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评论的兴起与发展:一种值得关注和期待的电影批评现象_十月围城论文

网络电影评论的兴起与发展:一种值得关注和期待的电影批评现象_十月围城论文

网络影评的兴起与发展———个值得关注和期待的电影批评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影评论文,值得关注论文,批评论文,现象论文,期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95(2011)02-0043-10

谈到当下的电影批评,我们不能不关注和凝神一个现象:正当传统的电影批评面临集体失语、溃不成军之时,网络上的电影批评却在虚拟世界中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从世纪之交开始,短短几年之内,各类电影论坛和影评博客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汇聚人气,一种崭新的影评方式——“网络影评”应运而生。

网络影评,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网络媒介发布的电影评论。它不是简单的“网络加影视评论”的嫁接,而是在新媒体支持下,伴随中国电影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生文化力量。从广义上讲,网络影评指的是所有经电子化处理后,在网络上发布的电影评论,其中包括已经在报纸、期刊上发表,再转载到网上的影评作品。从狭义的角度看,网络影评主要指那些在网络上原创的电影评论,即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首发的影评。本文所关注的网络影评主要是后者,即狭义的网络影评。

网络影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1994年,随着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以及之后几年的加速普及和发展,各种网络影评论坛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1998年12月,“后窗看电影”论坛面世。“电影是生活的一扇后窗”——该论坛成立之初便以新颖响亮的口号吸引了广大电影爱好者的注意。2000年3月,“电影夜航船”论坛问世。与此前后不等,一批网络电影论坛,如新浪影行天下、雅虎电影论坛、网易影视论坛等先后问世。从2002年开始,随着博客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影评博客也由此兴起,越来越多的电影爱好者,包括一些电影人和专业影评人在博客中撰写影评,随时随地、畅快淋漓地发表对电影的见解和看法。一些博客网络影评获得很高的点击率和关注度,甚至对电影走向和票房等产生重大影响。2007年4月,由新浪娱乐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联手的“中国影评家官网”成立,30位专业影评人在新浪博客集体开博,利用网络有效的大众传播途径,构建专家和普通观众的交流平台,为影评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和推力。至此,普通观众的感性宣泄,制片枪手的闲语玄谈,专家评论的理性犀利,便捷自由的发表渠道使影评博客呈现越演越烈之势,让传统平面媒体产生一种望尘莫及的喟叹。目前,网络影评正以每日数以万计的数量级递增,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影评搭上了发展的高速公路。

一、网络影评的特征

若要完整勾勒出网络影评的特征图谱,需要对网络、影评、评者、读者等构成元素进行组合研究。网络是网络影评的载体,它打破了以往以纸质媒介作为影评主要载体的历史。不同的载体体现不同的媒介性质,与之相连,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特点和分布也会随之有所不同。因而网络平台作为电影评论的新媒介不仅会对电影评论本身的形态、内容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影评的传者和受众的分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重塑电影批评的“文本”,使网络影评呈现新的传播学特性。

(一)网络作为影评的载体,构成网络影评的开放性、互动性、便捷性

1.开放性

开放性是互联网最基本的特性,整个互联网就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基础之上的,这与网络构建者们“信息平等与共享”的价值理念相关。因而,网络对于网络影评的采纳和扩散都是开放的。

从网络影评的采纳角度看,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彰显了平等的话语权利。由于媒介的诸多制约,在传统媒体上发表影评既需要经过编辑的筛选,又要受到版面等条件的限制,大众无法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网络则犹如一个不设防的城门,随时随地向任何人敞开,其开放性给予了网络影评极大的自由度。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可以在公共论坛、个人博客、社区网站等一切网络平台上,利用任何网络接入终端,对于任何一个评论对象发表任意长度、任意形式的意见。大众关于电影的任何评价都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尽情挥洒,既不需经过编辑筛选,也不受媒介容量的限制。网络的普及降低了个人进入传播系统的成本和资质要求,使其拥有从信息的单纯接受者转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这就为大众的发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和行为上的便利。于是,网络使影评走下神坛,不再作为少数专家和权威的专利。网络影评迅速兴起,并蔚为大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网络影评的扩散角度看,由于网络具有海量的信息存储能力,信息的消费过程可以不断持续。传统影评由于受传播媒介的时空限制,往往只能短暂存在于读者的视野中,自由的查阅受到限制,受众面自然也就狭窄。而网络影评一旦被发布,将永远浮游于互联网信息的海洋中,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强大的功能不断地被感兴趣的读者“发现”。所有可以接入互联网的终端都是其潜在的受众。这种传播的开放性导致传播对象信息消费过程的开放性,而消费过程的开放性又反过来带动了消费对象的广泛性。传统的影评只能望其项背、无法企及。

