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供应链关系研究前沿与回顾_供应商关系管理论文

西方供应链关系研究前沿与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应链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供应链关系的实践经历了20世纪五、六年代的排斥合作关系、70年代的仅注重企业内部关系的整合、80年代开始建立买主——供应商战略性合作关系,一直到90年代应用供应链管理概念建立整个供应链的合作关系以提高整个价值链的绩效的演进历程,供应链关系日益呈现出一种新型的组织间关系形态,形成了一种网络化的组织关系,供应链关系管理成为供应链管理实践中一个新的挑战,而供应链关系的研究也日益成为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前沿问题。

一、供应链关系的新特点

供应连管理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企业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其定义还要追溯到80年代初。Oliver和Webber(1992)通过对美国、 日本和西欧的企业进行研究发现:传统的管理整合性营销渠道的方法已难以达到效果,需要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即供应链管理。此后,其他学者开始采用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并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及观点,从中可以发现供应链关系的几个特点:

(1)供应链已从单纯的上游供应商到下游客户的单一链状结构演变为一种从上游多重供应商的供应商到下游多重客户的客户的复杂网络结构;

(2)在这一复杂的网络结构中, 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已从单纯的两个企业的关系,如供应商——零售商关系,演变为既有纵向、又有横向的网络依存关系;

(3)供应链的管理已从单纯的业务流程管理上升为一种企业战略, 一种企业哲学,即通过复杂的业务活动和网络关系的整合与管理以创造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

因此,鉴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供应链成员关系的复杂性,有关供应链成员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

二、供应链关系的四个层次

纵观国外学者对于供应链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即内部供应链、双边关系、外部供应链和供应链网络,如图1所示:

附图

资料来源:Harland,C.M.,1996,Supply chian management:relationships,chains and networks,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7(special issue),72.

图1 供应链关系研究层次

第一层次——内部供应链,是企业内部功能的整合的管理,包括内向和外向的物料流和信息流等功能的整合。这一概念是由Oliver和Webber于1982提出的,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其研究限于企业内部的操作层上,主要是研究供应、生产和销售等企业内部功能的整合,注重企业自身资源的利用,但较少涉及企业间的关系。

第二层次——双边关系,是与紧密供应商或经销商或零售商的双边关系的管理,是将供应链作为从纵向一体化到纯粹市场关系间的一个中间形态的关系来研究。但这样一种关系仅局限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这类观点的理论基础是产业组织中的交易成本理论。

第三层次——外部供应链,包括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客户、客户的客户等成员在内的企业链的管理,是将供应链作为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最终客户的企业间的链式结构来管理。这一层次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注意的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成员操作的一致性。研究的主要原理是工业动力学,或称为佛雷斯特效应。所谓佛雷斯特效应(Forrest Effect)是指对工业活动的信息反馈特性的研究,表明组织结构(政策)扩大和(决策和反馈)时间延迟怎样相互作用,影响企业的成功。它论述在一个公司,一个产业或者一个国家的经济中,信息流、资金流、订单流、物流、人员流和资金设备流之间的相互作用[1]。供应链中的工业动力学研究表明:上游企业比下游企业遭受更大的变异性与干扰。佛雷斯特效应对订货、预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产生影响,供应链中的长鞭效应就是这一原理的反映。

第四层次——供应链网络,包括为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相互关联的企业网络的管理,是将上一层次的单一供应商、单一经销商、单一最终用户扩展为多个供应商、多个经销商和多个用户,从而将供应链成员视为组织网络来研究。这一层次的研究更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络连接关系,更强调供应链成员的战略伙伴关系。马丁·克里斯托弗是最早提出供应链网络这一观点的,他认为供应链是在给最终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不同过程和活动中所涉及的上下游相互联系的组织网络[2]。Harland(1996)认为网络层次的研究应从网络中的竞争位置、网络成员的界定、网络结构与网络绩效等方面进行研究[3]。

有的学者的研究则跨越了以上三个层次,如Harland(1996)用系统的观点,通过对欧洲汽车市场的双边关系、链状关系和网络关系等不同层次的行为关系的研究,分析了需求的感知与实际绩效间的缺口[4]。

三、供应链关系的研究焦点

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内容就是跨越供应链的多重关系的管理,严格地说,供应链不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关系,而是多个企业、多重关系的网络[5], 关系研究逐步成为供应链管理理论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1.双边关系研究注重关系的紧密程度

从供应链管理的层次上来看,大量研究集中在双边关系,而且关系的紧密程度成为关注的焦点。Jame Hoyt和Faizul Huq(2000)用交易成本理论、基础资源论和战略结构理论分析和解释了供应链中买方与供应商的关系从关联交易(arms-length)向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演进的发展趋势[6]。Martin Hingley(2001)通过对英国保鲜产品市场这一快速发展的食品供应链中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多数产品通过伙伴关系直接供应到多个零售商,双方关系呈现出正式化、紧密化的趋势,供应链的结构集中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买方在供应链的力量依存关系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但供应的独占性(Exclusivity)使得供应链趋向平衡[7]。

Martin Christopher和Uta Juttner(2000)通过案例研究,认为随着企业在供应链中培育长期的合作关系的实践发展,供应链整合使得买方——供应商关系从传统的“蝶形关系”向“钻石关系”转变,组织间具有多重联系,应从五个方面进行关系的管理,即伙伴选择与分类、企业边界接触人员的培训、人员关系的协调、外部支持以及关系监控[8]。随后,Martin Christopher和Uta Juttner(2000)提出关系结构已不仅限于上面所述的蝶形和钻石型,又出现了更复杂、界限更模糊的关系结构,并将供应链关系管理的框架发展为六个方面,即确立一组平衡的关系、开发适合的界面结构、跨越系统的合作、通过变化管理人员及监控关系[9]。

