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2白银炉余热锅炉损坏原因及预防措施

100m~2白银炉余热锅炉损坏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100m~2白银炉余热锅炉损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侍兴君[1](2021)在《含锑金精矿碱性浸锑工艺自动控制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含锑金精矿在传统碱浸-电解沉积锑工艺生产过程中给矿量、药剂用量、浸出温度、电解液浓度、电流大小等关键变量不能稳定控制,从而影响锑浸出率及阴极锑产率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在确定浸出及电解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并开发了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浸锑工艺流程中关键变量的精准调节,最终获得了较好的锑浸出率及电解指标。整个自动控制系统的生产设备由浸出罐、压滤机以及浓密机等组成,硬件部分由西门子PLC、上位机等组成,软件部分则由PLC软件程序、组态软件组成。根据工业生产指标要求及工艺条件对浸出硬件设备进行计算选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低压电气元件、可编程控制器PLC、上位机、传感器等硬件部分设备进行选型,通过Profibus总线通讯模式下,将S7-1200PLC控制器、变频器以及WinCC之间进行通讯连接,确保实现电气元件输入、输出端口的控制;通过Siemens TIA Portal V15博途软件对监控系统和运行系统的软件部分进行设计,从而调整生产过程的运行参数,依据现场工业生产的要求,在控制系统的软件参数方面进行动态调整,保证了浸出生产过程稳定运行。在控制系统搭建完成后,开展了浸出液的电解沉积条件试验研究,并对电解得到的阴极锑进行物相分析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阴极锑微观粒子呈银灰色的圆形柱体,长度约21.5μm,Sb占比为95.52%,其余为Na、Ca、S等元素,杂质相对较少。将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到湖南振强锑业有限公司含锑金精矿的碱浸脱锑生产过程中,利用PLC控制系统的强大功能,实现了对浸出设备的控制及浸出过程变量的实时监控,并通过Profibus总线通讯的方式实现PLC与WinCC之间信息的交互传递,能够快速对浸出生产过程的关键变量进行调节,从而保证浸出过程稳定运行;在给矿的锑平均品位9.08%的条件下,获得了浸出率为93.17%,电解效率为98.72%,平均品位为86.37%的阴极锑产品。

胡围柱[2](2020)在《铜精矿富氧底吹炉熔炼改造与生产实践》文中认为介绍了某公司富氧底吹炉熔池熔炼工艺技术改造和试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主要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采取的处理措施方案和取得的效果。

曹华[3](2019)在《转底炉烟尘特性对余热锅炉设计的影响》文中指出钢铁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锌尘泥。这些尘泥中都含有大量的铁和锌,如果将这些尘泥直接填埋或用于建筑原料,则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也会污染环境;而如果对此回收后不作任何处理直接用于高炉的生产,则会造成高炉的锌富集,影响高炉的安全运行。为实现对此的高值回收利用而又不影响高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应用转底炉来处理这些含锌尘泥是一种先进技术,也是目前的首选技术。转底炉通过焚烧可以直接还原和粉尘处理,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提升其附加值,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由于转底炉焚烧后排出的烟气含尘颗粒性质特殊,易在余热锅炉受热面上沉积,导致严重积灰,而积灰中的碱金属和氯元素会导致严重腐蚀。如余热锅炉结构和受热面清灰的设计和运行不当,往往出现受热面严重积灰,传热效果显着下降,阻力增加,甚至造成堵塞使得余热锅炉无法正常运行,严重影响余热锅炉和整个系统运行的可用率。因此本文根据某钢铁厂转底炉余热锅炉项目,首先了解其系统工艺,分析烟尘主要成分,再研究其积灰机理和腐蚀机理,最后采用合理的余热锅炉结构,辅助有效的清灰方式和运行,设计转底炉余热锅炉。根据实际使用证实此余热锅炉的设计是成功的。本论文对开展余热锅炉受热面优化设计和运行清灰技术的研究,并通过实际工程针对性设计和运行的应用,可加快此项余热锅炉的推广和应用,具有一定的作用。

