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育目标:政策表述与学校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普通高中论文,目标论文,政策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11)02-0023-04
普通高中教育目标的厘定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高中教育政策作为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表述了普通高中教育的教育目标,引导着学校对于自身发展与改革的理解。而每一所普通高中学校因为其实践的直接性、现场性而呈现出对于学校教育目标更为立体和丰富的理解。普通高中的相关教育政策呈现了怎样的教育目标?普通高中学校究竟如何确定其教育目标?普通高中教育目标问题上的实践选择与政策表述呈现怎样的关联,反映出怎样的问题?这些是本文试图初步探讨的问题。
一、普通高中教育目标:政策表述
笔者以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起点,以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终点,简要回顾并梳理25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教育文件中关于高中教育教育目标的表述。
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到,我国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都必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不断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①。随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在“四有”教育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②的要求。199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又在前两个文件的基础上,提出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上来。……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为将来进入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③。1995年下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人才培养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④。
1996年制定和颁布的、在部分地区试点实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较之以前的文件更加明确、清晰和具体地规定了普通高中的教育目标,内容包括:(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⑤
1998年,在教育部制定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后,1999年的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除了再次重申培养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之外,增加了对“美育”的关注,更突出提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目标,明显是呼应1996年高中课程计划中的教育目标要素。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与1996年的试验版对比,两个文件都是对德智体美四育各方面教育目标的具体和细化的陈述,也扩充了部分内容,如,提到要“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⑥,就“开放意识”重新表述为“具有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⑦,就“美育”提到“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⑧。2003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其中,教育目标的内容又恢复了1996年试验版课程计划中的表述。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高中教育部分则继续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的倾向”⑨。
通观25年来教育政策中有关普通高中教育目标的表述,可以发现:首先,教育目标中学生的素质结构一直以“德智体美”的提法出现(“美育”是自1999年的《决定》开始增列的),间或表述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在强调学生这些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要求关注高中生的个性发展与特长发展。此外,几乎所有政策表述都强调在“德育为先”基础上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究竟是何种意义的“先”,政策表述中却没有说明。其次,20世纪末,政府对于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作出评估与判断,特别是面临知识经济与国际人才竞争的挑战,以及未来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求,由此,普通高中教育目标的政策表述不只是笼统地提“增强”或“进一步提高”素质结构中各要素的水平,而是对每个要素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不只是要培养符合高等教育需求或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毕业生,而是要培养一个具备自主学习动机和自学能力的毕业生。这又进一步反映到素质结构内容的变化上,增加了“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等新内容。
二、普通高中教育目标:学校选择
笔者选取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市十一学校以及北京市第五中学四所北京市优质示范性普通高中作为案例,查阅其官方网站,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校的历任校长,并以此为线索搜阅各校校长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专著或流传于网络的发言稿,从政策解读、学校教育反思和构建教育目标三个方面,分析这四所学校关于教育目标的选择。
1.对政策文本中高中教育目标的解读
由于教育政策具有引导性与规范性,因此特定高中学校在形成自身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融入了对于教育政策中普通高中教育目标的解释与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前校长胡俊泽认为,20世纪80年代提到的教育目标有三点问题,具体为:“第一,它没有递进体系,大、中、小学没有差异性,即各类不同的学校没有分阶段达到的目标;第二,它没有差异性,即各类不同的学校没有自己的特定目标;第三,它没有层次性,即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校目标都相同。而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总目标无法代替教育的具体目标。我国高中教育的具体教育目标是什么,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⑩这可以说是对当时教育政策文本中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目标内容的中肯评价。北京市第五中学前校长吴昌顺也就政策表述中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提法进行剖析,他分析了“素质教育”提法的不妥,并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剖析其中心和主要内容(11)。
2.对普通高中功能与价值的反思
这几位校长的文章更多凸显出的是他们对于学校教育目标的整体性构建。而这种整体性目标的构建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的,一是对于(基础)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的反思;二是重新认识学校之于学生成长乃至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意义。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于2004年10月15日在南开中学百年校庆论坛上发言时提出:“我们的教育要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国家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依靠他们引进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以推动中国的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缩小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种民族心态和教育需求,使得我们在过去更加注重教育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而不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功用,而不是知识在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更加注重科技转化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是科技与文化的原创性人才的培养。”(12)在这样的反思后,他提到,“我们需要提倡一种大气的教育,要对学生负责”(13),尽管“中学教育的成果难以在人的青少年时期显现出来”,但“这种教育价值观深深植根于四中终身学习、终身服务社会的教育理想之中”(14)。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刘彭芝也提到,“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学校的功能也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变化,中学不再被认为仅仅是职业准备基地,不再仅仅作为一个人力筛选器,而成为终身学习的起点”(15)。吴昌顺校长也认为,学校“不仅对学生一时负责,比如考上名牌大学,而且要对学生一辈子负责,比如可持续发展,这才是真正的质量”(16)。而北京市十一学校前校长李金初更通过区别“教育的社会化目的”与“教育的个人化目的”,清晰地表达了他关于教育目的的看法。在他看来,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高尚思想情操、优良的行为和品质、能够忠于我们的祖国和民族并具有充分能力去建设祖国的合格接班人,这是教育的社会化目的”,与此同时,“教育还有一个个人化目的,就是使我们的孩子在将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能够面对现实,面对这个正在变化和发展的社会,能够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中求生存”。(17)