2.互动性

在传统传媒中,传播者与大众的连通性不强。从影评人和读者双方的传播角色看,双方地位和职能泾渭分明,这往往导致影评人的关注点与大众欣赏口味脱节。因为写不写、写什么是一回事,看不看、怎么看是另一回事。虽然有少量的电影杂志提供专栏作为影评人和读者沟通的桥梁,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从传播到接受的走向,况且,这种反馈条件和规模均有限,中阻的环节和现象比比皆是并随时可能发生。而网络的互动性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公共论坛、个人博客和社区网站中,访问者在阅读某篇评论后即能通过跟帖或留言形式对其作出及时的反馈。若与影评发布者持有相同的观点或欣赏作者的评论,可表达共鸣,甚至补充自己独特的感受;若与影评发布者持有相悖的观点,则可以直抒胸臆,表明立场。这种意见的表达因不受任何第三者的编辑和筛选,因而具有极大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而且,评论(留言)一旦被发布,将按照时序被永远地记录下来,其自身也成为其他评论者评论的对象。这种无限度的互动机制延长了网络影评的传播链,并常常引起针锋相对的思想交锋。由此,“文本”被不断地再挖掘和再期待,影评发布者与影评阅读者之间的沟通方式,不再是简单的点上的反馈与交流,而常常是一种面上的互动与合作。

3.便捷性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作为用户自创内容的重要应用,博客自诞生以来,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截至2009年,中国博客作者已经达到1.81亿人,网络名副其实地成为最为强大和便捷的信息平台。

网络影评的上传、下载与传播都因为借助网络而具有了便捷性的特征。首先是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基数,几乎任何资讯和信息都可以存储在网上。这种强大的容纳,是任何平面媒体难以比拟的,显示出网络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当互联网从网格技术时代进一步迈向“云技术”时代,预示着互联网未来将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巨大的“云”,任何终端都可以随意在其中获得所需的信息,这无疑会把网络的便捷性推向新的高度。更重要的是,网络不仅仅是大量信息的仓库,还具有有效检索和定位的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保证了浏览者对于信息快速查找和获取的可能。而且这种传播模式是点对点的,极具针对性,可以让需求者快速地指向相关的信息。而在前互联网时代,读者若想阅读影评,只能购买报纸、杂志或书籍。报刊有时效性,容量也有限,长期存储更需要条件。网络影评则便捷良多,读者可以通过具有作品条目分类的网站随意浏览相关时段的帖子。若想寻找一些特定信息,或阅读特定的评论,只需输入关键词,轻点鼠标,就可轻而易举地得到所需。一些技术较好的网站还提供多种变量排序选择,用户可将检索结果按需要进行排列。这在前网络时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此外,网络的即时性和敏锐性也是网络影评便捷性的体现。由于网络传播速度极快,信息的发布和传递大多是即时性的,几乎没有时间差,这一快节奏的特点使得网民对影视信息和影视动向总是抱有很高的敏感度,因此比起传统媒体,网络对某部电影、某种电影现象的评述和影响往往走在更前面,引领社会文化的时尚。