简锡明,张晓丹[4](2017)在《侧吹炉技术优化操作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侧吹炉的操作技术和生产实践,采用提高供氧量、增加投矿量、降低焦炭和粉煤量、粉煤替代焦炭技术、提高高硅矿的配比、降低熔剂率、改造侧吹炉放铜口、降低电炉渣含铜等优化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金属回收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纪罗军[5](2016)在《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有色金属矿物多以硫化物的形态存在,在铜、镍、铅、锌、钼、锡、锑、钴等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SO2的烟气。由于冶炼原料、冶炼工艺及设备的差异,有色冶炼烟气种类繁多、特性各异,烟气量大且存在波动,烟气SO2浓度分布范围很广,低的浓度在1.0%以下,高的(φ(SO2)可达20.0%30.0%。冶炼烟气中含有重金属、砷、氟、氯等多种有害杂质,这给烟气环保治理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我国有色冶炼工业发展迅猛,有色金属产能、产量高速增长,铜、镍、铅、锌冶炼技术和装

纪罗军[6](2016)在《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脱硫制酸技术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有色金属矿物多以硫化物的形态存在,在铜、镍、铅、锌、钼、锡、锑、钴等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SO2的烟气。由于冶炼原料、冶炼工艺及设备的差异,有色冶炼烟气种类繁多、特性各异,烟气量大且存在波动,烟气SO2浓度分布范围很广,

叶志一[7](2016)在《基于循环经济的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链设计和基地规划》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面临的环境压力和资源约束形势也日趋严峻,由此开始寻求产业转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走循环经济的道路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通过设计产业链的多联产技术与园区基地规划是其体现的形式。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除了可以得到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硫酸外,还可以通过精深加工得到钛白粉、氟化工材料、黑色和有色金属材料等。因此,它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又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此大背景下,江西省发改委为促进省内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决定在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地区建设省级产业基地。本论文在此背景下,针对德兴市大茅山经济开发区香屯工业小区设立“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展开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链设计和产业基地规划。本文在概括多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可行性分析包括对基地发展SWOT分析和产业基地建设可行性;必要性分析包括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的需要、国内产业园的情况、发展趋势需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的需要、长三角区域发展背景的需要、江西省工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德兴城市发展的需要,从统计公报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江西全省正处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时期。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8.1%,增长率也达到了17.1%。通过分析得到德兴市经济开发区为推进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物耗能耗,建设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区的设想和规划,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策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是积极扶持和发展的优先产业之一。随后,对基地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链设计进行了研究。包括分析了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规划目标、总体规划以及目标定位。硫酸消费结构中,化肥用酸占了很大比例,约为68.7%,化肥以外工业用酸约占硫酸总消费量31.3%。国内全氯氟代烷(CFC)替代品及CFC产品的毛利率基本维持在20%以上的水平。我国聚氨酯产品的消费量约为480万吨(其中含溶剂160万吨),产量已占全球总量的30%左右。基地内各项目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辅助材料供应有保障,消耗指标较低,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产品销售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最后,分析了产业基地规划和投资效益。确定了产业基地规划目标、建设规模和建设依据、基地建设方案、对环境影响、节水节能、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效益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和财务评价认为,江西省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承担的投资风险较小。本论文将从根本上建立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发展的总体思路,对基地的发展提供战略性的方向;同时也将对基地各类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政策的重大项目获取相关部门的政策资金等支持提供了信息,更有利于基地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丁娜[8](2015)在《冷凝式燃气热风炉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凝式燃气热风炉能高效的吸收燃气释放的热量,跟常规热风炉尽量避免烟气水蒸气冷凝的条件不同,冷凝式热风炉最大限度的冷凝水蒸气,充分将排烟温度降到最低,其低位热值热效率能提高至100%以上。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重庆某地区,结合重庆地区的气象特点,主要对冷凝式燃气热风炉在室内运行时,对系统冷凝式换热器进行性能测试、节能性分析,测量室内环境参数和能量消耗量,分析不同工况下环境舒适度和耗能量,与实测柜式空调的室内环境舒适度和经济节能性进行比较。本课题研究的冷凝式燃气热风炉最佳设定温度推荐为20℃时;冷凝式换热器排烟温度降到35℃45℃时,理论上低位热效率提高到了107%109%,实际上可以提高到105%107%;实际冷凝率随排烟温度变化趋势与理论冷凝率随排烟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但在同一排烟温度下,实际冷凝率要略小于理论冷凝率;动态热效率和冷凝率均比稳态冷凝率稍大。在节能性比较中,可以得到冷凝式燃气热风炉在长时间(≥4h)连续运行时节能优势较明显。在热风炉运行时,室内舒适性参数均能满足标准要求,而柜式空调室内环境大部分达不到标准要求,热风炉室内PMV指标均在-0.5+0.5之间,但柜式空调采暖室内环境稍凉,热风炉室内吹风险PD及垂直温差PD均比柜式空调低;另一方面,冷凝式热风炉相比柜式空调运行11h以上、相比传统热风炉运行4h以上时的投资回收期均在机组寿命1/2即10年以下,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相比较而言,具有更好的经济节能性。

