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策略分析论文_吴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策略分析论文_吴茜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066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与策略:客户机保护技术;建设智能化监控系统;优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设计;网络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

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正在推动着电力系统的改革性发展,继电保护 作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提高其运行水平才能充分 发挥保护功能,维护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问 题时,继电保护能及时发挥保护功能,支持整个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转。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的意义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继电保护的运行效率、故障定位准确度等都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只有高效、先 进、精准的故障定位与保护才能确保及时排除故障,保护电力系统正常 运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确保安全稳定供电。然而,要想实现这一 目标,有赖于自动化技术的运用,通过采用多种自动化技术,借助多种 现代科技来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设计,才能逐步实现继电保护的自 动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提高故障定位效率,确保及时解除故障。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与策略

(一)客户机保护技术

继电自动化保护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当属客户机保护技术,通常将其安装于变电站系统,客户机在其中工作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实 现自动化管理。具体的运行原理为:

第一,采集信息数据。客户机能够对来自于录波器接口位置的相关 故障、保护等信息、数据进行高效采集,兼具分析功能,及时将相关数据 信息向电力系统管理中心传输,为电力故障信息的分析与方案制定提 供依据。

第二,监控工作人员状态。客户机具有自动化监控、监督功能,能够 对电力系统的主变电站接口、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等的状态进行全天候、动态监控,出现异常问题或人员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客户机将自行发出 警示性讯息,这样确保了继电保护的持续性、高效性。

第三,客户机将来自于主变电站接口的相关数据、信息,以及电气 设备、零部件等的信息传输至计算机系统,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来预 测可能存在的电力系统风险,以此来提升继电保护的自动化水平。

(二)建设智能化监控系统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有必要在现代化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的支持下建设一个智能化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凭借以太网、过程控制单元 以及网络数据等达到数据信息等的通讯、与分布性监控。过程控制单元 的运行原理为: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生产经营单位凭借实时监控信号 对生产环节的热敏电阻实施监控,并妥善处理相关的数据信息,最终达 到对电力系统整体运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电力系统的现实操作过程中,一般选择分层结构布局系统来有效检测、检查各项电气设备与装置 等的运行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在各个行业得到了普及和应用,电 力系统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正在逐步推动着自身的自动化发展,继 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也迈向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整个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也正在走向智能化、人性化,能够对系统的故障信息进行自动化记录,依托于自动化系统,结合其未来的发展势头,明确该系统最后可能存在 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推动并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发展。

(三)优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设计

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应该借助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设计,要加大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力度,既要确保能为人们服务,又要本着低成本、实用等原则,通过设立各个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来达到电力系统整体 上自动化运行的目标,这其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发挥其 智能控制、自动化管理的作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设计要既要打造出自 动化的电气产品,又要加强电气和机械设计间互动关系,从而实现整个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四)网络技术的应用

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系统已经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网络通讯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传输功能,能够达到信息数据的 高效、精准、迅速传输,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也应该积极借助网络技术,逐 步实现继电保护的网络化控制。通过建立电力系统与网络系统之间的 连接关系,将电力系统的各种故障信号、信息等采集到网络系统,从而 达到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动态控制,实现对继电保护情况的实时监 测。

结束语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一项必备工作,积极利用自动化技术,提高继 电保护的自动化水平,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的自动化改造,善于将先进的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运 用其中,提高继电保护的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保会,王进,李光辉等.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电接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合[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32(3):1-6.DOI:10.3969/j.issn.1006-6047.2012.03.001.

[2] 柳焕章,段献忠,李银红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数据交换标准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7):41-44.DOI:10.3321/j.issn:1000-1026.2002.07.010.

[3] 孔华东,蔡泽祥,邹俊雄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的图形化平台[J].继电器,2002,30(5):25-28.DOI:10.3969/j.issn.1674-3415.2002.05.007.

[4] 刘为雄,蔡泽祥,邹俊雄等.模块化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图形数据一体化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23(11):51-53.DOI:10.3969/j.issn.1006-6047.2003.11.016.

[5] 李银红,王星华,骆新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研究[J].继电器,2001,29(12):5-7.DOI:10.3969/j.issn.1674-3415.2001.12.002.

论文作者:吴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策略分析论文_吴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