(二)网络与电影元素的结合,构成网络影评的大众性、多元性

1.大众性

在传统的电影批评模式中,评论的主体——批评家“经常会以这样一些面孔出现在读者(观众)面前:阐释者(interpreter)、教师(teacher)、标准(touchstone)、法官(judge)、理论建构者(theory builder)”。从这些角色定位中不难看出传统影评居高临下的姿态,以及对于受众心理的漠视,影评实际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网络元素的渗透深刻地改变了影评的主体构成,除了专家学者之外,普通网民的大量参与,使网络影评呈现显著的大众化特征。不仅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为网民提供了自由发表意见、交流思想的平台,也因为网络强大的信息容纳力提供了海量的电影信息和普及了电影知识,为网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可以说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话语权的下放,网络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门槛,使更多对电影感兴趣的普罗大众有机会和可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自此,电影评论不再是专家学者、知识精英们的专利,而成为每一个感兴趣的观众都可以参与其中的一项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

2.多元性

电影也是一种商品,它的受众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是一个远比普通商品购买者复杂得多的群体。我们常常说,只要不聋不瞎,人人生来就会看电影。这并非夸饰之词,而是由影像的本质特征所规定的,而网络影评的主体正主要出自于这样一个极端多样复杂的群体,它的不确定性、多元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果说,传统媒体的影评经过多道过滤程序,它的形态依旧可以丰富多样,作为“原生态”的网络影评,它的形态纷呈、面目迥异则是必然的、不可违逆的。这里所说的“多元”,绝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同样也包括内容上、情趣上的。只要我们注意浏览一下网络上即时的影视评论,即会对此感同身受。

(三)网络与评论元素的结合,构成网络影评的灵活性、真实性、独立性

1.灵活性

比起报纸、杂志上动辄数千、甚至上万的影评,网络影评从来没有篇幅和字数的顾忌,显得要灵活得多。洋洋洒洒的影评文章固然可以纤毫毕现,但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却很难吸引大众长时间的注意力,反而是那些短小精悍、单刀直入的网络影评,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认同。网络影评“短、频、快”的特点既符合信息时代大容量、快节奏的特征,同时也和人们面对电脑屏幕的阅读习惯和网络媒体本身的文化特征有关,网络受众往往没有耐心阅读长篇大论,而更喜欢你来我往的短兵相接,并渴望花最少时间获取更多信息。

灵活性使网络影评呈现出千万种面貌,也助推了影评文体的创新。电影门户网站Mtime时光网就告诉浏览者“谁都可以写影评”,“一句话影评也很经典”。版主倡导大众将看电影和写影评结合起来,将一句话影评写得“越犀利越吸引人”。确实有很多观众慢慢开始喜欢“一句话影评”,这也成了该网站的特色之一。

2.真实性

如前所述,网络影评的作者大多为普通的电影爱好者,他们创作影评的动机很简单,不过是想把自己对于某部电影或某种电影现象的感悟、态度说出来与人分享。与官方批评、专业批评和媒体批评不同,网络上的影评较少功利色彩,创作者既不需要靠这些取得职称、获得晋升,也不用为确立学术地位考虑,更不需要顾及影片发行量和票房,而且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社会身份的制约,更加保障了这种“真实”的存在。

网络影评的真实性首先体现在评论态度和评论内容上。许多专家学者在谈到当下影评的问题时,都把公正立场和客观态度的缺失放在首位。“即兴式的、言不及义的、无关痛痒的、似是而非的批评比比皆是。批评家没有勇气明确说出自己的判断,不敢负起自己对电影史的责任,而对于电影文本态度暧昧、不做臧否的相对主义和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犬儒主义大行其道。”[1]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影评越来越多地转向了“西化”。一些影评的方法、术语、体例大都被西方电影批评方法格式化了,如此创作出来的影评怎能不僵硬苍白、死气沉沉?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网络影评的草根特色和丰富情感,它们大多鲜明地流露出创作者的真实感受,个性色彩浓烈,自我表达充分,批评中不乏一针见血、溢于言表的褒贬。

真实性还体现在评论语言的朴素性和个性化上。普通人所创作的网络影评,其语言大多带着民间生活的烟火气息,呈现出鲜活、自由、松弛、灵动的特质。这种有感而发,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创作,使影评更易获得读者的青睐和认同。

