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青年知识界的群体特征与发展趋势[*]_海外华人论文

海外华人青年知识界的群体特征与发展趋势[*]_海外华人论文

海外华人青年知识界的群体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界论文,海外华人论文,发展趋势论文,群体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8年初夏,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在接受《瞭望》周刊记者采访后谈到,“不仅是我个人,国外许多学者,我们很多朋友都认为,今后10年、20年,世界科技领域绝大多数将是华裔的,是中国人的。这是可以证明的,象个定理一样。”这一见识引起我的反复思考,也引发我去探索这一很有意义的课题。

今后10年、20年,自然希望寄托在成长中的青年一代。在我们分析大陆青年知识界的特点和趋势之后(见“我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特征的调查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8期),很有必要对海外华人,特别是对海外华人青年知识界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探究这一群体与我们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的关系。

1 海外华人青年知识界的群体特征

海外华人被认为是生活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既包括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又包括外籍华人。海外华人在居住国的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贡献更令世人赞誉。在美国民间就流行着一句俚语:“美国的财富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却在华人的脑袋里。”同时,海外华人也被认为是“中国最宝贵的资产之一”。

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有海外华人3000万,其中亚洲占86.6%,约有2200多万;美洲占9.1%,约230余万;欧洲占2.6%,约67万人;大洋洲占1.13%,约34万人;非洲占0.3%,约10多万人。按社会学关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分析,1/4到1/5为青年人,那么粗略测算,全球海外华人青年人约600万,而青年中的知识界约占青年的25%,估计,全球的海外华人青年知识界约为150万人。遍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60多个国家或地区,而主要是在亚洲、美洲和欧洲经济比较发达和新兴的国家或地区,因此,分析这一群体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也就不能不涉及所在国的国情和特点,同时,对海外华人总体的分析,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外华人青年知识界的群体特征。

(1)海外华人在居住国的科技界中具有显赫的地位

美国是当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大大小小企业有300多万个,大学3500多所,研究机构8300多个。这些机构是美国主要的人才库,是美国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然而其科技与经济上的重大成就,离不开世界上许多国家科技专家所作出的贡献,特别是华人专家学者的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现有华人学者约10万人,分布在美国80多所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其中3万余人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教授,占全美一流科技人才的1/4以上。在全美800多名高级科技专家中,华人占55%。在全美各大学任教的46479名外国教授中,华人为9110名,约占总数的20%。在全美著名大学的系主任的1/3是华人,美国机械工程学会中任分会主席的华人占一半以上,在美国太空研究中心等超级科研单位,华裔科技人员有上万,阿波罗登月工程实验中华人高级科技人员达1400人,占总数的1/3强。在美国电脑研究中心的19个部中,有12个部主任以及1000多名研究员均是华人。另外,在各个学科都不乏有华人的杰出代表,包括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太空飞行、物理学、光学、电脑、超导……以及政府部门、军界、司法界、文坛、影视圈、金融界、企业界等等,华人杰出人才不断涌现。在物理学界的成就特别引人注目,被认为“二战”以来已形成了美籍华人物理学家群体。据统计,从1950年至1980年,在美国社会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就有1732人。另据1984年统计,美国的华人专业知识分子占华人人口总数26.4%。在美国如此多的领域、占如此高的比例、达如此高的层次的华人知识界群体,成为国际间颇受注目的现象,它的影响正如美国人说:“没有中国教授的大学,不成其为一流大学;没有中国医生的医院,不成其为一流的医院”。甚至机密性极高的国防尖端科研领域,也是华人发挥才能的场所。难怪美国前总统卡特不得不感叹地说:“美国对中国将没有什么机密了,因为美国每一个国防科学的要害部门都有中国人。”可见,海外华人的卓越贡献,为居住国的繁荣和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另外,当我们把视线从美国扩大到全球,还有一个趋势引人注目,这就是从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数看,中国人已跃居世界科学的前沿。据对学术界公认、世界最具权威性的《科学》、《自然》和《细胞杂志》等三种杂志的论文统计,在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中国作者论文数跳跃式剧增,1995年三杂志的中国作者论文数占总论文数比率分别为23.44%,22.81%,35.61%。按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的定义,一个国家科学成果如果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就把这个国家称为“科学活动的中心”。据此,中国必将向这一目标跃迁。

