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和研究计量管理的业务和信息资源,对计量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检定/校准、行政执法等核心业务进行剖析,对计量器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量值溯源、合规性应用等方面都进行大数据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计量管理;大数据;技术研发
一、计量管理业务框架
质监局计量管理业务根据自身业务的发展需要,已经建立开发了多款信息化系统,在计量管理业务的办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计量管理业务是对企业现有计量管理业务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包括建档、检定申请、审核的整个过程,方便质监部门对全省计量管理业务的实时监控和监督管理。首先,计量管理业务系统划分为受理、审查、许可三分离工作模式,形成计量管理业务信息资源库。其次,质检部门对许可审批提供计量授权,获得授权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抽查计划的要求,对抽查的相关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并按照标准/规程/规范库中报告的模板出具检验报告。第三,质检部门针对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证后监督检查管理、授权计量技术机构的监督检查管理以及计量建标机构的监管,采用企业自查和监督部门组织检查两种形式。最后,根据政府办公厅对行政执法的部署要求和计量管理业务的行政执法制度的要求,严格开展计量行政执法业务。
二、计量管理业务分析
1.计量行政许可
根据权力清单,当前省质监行政许可计量管理业务有4项:计量标准器具核准;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计量授权;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每项行政许可都可统一划分为受理、审查、许可三分离工作模式,受理、许可由行政许可部门完成,审查由审查技术机构完成,明确了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审查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务,提高现场审查工作质量。依据受理、审查、许可三分离工作模式,主要包含行政许可审批管理、技术审查机构业务管理、行政许可审查人员管理、行政许可文件支撑管理的需求,实现行政许可审批管理、审查机构的业务管理、各类技术审查人员“进、用、管、出”的统一规范管理,以及提供行政许可审批过程中需要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细则、产品标准、作业指导书、具体要求等技术支持文件。
2.计量检验检测规范
管理计量检验检测(检定)业务目前主要涉及计量检定证书、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报告、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报告、计量器具监督检验报告四大类证书。通过许可审批提供计量授权,获得授权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抽查计划的要求对抽查的相关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并按照标准规程规范库中报告的模板出具检验报告,最后将报告及相关数据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共享,以满足统计分析、风险预警、省政务资源共享以及国家局计量统计的相关需求。
3.计量监督检查
计量管理业务监督检查主要实现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证后监督检查管理、授权计量技术机构的监督检查管理以及计量建标机构的监管。目前,计量管理业务监督检查采用企业自查和监督部门组织检查两种形式。企业自查是由计量技术机构或建标单位填写报表并提交到市局,市局审核提交到省局计量处,由计量处确认归档入库。计量技术机构或建标单位填报后也可直接报到计量处,由计量处直接确认归档入库。监督部门组织检查是由计量机构选定授权类型、填写计划信息、选择待检计量技术机构或建标单位、选择评审专家生成临时考评组、执行计划、填写监督检查记录,计量处审核确认、归档入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计量行政执法
(1)行政执法资源管理
包含行政执法事项管理、随机抽查事项管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行政执法程序流程管理、行政执法服务指南管理、窗口办事人员信息管理。
(2)行政执法过程记录信息管理
对执法全过程记录中的文字、音像等信息进行收集、保存、管理和使用。
(3)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管理
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流程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人员管理。
三、大数据在计量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1.生产制造
通过计量业务管理中的许可资质,对生产制造企业的场地、人员、生产设备等条件进行把控,跟踪管理厂商在计量装置生产阶段的元器件信息、生产进度等情况,可以实现将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质量管控前移,从源头上把控潜在质量问题的风险点。
2.超期未检
基于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按照相关的检定规程和技术规范,结合检定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现场检验数据,实现对检定质量问题的实时报警、及时预警,精确定位检定质量问题的成因,及时发现缺陷,为计量器具和计量机构的评价提供依据,指导轮换,提升设备现场运行可靠性,为完善检定能力提供合理化建议。对计量器具和设备的未检判定主要包括:①看计量器具和设备的检测日期、周期检测日期;②证书是否在有效期;③判断检定机构选择的计量标准设备是否有检定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3.故障处理
通过长期跟踪计量器具信息和设备的检定、校准信息,统计运行数据,按照型号、类别、管理单位、制造单位、故障原因、使用年限、状态等维度,对其故障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现场运行故障根据人为因素、外力破坏因素、不可抗力因素、设备质量故障因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根据计量器具和设备的相关数据,分析出计量器具的故障,并将故障追溯到元器件级的质量问题上。
4.报废管理
计量器具和检定设备报废处置在计量全生命周期的末端,缺少过程监控手段。报废管理过程中,审核审批人员能根据计量器具和设备的资产编号等信息,在大数据的资源中检查计量器具和设备的基本信息、重检情况、工作状态、工作年限等,不容易遗漏相关信息,全程掌握报废的实际情况,减少资源浪费现象,影响计量专业管理水平提升。基于大数据的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基本实现了计量管理业务管控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以流程为核心的专业、部门、层级间协同运转。关键业务领域集中管控力度得到加强,实现了对各类计量管理业务的全面监控、执行跟踪、过程掌控、综合考核、闭环管理的目标。总而言之,计量器具和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有效而科学的管理和运作,才能使计量管理业务达到最优化,使自身的计量管理业务能力及计量器具和设备的寿命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东霞,苗新,刘丽平,张焰,刘科研.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01):2-12.
[2]刘云.基于专利计量的大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核心设备技术创新能力分析[A].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第十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中国软科学研究会:,2015:9.
论文作者:籍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业务论文; 计量器具论文; 行政执法论文; 数据论文; 设备论文; 机构论文; 行政许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