purpose currently shouldbe changed to grow crops harvested for green forage.Itsnutrious output will be equivalent to that of containing in40—120 billion kg grain feed.The nutriments in the greenmas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meat,eggs,milk and fish productsby livestock,poultry and fishment.This is a shortcut of lessinvestment and quick effectiveness to save the grain rationand increase the meat foods rich in protain.Key Words food,nutriment,high yield,high trans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