(2)海外华人杰出的青年科技后备人才不断涌现

一个简单的统计数字曾经成了英国各大报的头版头条新闻:“伦敦中小学的华人学生学习最棒。”有的校长认为:“他们多半在科学方面具有超常的才能。”并提出“请多给我们送些华人学生。”杨振宁教授深情地指出,中国的学生,无论是从台湾来的、香港来的、还是大陆来的,在外国,尤其在美国,很多人都表现出色。还说,今天在美国的大学里,不管是在第一流大学,还是第二流、第三流大学,最杰出的学生很多都是中国血统的。

华裔不仅在大学有众多的佼佼者,就是在中学生中的佼佼者也不断涌现。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的“西屋科学奖”和“总统学者奖”中,华裔学生占居突出的地位。“西屋科学奖”是由美国西屋电器公司主办,被誉为“美国高中生的诺贝尔获”。自1942年创办以来,每年从全美高中生科学竞赛中发掘最杰出的科研发明,它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成果十分辉煌的一项高中科学竞赛,因此,普遍认为“西屋”是未来科学家的摇篮。半个世纪来,西屋科学奖得主中有3位获全美杰出工程师奖,5位荣获诺贝尔奖,8位赢得麦克阿瑟学人荣誉,28位享有全美最杰出科学家称号,30位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然而,该奖的评选条件相当严格,每次从全美初选的近2000人中,选出300人进入半决赛,然后评出40位优胜者,最后从中决出前10名。早期,只有犹太人子女才跻身前10名,经过70年代转折,从80年代初开始,华裔学者,频频夺冠。进入90年代,闯入西屋决赛圈的华裔学者数量更加可观。据不完全统计,简况列表于下:

入选年份 1983 1985 1986 1987 1991 1993 1995 1996`

前40名 95 89 10

1010

前10名 3(1) 2(5) 3(1×2.4) 4(1.4.5) 3 4 3(1) 3(2.9.10)

注:括弧内数字为10名内的名次,其中1986年2人并列冠军。

的确,这种连续多人获奖的好成绩,在该奖悠久的历史中实属罕见。“总统学者奖”是创立于1964年,每年从全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最出色的学生,由总统亲自颁奖。选拔标准包括学业成绩、领导才能、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的程度等,除西屋科学奖外,总统学者奖备受社会注目、并被广大青少年引为至高无上的才智竞赛。获得该项奖殊荣的华裔学者,1983年有5人,1984年有7人,1985年有7人,1986年有10人,1987年有9人,1988年20人,1989年10人,1990年10人,1991年19人。还值得一提的是旨在表彰全美国科学和工程学领域最杰出研究以及教育青年人才的“总统奖”。该奖于1992年首次颁发,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办,候选者必须是最近8年内获得博士学位,在4年内踏上终身教授、并具有科研领导才干的人士。评选先由各大学校长提出上千初选名单,后由基金会确认300人侯选名单,再经资深科学家评议,最后总统科技政策办确认获奖的15名科学家和15名工程师。在极强的竞争中,仅1995年就有5位华裔科学家获奖。另外,在各种科学竞赛中,华裔青少年学者频频获奖,屡屡夺魁,表现不凡,真可谓杰出的青年科技后备人才辈出,为实现世界科技领域绝大多数将是华裔的,是中国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队伍。

(3)海外华人的青年知识界在东西两种文化的交织和互用中不断成长

海外华人中的青年学者,从小就接受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影响,他们既要融于西方的主流社会,学习竞争不懈的精神,又在家中或华人社区努力适应和接受父母传统的文化期待,融入坚韧勤劳的优秀民族传统,两种文化的融合在造就一代新人。西方的优越物质条件,丰厚的报酬、舒适的工作环境、一流的实验设备等吸引和激励人才奋进,西方社会能力主义的竞争机制,使每个人始终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拼搏才能激流勇进、怠惰无能必遭淘汰,西方社会这种文化和机制深深影响着华裔青少年。同时,华裔学者又适应和接受了东方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华裔学者的家庭环境及中国文化价值观和家庭结构,以及华人社区文化的广泛作用,同样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尽管他们生活在西方文化的包围之中,但中华文化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又是永不磨灭的,并不断从中吸取在海外奋斗的力量。以美国为例,在物欲横流、享乐至上的社会,广大华裔并不是把挣来的钱花费在追求高消费的物质享受上,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下,将辛勤劳作,甚至节衣缩食得来的钱用在子女的智力投资上。所以,华人重视教育到处可见。在纽约唐人街的“华埠历史博物馆”展室的黑板上就用中文写着“受教育才是我们唯一希望”,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使华裔在美国受过大学教育的超过1/4,达到34%,而全美平均数不过1/10。

