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立交桥_雷锋论文

雷锋立交桥_雷锋论文

小巷雷锋遍天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桥论文,小巷论文,雷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十年前,天桥青年开展学雷锋“综合包户”活动,使天桥社区学雷锋有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活动形式。十三年前,为解决当时居民群众许多的生活不便,学雷锋“邻里互助”活动应运而生。紧接着天桥与驻地武警部队签订军民共建协议,虎坊路大街很快成为天桥特色的学雷锋“大集市”。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在这片1.92平方公里、5万多人口的土地上,天桥人通过生动而真实的学雷锋实践活动,踏寻着他们心中的时代雷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己,也同样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1983年,天桥街道的团员青年组织起来,开展义务为孤寡病残人、军烈属送货上门、巡诊送药、日常照料等形式的“综合包户”活动,用青春播撒真情,将温暖带进千家万户。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一份再普通不过的工作,而身为清华池一名普通职工的李金明却凭着一股执著和热情,从1983年开始蹬着三轮车义务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到浴池洗澡,成为天桥颇有名气的“小巷雷锋”。在李金明的综包服务对象中有一位全身瘫痪的残疾人,体重180斤,李金明每次都得憋足力气才能把他抱上三轮车,还得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才能把他抬进浴池。由于他洗一回澡才换一次衣服,所以身上的气味很难闻。在浴池里帮他脱衣服时,连周围的客人都捂着鼻子,而李金明却从未嫌过脏,总是像亲兄弟一样抱着他,从头洗到脚,再给他换上干净的衣服,最后把他脱下来的脏衣服一一洗好。李金明是天桥学雷锋“综合包户”活动最早的参与者之一。当年仅23岁的他一干就是二十年,从未间断过。如今已进中年,可他蹬着那辆接送综包服务对象的三轮车依然忙碌着。

综包对象74岁的赵秀杰老人常指着屋里的顶棚告诉人们:“那天晚上下雨,我把家里能用的盆都拿来接屋顶的漏水。多亏了武警消防中队的综包队员们。几名战士摸黑上房为我堵漏。没曾想,我孤老婆子临老享到了‘综合包户’的福……”每每说到这里,老人的眼中伴随着泪花似乎还有许许多多的感慨。

在活动之初,街道先后5次对80户、113位服务对象摸底走访,深切感受到群众对“雷锋精神”发自肺腑的呼唤。“既然是群众需要的,我们就必须坚持,要做好更要做实”。街道领导决定在天桥全面推广这一活动。社会的认可,群众的心愿,更加激发起天桥青年和社区群众的学雷锋热情。这里的“综合包户”服务队伍也逐年扩大,如今已由初建时的11个行业、22个单位的百余人,发展到22个行业、80个单位的千余人。一支支“综合包户”服务队常年活跃在天桥的小巷胡同间。

“一人有事大家帮,一家有事大家忙。”学雷锋邻里互助活动曾一度成为京城的新鲜事。从1989年开始,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天桥蔚然成风,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涌现出了更多的“小巷雷锋”。

天桥街道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希望得到帮助和愿意帮助别人的居民各占被调查人数的一半。由此,街道决定用雷锋精神引领群众开展“邻里互助”活动,组织居民自己动手解决生活中的不便问题。于是,1989年8月16日,天桥成立了京城第一个以社区志愿者为核心的学雷锋“邻里互助”协会,把有特长的社区群众组织起来,深入小巷、胡同开展理发、裁剪、电器维修等互助服务……天桥人的生活渐渐便利起来了。

“修理热水器、煤气灶您找我,随叫随到,保证不耽误您吃饭”这是范进卯十三年未变的承诺。天桥成立第一个邻里互助协会时,范进卯承担了两项服务,一是修灶具,二是送煤气。在协会成立的第二天中午,范进卯正在家准备做饭,居委会通知华仁路1楼有两家同时需要修灶具。他放下手中刚洗完的菜忙赶了过去。到了一看:一个是灶面老化只有换灶面;另一个是减压阀出了毛病,不换要出事故。老范手头没有备用零件,眼看“不耽误居民做饭”的承诺成了空话。范进卯急中生智,跑回家拆下自家灶具上的零件,分别给两家的灶具换上,两户居民高高兴兴吃上了午饭,可老范自家的灶具却拆得七零八落,他只好带着10岁的女儿上街去吃拉面。