3.独立性

中国电影史上,独立影评人机制一直是缺失的。然而随着网络影评的兴起,独立影评人仿佛找到了适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知名的网络影评人周黎明曾以网易论坛为平台发表影评,备受读者追捧,进而在《看电影》写了近6年的专栏,并结集出版《莎乐美的七层纱》。他认为“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一批网络影评人的出现,国内开始真正形成独立影评人。这批网友虽然赚不到稿费,但他们是独立的。”他据此提出了网络影评在中国影评发展的重大意义,“相较于美国的网络影评,中国的网络影评‘太有价值了’,西方原本就有媒体影评,网络只是一个补充而已。我们的网络影评是在填补一个空白。之前霸占影评这一行业的,就是职业影评人。这些人附属于影协之类的机构,很难发出独立的声音。”据周黎明看来,真正的独立影评人“应该是有一批人,发出独立的声音,不受商业利益的引诱。而且这批人必须有眼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他们的读者群。”当然,如果从影评人对电影理论的反哺,对普罗观众的引导,以及对电影产业影响的角度切入,网络是否真正诞生了中国的独立影评人还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它既是个发展中的问题,又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外来文化概念的本土定义。但网络影评的独立性特征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相对于传统纸质影评的“依附性”,网络影评的这一特点表现得尤其充分。

二、网络影评的优势

麦克卢汉的传播学理论认为“媒介即信息”,每一种媒介都有其特殊的属性,可以影响该种媒介作为载体所传播的内容,是谓“媒介即隐喻”。[2]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与以往的传统媒介话语体系有着极大的差别,研究这种语言文本的差异对于理解网络作为电影批评中媒介性批评新载体的属性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网络影评独特优势的基础。而若想全面系统地展示网络影评的优势,需要从篇幅、格式、语言、风格、手段渠道等多方面切入。这是一个由形式到内容,由本体到客体,从文本到受众的全面过程。

(一)短小灵动的网络影评VS篇幅冗长的传统影评

从篇幅上说,网络影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一句话也可谓之“评”,一万字亦可谓之“论”,有些寥寥数语,有些洋洋万言,共同构成了网络影评高低错落、丰简不一的生态,而其中大多则是简洁短小的篇幅。的确,比起报纸,特别是专业杂志上动辄数千上万字的影评,网络影评从来不以篇幅和字数见长。简练的行文不仅节省了读者的阅读时间,也更能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网络影评“单位字数内的信息量”之所以超过传统影评,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影评的篇幅更加短小精悍,容不得“水漫金山”;另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影评大都以贴近现实的直感方式写就,没有引经据典的繁文缛节。篇幅的短小和灵动,体现的是网络影评形式和内容、载体和思想的双重自由性,而传统影评在篇幅上常常缺少这种机敏性和灵活性。

一个有力的证据是,许多著名的电影网站,如时光网、豆瓣网,都开辟了一句话影评栏目。以一句话为由头,从几个字到几十个字均可,充分体现了网络影评与时俱进的时代属性,也大大扩充了网络影评的疆域。例如,截至第一波上映结束,豆瓣网《十月围城》电影主页上刊发网友的一句话影评就有14394条。网络影评的自由机动,大大降低了电影评论的门槛,也极大地调动了大众参与网络影评的能动性。

灵活机敏的网络影评与篇幅冗长的传统影评的比照,体现出的优势是:能让人清晰了解作者对影片的基本论断,能让人真切感受第一人称评价的亲切,同时大大地激活了网络影评的活性和受众粘性。不是说传统影评没有同样的追求,只是文字和篇幅的遮蔽,常常不能自如自在,也在不经意中疏远了大众。

(二)无拘无束的网络影评VS格式规整的传统影评

从格式上说,网络影评呈现多样性,无固定模式,而传统影评一般都具有规整的论文格式:集中表明观点的题目,层次清楚的论述框架,论据、论证、论点一应俱全,注释、参考书目一个不能少。这些格式首先在形式上确立了理性的整体感,与简要的、感性的、自由的网络批评划清了界限。没有固定格式的网络影评可以摒除所有固定格式中“为了形式而形式”的部分,这样一来,形式的颠覆与重构,往往使主要论点更加鲜明,信息含量更加密集,尤其是和口语化的个性语言风格结合,形成各有趣味的网络影评语言体系。

