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秦建丽

新课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秦建丽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树人小学校 047300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与时俱进,提升教学意识与水平,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式学习,提升其问题思考与解决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与精神,最终实现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策略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具体类别很多,这就使得教师不能在教学中一直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而是应当适当地改变其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应用题中的规律以及解题思想。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然后让学生不断练习这一模型,进而将自己学过的知识合理地应用于应用题的解答中,让学生能够做到“融会贯通”,这便是应用题教学效率提高核心思路。

一、创设生活情境,浅化知识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和最终的归宿,数学知识更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难题而产生的,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与学生相关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融入到应用题教学过程中,以充分地还原和创设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场景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让数学知识更加浅化,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题的题意,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法》这部分知识时,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理解,笔者将本节课程的知识与学生生活进行了联系,为学生们布置了具有生活元素的应用例题,如下: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学校决定在校园门口建设一个花圃。已知这个花圃的底长3.5米,高为2.4米,工人们在每平方米的花圃中种植20朵花,那么这个花圃一共可种多少朵花?例题下发后,学生们立即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对问题进行探索。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效率。

二、提炼题目条件,分析化疑

应用题通常是以大段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中包含着各种条件和信息,这些往往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和强调学生的审题过程,教给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让学生在审题时不仅能够理解题目,还能不被背景性和干扰性的条件所影响,剔除无用条件和干扰性的成分,有效根据所学知识和自身数学思维来找出有用条件和数据,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将问题进行有效化解,最终为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简易方程》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为学生们布置了如下例题:小明购买了一副乒乓球拍和4个乒乓球,一共花费了59.2元。已知一副乒乓球拍的价格为45元,那么一个乒乓球的价格为多少元?例题下发后,笔者并没有让学生对例题进行解答,而是先带领学生对该例题进行分析,从题目中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提炼题目条件,帮助学生找到了解题思路。

三、做出条件关系图,辅助理解

在数学应用题中,通常会涉及许多抽象的数量关系,学生无法在头脑中建立对的题目中各种条件和信息的关系,这便会导致学生不能准确理解题意。而条件关系图是辅助学生理解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充分记住图片、表格或者线段等直观的图示符号,来做出题目中所包含和隐藏的条件关系图,将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辅助学生理解题意。

例如,在教授《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指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将题干信息进行整理,做出条件关系图。如:一个面积为6.3平方厘米的梯形,山底为1.4厘米,高是1.2厘米,那么这个梯形的下底为多少厘米?这时学生便可以结合问题画出图形,帮助学生辅助理解。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做出条件关系图,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效率。

四、突破思维定势,注重能力创新

思维创新属于高级思维形式,这种思维模式也应体现在当前小学应用题教学改革中。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和结果。这是理解上的飞跃。因此,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使用教学工具、图形和可视化的演示来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学科中已知的条件和问题,然后在直观地理解每个已知条件后,再描述定量关系。通过让学生口头描述解决问题的思路,口头量化关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要培养数学老师思维的灵活性,运用直观的教学工具、学习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应用,使学生首先从直观到表象,最后给出问题的抽象字数。通过从感知到抽象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能够分析、总结问题中的量化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总结量化关系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乘法和除法应用题时,为了反映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根据应用题的意义,用实物来进行实践练习,根据不同的条件,得到了不同的摆法,得到了整体与部件之间的关系。每个问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有什么问题吗?然后,我们可以分析直线段,让学生比较直线段,认识到条件和结论是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并从比较不同环节和不同主题之间的差异中学习。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在项目中总结量化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应用题教学时,要使应用的情节生活化,尽量让学生摸得着、看得见,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应用所学的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增强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玉珍 试论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

[2]王进萍 浅析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2014,(06)。

[3]周云 浅议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J].读与写,2015,(09)。

论文作者:秦建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  ;  ;  ;  ;  ;  ;  ;  

新课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秦建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