2001年7月10日傍晚,下起了大雨。忙了一天正要吃饭的高海洪蹬上车赶回了单位。作为水电急修队队长的他和他的队员们一直恪守着“雨声就是命令”的准则,对工作一丝不苟。一次,高海洪代管的一栋十六层塔楼的一层暖气管爆裂,下面就是配电室,不能焊接,只有换管儿。十六层高的楼房,如果把水泄掉再上水的话,需要几天的时间。断水、断电、断暖气,居民怎么受得了。他决定带水作业,把破裂的管子换下来。他和另外一个同志拿毛巾捂着水管,一点点往下拧。管子一拧开,滚烫的热水从接口处喷射出来,满屋子的热气,像揭开了蒸笼一样,水管热得烫手。施工难度很大,他们咬紧牙关,迅速完成作业。换完水管儿后他们浑身上下都湿透了,鞋里灌满了水,迎着凛冽的寒风走在回家的路上,很快又被吹了个透心儿凉,毛衣毛裤上结了一层冰疙瘩,像是穿了铠甲。

鞠茂慧理发的手艺远近闻名。一到志愿者服务日,她就拿出理发工具来到大街上为居民服务,每次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因为是义务理发,鞠茂慧刚开始说哈也不收居民的钱。后来一些居民偷偷地把钱留下,她想不如来个爱心传递,把钱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于是她糊了一个小盒子,写上“助残捐款箱”,以后每次碰到执意给钱的群众,她就把钱放到捐款箱里,并真切地说上一句:“我用我的服务为您献爱心,感谢您用您的捐款为残疾人献爱心。”

虎坊路29号楼6单元住着一位闲不住的杜大爷,退休后总想着能为大家伙做点事。他看到单元楼由于年久失修,于是动起了给楼道“整容”的心思。他拿来自家装修剩下的材料,用退休金买了工具,粉刷楼道墙壁,油漆楼梯扶手,铺垫门口洼地……经过半个多月的工作楼道焕然一新。有人问杜大爷“自己出钱、出工又出力修这楼道究竟为什么?”杜大爷说:“不为名、不为利,我就是想为大家伙。”这是杜大爷的心里话,也是天桥许许多多“小巷雷锋”的心里话。

在天桥有许多企业、单位要求员工以雷锋为榜样,对业务钻研要有“钉子精神”,对服务工作要有“火一样的热情”,对新老客户要有“春天般的温暖”。科德美电器公司里,有一支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学雷锋品牌服务队,在公司副总兼服务队队长万爱国的带领下,几十名队员用娴熟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在社区为企业赢得了口碑。中华电影娱乐宫无偿为居民中的孤寡老人开放内部浴室,天桥乐茶园逢年过节免费让敬老院老人到茶园吃宴席、看大戏,宣武中医医院义务为困难户体验……这些贴近生活的学雷锋活动,让群众感到实在、真切,而企业、单位也成了社区居民信得过的“好邻居”。

如今,天桥学雷锋邻里互助志愿者已发展到8000余人。参加学雷锋活动已经成为许多天桥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90年代初,天桥街道的学雷锋活动引入军企民共建的新内涵,使雷锋之歌唱响于军营和社区,使天桥学雷锋活动表现出一种理性的成熟。

说到部队战士帮居民排忧解难,仲大妈颇有感触。一天,仲大妈不慎将钥匙反锁在家里,情急之下她想到了经常为群众做好事的消防中队。大妈撂下电话不一会儿,消防战士带着云梯和绳索来到了仲大妈住所的楼下,一名战士顺着云梯爬到大妈住房的位置,找到厨房一扇未关的窗子,一跃而进,从里边为仲大妈打开了屋门。

仁民路社区的李治强师傅是钟表修理厂的退休工人。别看年近古稀,又有心脏病,只要一听说社区组织志愿者进军营服务,他就非参加不可,从不落空。有人问李师傅为什么对战士这么有感情,他说:“我的4个子女都是现役军人,看到战士们就象见到了自己的孩子。”

75岁高龄的社区新党员黄石志老人,在党员发展会上激动地说:“是军地党组织培养了我。”在军民共建过程中,武警七支队与社区党组织共同组建军地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生动的学雷锋实践活动,影响、教育社区居民,成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本“活教材”。

每月一次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日,由居民、部队、企业组成的33支天桥军企民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便汇集于虎坊路大街两侧,摆开义务为群众理发、裁剪、维修、诊病、咨询的各种服务摊位,吸引了许多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成为别有风景的学雷锋“大集市”。1998年,虎坊路大街被命名为“北京市学雷锋基地”。这里的学雷锋“大集市”也就越来越出名了。在这“大集市”上,武警七支队“小熔炉班”的服务摊位前总是排满了群众。一位等着修鞋的师傅道出了原委:“他们不仅活好,而且活全。不管什么毛病,都不用再跑第二家了。”为了提高学雷锋为民服务的水平,全班同志背地里学技术、练手艺,人人都有一套“绝活”。部队领导认为学雷锋活动是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好形式。为此,“小熔炉班”的同志们正琢磨着如何学一些新技术,以便满足群众更多的新需求。