杨敏[9](2015)在《CPP生产装置风险研究》文中提出催化热裂解工艺CPP(Catalytic Pyrolysis Process)生产装置的工艺复杂,而且还存在着多种压力容器,如乙烯储罐、乙烯聚合釜等,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失去控制,可能导致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而对CPP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评价,预先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CPP生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运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安全检查表法及危险度评价法等对CPP装置进行了定性风险分析与评价;通过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其反应器、分馏塔、丙烯汽提塔和丙烯精馏塔进行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评价;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对乙烯输送泵触电事故、聚合釜起火爆炸事故、乙烯储罐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并求出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合、最小径集合以及结构重要度。此外,根据危险源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合理假设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适用于裂解气压缩机厂房的危险源监控系统的可靠度数学模型,并计算了整个危险源系统的可靠度。最后针对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结果以及CCP生产装置的实际运行状况,提出了提高其生产安全性的措施。

刘涛[10](2012)在《高温瓦楞状陶瓷基换热器芯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化工、冶金、制造等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高能耗产业,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600~1600℃),将其直接进行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对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显得尤为必要且意义重大。陶瓷换热器以其优异的耐热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在高温烟气余热回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陶瓷纤维纸为基材,经浸渍、干燥、轧制、粘合及烧结等工艺,研制出高温瓦楞状陶瓷基换热器芯体;初步探讨陶瓷基换热器换热性能。系统探讨不同基材(玻璃纤维纸、陶瓷纤维纸)、定形剂(硅溶胶、水玻璃)、烘干温度、时间及压辊材质等对无机纤维纸瓦楞成型性能的影响;考察硅溶胶质量分数、高导热填料(碳化硅、氮化硼)、浸渍温度对陶瓷纤维纸片导热性能的影响;探讨烧结温度和气氛对瓦楞块体表面结构及热物性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能谱仪(SEM-EDS)对改性纸片组成、表面形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陶瓷纤维纸为基材,30wt%水玻璃轧制的瓦楞纸较好;添加4%碳化硅的陶瓷纸片,其导热系数达到0.1152W/(m℃),与未改性相比提高了157.6%;空气气氛下,程序升温到600℃时烧结,所得瓦楞芯体性能较好。SEM图显示硅溶胶分散的碳化硅颗粒能较均匀地分散在基材表面及空隙;EDS分析显示碳化硅的存在。对不同流量下高温瓦楞状陶瓷基换热器传热、压降性能及冷、热空气出口温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热空气(处理空气侧)流量的增大,换热器热空气出口温度、传热系数和压降均随之增大;随着冷空气(热回收空气侧)的流量增大,冷空气的出口温度随之减小。

