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1]2014年在《新形势下中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WTO的国际贸易救济体系中,反倾销措施不但是应用极为频繁,影响面非常广泛的救济手段,而且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为人们所关注。自WTO成立以后,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居高不下,即便加入WTO以后的十几年来,也未能扭转窘境,甚至因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几乎年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在美国的影响下,一些发达国家多次向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比如近两年我国遭受的光伏“寒冬”就是鲜活一例,我国外向型企业损失惨重。所以,妥善应对反倾销问题成为我国积极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角度,以理论研究为基础、问题分析为重点、对策研究为落脚点,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统一、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统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呼应、案例分析和经验分析相协调、国际比较分析法、内外因分析法、战略分析法等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当前的新形势下,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与裁决的现状、特征、主要原因和发展趋势。结合反倾销对我国出口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与贸易效应分析,导致我国面临严峻反倾销挑战的教训与原因主要有:我国企业在加入WTO之后,出口激增、劳动力成本优势等进一步释放,企业发展不平衡与产品在低产业链恶性竞争、竞相压价,出口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等多方协调不力,国内产业结构失衡、资源利用粗放,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与国际规则不尽协调,以及“非市场经济地位”与反倾销应诉经验不足等多种因素。因此,总结我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的经验与教训,建立与当前应对反倾销问题相匹配的结构化反倾销预警机制,成为我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在积极协调、妥善应对反倾销问题的同时,更应该自视缺陷与不足,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完善、进一步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约化发展、加强产品创新,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有效规避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推进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本文共分为六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反倾销问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与研究难点。第一章,倾销与反倾销的理论基础。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与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西方贸易保护理论的发展历史、主要政策,以及与倾销、反倾销的关系;同时,论述了反倾销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反倾销问题做了理论评述。第二章,倾销与反倾销的发展历史与当代新特征。详细介绍了倾销的历史与现状、倾销的类型、WTO框架下对倾销的认定规则,并对倾销的利弊进行了简要分析;反倾销的历史演进、WTO框架下反倾销裁决的主要措施,以及WTO框架下的贸易救济体系;分析了当代新形势下,国际反倾销的新特征及其成因。第叁章,当代新形势下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我国反倾销的新特征。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反倾销问题的总体情况,并分国别分析了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的特征与趋势;印度、巴西、阿根廷、南非、土耳其、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和俄罗斯对我国反倾销的特征与趋势。第四章,反倾销的经济影响与产生的贸易效应分析。通过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分别对全球反倾销调查整体、主要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出口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各国对华反倾销指控强度的比较,并以美、欧等国对我光伏产品的反倾销为例,分析了反倾销的贸易效应。第五章,新形势下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经验和教训。系统总结了我国加入WTO以后的十多年来应对反倾销问题的主要教训和重要经验。第六章,新形势下中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的政策建议。提出结构化反倾销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和基本架构,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企业、行业组织和政府从各相关层面的策略建议。通过对我国在新形势下应对反倾销问题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面临的反倾销问题在当前和今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相当严峻,这不但涉及到我国的出口贸易,而且,越来越影响到我国国内产业发展与国家的长远经济战略,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要进一步推进国内政策与法律法规同国际接轨,利用市场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整体地位;加强劳务输出和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提升全球战略思维,不断消减对外贸易的倾销动力,推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国际经济秩序的历史局限性,积极参与到国际规则的修正与完善,提高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缓解与打消外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歧视与误解,更为有效地妥善应对反倾销问题,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与伟大复兴。