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交织和作用下促进了华裔青年学者的成长。他们对两种文化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利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美国交通部副部长赵小兰,在讲述自己成功的经历时,就深有感触地敦促当地华人要学习美国人竞争不懈的精神,再融入坚韧勤劳的民族传统,作为在美国最大的竞争本钱。这一思想,在华裔青年学者中也取得共识,正如1993年入围西屋科学奖决赛的顾佑宗在自述中写道:“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趴在餐桌上啃两个春卷,对我来说这就是美籍华人了。美国和中国的文化都在左右着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家中我讲中文,按照中国的风俗习惯行事;在外面我则按照美国人的规章来为人处事。两种文化的互用,使我加深了对它们的认识。在一个白人、黑人两极的国家里,作为美籍华人,我面临着特殊的挑战”。正是在两种文化的交织、作用中,在面临的特殊挑战中,华裔青年知识界在奋进,并不断取得成功。

(4)海外华人普遍爱国爱乡,关心和支持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人才辈出。海外华人同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语言、文字、习性相同、相通。以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为内涵的“五缘”文化纽带仍然坚韧。悠悠报国心,拳拳爱国情。割不断的亲情,使海外华人学者都有一种报效祖国的强烈的使命感。王赣骏博士首次升入太空时特地带上五星红旗;贝聿铬将自己获得的“普里茨卡建筑奖”10万美元奖金作为中国留学生的奖学基金。他们共同认为,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忘记自己的根,同时要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积极的贡献。杨振宁说的好:“在中国文化中,最小的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家庭。回家不仅是人们最渴望的事情,而且是最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在中美两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责任帮助中国发展科学和技术”。年青一代的海外华人学者,同老一辈的海外华人学者一样,具有创业海外,心怀桑梓的情结。留美青年学者严晓海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他因利用遥感手段研究海洋获得的成就于1994年获得美国“总统奖”时,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和中国科学院教育局分别发去贺电,鼓励他取得更大的成功。他在回电中则表示,要“在继续攀登科学高峰的努力中,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并时时刻刻争取为祖国争光”。在美国的休斯顿太空城,有个颇具凝聚力的华人组织——太空城专业人士协会。她的一百多位会员中,大都是出类拔萃的一代尖端科学精英,他们的生活习惯,文化娱乐、节日休假,都保持着浓厚的中华民族色彩。不管来自何方,不管背景如何,他们都十分关心中华民族航天和太空事业的发展,希望更多的中国科学家参与人类征服太空的壮举。

这一群体非常关注祖国的发展,为祖国的强盛献计献策,并积极投身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为发展我国科技、教育与经济,穿针引线;开展合作研究,指导和培养留学生;投资国内兴办科技和教育事业;热心兴资于国内经济建设,在我国引进外资的统计中,海外华人的资金占80%……为中国走向光辉灿烂的21世纪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对海外华人的优惠政策,以及归国创业的成功事迹,在吸引海外华人回国报效故土,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正逐年递减,而回国人数却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全英中国学联还倡议8000中国学子积极报效故土,利用交互网建立中国留学人员人才信息库,并与国内有关机构联系,帮助留学生回国施展才华,促进在英留学人员之间及他们与国内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

2 海外华人青年知识界的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现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逐步走向繁荣富强,需要更多的人才参与建设。海外华人青年知识界必将为中国走向光辉灿烂的21世纪做出更大的贡献。

(1)华人经济优势的呼唤与支撑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的新作《亚洲大趋势》问世后,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反响。书中提出了正在崛起的华人经济势力网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不论作者的动机如何,也不管一些别有用心的学者如何借题发挥,但是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的确令世人注目。

奈斯比特认为,海外华人“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企业家群体”。据估计,全球华人的资产总额在2至3万亿美元之间,或许远不止如此。当然这个数字是被夸大了,作为真正能投入资本市场运营的流动资金,实际要少得很多很多。他还认为,华人经济实体其实就是个靠宗教和同乡组成的公司和企业网。各企业之间层层联结,规模不断扩充,直至覆盖全球。用形象的比喻,它就像当今的“互联式电脑网络”,华人圈不论形态还是特性都十分与此类似。