二、100m~2白银炉余热锅炉损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0m~2白银炉余热锅炉损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含锑金精矿碱性浸锑工艺自动控制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锑的性质及用途
    1.2 锑的冶炼技术
        1.2.1 锑的火法冶炼技术
        1.2.2 锑的湿法冶炼技术
        1.2.2.1 酸性湿法冶炼技术
        1.2.2.2 碱性湿法冶炼技术
    1.3 自动控制在湿法冶炼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
    1.5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5.1 本文研究的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浸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2.1 浸出工艺设计及分析
        2.1.1 设计依据及原则
        2.1.2 设计指标
        2.1.3 浸出工作原理
        2.1.4 浸出工艺流程
    2.2 浸出控制系统的主要目标
    2.3 浸出电解设计
        2.3.1 电解槽设计
        2.3.2 电解槽尺寸确定
        2.3.3 电极板设计
        2.3.3.1 极板规格设计
        2.3.3.2 铜排的计算及设计
    2.4 浸出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2.5 浸出工艺设计
    2.6 浸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2.6.1 浸出给料系统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浸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PLC硬件配置
        3.1.1 PLC工作原理
        3.1.2 PLC选型
    3.2 上位机选型
    3.3 传感器选型
        3.3.1 温度传感器
        3.3.2 液位传感器
        3.3.3 浓度传感器
        3.3.4 称重传感器
        3.3.5 变频器的选型
    3.4 控制系统的硬件及电路图设计
        3.4.1 模拟量电路
        3.4.2 主控电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浸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配置
        4.1.1 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1.2 PLC编程语言
    4.2 I/O点及地址分配
    4.3 控制系统的运行流程
    4.4 浸出过程的程序设计
        4.4.1 初始化程序
        4.4.2 手动运行程序
        4.4.3 模拟量程序
        4.4.4 故障报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WinCC监控系统设计
    5.1 WinCC组态软件介绍
    5.2 PLC与 WinCC通讯
    5.3 浸出系统的监控画面设计
        5.3.1 登录界面
        5.3.2 浸出流程主界面
        5.3.3 操作控制界面
        5.3.4 数据和实时界面
        5.3.5 报警界面
    5.4 组态仿真运行及可靠性设计
        5.4.1 组态工程运行
        5.4.2 浸出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硫代亚锑酸钠溶液电解沉积工艺研究
    6.1 硫代亚锑酸钠电解沉积原理
    6.2 成分检测
        6.2.1 药剂检测
        6.2.2 仪器检测
    6.3 电解沉积试验研究
        6.3.1 电流密度对电解沉积过程的影响研究
        6.3.2 温度对电解沉积过程的影响研究
    6.4 综合试验
        6.4.1 连续电解对电积过程的影响研究
        6.4.2 直接电积对电解过程的影响研究
    6.5 电解锑产物表征
        6.5.1 SEM-EDX分析结果
        6.5.2 ICP-AES成分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产调试
    7.1 工业调试前准备阶段
    7.2 工业生产调试阶段
    7.3 工业生产调试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铜精矿富氧底吹炉熔炼改造与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改造工艺及主要装备
2 试生产主要技术指标完成较好
3 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3.1 底吹炉生产
        3.1.1 底吹炉炉衬烧蚀
        3.1.2 底吹炉炉衬烧穿原因分析
    3.2 贫化电炉生产渣含铜较高
    3.3 底吹炉生产烟气存在单质硫并危害生产
    3.4 烟气制酸能力不足
4 扩能改造后生产效果
    4.1 产品综合能耗及工艺指标
    4.2 作业率
5 生产工艺优化
    5.1 加料口喷溅、粘结堵塞
    5.2 余热锅炉上升烟道结焦严重
    5.3 管道设备腐蚀严重
    5.4 低空烟气外溢处理
6 结语

(3)转底炉烟尘特性对余热锅炉设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转底炉及其余热锅炉技术和应用现状
    1.3 论文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转底炉余热锅炉技术及其应用
    2.1 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的工艺
        2.1.1 直接还原技术
        2.1.2 转底炉原理及应用
        2.1.3 含锌尘泥回收处理技术
        2.1.4 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工艺介绍
    2.2 转底炉余热锅炉
        2.2.1 余热资源分类及利用方法
        2.2.2 余热锅炉的分类
        2.2.3 转底炉余热锅炉的选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底炉烟尘特性及其对余热锅炉的影响分析
    3.1 转底炉烟尘的来源
    3.2 转底炉烟尘的主要成分
        3.2.1 二氧化硫(SO_2)
        3.2.2 氧化铝(Al_2O_3)
        3.2.3 二氧化硅(SiO_2)
        3.2.4 氧化锌(ZnO)
        3.2.5 碱金属氯化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余热锅炉积灰、腐蚀及主要因素影响的研究
    4.1 余热锅炉积灰的形式和形成机理分析
        4.1.1 积灰的形式
        4.1.2 积灰的形成和对余热锅炉的影响
    4.2 余热锅炉腐蚀的分类和机理
        4.2.1 低温腐蚀
        4.2.2 高温腐蚀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底炉余热锅炉积灰及腐蚀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
    5.1 余热锅炉积灰的防治
        5.1.1 从锅炉结构上防止积灰
        5.1.2 从烟气动力场的组织上防止积灰
        5.1.3 积灰的清除
    5.2 余热锅炉腐蚀的防治
        5.2.1 防止低温腐蚀的方法
        5.2.2 防止高温腐蚀的方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某钢厂转底炉余热锅炉的设计应用研究
    6.1 余热锅炉设计条件及基本参数
        6.1.1 工程概述及技术规范
    6.2 余热锅炉的设计
        6.2.1 余热锅炉防止积灰的设计
        6.2.2 余热锅炉积灰的清除
        6.2.3 余热锅炉低温腐蚀的防止
        6.2.4 余热锅炉高温腐蚀的防止
    6.3 转底炉余热锅炉设计的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侧吹炉技术优化操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2 技术优化与实践
    2.1 提高供氧量, 增加投矿量, 降低焦炭和粉煤量
    2.2 粉煤替代焦炭技术
    2.3 提高高硅矿的配比, 降低熔剂率
    2.4 侧吹炉放铜口改造
    2.5 降低电炉渣含铜
        2.5.1 冰铜品位对渣含铜的影响
        2.5.2 炉渣成分对渣含铜的影响
        2.5.2. 1 渣中CaO含量对渣含铜的影响
        2.5.2. 2 渣中Fe/SiO2对渣含铜的影响[7]
        2.5.2. 3 渣中Fe3O4对渣含铜的主要影响
        2.5.3 电炉冰铜面对渣含铜的影响[8]
    2.6 其他优化措施
3 下一步工作方向
4 结语