以网友柏邦妮所写的《看〈十月围城〉》为例,格式一新,几无“传统”的踪影。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单句分行和段间距的选择使逻辑结构更加清晰,排比句的使用使描述对象的本质更为突出。诸多网络影评人喜欢形式“重构”和跨文体写作,是因为这样的格式在信息量繁杂的网络上更加易于吸引眼球,更加便于阅读,便于视觉系统检索,也便于影评作者的情感表露得更加畅达。

在无拘无束的网络影评与格式规范的传统影评的比照中,体现了网络影评的优势:具有形式上创新的极大可能性,常常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大大增加了网络影评的可读性。

(三)口语倾诉的网络影评VS书面表达的传统影评,

从语言上说,网络影评多用口语、民间语和生活俚语,而传统影评则喜书面语和专业术语。因为是口语,因而容易贴近生活;因为来自民间,就更具有亲和力。

网友纳兰妙珠的影评《历史的灰、时间的灰、孙大炮的灰》是这样开头的:

以往的武打片,打中的是肾上腺。《十月围城》,打中的是心口。

以往的武打片,让人觉得:打得好痛快。《十月围城》,让人觉得:打得好痛。

这武打片,竟让人心中大呼:别打下去了!

有人问我:这片子,哪里不好?我一时语塞。

作者摒弃了所有华丽、拗口的专业语言,从平民化的视角切入,口气如同谈心,表白平实如话,行文自成体系,如同在叙述家长里短。这样的影评文章在传统媒体上极为少见。

在口语为主的网络影评与书面语为主的传统影评的比照中,体现了网络影评的优势:具有天然的语言亲和力。

(四)个性鲜明的网络影评VS风格拘谨的传统影评

从风格上说,网络影评的表达或直率犀利、或诙谐幽默,具有情绪化的特征,其行文往往信手拈来,体现不为外界观念所动的个人化倾向。而传统影评偏爱承继学院派的衣钵,往往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文风稳健、严谨周全,充满学理性、专业性。

引网络影评人和菜头的《年度唯一国片〈十月围城〉》为例。文中“就中国电影而言,今年是烂片年”、“影片中所有的口号和宣言,都让我觉得空洞和苍白,富于文艺腔”、“孙文这个人本身就很空洞和苍白”、“看下来,好像历史是由一群理性的人所做出的理性决定”之类的评说,无不穿透着作者的犀利、直率、情绪化与个人化。这样的惊世骇俗、恃才傲物,如此的锋芒毕露、独来独往,也许只有在网络空间这一自由的模糊地带才成为可能。网络影评因其匿名而产生随意与真实结合的文本特征,网络影评人因为较少思想羁绊而成就鲜明个性特征,构成网络影评的又一特色。

在个性张扬的网络影评与风格拘谨的传统影评的比照中,体现了网络影评的优势:真心袒露,挥洒自如,产生出一批有个性、存锋芒的奇妙文章。

(五)传播方式不受限制的网络影评VS手段渠道多受牵制的传统影评

从传播上说,网络的独特属性,使影评传播手段渠道的限制被降到最低。其实,不受限制性是由网络介质的开放性、便捷性决定的。与之相反,传统媒体由于其媒介的本质属性,在传播和接收的时间、空间、传播信息量等方面都受到手段和渠道的限制。同时,由于网络影评的互动平台易于造就和产生“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在网民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和号召力,这样的“群众基础”还会向各种传播空间渗透,这又大大拓宽了网络影评的传播手段渠道。

另外,传播渠道的多媒体性也支持了传播内容的多媒体性,在网络上除了发布文字文本的网络影评外,还同时活跃着图片文本和视频文本的网络影评。借助蒙太奇手段对于影片进行逐个截图的镜头分析,在以前的影评中不太可能大规模实现,而网络影评由于技术手段的支持而使之成为“轻而易举”。正如格伦·肯尼所说“互联网提供的工具的确有所不同,它可以容易地截图和贴图,这很了不起。出于这个原因,逐个镜头的分析在网站和博客上比在印刷媒体的影评中要多得多,而且的确增加了新的维度。”[3]更进一步,网络视频影评可以对已有电影视频进行截取,通过再剪辑、再加工、再创作,用影像能动自如地表现评论者的主观视角,这在传统的媒体平台上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像《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类网络短片其实是一种另类网络影评,只不过它是通过诙谐、反讽、超现实以及无厘头的方式去解构影片,表达对这类实际意义不强的魔幻大片的消极态度。