单晓菁[2]2001年在《欧盟对华反倾销预警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旨在:以中欧贸易中存在的反倾销问题为出发点,比较并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找出欧盟对华反倾销指控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欧盟对华反倾销预警系统,反映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态势,对反倾销数量的异常变动及时报警,从而为政府研究和制订反倾销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控制和减少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案件数量,避免或减少因反倾销而造成的损失。 本文从研究中欧贸易关系现状和特点出发引出中欧贸易关系中存在的反倾销问题,从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和对中国经济、出口贸易的影响突出本文研究欧盟对华反倾销预警系统的意义。在对欧盟对华反倾销指控主要原因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采用专家评分法再对这些主要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确定这些原因是否基本包括各主要原因以及各原因的重要性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时差相关分析选择警兆指标,建立统计预警模型和预测模型,并通过预警效果检验,最终完成欧盟对华反倾销预警模型。该模型是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文献阅读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到的,可以为政府当局及有关企业制订和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本文分析了中欧贸易关系现状及其特点,重在指出中欧贸易中存在的反倾销问题,其特点和发展趋势。其次,比较分析国外和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和对我国经济和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国外对华反倾销指控的原因为基点,定性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指控的主要原因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专家意见,利用专家评分法,定量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指控的主要原因及其相对重要性。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依据预警系统理论,参照其他经济领域有关预警系统的实际研究,建立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统计预警模型和预测模型。该系统包括叁个方面的内容:1)反倾销预警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2)根据历史数据,建立统计预警模型并进行预警有效性检验;3)根据理论预警模型,在统计预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反倾销预测模型,一方面通过回归分析预测反倾销趋势,另一方面利用统计预警模型预测警度,在发生异常变动时发出警报。
盛亚磊[3]2011年在《中国反倾销预警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国外频频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有效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促进出口的可持续增长,迫切需要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我国的反倾销预警机制自建立并运行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在体制预警方面,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未能高效发挥作用,没有实现“叁体联动”;行业反倾销预警机制不具有普适性;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预警网络,信息化建设滞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反倾销预警机制。预警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对预警指标体系和模型的考察。在综合分析了反倾销的各种因素后,本文分别从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国和主要竞争对手等叁个主体方面对指标进行了归类,并利用计量模型对部分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检验。预警模型是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应用,本文通过波动系数模型和扩散指数模型的构建与运用说明了预警模型对于机制运行的重要作用。预警机制的完善离不开对现行问题的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国际经验的借鉴,得到对完善我国反倾销预警机制的有益启示和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反倾销法律体系、信息化建设和“叁体联动”叁个方面。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体现在预警指标的选择和验证上。此外还广泛采用了案例研究方法,如反倾销预警机制的国际经验借鉴。本文的结论是,应该从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叁个主体角度,破解现有反倾销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调整经营战略,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律人才,提高预警意识;对于行业协会而言,应该发挥其信息咨询、组织协调和桥梁作用,并与商会密切配合;对于政府而言,应该强化服务职能,加强宣传和协调、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重要主管部门的作用。
李琼[4]2010年在《中国化工行业反倾销风险评价预警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出口贸易越来越发展,遭受贸易摩擦的频率也越来越多,尤其以反倾销为最。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亟需建立反倾销预警系统。近几年,有许多的专家学者针对反倾销预警做了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已经在使用的预警系统,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仅关注出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变化,而忽略了贸易保护主义下的其它因素,由于数据获取和更新不及时,导致预警信息滞后。本文从风险预警的角度,建立了一个中国化工行业反倾销风险评价预警系统,选取了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预警警兆指标的权重系数。其过程如下:(1)确定初步的预警指标体系;(2)用一种主观赋权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3)确定警情指标;(4)采用时差相关分析剔除与警情指标相关性不显着的指标,确定警兆指标;(5)用一种客观赋权法——均方差法确定选定的警兆指标的权重系数;(6)计算每年的反倾销风险综合评价值;(7)计算该评价值的警界区间;(8)计算各年份的估计警值;(9)计算警情指标的警界区间及实际警值;(10)实际警值和估计警值进行对比,得出预警检验效果。本文以美国对华化工行业的反倾销数据为例对以上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预警模型能对中国应对出口反倾销起到预警作用。
