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芹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71024
摘 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仁爱、自强、中庸等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调,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性标志。
关键词:儒家文化 职业教育 渗透融合
一、儒家文化的精神特质
1.理想人格——君子人格。
“君子”,德才兼备者,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人格修养的重要目标、典范。总特质为“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首先有仁爱精神。“仁”为“仁、义、礼、信、忠、孝、悌、宽、恕”诸种美好品格中之首。同情、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及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爱精神,是儒家追求的最高人生价值。其次有济世情怀。在儒家看来,君子是治国、平天下的中坚,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君子多,社会风气良好,则国家可治,否则,混乱不堪。而圣贤君子修身“内圣”目标在于经世致用,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强不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其三是中庸品质。言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喜怒哀乐、行为举止恰到好处。其四是注重气节操守,富有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2.儒家文化的价值系统。
价值系统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整体系统,决定着一定时代的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儒家文化意蕴深厚,在自然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等方面影响甚大。
二、儒家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渗透融合
1.儒家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渗透的内容。
(1)人格的完善——职业品质。现代职场,竞争激烈,多元价值观的冲撞易导致人格分裂。因此应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升职业道德,成为职业素养全人,而不是技能至上的单向人才。要求不断、及时地增进道德,修治功业,内心正直,行为方正。“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要保持并坚守自己的人格底线,“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要通过反省、学习来提升职业道德。“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2)与境的契合——职业处事。儒家文化主张积极入世,知己知彼。用于现在,就是要求职业人了解所处的职业教育文化背景,阳光处事。要善于观察公司内外,即天道、民风、民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君子尚消息盈虚。观我生。通天下之志。”要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变化,与时代共同前进。“与时偕行。”能广泛学习,以礼相待。“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为人处事平和、理性。“得中道。”“内省不疚。”能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不谄媚、不轻贱。“上交不谄,下交不渎。”与人和谐,能帮助别人,不参与职场是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而不同,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如此,职场新人才能迅速成长。
(3)责任的担当——职业使命。儒家要求修齐治平,“修身”、“修己”以“安心”到“安人安百姓”。实则是要求现实中的人们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有敬业心与社会责任感。尤其是要求初入职场的学生要有目标、有责任感,要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的志向,“致命遂志,修辞立其诚。”“言有物,行有恒。”文辞要诚实,有内容;做事要坚定,持久不懈。“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要脚踏实地,谨言慎行。“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尽职尽责,精益求精,敢于担当,才能成为职场达人。
2.儒家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方式。
儒家文化的濡染、职业文化的修习不是空穴来风,除在教育内容上自觉渗透外,还需在教学方式上多元整合。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传统文化职业教育文化综合课程。据调查,企业看中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培养。为使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需将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综合,纳入学校的专业教学目标。根据不同专业进行调整。
(2)有效利用儒家文化,培养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与职业道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关键在于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的,教师同样需要教育和自我教育。学高为范,师德为上。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往往蕴含着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对学生成才影响很大。学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教育,对担任传统文化、职业文化课程教师的德才进行定期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制。这样,教师日常习得的知识就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在授课期间也会有很多素材对学生进行传授,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有意识地融入到职业文化积淀习得中。
(3)开发第二课堂,进行有效辅助。现阶段,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主阵地仍在学校,主要内容除专业技能外,重点落在职业沟通、职业心态、职业规范、职业礼仪等方面。因此,除课堂教学外,还需通过讲座、社团、课外活动等素质拓展课程进行有效辅助。各类社团组织儒家文化、职业文化专题讲座,开展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能提升职业文化魅力。同时,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对企业制度进行收集与儒家文化进行各类广告设计、企划方案设计,可让学生文化融合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论文作者:徐芹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儒家论文; 职业论文; 文化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儒家文化论文; 文化与论文; 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