(7)基于循环经济的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链设计和基地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化工循环经济现状
        2.1.1 循环经济概念
        2.1.2 国内外化工循环经济现状
    2.2 化工产业链设计及基地规划现状
    2.3 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2.3.1 国外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2.3.2 国内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2.3.3 江西省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2.3.4 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2.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三章 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3.1 产业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3.1.1 基地发展SWOT分析
        3.1.2 产业基地建设可行性
    3.2 产业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3.2.1 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的需要
        3.2.2 国内产业园的情况、发展趋势需要
        3.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的需要
        3.2.4 长三角区域发展背景的需要
        3.2.5 江西省工业发展的需要
        3.2.6 德兴城市发展的需要
        3.2.7 整合路网交通系统,完善路网结构的需要
第四章 基地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链设计
    4.1 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
        4.1.1 基地发展硫化工产业链的战略选择与发展思路
        4.1.2 基地发展氟化工产业链的战略选择与发展思路
        4.1.3 基地发展其他产业链的战略选择与发展思路
        4.1.4 体系评价
    4.2 规划目标
        4.2.1 总体目标
        4.2.2 具体目标
    4.3 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的总体规划
        4.3.1 水资源循环利用规划
        4.3.2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4.3.3 固体废物循环利用规划
    4.4 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的目标定位
        4.4.1 功能定位
        4.4.2 层级定位
第五章 产业基地规划和投资效益分析
    5.1 产业基地规划目标及建设规模和建设依据
        5.1.1 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发展原则
        5.1.2 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规划指导思想
        5.1.3 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发展目标
        5.1.4 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的规模
        5.1.5 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的依据
    5.2 基地建设方案
        5.2.1 设计原则及建设标准
        5.2.2 产业基地用地总体布局
        5.2.3 工程设计方案
    5.3 环境影响分析
        5.3.1 环境保护规划依据
        5.3.2 区域环境现状
        5.3.3 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5.3.4 环境影响分析
        5.3.5 环境保护措施
    5.4 节水节能
        5.4.1 编制依据
        5.4.2 生产工艺的先进性
        5.4.3 能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4.4 主要节能措施
        5.4.5 主要节水措施
    5.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5.5.1 投资估算范围
        5.5.2 主要编制依据
        5.5.3 投资估算结果
        5.5.4 资金筹措
    5.6 效益分析
        5.6.1 经济效益分析
        5.6.2 社会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高举环保旗帜打造循环产业基地
        6.2.2 积极培育大型集团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6.2.3 全面提升环保能力打造绿色新材料产业
        6.2.4 大力增强产业链循环建设资源节约型产业
        6.2.5 强化技术研发能力锤炼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
        6.2.6 全面加强外部合作持续整合内外部资源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设计项目经历及科研成果
附录一: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项目分布图