海外华人经济是特定的历史产物。这种经济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而且其发展的进程中,分散在世界各地,历经无数的痛苦磨难和万分艰辛,在努力拼搏和克勤克俭中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世界化、一体化和区域化、集团化的大趋势又进而推动华人经济国际化、网络化的发展,但是,绝非是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然而华人在国际合作和密切祖居国和侨居国之间的联系方面,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外华人经济天然形成的网络联系,对于亚太地区,以至世界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并有助于推动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同时,华人圈具有历来重视教育的传统,把他们成千上万的子女送进世界一流学府。在伊顿中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斯坦福、牛津和剑桥等著名学府中,华人子女许多都成为该校学生中的佼佼者。从而在更高的素质和层次上承袭祖业,在客观上为造就一批批现代科技拔尖人才和精英创造前提。

奈斯比特还认为,中国未来能从日本手中夺得经济领导权其潜力不仅在本土,更在于广大的海外华人集团——一个隐形的复杂微妙的网络之中,它造就了中国与华人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所以,中国要能在科学技术上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实现世界科学技术绝大多数领域是华人领先的地位,其潜力不仅在大陆,也包含广大的海外华人科学家,特别是海外青年学者。这正是世界的经济优势呼唤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经济优势有力地推动和促进现代科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群体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经济优势依靠科技和人才优势来支撑,科技和人才的优势又必然促进经济优势的巩固和发展。因此,华人青年科学界群体的发展和美好前景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基础的,同时,随着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海外华人知识界也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2)国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已成趋势

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广大中青年留学人员和所有中青年知识分子,是跨世纪的建设者,是祖国的宝贵人才,是我们未来事业的脊梁。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18年中,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近27万人,其中,国家公派留学人员4.4万,单位公派留学人员8.6万,自费出国留学的有13.9万人。这些留学人员分布在103个国家和地区。18年间,在外留学人员回国的人数近9万人,其中国家公派的3.7万多人,单位公派的4.8万多人,自费留学人员4千多人。统计表明,由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国际地位日益增强,以及国家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几年留学回国总人数以13%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因此,国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热潮正在悄然兴起。

还应看到,已回国的留学人员确实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据统计,在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有157人是近10多年回国的留学人员,占工程院院士总数的51.6%;在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跻身“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人选中,有2/3以上是近几年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在国家人事部的“百千万工程”、团中央的“中国青年科学奖”、中科院的“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中青年专项基金”、国家科委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863"计划等工程和计划中,近年来学成回国的人员均占到半数以上的比例。同时,留学人员回国投资办企业、办公司的也络绎不绝,利用掌握的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发挥信息渠道多的优势,从事贸易和中介服务,截止1996年,在上海的留学生企业就达430多家,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小平同志在1992年就语重心长地对留学人员说过:“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并要求有关部门对留学人员“回来后要妥善安排”。这些殷切的期望,现正在变成现实。

广大留学回国人员和在外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世界发达国家同我们争夺人才的重要对象。因此,我们要站在世界性争夺人才的战略高度,下大力气做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特别是优秀尖子人才回国和为国服务工作。要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工作方针,核心是“鼓励回国”,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鼓励回国上”,把“鼓励回国,报效国家”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

中国珍惜人才、尊重人才、需要人才。我们为广大留学回国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继续完善留学回国方面的政策、规定,优化人才管理机制,切实合理解决好留学回国人员一些诸如住房、职务和职称评聘等问题,提高留学回国工作的效益。同时,也必须倡导留学人员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的奉献精神,为国家建设多办实事,将爱国热情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把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利益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为祖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21世纪的中国必将为每个有志之士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无论是留学在外,还是国内的英才,立足国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历史将证明,回国创业,是改写民族历史、流芳后世的明智之举。

