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欧敏

10kV及以下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欧敏

(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不断增加的电力配网工程项目,这就需要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必须不断的完善。而对于电力配网工程技术来说,不仅仅需要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还需要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不断的完善。文章以案例为核心,通过对电力工程的基础、架线、设备安装等一系列施工流程的论证,充分展示了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0kv电力工程及以下发展速度很快。严格的讲,电力工程包括了发电、输电和配电三部分工程分项。就核心部分而言,1OkV及以下配电网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服务对象直接是用户,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直接关系到将来供电企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本文以配电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为议论重点,这也是电力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电力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线路运行会由于线路的老化,降低绝缘程度、减少过电流及负荷能力,影响线路的安全与经济运行,降低线路使用寿命。因此,很多电力工程需要改造。某市区电网工程,改造10KV配网线路共计14.68公里,改造或新建10KV配变台区11个,总容量为3890KVA,新建和更换配电变压器11台,总容量为3775KVA,新装配变台区无功补偿装置21个,补偿容量为1290千乏,新装10KV柱上断路器3台及分段器4台。工程竣工后,能够满足现有用电负荷及未来发展的需要,施工单位则力求工期短、质量高,使业主早日受益。

2.2施工理念

根据施工图纸,结合调查资料,简练地概括工程全貌,综合分析,突出重点问题。尽量采用先进工艺和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线路工期。节约原材料,做到合理使用,避免错用、浪费,及时保管好拆旧下来的器材及其他部件。

三、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基础施工

在进行电力基础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基地的开挖,输电线在输送电的过程中,一般常见的基地情况有两种:土坑基础和岩石基础。下面对这两种基础的开挖做一详细的讨论。

对于土坑基础,开挖时选择的顺序应该是从上面往下面挖掘,不能进行掏洞法的挖掘方式。在开挖时还要注意很多施工的细节,例如,对于坑底面积如果小于2m2时,可由两个工人挖掘,但是在挖掘时不能面对面,也不能彼此靠的太近。在向外抛土时,应该注意土坑旁边的石块掉到坑里砸伤工人,休息时,工人必须在坑外休息,不能在坑内滞留。再者,开挖之前还要进行一些列的前期考察工作,防止在开挖过程中出现坑壁的坍塌现象,如果发现基地的土质比较潮湿或者土质比较松散,要采取措施,对坑壁加以支撑。

对于岩石基础,由于人工挖掘的难度非常大,所以通常选择爆破的方法来进行开挖,由于输电线路的占据面积很小,因此爆破是一般常采取两种方法:凿岩机打眼和人工打炮眼。人工打炮眼时,要注意两个人要合作分工,不能面对面,扶钎人应该站在打锤人的侧面,打锤时要狠、准、稳,注意别伤着别人。若用机械打炮眼时,要采用汽油凿岩机,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起爆之前,要检查炮眼的深度、炸药量,雷管和药包要轻填轻放,再用木棒压紧,以免影响爆破。

3.2、浇筑施工技术

3.2.1现浇砼立模技术

对于基础部分的固定成形采用木模。首先,台阶从基坑开始组装模板,如果基础底部台阶是直接成形那就可以省去,接着逐层开始往上增加,固定模板的卡子使用U形卡与L型插销卡,将模板拼接牢固。此外,有的模板采用的是悬吊法,这就需要额外的柱子来支撑模板,原则上要在每个部位固定两个点,在模板的四周进行支撑。同时要注意在两个模板的连接处要支撑一个柱子。为了混凝土成型后模板能顺利剥离需要提前在模板内层刷上脱离剂,或者可以起到脱离的其他替代品,如废机油、废变压器油等,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将这些油剂滴在钢筋上或者混入混凝土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装模板时,安装工人需要下到基坑,所以需要对工人的安全做好保护,如果基坑比较深,还需要其他人辅助传递模板,或者将模板固定好后,通过滑轮等工具吊入基坑,防止传递时误伤工人。固定模板时,一定要对好U形卡或者L形插销的空后,再用力敲打固定,防止没有放好位置强行敲打,以免卡子被敲击脱出伤人。如果是浇注立柱,需要将钢模进行加固,可以使用钢管或者角钢来固定,同时还要检查各部件是否出现松脱,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周围用木桩辅助。浇注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因振动棒的鼓捣引起卡子松动、模板移位走样,一旦出现意外,要及时进行补救。使用地脚螺栓固定在钢模上时更应牢固可靠。