江静[5]2011年在《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预警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的重灾国,因国外对华反倾销致使我国企业损失惨重。因此,建立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预警机制,不仅可以对我国企业出口起到防护作用,避免企业遭受损失,同时能够树立企业形象,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此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达到丰富我国应对反倾销会计预警研究的目的。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并对本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认为反倾销预警理论、反倾销会计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叁个理论是本文的理论支持。然后,从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会计管理的积极性以及建立该机制的必要性对本论题进行了分析。接着,在此基础上设计应对反倾销会计预警机制,该机制包括会计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模型和报警系统。最后,针对机制的有效运行,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叁个层面构建该机制的保障体系,并结合案例分析,以我国化工行业这个重灾区为例进行了案例验证。本文主要的工作在于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评分的方法计算指标权重以确定预警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及综合评价构建预警模型,为机制的设计提供了保障。
朱亮[6]2007年在《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应诉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欧盟是世界对华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地区,自1979年首次对中国出口的糖精等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以来,欧盟对中国反倾销案件数居全球第一,占对中国反倾销案件数的20.7%。在立案数量上,欧盟对中国反倾销2002年立案4起,2003年立案3起,2004年新立案多达9起,加上其他复审案件、反规避案件,欧盟2004年对我国反倾销、反规避调查如狂风暴雨,目前正在实施中的反倾销案仍然多达40余起。欧盟对中国反倾销立案数量多,调查程序越来越严格,中国企业应诉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也越来越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在应对对华反倾销案件的过程中,要面对许多方面的问题和障碍,有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法的约束,有国内整体应诉机制的约束,有经济制度方面的问题,有企业自身存在如应诉不积极和盲目应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具体细致地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多、更好的应对反倾销诉讼的方法,来有效解决中欧贸易产生的摩擦。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欧盟对华反倾销诉讼中我方应诉策略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文章先是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特点和原因作了基本的介绍。然后从欧盟反倾销立法,我国国内企业自身情况分析了欧盟反倾销且我国企业应诉不力的原因。最后从国家、企业和行业协会叁个大方向上分析了如何有效地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应诉策略。文章对欧盟对华反倾销和我国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应诉中所面临诸多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来寻找应对策略。文章重点放在反倾销应诉策略机制的研究。
杨海峰[7]2004年在《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预警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和特点,将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成因划分为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我国机制原因叁大类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调查了16位高校、政府和企业反倾销研究领域的专家,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了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警兆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预警系统,反映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态,对反倾销数量的变动进行预测和报警。主要内容包括:(1) 根据历史数据,通过时差相关分析选择通过显着性检验的警兆指标:(2) 确定警义和各个警兆的警级,建立统计预警系统,预报警度,并进行有效性检验;(3) 在统计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模型预警系统,通过对警兆指标和因子的回归分析预测反倾销的警度和警幅,并进行有效性检验。我们以近年对华反倾销最为严重的国家印度为例进行建模和有效性检验,证实建立的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预警系统具有良好的预警效果,可以丰富和完善国外对华反倾销预警研究,为政府研究和制定反倾销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控制和减少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数量和带来的危害。
叶露[8]2006年在《基于战略管理会计的美国对华反倾销行业预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频频发生的反倾销案件使得中国产品出口受到重创,当务之急,作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严重的国家,中国应迅速建立针对出口商品的反倾销预警机制。 国外对华反倾销预警系统的建立,以往的研究一方面预警针对性不强,很少有建立针对某一行业的预警系统,另一方面指标体系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正是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以战略管理会计为理论框架,并结合反倾销的实务,建立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美国对华的行业反倾销预警系统。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文章基于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从行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初步提出行业预警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专家问卷调查法筛选并完善指标体系。选取化工行业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采用时差相关性的统计分析方法最终确定美国对华化工行业反倾销预警警兆指标及其先导长度;其次建立“美国对华化工行业反倾销预警系统”,采用单指标预警与多指标综合预警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报反倾销发生的警度;最后构建“美国对华化工行业反倾销预警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建立预警模型来预报反倾销发生的具体案件数。 预警效果的检验证实了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及模型有效性较强,且得出了有关行业本身的几个指标,如行业就业变化率、行业生产能力变化率、行业平均利润等被证实在行业预警系统中是比较重要的。
