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62119901028xxxx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的美观性和质量。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应用合理的优化措施,既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在外形美观和经济实用方面的要求,又可以促进建筑结构设计单位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基于此,论文介绍了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内涵,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进行优化设计的意义,并总结了有效优化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措施;分析
1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内涵及重要意义
1.1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内涵
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指的是通过对先进科学的设计理念进行综合运用,将其以合理的设计方式进行表达,从而呈现出最优的建筑设计方案,将设计出的建筑物实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双重优化,就是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过程。对于建筑结构而言,其优化设计主要针对两个方面:其一,是建筑外观的整体优化;其二,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各项细节优化。设计师要做到对建筑的整体优化,不单要根据建筑本身的特点进行调整完善,同时还要结合建筑周边的环境进行优化,将建筑物与周边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呈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景象。
1.2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的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进行优化,可以使建筑的结构功能与美观保持协调,并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适用性等性能,从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经济性,有效节约建筑材料,增强建筑的抗震性能和受力性能等;(2)可以减少建设成本;(3)结构设计通过合理的优化,既可以进一步将施工材料的应用合理化,又可以充分协调建筑的不同结构单元,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性。
2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坚持的原则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与建筑物的质量密切相关,在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时应该坚持以下原则:①重大轻小原则,建筑结构设计中包含很多的结构构件,建筑结构设计就是要实现说这些构件的内部协调,因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问题,从而提升建筑物的整体协调性;②层层设置原则,建筑各个结构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单个结构并不能够承担起抗灾抗风险的责任,为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坚持层层设计理念,从而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③优劣互补原则,其中重点在于建筑的刚性和柔性,过刚易折,建筑物过刚和过柔都是不可取的,建筑物过刚,建筑物的变形能力则会受到影响,过柔则会使得建筑物容易出现较大变形,因此结构设计环节一定要做好建筑物刚、柔的平衡。
3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3.1设计图纸过于简单
建筑设计图纸是建筑物实现的基础,能够将每一个设计环节灵活展现的建筑图纸才算得上一个好的建筑结构设计图纸。建筑结构设计主要是包括建筑结构墙体材料、建筑结构的正常使用中承载力和变形极限状态以及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等。但是,依据笔者的经验,当前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图纸很多都无法达到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致使建筑建设也不够规范,在建筑结构设计图纸上很多细节性的数据和做法都没有标明。另外,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很多都不符合规范,呈现出脏、乱、差等特点,这些因素对建筑工程建设速度和建筑工程质量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2抗震性有待提高
建筑结构的设计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抗震性。建筑物的抗震性决定着地震发生时,建筑物所承受的抗震能力,而抗震能力决定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中国建筑行业管理者中有一部分人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当地不会轻易发生地震灾害,进而忽略建筑物应该具备的抗震能力,导致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只是一种形式。地震属于自然灾害中灾难性影响较大的灾难,特别是在地震高发的地区,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显得极其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设计者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具体施工需要根据本地区预测的自然灾害,进行必要的结构设计,建筑物的结构不仅要符合国家标准,还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可以加强施工材料的抗震性,进而提高建筑的抗震水平,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3.3结构布局不合理
在建筑物的整体布置上,需要遵守应有的设计规范,正确的设计规范会使整个结构布置合理,例如,建筑物的外形尺寸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部分,由于一些结构复杂的建筑物中,设计规范没有定量的指标,而且设计人员对这些技术规范和设计规范不了解,很难确保它的规范性,导致设计出来的建筑结构缺乏规范,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施工。
4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
4.1加强对基础设计的研究
建筑工程的地基结构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会对建筑物造成巨大的影响,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地质进行勘察,分析影响建筑结构的因素,筛选有利的因素进行合理利用,针对不利的因素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降低建筑物的负面影响,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为建筑物之后的施工奠定基础。
4.2完善建筑设计图纸
建筑图纸对于建筑物而言是基础所在,建筑图纸问题最终都会作用于建筑物中,使得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不可逆的后果,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造成人员的伤亡。因而,设计人员要注重图纸的质量,特别是对于建筑物细节的设计和处理。设计人员在绘制建筑结构图纸时,一定要坚持认真细致的工作理念,绝对不能为了贪图方便就省略细节的标注。另外,设计人员在图纸完成之后,需要对图纸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建筑结构设计图纸中的问题,然后结合场地的实际情况对图纸进行及时的修正,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3重视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基础和经济等要素,从抗震设计上,结构材料需要具有强度大、均质性好等优点,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要具有地震作用的传递途径,能够形成刚度和强度分布的特点,避免出现薄弱的部分,建筑物的体系应该具有规则,有明确的受力关系,当建筑物结构复杂时,应设置防震缝,防震缝的宽度确定需要经过科学的计算。
4.4创新施工工艺,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要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将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规划到设计范围内,而且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优化相关的设备信息,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顺利展开,保证施工的质量。目前施工中最重要的是钢筋混凝土技术,研究人员需要对此项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先进的技术符合建筑结构施工的要求,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对施工人员的培养也必不可少,要学会探究和学习这些相关的设备,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进行施工时,必须要对施工工艺进行监督检查,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运用科学的测量和施工技术,使建筑物得到良好的控制。
4.5加强细节处理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而言,细节更是如此。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要注重细节,浇筑的时间、钢筋的选择等,对于不同的房间和版块,要依据受力需求选择最为合适的钢筋。再者就是对于现浇板楼面,需要对运用的轻质隔墙进行再设计,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最后是连续梁板配钢筋的选择,支座两侧钢筋的直径要尽量保持一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对于建筑的设计工作而言至关重要。设计师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兼顾建筑的生活实用性与视觉美观性,应在现有的设计方法基础上进行调整与优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大量的建筑实例表明,对建筑的结构设计进行调整及优化,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企业及社会的经济效益,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建筑企业健康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方红.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J].智能城市,2018,4(6):23-24.
[2]冯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设计新方法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3):10-11.
论文作者:邓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论文; 图纸论文; 抗震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