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论文_尹昌华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论文_尹昌华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张庄镇中心小学 276309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教育更是学校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正是小学语文学科中所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使得我们更应该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积极有效的德育渗透教育,促使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的德育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渗透 策略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奠基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更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让学生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德育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蕴含着丰富知识的语文学科,更需要教师充分的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就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浅谈几点看法。

一、挖掘教材,发挥文本德育功能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文章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类型多样,其中又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知识。如有的文章文质优美,歌颂美好生活,赞美大自然,这样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有的文章是歌颂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样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引出学生的心灵共鸣,让学生能够自发主动的去学习,在感受英雄事迹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认识等等。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掌握语文知识技能,更能得到情感的熏陶,促使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继而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我们更应看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很多方法。

1.通过文章“题眼”、“关键词”来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借助“题眼”、“关键词”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促使学生更加自主自发的去学习、去感知。

2.借助文章中的一些正面人物形象的榜样力量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例如,就《为人民服务》一课来看,文章实际上是讲“人活着是为什么的问题”,这篇文章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来说是一篇非常好的德育教育材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搜集一些有关张思德的人物简介、所处背景等等,让学生有一个课前认识,课堂中给学生再讲一讲张思德的事迹,通过对人物的简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到学习中,通过学习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二、善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德育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会让语文教学更加具有魅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把刻板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可以把静态的描写变为动态的展示;把复杂和抽象化为简单和形象等等,运用多媒体创设一种教学意境,这样的转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变的更富有活力,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让学生的情感处于激活状态,进而无形之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并转化自身的情感认知。可谓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意境更应该注意合理的使用表达。

1.声与画的结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意境,激起学生的视觉感知,促使在学生在这种意境的心理暗示下更快的的融入到文本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感知。如《北京的春天》教学时,课堂初始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首老北京过春节的歌谣,在轻快的歌谣中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接下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跟随者作家老舍先生走进老北京,利用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重温那京味十足的老北京春节,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的去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激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2.演示课件,在感官上促使学生激情动趣。多媒体技术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展示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多半停留在形象思维上较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身体的各部分感官,多媒体带给学生的形象感知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促使学生主动去联想记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能激发学生认知情感的提升。如《青山不老》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知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丰富语文实践活动,点燃学生情感之花

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内教学的重要延伸,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的课外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更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让学生的情感得以熏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涉及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我们生活本身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重视对课外活动的开发,让德育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涓涓细流般的滋润学生的心田。力求通过语文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提升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

小学语文课文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如“戏剧表演”、“好书推荐会”、“新闻发布会”、“影视欣赏活动”、“辩论会”等等。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求选择适合的活动方式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二来这个活动也将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极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仅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主动运用到活动中,更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

四、注重言传身教,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面镜子,教师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说教师是学生最直接模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应重视言传身教,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言行中获得德育教育。其次,教师还应做到充分的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且不能对学生有认识定势,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用自己真挚的感情去点燃学生的情感,把品行教育无痕的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正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师者,乃授业、传道、解惑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同样要做到这些,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利用语文在无痕育人方面的优势,适时的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无痕育人的优势,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学周刊,2017,(03)。

[2]张丽霞 王燕芳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

论文作者:尹昌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6月总第2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论文_尹昌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