在军企民学雷锋的活动中,天桥人通过实践体验着用雷锋精神铸造灵魂的过程,品味着由此而产生的真切情感,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在这实践过程不断升华,又使这实践从自发逐渐变成了自觉。

如果说贴近生活、搭建“有效活动载体”是天桥学雷锋活动得以坚持和发展的动力。那么,与时俱进和群众参与则是天桥学雷锋活动得以“继往开来,永葆活力”的重要原因。

在天桥南纬路社区里活跃着一个业余英语班,是81岁的归侨许静瑛在北京申奥成功后开办的,最大的学员67岁。她每周有三天在学校授课,另有三天在自己家里辅导。许静瑛在社区讲英语既不收钱、也不收礼,只要人们叫她一声“许老师”,她就满足了。和许老师在一起,很容易被她对生活的那种爱所感染。退休前,许静瑛是一名中学教师,在她看来“教书是一种乐趣,育人则是最大的成就”。多年前,她曾资助过三名孤儿,并把他们培养成人。生活一向简朴的她,每年都要向希望工程捐款,捐款额累计高达数万元。

“我退休二十多年了,但我的心始终没有退休。”被评为北京市志愿者之星的汪芙如是说。汪芙参与专为行动不便的病人设立的“家庭病床”服务,承担了给病人量血压、按摩、针灸等护理工作。并不富裕的她,每逢春节、国庆、重阳节,都自费买来慰问品送给自己的特困病人。她还经常给卧床不起的病人理发、洗澡、按摩,只要她会做的她都尽全力做好。一次,汪芙乘车准备去为一位病人看病。下车时,不慎摔了一跤,汽车出站时,后轮从汪芙的脚边擦过。她顾不上脚伤,直奔病人家。后来,在别人的一再劝说下,她才到医院做检查,此时脚已经肿得连脱鞋都困难。汪芙是天桥许许多多社区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员,他们用奉献去实践着雷锋精神。他们是可敬的,他们也是幸福的。

2002年3月1日,天桥街道60名参加社区服务10年以上、年逾花甲的老志愿者从青年志愿者手中接过了“天桥地区青年文明号社区服务一卡通”社区服务卡,成为社区服务“一卡通”的首批持卡人。“一卡通”服务使老志愿者们在年迈之后,可以得到年轻一代志愿者更加丰富和完善的社区服务。这些当年社区文明的创造者,成为今天文明社区的受益者。看到一张张充满青春活力的面孔,老志愿者们打心眼里放心地将社区志愿服务的接力棒交到他们的手中。

在天桥的大街小巷,我们经常能听到朗朗上口的《公民道德建设歌》。这是社区群众在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中自发编写的。居民党员董恒吉是社区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积极分子。夏天,他自费购买了20余件T恤衫,送给平日爱赤膊的朋友。虎坊路23路公交车站的乘客们自发维护乘车秩序,即使是“高峰期”站台依然秩序井然。“社区是我们共有的家”。天桥街道实施“净化家园创四无”工程,居民群众组成多支楼道清查队,从自家动手,很快许多小区实现了“无私搭乱建、无堆物堆料、无落地垃圾、无公物毁损”。

宣武中医医院为社区孤老、困难户免费体检,育才学校与办事处联手创办社区教育学院,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静安园”浴池为周边居民提供优惠服务……仅2002年就有30多家社区单位和个体经营者与弱势群体结成助困对子,天桥传统的“邻里互助”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办事处还实施了“再就业联动工程”,帮助有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员通过双手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

从“综合包户”到邻里互助,从军民共建到学雷锋“大集市”,涌现出一批批天桥的“小巷雷锋”。他们始终以自己的实践为人们诠释着随时代而发展着的雷锋精神,因此在天桥雷锋精神始终是具体而鲜活的。“小巷雷锋”们的“明星”效应,带动着天桥更多的居民群众、企事业单位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也正是有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天桥的学雷锋活动才能如此生动地开展起来,而又不断勃发出新的生机。

在这里,倾听“小巷雷锋”们的故事,如同品味一首清秀悠长的小诗,体验着小巷胡同间的亲情与和谐,如同置身于一幅感人至深的画卷,就是在这诗中、画中,雷锋精神被天桥人永远地留在了心间。

标签:;  ;  

雷锋立交桥_雷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