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 266590)
摘要:中国特色词汇是用来描述中国特有事物的术语,而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使用了大量彰显我国历史文化的特色词汇。本文以《政府工作报告》的中英版本为语料,以目的论三原则为指导,对《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目的论;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
1.理论基础: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卡塔琳娜·赖斯、汉斯· 弗米尔、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相继提出并不断完善的重要翻译理论。主要有三项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该理论跨越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原文本和译文文本语言文字上“对等”和“忠实”的羁绊,把原文的功能特征和翻译的目的作为优先考虑因素,同时还兼顾翻译发起者、译文接受者和原文作者等多方面的利益。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1]。
2.中国特色词汇特点
2.1 涉及范围广
中国特色词涉及到国家、社会的各个方面,主要有政治、经济、教育、环保等方面。其中,政治类中国特色词汇出现频率最高,例如:“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经济类的中国特色词主要是以在我国国情下出现的各种经济制度及与经济相关的企业、产业为主,例如:“集体所有制”(collective ownership)、“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thehouseholdcontractresponsibilitysystem)。另外,随着我国“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词汇也应运而生,例如:“应试教育”(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system)、“素质教育”(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system)。最后,随着我国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保相关的中国特色词汇也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例如:“西部大开发”(Western Development Pla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
2.2 紧跟时代步伐
由于中国特色词汇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所以各个时代出现的中国特色词汇均体现出其较强的时代特征。如: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各国媒体争先报道,所以中国特色词汇“改革”(reform)、“开放”(opening up)也就应运而生;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习近平主席提到“中国梦”,于是,“中国梦”(Chinese dream)便成为了这个阶段重要的中国特色词汇之一。
2.3 语言简洁
大部分中国特色词汇的语言都非常简短,中文读者读起来一目了然。例如:“三通”(direct links of mail, transport and trade),再如:“四有新人”(new generation of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moral integrity, good education and a strong sense of discipline),即希望新一代年轻人能努力成才,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3.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的分析
3.1 直译法
“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文的词汇属性、句子结构等语言形式。与此同时,又能做到忠实于原文,语言流畅表达准确”[2]。直译作为最简洁、快速的翻译方法,它符合了目的论的三项原则:直译能够做到原文和译文意义上的对等,即符合了忠实原则;使用直译法的译文,其表达方式能够让读者接受,即符合了连贯原则;采用直译法,意味着译者不需要再加以解释说明就能够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即符合了目的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1)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译文:We will continue to implement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prudent monetary policy.
2)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
译文:We will support enterprises in developing overseas warehouses for export products.
以上两个例子,原文(加黑部分)在英文中均可找到与之对应的表达方式,即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这种译法既容易让读者接受,又达到了交流的目的,符合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但是,直译虽然符合目的论的三项翻译原则,易被读者接受,而有些中国特色用语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如果译者直接采取直译法,会造成读者不明所以的状况,而采取意译法又会有损汉语简洁明了的表达效果。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译者在采取直译法的同时,还应加以脚注解释说明。由此可见,恰当使用直译法,既能准确传递中国的国情,又不失汉语表达的色彩。
3.2 意译法
“意译,就是从意义角度出发,不注重原文的用词和句法结构等细节,旨在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大概意思,使译文行文流畅。在源语言与目的语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意译法”[3]。所以,在进行中国特色词汇英译过程中,若译者无法在英文中找到与原文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而直译又无法达到准确传递原文信息的目的时,译者可采取意译法。但这并不代表,译者可以抛弃原文结构,凭主观臆断来编造句子。译者只有通过正确分析原文结构,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以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这样才能符合“意译”的要求。
例如:1)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
译文:We will promote greater use of Chinese equipment,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servi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help Chinese manufacturing brands gain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2)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译文:We will combat poverty.
3)发展是硬道理。
译文:First, give top priority to development.
从以上三个例子(加黑部分)可以看出,原文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由于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译者既要考虑保留文化内涵,又要将具体含义表达出来,所以采用意译法更有助于体现源语语言特征,从而将原文信息更加准确地传递给读者。但如果直译,目标读者会感到困惑不解,也就违背了目的论中的目的、连贯、忠实的原则。
4.结语:本文通过研究目的论的内涵和原则,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特点,得出两者在翻译目的上相契合的结论。目的论讲求将翻译的目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使得翻译的考量应放在表情达意上,放在读者的感受上。译者能在译文流畅的情况下兼顾形式最好,但是如果无法同时兼顾两者,内容及其内涵的准确把握和完整体现是译员在翻译过程中的准绳。所以,在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过程中可用目的论的三大原则作为理论指导,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三原则对翻译策略进行不同的选择或整合。
参考文献:
[1] 卞建华. 关于翻译目的论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克里斯蒂安·诺德教授的四次网上交 [J].中国翻译, 2006, (1):46.
[2] 朱天文. 美国新闻期刊中汉英翻译采用的策略和方法 [J]. 上海科技翻译, 2003, (3): 33-35.
[3] 顾静. 透视美国新闻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J]. 上海翻译, 2005, (1): 57-60.
论文作者:王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中国论文; 目的论论文; 目的论文; 特色论文; 词汇论文; 原文论文; 译文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