从上面的表述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学校领导者对于学校教育、对于普通高中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的思考,即普通高中教育不能仅仅满足功利的追求,只为学生的升学负责,不能仅仅实现一种为满足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事业需要而培养人才的社会化功能,学校领导者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必须有更开放的视野、更长远的考量:普通高中教育应当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基础,为学生今后追求幸福生活打基础。
3.对普通高中教育目标的重构
正是在反思普通高中教育功能与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学校的教育目标逐渐明晰起来。
怎样才能让学生离开学校后能继续学习?刘彭芝校长认为,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掌握日后所需的思考与学习能力,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18),即要培养学生使其“学会学习”。怎样才能为学生今后追求幸福与成功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刘长铭校长认为,“要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具有丰富个性、健康身心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9)。素质教育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刘彭芝校长用六个字概括,“那就是‘有本事、靠得住’。‘有本事’好理解,什么是‘靠得住’?就是有伟大的理想、高尚的人格、健全的心理,能将自己的本事用于服务祖国、造福人类”(20)。
与此同时,在这些学校领导者的视野里,“德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应的教育目标也都成了他们思考与关注的重要内容。如,李金初校长认为,“当代教育有两个最重要的着力点,一是德育,二是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核心之处。可以说,抓住这两点,即抓住了素质教育;背离了这两点,便背离了素质教育”(21)。刘彭芝校长则提到,人才最重要的两条标准是高尚品德与聪明才智,“而高尚品德与聪明才智相比,高尚品德更重要。高尚品德是灵魂,是精神,有了高尚品德,聪明才智才可以服务于祖国,造福于人民”(22)。正是基于这样的衡量,刘彭芝校长认为应当“以德治教”,在教育目标中追求“高尚品德和聪明才智的统一”,在实践中“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23)。
三、普通高中教育目标:分析与建议
比较教育政策与中学领导者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目标的表述和认识,可以发现:一方面,就制定教育目标的路径来看,教育政策和学校存在差异。通观国家教育政策中关于教育目的与目标的论述,其基本逻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国家的不断进步取决于足够的、高质量人才的注入,培养人才的事业便是教育事业,而培养怎样的人才,即人才的内涵或者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则又取决于政府对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代挑战的具体认知与判断,同时依据人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强调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具体到普通高中学校层面,有关对教育目标的认识与理解,来源于实践者对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解读,但更基于这些学校领导者对基于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价值的反思与审视。后者更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应当在尊重作为独特个体的学生的前提下制定教育目标。不仅如此,在普通高中校长的表述中,学校教育之于学生独立生存和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论点。这些一线的教育家,正是在切身评估与判断了学生在当下以及未来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向世界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构建起合理的、应然的教育目标。
另一方面,就政策文本和学校实践中对高中教育目标具体内容的界定来看,教育政策文本中关于教育目标的表述面面俱到,对于学生的知识、道德、文化、纪律和人格的培养都提出了要求。学校则主要从现实教育实践的偏差以及教育的理想角度,不断强调要在高中教育中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健全人格与自主精神,具有比较强烈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综合来看,普通高中教育目标的厘定既需要考虑宏观的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教育目标的社会性一面,也更需要从普通高中对于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价值理解出发,考虑如何奠基、引领和成就他们的幸福人生,凸显普通高中教育目标人文性的一面。进一步说,教育者不仅要关注普通高中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怎样的人,还必须审视普通高中对于这些成长中的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他们迈向自主独立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未来意味着什么。换言之,普通高中的教育目标必须超越传统的人才选拔和就业预备思想,从根基上观照学生良好人生态度的形成、道德品格的塑造、良好个性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等丰富的内容。
注释:
①②③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汇编[G].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25-26、42.
④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J].学科教育,1995,(9).
⑤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J].学科教育,1996,(4).
⑥⑦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J].学科教育,2000,(3).
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人民教育,2010,(17).
⑩胡俊泽.对高中教育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1993,(3).
(11)吴昌顺.对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J].北京教育,1995,(2).
(12)(13)刘长铭.教育要注重培育人的精神——在南开中学百年校庆论坛上的发言[EB/OL].http://blog.bhsf.cn/user1/liuchm/archives/2007/200723221822.html.
(14)(19)刘长铭.大气成就大器——北京四中教育思想传承与发展[G]//.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教育史研究》编辑部.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北京:《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2009:1190-1193.
(15)(18)刘彭芝.面向未来塑造名校: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教育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4.
(16)吴昌顺.怎样评价一所中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3,(3).
(17)李金初.构造新世纪的育人大厦[J].人民教育,2001,(10).
(20)刘彭芝.我的教育观[J].基础教育参考,2004,(3).
(21)李金初.进行育人模式的改革 促进教育向组织教育方向发展[J].学科教育,1997,(8).
(22)刘彭芝.人生为一大事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14-315.
(23)刘彭芝.贯彻“以德治国”方略 推进“以德治教”工作[J].人民教育,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