在传播手段渠道不受限制的网络影评与多受限制的传统影评的比照中,体现了网络影评的优势:网络影评参与之便捷,受众面之广泛,传播效率之高,方法手段之多样,早已超越了传统影评可能供给的范畴。

三、网络影评的作用和影响

(一)扩展言论平台,推动大众影评的发展

影评的发展和繁荣总是离不开广阔的发表平台和评论阵地。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情况看,平台和阵地的宽窄多寡总是与影评事业的荣辱盛衰呈正比的。20世纪30年代,王尘无、夏衍等左翼电影家利用各大报纸的副刊作为自己的评论阵地,撰写了大量进步影评,不但引领观众欣赏影片,为左翼电影运动起到了强有力的舆论宣传作用,也无畏地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传播着进步思想,成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一面旗帜。同样,20世纪80年代,随着思想解放浪潮和文化建设热潮的掀起,大众媒体也都把发表影视信息、登载影视评论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出版社则热衷于出版各类专家和群众影评集。一时,中国影评事业蔚为大观,气象万千。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影生产和影评创作的低落,影评阵地也日渐萎缩。“目前,全国共有影视艺术专业报纸、期刊不过十几种,其中绝大部分期刊又都是将创作、批评和消遣、娱乐混杂在一起,甚至消遣、娱乐的驳杂与喧嚣以及所占的版面远远压过了批评的声音,使原本应该有品味的刊物变得花里胡哨,失去了典雅,使得批评家与学者不愿意‘光顾’。”[4]其实,何止是批评家与学者不愿意光顾,广大读者和观众也早已“退避三舍”了。除了一些专门的影视报刊以外,经常发表电影评论的综合性报纸、杂志已寥若晨星。即使像《电影艺术》、《当代电影》这样的既具有历史,又不缺品牌的高水平杂志也难逃厄运,近年来每年的发行量不过只有几千。“园地”的急遽萎缩和作者、读者的大量流失,成为当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切肤之痛。与此相反,当传统影评仍坚守在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生态下艰难喘息之时,网络论坛和博客却已在虚拟世界中悄悄为电影评论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在大众媒体部分放弃自己职责的地方,在影评阵地日益失守和缺损的情况下,网络为影评提供了极大的生存空间,为影评创作者搭起了宽广的言论平台。而且,新兴的网络影评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持续发展,给寂寞落魄的评坛注入了一股生机盎然的清风。

(二)开拓影评思维,促进影评形式和理论的创新

在互联网刚出现的年代,人们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会有“网络影评”的兴起,但这一新生事物却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悄无声息地发展并急速扩张着。它无可比拟的开放性让人们禁不住高喊“庶民的胜利”,它轻易实现的互动性更让人们对思想的交流充满期待,对意见的交锋寄予厚望。人类有史以来渴望理解和被理解的夙愿在网络时代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这种可能的空间是如此巨大,以致使人产生应接不暇的感慨和无可适从的迷惘。的确,在网络影评面世的初始阶段,其功能上的实际意义远不如其理念上的创新意义来得引人注目,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人们对于它的肯定常常维系在抽象的意义上。其实,从实际效用来看,这种深深带有时代文化烙印的互动形式既为电影增加了新的维度,也极有助于开拓影评本身的思维,促进影评形式和影评理论的创新。