(8)冷凝式燃气热风炉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路线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燃气热风炉结构原理及性能测试分析
    2.1 冷凝式燃气热风炉介绍
        2.1.1 热风炉的分类方式
        2.1.2 天然气热风采暖炉实例介绍
    2.2 燃气燃烧基本理论
        2.2.1 燃烧所需空气量的计算
        2.2.2 燃烧时烟气量的计算
        2.2.3 烟气焓温的计算
    2.3 冷凝式燃气热风炉的热工特点
        2.3.1 冷凝式燃气热风采暖炉热平衡的计算
        2.3.2 冷凝式燃气热风炉温度效率
        2.3.3 热风炉的烟气显热计算
        2.3.4 热风炉烟气潜热计算
    2.4 冷凝式燃气热风炉系统有效性
        2.4.1 能量的利用效率
        2.4.2 排除污染物有效性指标
    2.5 热风炉测试介绍
        2.5.1 重庆住宅及冷凝热风炉概况
        2.5.2 测试目的及内容
        2.5.3 测试方案及仪器
    2.6 系统气流组织有效利用率测试结果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燃气热风炉供暖室内的热舒适性
    3.1 室内环境舒适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3.1.1 综合温度指标
        3.1.2 舒适性主观预测指标
        3.1.3 综合均匀性指标
    3.2 室内环境热舒适性评价标准
        3.2.1 ISO7730标准
        3.2.2 ASHRAE55-1992标准
        3.2.3 英国CIBSE1986标准
        3.2.4 国内标准
    3.3 室内舒适性测试结果分析
        3.3.1 室内温湿度、风速不均匀性指标
        3.3.2 吹风险不满意率PD指标
        3.3.3 垂直温差不满意率PD指标
        3.3.4 空气分布特性ADPI指标
        3.3.5 PMV-PPD指标
        3.3.6 室内二氧化碳CO2日平均浓度指标
    3.4 本章小结
4 燃气热风炉系统的节能性分析
    4.1 节能评价体系定义
    4.2 节能评价指标简介
        4.2.1 安全指标
        4.2.2 工艺指标
        4.2.3 热风炉的热性能指标
        4.2.4 供热系统的综合性能指标
    4.3 系统的节能评价结果分析
        4.3.1 系统稳定性与室温合格率
        4.3.2 冷凝式换热器热效率
        4.3.3 冷凝式换热器冷凝率及余热回收
        4.3.4 单位热量综合能耗
        4.3.5 一次能耗率
    4.4 本章小结
5 燃气热风炉的经济性分析
    5.1 经济效益
    5.2 系统工程经济分析方法
        5.2.1 数学分析法
        5.2.2 经验和加权平均综合分析法
        5.2.3 静态分析法及动态分析法
    5.3 系统经济性测试结果分析
        5.3.1 系统初投资
        5.3.2 各系统运行费
        5.3.3 冷凝式燃气热风炉系统与其他系统经济性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论文