3.2.2砼搅拌施工技术

目前,常用的砼搅拌施工技术一般有两种: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人工搅拌主要是依靠铁锹来进行搅拌,将现场的水泥、砂石、水等搅拌在一起,并且搅一板就往坑内下一板。机械搅拌相对效率较高,将各种需要的材料根据需求混合在一起,用机械开始进行搅拌,并且搅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不过,用机械搅拌时,要注意搅拌机的电源一定要可靠、安全,各个用电设备和电线路的绝缘效果要很好,防止搅拌过程中出现漏电伤人的情况。

3.2.3砼的下料及振捣

往坑内下料之前一定要保持坑内的清洁,不能出现杂物或者积水等。如果坑基过于干燥,可以适当的洒点水,保持湿润,以防止砼石、浆分离,并且坑基的坡高一般不得高于2米,如果迫不得已超过2米,要使用漏斗串筒,以防止前后浆的石浆分离现场,下料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一直在一边下料,否则会使模板的受力出现不均匀而产生便宜,尤其在大雨天不能浇筑。砼的振捣按快插慢拨的原则使砼均匀振捣,同一位置振捣时间为10—20s,以砼中气泡逸出,砼表面呈水泥浆状为止,要防止振捣时间过长,插点距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插点距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一半。振捣棒应插到下一层砼内的3—5cm深处,振捣棒应尽量避免碰接地脚螺栓和模板。

余下的养护、拆模、回填施工技术由于篇幅关系略去,以全文基础、砼现浇和下料为参照。以下介绍架空线路施工技术。

3.3架空线路施工技术

3.3.1线路敷设

配网工程采用的线路连接方式多为架空,架空线路是指导线架设于杆塔上的线路,长时间暴露在野外作业。施工单位制定架空线路方案需考虑其传输电能的环境,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影响系统性能。此环节施工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一是检查线路连接是否存在交叉问题,避免通电运行后发生短路现象;二是根据图纸组装线路,尤其是绝缘子安装需符合外界防雷的要求。3.3.2杆塔基础和预埋

杆塔是支撑线路的基础设施,利用绝缘子把导线架设于空中,是维持供电系统正常运转的主要结构。从目前施工情况看,杆塔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是架设不稳定,特别是杆塔底部埋设深度不足,线路在系统运转期间易受外界强风的干扰。杆塔施工阶段应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根据配网工程的性能指标合理选用木杆、水泥杆、金属杆等设施。3.3.3变压器处理和安装

变电站是供电系统的中转站,负责把高压或低压电能进行变换,使电压处于某一特定值域再供应给设备使用。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变压器的线圈易烧坏,使变电站的变电操作发生故障。从安全角度考虑,变压器安装前需经过模拟调试,确定供电系统构件所能承担的荷载大小,再接通电压装置完成有关的变电操作。技术人员可添加在线监测仪器,检测变压器的安全状态。

结束语

要想使10kV及以下的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上述的四点要求还远远不够,还应当加强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其他方面的管理。这样不仅仅能够使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还能够使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提高,促使10kV及以下的电力配网工程项目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敏鸿.10kV配电工程安全事务管理的探讨民营科技2016.14

[2]袁弘娟.浅析10kV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与管理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5

[3]顾志昌.浅谈如何对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管理魅力中国2015.24

[4]任艳君.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科技资讯2015.3

论文作者:欧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10kV及以下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欧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