首先,网络与影评的联姻,不仅使操作影评的手段和方法极大丰富起来,使发表影评的阵地和论坛成倍地增加,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对影评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影评不再一定是正襟危坐、高头大马式的撰写,不再一定非要见诸报端或杂志,甚至不再一定借助于文字,而可以有形式极多样,面目极丰腴的多种方式组合。比如,互联网成形之际,网络就开始利用其强大的互动和统计功能,将投票和打分的形式应用于影片评论。Mtime时光网提出“选电影,看评分,拥有好时光”的口号,倡导以简单易操作的评分形式反映观众对一部影片的喜好评判,并用评分结果表达自己的意见。Mtime的出现,实际上颠覆了几十年一贯制的电影评价秩序,打破了圈内主导的单一模式。观众可以直接对电影说话,电影界即时能够听到观众的心声。

同样,调查也是一种影评的新形式。许多网站都会在其页面上设置一项或多项与电影相关的问题,提供几个备选答案,请浏览者做出选择,进而对网民的意见进行梳理。通常所设置的问题都涉及大众对某部电影、某个角色,或某种电影现象的态度,且会根据不同时期的热点定期更新调查内容。大众既可以参与调查,也可以查看调查的结果,还可以对问题或调查结果发表留言评论。无疑,这些直接来自民间一线的声音,无论对于创作者和还是发行者都是具有参考价值的。这样的评分和调查,形式简单,参与便捷,不仅加强了网站和网民之间的沟通、电影和观众之间的互动,还有助于激发大众对某些电影现象的思考,开拓人们对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视野。应该承认,诸如此类的形式创新,是传统的媒体批评难以完成和做到的。

除了形式创新,当代中国影评更呼唤理论的创新。坦率地说,与促进影评形式的创新相比,网络影评对于影评理论的发展,目前还没有很大的贡献,但我们应该看到这其中蕴藏的充分可能性。一方面,作为网络影评创作的主力军,网民大众根植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情绪和影评现状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们不像有些专家学者那样忘情于象牙塔中,时常与电影产业发展相脱节,和受众的实际需求相背离;他们也不像有些电影从业者那样容易“当局者迷”,受到太多的利益牵制而对理论创新有心无力。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投入,可以肆无忌惮地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见识,也许没有专家学者那么深奥;他们的表述,可能没有专家学者那么博雅。但是,他们表述的是真情,吐露的是心声,代表的是人心。当下的中国电影,非常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捕捉大众真实的心理和感受,网络影评的作用不可替代。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空间有利于各种意见的交融,互动和沟通促进了各种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锋,一期网络探讨就犹如一场群体性的头脑风暴,让思想在意见交换中受到启发,理性在文思辨析中得到张扬,从而激励创造性思维的进发和张扬。正如中国历来的艺术理论都非常重视从民间汲取养分和活力一样,电影作为一门最大众化的艺术,它的理论批评建构也应当而且可以从民间的新鲜创造中得到滋养。

(三)凝聚人气,为影评事业发展聚集后备力量

曾几何时,中国的影评事业曾呈现过健康而良好的发展生态:专家学者的专业批评在各类学术期刊上争鸣,媒体批评在报纸、杂志上传播,而民间的大众批评也通过大大小小的刊物杂志、各个层级各种形式的征文活动交流并成长着。批评队伍的不断壮大,特别是其分层结构的形成,健康有序地促进了影评事业的兴旺发展。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低谷,影评队伍也分崩离析,原本具有的良性结构被消解破坏。这其中,大众影评队伍的日渐凋零,群众声音的逐渐消失最为令人惋惜:曾经叱咤风云的诸多群众影评组织几乎在一夜之间蒸发。市场经济对于社会组织文化的摧毁力量由此可见一斑。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一大批民间电影爱好者其实一直拥有极高的影评创作热情。恰如格伦·肯尼指出的:“影迷没有死,而是在蜕变。这种蜕变在某种程度上使影迷在某种意义上趋于微型化和私人化。”[3]诚然,在传媒业如此发达,社会文化生活大为丰富,各种选择日益分众的当下,一种事物或行为方式要像过去那样聚拢大量人气已属不易。但网络能够做到。网络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使它可以在虚拟社会中实现“一呼百应”,并使这种影响迅速波及社会各个层面,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2006年那部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的走红。实际上类似的案例此后一再重演,前年的《暗算》,去年的《潜伏》,新近的《蜗居》等影视剧,都是借助网络的口碑而风行大江南北的。