(3)海内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

科学交流与合作是科学活动中最大量、最普遍的社会形式。在现代科学活动中,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活动,脱离正式或非正式科学交流的网络系统,将一事无成。无论是研究课题或方向的确立,研究工作的进行,还是研究成果的评价与确认,都离不开科学的交流。科学社会学家普赖斯,正是把科学家通过信息交流形成的看不见的集体称之为“无形学院”,它的强大作用是通过知识交流和传播的途径而实现的。正是科学交流,科学共同体相互了解中在同一或类同的研究方向上相互沟通,相互切磋,该领域内的精英科学家把这些相同研究方向的科学工作者联系在一起,形成规模较大的合作者群体。这种合作保持了对研究领域的一种信奉,并且产生大量的研究成果。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由于科学研究的规模和复杂性急剧增加,合作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不断加强。据朱克曼的统计,在诺贝尔奖设置以后的头25年获奖人数当中,有41%都是合作研究的;在第二个25年当中,这个比例增加到65%;在第三个25年,这个比例已经达到79%。说明,在科学研究中大力协作的趋势正迅速增长,合作研究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为促进和加速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和加强与海内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开展各类专业研讨会,促进交流与合作。以中美工程技术研究讨会为例,现已召开过两次,与会者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虽然双方专家天各一方,但从事的是同一类工作,有着共同的语言,更重要的是,毕竟都是炎黄子孙,在洋溢着诚挚友好的气氛中开展了对冶金、生物工程、化工、电子、计算机、环保等许多领域的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使国内研究能与国际同行研究的比较中发展,产生了积极效果,正如生物工程组组长、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说的,由政府部门主办中美专家间的研讨会,是学术交流的一次良好契机,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影响,吸引海外华人专家回国建功立业,并将产生广泛影响。

将人才培养纳入国际化轨道。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会,即国家科学院)于1994年开始携手实施一项选拔中国未来生物学科带头人的计划,使一种全新挑选和培养21世纪优秀青年科学家机制开始在我国形成并运行。德国马普学会弗·米歇尔实验室模式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一种培养学科带头人的成功模式,中国科学院按照这种模式,在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马普客座实验室建立的中青年科学家小组;青年科学家小组长人选在海内外公开招聘;青年科学家小组长在科研工作、经费分配与人事安排等方面享有自主权,中德双方给予较强的经费支持。应征要求定为海内外35岁以下的、有生物学专长的、能独立工作的华人博士,通过世界性报刊把消息传开,吸引了海内外青年科学家70多人应征,经过面试,择优录取了2名为科学家小组长,这一举措,是一种快出人才的有效途径。

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引进先进技术和智力,而人是活的载体,因此,引进外国科技专家也是促进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智力引进,是知识智慧的传递过程。完成这种传递,必须要有中外专家的密切配合,二者缺一不可。水稻旱稀植栽培技术,最初是适合日本北海道气候、水土的水种栽培技术。对我国的北方较适合,能否跨过长江,连日本专家原正希市也没有底,但在我国技术人员与农民的共同努力和原正希市先生帮助下,终获成功。因此,自主开发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就能出现科学技术上的新突破,新发展。

写到这里,笔者深深地感到,海外华人学者的确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资源之一。这一群体,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够为中华民族、为世界科技发展增辉。由此,使我联想起一件事,在1994年6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选举外籍院士的投票活动刚结束,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通过电话向设在中关村科学城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办公室挂去电话,向李政道教授表示热烈祝贺,李教授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对我一个很高的荣誉,是非常大的光荣”,并说,“作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我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家保持更密切的联系,共同为发展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当时,新华社记者李希光正在李政道教授的办公室,并记下了对话。随后,李教授又把记者带进办公室里间,指着墙上李可染画的一幅题为《新星》的国画说:“华人对世界科学的贡献是巨大的。正如这幅国画上描绘的,全世界第一个发现新星的是中国商朝的人,第一个发现超新星的是中国宋朝的人。现在,全世界最重要的研究院里,无论已做出成绩的还是正在深造的,名列前茅的都有相当比例的华人科学家。对未来的年轻科学家尤其是中国科学家来说,21世纪科学的前途与发展与华人科学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八年前,李政道教授提出,今后10年、20年,世界科技领域绝大多数是华裔的,是中国人。这代表了海外华人及广大海外学者的心声。今天,周光召院长在分析中国大陆青年科技界的情况时指出,再有10年中国会出现一批真正有国际影响的、高技术企业的企业家,会出现一批国际科技界有影响的科学家。并认为,中国在几十年内可以在某些领域,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科技研究上,达到世界最前列。

海内外两个心声的汇合,海内外两股青年科技人才的汇流,正在谱写世界科技的新篇章,共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托起明天的太阳。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成果之一。

标签:;  ;  ;  ;  ;  ;  ;  

海外华人青年知识界的群体特征与发展趋势[*]_海外华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