朱晓娟[9]2010年在《反倾销应诉会计的预警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竞争使得国外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日益增多,我国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严重的国家,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和行业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迅速建立针对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应诉会计预警机制成为了当务之急。在反倾销调查中,有70%的调查信息属于会计信息,可见会计在反倾销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就目前国内外对反倾销预警的研究来看,多集中于针对进口商品的反倾销预警,而针对出口商品的反倾销预警相对来说较少,针对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应诉会计预警就更加缺乏了。本文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建立反倾销应诉会计预警系统。本文将反倾销应诉会计预警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事前会计对策子系统、应诉和救济子系统。其中,以国家宏观信息、行业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组成的反倾销会计信息系统为前提,并对其进行监测、分析、判断,结合专家评估和数学模型等,为企业是否面临反倾销诉讼提供相应的预测和警示,为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产品销售价格决策的科学依据,并为企业应诉反倾销和事后补救提供会计支持。信息处理子系统是本文论述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宏观、行业、微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初步建立了反倾销应诉会计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优化该指标体系。鉴于我国钢铁行业严峻的反倾销形势,本文选用钢铁行业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将建立的指标体系与之相结合,采用时差相关性的统计方法确定美国对华钢铁行业反倾销应诉会计预警警兆指标及其先导长度;然后采用单指标预警和多指标预警,预报反倾销发生的警度,并对其预警效果进行检验;最后构建了美国对华钢铁行业反倾销应诉会计预警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统计方法来预报反倾销发生的具体案件数目。在预警效果检验中,证实了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有效性较强,且得出了美国GDP增长率、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人民币汇率、美国钢铁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美国钢铁工业生产指数、双边钢铁行业贸易顺差、我国出口钢铁价格成本比率等指标在该预警系统中是比较重要的。
占琴[10]2007年在《外国对华行业反倾销神经网络预警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贸易的发展,贸易摩擦已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我国而言,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虽然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由此引发的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也非常频繁。其中,反倾销是我国遭遇的最典型的贸易摩擦之一。频频发生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已对我国出口造成重创,亟需建立针对出口产品的反倾销预警系统。国内外针对反倾销预警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多数集中于针对进口产品的反倾销预警系统。目前,就我国而言,虽然有许多学者在研究国外对华反倾销的问题,也有许多涉及到建立针对出口产品的反倾销预警系统,但是针对性和采用的预警技术不强,实用性较差。而面对我国是全球遭受反倾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个严峻的现实,建立一个具有较强实用性和较完善的针对出口产品的反倾销预警系统十分必要,并且很有意义。本文正是鉴于此目的而展开研究的。本文研究的是外国对华行业反倾销神经网络预警系统,即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方法研究外国对华行业反倾销的问题。根据研究目的,本文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并通过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提出了外国对华行业反倾销的初步预警指标体系,并利用专家调查法筛选和完善了预警指标体系。接着根据预警指标体系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方法,通过“警情指标的确立—选择警兆指标—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警兆指标(采用滚动预测方式)—确定指标权值—警界的划分—警情预报”流程,建立外国对华行业反倾销神经网络预警系统,并引入了“预警—对策”机制,完善外国对华行业反倾销神经网络预警系统的功能。再以美国对华化工行业反倾销为例对外国对华行业反倾销神经网络预警系统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预警效果检验。预警效果的检验结果说明了本文建立的外国对华行业反倾销神经网络预警系统的效果较好,通过该系统可以直接得出警情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警情的预测值,并结合“预警对策库”来实现预警的功能,对反倾销预警系统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新形势下中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研究[D]. 韩冰. 中共中央党校. 2014
[2]. 欧盟对华反倾销预警系统研究[D]. 单晓菁. 浙江大学. 2001
[3]. 中国反倾销预警机制研究[D]. 盛亚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1
[4]. 中国化工行业反倾销风险评价预警系统研究[D]. 李琼. 浙江大学. 2010
[5].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预警机制研究[D]. 江静. 中南大学. 2011
[6].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应诉对策研究[D]. 朱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7]. 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预警系统研究[D]. 杨海峰. 浙江大学. 2004
[8]. 基于战略管理会计的美国对华反倾销行业预警系统研究[D]. 叶露. 浙江大学. 2006
[9]. 反倾销应诉会计的预警系统研究[D]. 朱晓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10]. 外国对华行业反倾销神经网络预警系统的研究[D]. 占琴. 浙江大学. 2007
标签:贸易经济论文; 预警机制论文; 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案论文; 反倾销论文; 风险预警系统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欧盟论文; 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