2.链状关系研究中关系治理方面的研究有特色

链状关系的研究要比双边关系的研究复杂,研究成果不够集中,包括关系的承诺以及增值伙伴关系等方面,但从关系治理的角度的研究比较有特色。Kenneth H.Wathne & Jan B.Heide(2004 )从供应链关系治理的角度研究供应链成员的关系问题,提出纵向供应链结构包括两重关系,一个是制造商和下游客户的关系,另一个是制造商和上游供应商的关系,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条件下,对下游客户灵活反应的能力依赖于对上游供应商的治理机制,即供应商资格考核规划以及基于抵押的治理结构,并对服装产业的纵向供应链网络进行了验证[10]。G.Tomas M.Hult等人(2000)则从领导和关系承诺的角度分析了供应商——买方——用户的供应链关系,认为在用户与买方以及买方与供应商的双边关系中承诺的建立方面,转移型领导比事务性领导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11]。Russell Johnston和Paul R.Lawrence (1998)提出增值伙伴关系(Value-Adding Partnership,VAP)的概念,并通过美国汽车行业、意大利纺织业和药品分销业的典型案例分析,提出基于获取争价力的企业关系充满激烈竞争,并不能为企业带来最好利益,而增值伙伴关系能够获得纵向一体化的利益,而克服其不利方面,如“大企业病”,但同时作者也指出VAP生存需要克服的风险[12]。

3.网络关系研究中的横向、纵向依存以及竞合关系的研究最为前沿

供应联网络关系的研究是难度最大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非常少,但已经引起学者的关注,其中,纵向依存和横向依存的共存关系以及供应链成员中的竞合关系是最为前沿的研究。Goran Svensson(2002)运用市场营销的功能主义理论(functionalist theory)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认为供应链管理与功能主义理论有着相似的理论基础,从企业业务活动的依存关系来看,都存在时间依存性、关系依存性和功能依存性,在这种依存关系中,既有纵向依存关系,又有横向依存关系;既有直接依存关系,又有间接依存关系;既有单向依存关系,又有双向依存关系。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企业哲学,它同时强调活动、成员与资源在运作、战术和战略层面,在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市场营销渠道间的全面双向依存。但是,目前的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边界只侧重在企业的纵向依存关系,供应商的横向竞争关系被忽略了,这是不完整的,因为横向依存关系和纵向依存关系是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的,不考虑横向依存关系,则很难真正认识纵向依存关系[13]。Herbert Kotzab和Christoph Teller(2003)则开创性地将竞合论用于分析澳大利亚的零售业供应链成员关系分析,从价值网的概念中扩展出供应链价值网的概念,并且把ECR (有效客户反应)设为供应链管理的竞合模型进行分析[14]。

四、结论

纵观供应链成员关系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的理论工具逐渐丰富

20世纪80年代供应链成员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交易成本理论,难以解释现在基于信用和信息共享的伙伴关系。90年代的研究则引入了战略结构理论、基础资源论以及网络理论等,大大丰富了研究的理论工具,也更为深刻地揭示了现实。如基于战略结构理论的研究揭示了信息处理可以带来基于信用的协作关系,信用减少交易相关的风险;基于资源论的研究揭示了成员之间的高信用可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高信用支持了供应链的快速反应和成员承担更大的风险主动性;其他组织理论,如代理理论和网络理论,也揭示了供应链中信用和协作的作用。

2.网络关系的研究亟待深入

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于双边关系的研究,链状层次的研究不多,而网络关系的研究就更为匮乏。供应链企业是一种网络组织,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中都已得到认同,但是供应链企业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网络组织,不同于企业集群、企业集团等网络组织,供应链网络的生成与构建、运作机制、运作绩效以及协作利益的分配甚至供应链网络的治理等问题,都没有从理论上加以很好地解决。因此,迫切需要将供应链成员关系置于网络组织的理论框架下,来深入探讨这一特殊的网络组织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制定适合其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3.关系研究框架尚需重新构建

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竞争范式一直占据着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主导地位,而到了20世纪末,这种竞争思想遭遇到现实环境的冲击,近20年来全球化的不断加强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迫使企业必须发展和维护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竞争的一种替代范式是强调合作优势的拓展,企业界是由通过共同利益驱动的战略联盟所发展和培育的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所组成,当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时,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联盟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然而,这两种范式只是分别解释了部分现实。当今世界全球化的不断加强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要求企业同时追求竞争和合作战略。1996年,哈佛大学的Adam Brandenburger和耶鲁大学的Barry Nalebuff合著的《竞合论》(Coopetition),充分意识到竞争的局限性和合作的重要意义,基于博弈论原则提出了一种融合竞争和合作优势的管理新战略,发展了竞合概念,提出了“合作创造价值,竞争分配利益”竞合观点,建立了竞合框架“PARTS”(即:Player 、Added values、Rules、Tactics和Scope)和价值网(value-net)概念,两者的结合奠定了竞合的概念基础。与1980年波特竞争模型相比,价值网更加强调互补企业的作用,因而提供了一个颇有价值的分析企业间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目前,对供应链关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非竞争即合作的理论框架,没有考虑同时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虽然个别文献通过实证分析,说明了供应链成员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同时存在性,但是,从理论上探讨供应链企业基于同时竞争与合作的纵向、横向的相互依存关系,合作如何创造价值、更关键的是合作产生的利益的分配机制如何,以保证合作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标签:;  ;  ;  ;  ;  ;  

西方供应链关系研究前沿与回顾_供应商关系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