在凝聚人气的过程中,网络影评实际也在为中国影评创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影评本身不断发展成长,吸引了越来越多新网民的加入;另一方面,从网络上走出来的一批影评人已经成名,并逐渐进入专业影评领域和主流媒体视野:卫西谛、顾小白、周黎明、绿子、妖灵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影响已超越网络而走向社会前台。这些年轻影评人的脱颖而出,不仅是中国影评界的财富和希望,也具有一定的标本价值。他们的成功模式为其他许多有着同样理想和才华的年轻人提供了参考范本。

(四)还原“本质”,繁荣和重塑电影文化

据美国《电影人》杂志编辑罗伯特·卡什尔估计:“网络上现有一亿一千三百万博客,其中一亿一千两百万与电影有关。”他由此感叹,“这个数字太庞大了,没法不具有影响力。”[3]所以《村声》的编辑霍伯曼宣称:“互联网已经影响了电影文化,一如它影响了文化的所有其他方面。”[3]罗伯特·科勒则认为:“以我们所处的位置,断言网络批评对于电影文化是否以持久和意义深远的方式做出了重要贡献还为时尚早。但是指出下述事实,即,网络批评已经触动和影响了电影文化,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时代,感受其第一波变动,却为时不早。”[3]的确,网络对于电影文化的影响,一如前面几位作者所说,远远超出了人们原来的预想。虽然对这种影响作出持久、长远的准确估价尚待时日,但网络的影响已经产生,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和重塑着电影文化当是没有异议的。

电影和电影文化从来不是象牙之塔。按照列宁的说法,电影是所有的文艺样式中最接近人民群众和最受大众欢迎的样式。电影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以“杂耍”的面目出现的,它和民间、草根有着一种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早期的电影评论也是非常贴近作品和观众的。中国最早的有记载的一篇电影评论,《观美国影戏记》(1897年9月5日《游戏报》),实际上就是一位观众描绘观看电影之后的真实体验和感受。网络影评的出现和迅速生长,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电影评论的本来面目。电影虽然生性属于文化产业,但是它的文化从来不是精英文化,而是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理当是大众共乐的舞台,而非少数人专营的禁苑。在很长一段时期,这些原本清晰的道理变得模糊起来,变得似是而非了。借助于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被精英们强占的神坛被颠覆了,批评的权利重新回到了大众的手中,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一种文化的进步。虽然我们还不至于愚蠢到对精英们曾经经营的电影评论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而一概抹杀,但是属于大众的权利最终应当回归大众。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消费方式并不是消极地被生产力因素所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它会反过来给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以积极影响,促进经济(精神)生产的良性循环,使人民大众的需要在新的基础上得到更充分的满足。换句话说,大众既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又是文化批判和建设的主体,广大观众通过“不设防”的网络来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文化消费,从电影文化学的角度说,这一点不但值得充分肯定,而且,对于电影文化的长远发展亦将功德无量。

总之,网络影评繁荣和重塑的不仅是网络影评本身,甚至也不是电影批评本身,它的价值体现并作用于其自身及自身反映和批判的主体,体现并作用于其存在的媒介,并终极地体现其社会文化价值。正如美国研究者扎克·坎贝尔非常谨慎的指出的:“尽管网络里存在大量‘垃圾’,我依然确信今日处于巅峰状态的博客和在线讨论社区,推动了过去十年间在世界电影文化中激增的小型电影杂志和影迷俱乐部聊天室的全面繁荣。”[3]不管我们愿意承认与否,或者主观上对网络影评采取什么态度,有一点则是不可否认的,网络影评已经和正在改变我们看电影、说电影的方式。如果说,在上世纪90年代它的“草创”时期,我们可以对它视而不见,而今天对它的任何轻视、任何怠慢,都有可能使我们丧失对电影“本质”的认识和把握,都有可能使当代电影文化的建设失去魂灵和依托。

标签:;  ;  ;  ;  ;  ;  

网络电影评论的兴起与发展:一种值得关注和期待的电影批评现象_十月围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