(9)CPP生产装置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CPP建设项目概况
        1.2.1 评价范围
        1.2.2 地理位置、用地面积和生产规模
        1.2.3 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布局及生产装置的关系
        1.2.4 配套和辅助工程名称、能力、介质来源
        1.2.5 安全设施的施工、检验、检测和调试情况
    1.3 国内外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CPP生产装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1 主要物料危险、有害因素
        2.1.1 原料
        2.1.2 中间产物
        2.1.3 产品
        2.1.4 副产品
        2.1.5 辅助物料
    2.2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2.2.1 火灾、爆炸
        2.2.2 腐蚀
        2.2.3 中毒窒息
        2.2.4 灼烫
        2.2.5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2.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
        2.3.1 物料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
        2.3.2 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第3章 CPP装置定性安全评价
    3.1 定性评价方法简介
        3.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1.2 安全检查表法
        3.1.3 危险度评价法
    3.2 定性评价在CPP装置的应用
        3.2.1 重大危险源辨识
        3.2.2 安全检查表
        3.2.3 危险度评价分析
第4章 CPP装置定量安全评价
    4.1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简介
        4.1.1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
        4.1.2 故障树分析法
        4.1.3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4.2 定量评价法在CPP装置的应用
        4.2.1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分析评价
        4.2.2 故障树分析法分析评价
        4.2.3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
    4.3 危险源监控系统可靠性
        4.3.1 危险源监控系统可靠度数学模型
        4.3.2 危险源监控系统可靠度计算
第5章 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5.1 防止火灾、爆炸的措施
        5.1.1 反应原料和催化剂的安全控制
        5.1.2 聚合反应的安全控制
        5.1.3 防雷击措施
        5.1.4 防止静电产生
        5.1.5 生产场所布置
        5.1.6 管理及人员培训
    5.2 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
        5.2.1 毒物危害
        5.2.2 噪声危害
        5.2.3 辐射伤害
    5.3 安全保障系统
        5.3.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构成
        5.3.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5.3.3 火灾探测系统可靠性分析
    5.4 企业管理方面的措施
        5.4.1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5.4.2 安全标识
        5.4.3 受限空间作业
        5.4.4 事故应急预案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10)高温瓦楞状陶瓷基换热器芯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常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1.1.1 余热锅炉
        1.1.2 热管换热器
        1.1.3 陶瓷蓄热体换热器
    1.2 陶瓷换热器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陶瓷换热器的分类
        1.2.2 陶瓷蓄热体
        1.2.3 陶瓷换热器的研制
    1.3 陶瓷换热器材质的研究进展
        1.3.1 氮化硅
        1.3.2 碳化硅
        1.3.3 氧化铝
        1.3.4 钛酸铝
        1.3.5 莫来石
        1.3.6 堇青石
    1.4 本文研究目的
    1.5 本文研究内容
        1.5.1 陶瓷基瓦楞纸的制备工艺
        1.5.2 陶瓷纤维纸的导热改性研究
        1.5.3 瓦楞状陶瓷基换热器芯体的成型工艺研究
        1.5.4 高温瓦楞状陶瓷基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初步研究
    1.6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陶瓷瓦楞纸的制备工艺
    2.1 原料的选择
        2.1.1 基材的选择
        2.1.2 定形剂的选择
    2.2 仪器和设备
    2.3 瓦楞成型工艺
        2.3.1 瓦楞纸机的设计与制造
        2.3.2 瓦楞纸的制备方法
        2.3.3 硅溶胶、基材对瓦楞成型的影响
        2.3.4 水玻璃、基材对瓦楞成型的影响
        2.3.5 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对瓦楞成型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陶瓷纸的导热改性研究
    3.1 原料的选择
        3.1.1 基材的选择
        3.1.2 高导热无机填料的选择
        3.1.3 分散剂及粘合剂的选择
    3.2 高导热陶瓷纤维纸的制备方法
    3.3 瓦楞纸导热系数的测试方法
        3.3.1 检测仪器
        3.3.2 测试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硅溶胶 pH 值的影响
        3.4.2 硅溶胶质量分数的影响
        3.4.3 碳化硅添加量的影响
        3.4.4 温度的影响
        3.4.5 材料的扫描电镜(SEM)及 X-射线能谱(EDS)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陶瓷基换热器芯体的制备工艺
    4.1 瓦楞块体的制备
    4.2 瓦楞块体的烧结工艺
        4.2.1 烧结温度
        4.2.2 烧结气氛
        4.2.3 材料的 SEM 表征
    4.3 芯体的制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温瓦楞状陶瓷基换热器性能的初步研究
    5.1 测量系统
    5.2 实验数据的测量
        5.2.1 温度测量
        5.2.2 流量测量
        5.2.3 压力测量
    5.3 实验步骤
    5.4 实验数据的处理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1 冷热空气出口温度随热空气流量的变化
        5.5.2 冷热空气出口温度随冷空气流量的变化
        5.5.3 传热系数随热空气流量的变化
        5.5.4 压降随热空气流量的变化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100m~2白银炉余热锅炉损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含锑金精矿碱性浸锑工艺自动控制研究及应用[D]. 侍兴君. 广西大学, 2021(12)
  • [2]铜精矿富氧底吹炉熔炼改造与生产实践[J]. 胡围柱. 云南冶金, 2020(04)
  • [3]转底炉烟尘特性对余热锅炉设计的影响[D]. 曹华. 东南大学, 2019(06)
  • [4]侧吹炉技术优化操作实践[J]. 简锡明,张晓丹.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7(11)
  • [5]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A]. 纪罗军. “澄天杯”第三十六届中国硫与硫酸技术年会暨2016年废硫酸/含硫废液再生制酸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6]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脱硫制酸技术进展与展望[A]. 纪罗军. “双盾环境杯”第四届全国烟气脱硫脱硝及除尘除汞技术年会(2016)论文集, 2016
  • [7]基于循环经济的德兴市硫化工及精深加工产业链设计和基地规划[D]. 叶志一. 浙江大学, 2016(02)
  • [8]冷凝式燃气热风炉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研究[D]. 丁娜. 重庆大学, 2015(07)
  • [9]CPP生产装置风险研究[D]. 杨敏. 东北大学, 2015(07)
  • [10]高温瓦楞状陶瓷基换热器芯体的研究[D]. 刘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100m~2白银炉余热锅炉损坏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