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问题意识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问题意识论文

试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中学生论文,课教学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发明的先导。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所谓问题就是未解的疑难或矛盾,就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有问题就意味着对现实和现状的不满和怀疑,就意味着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一个没有任何问题的人很难想象会打破现状,超越常规。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所应有的一种清醒、自觉,并伴之以强烈的困惑、疑虑及想要去探究的心理状态。正是这种内心渴求驱使着学生积极地思维,不断地酝酿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断地提出问题。创新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首先提出问题,才能启动思维,使创新活动始终以提出的问题为核心而展开。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问题意识在人的思维和创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都可以看到,学生对如何提出问题却往往感到困难。学生不能从书本知识的学习中产生问题以激发思考,深入对教材的理解;不能从相关的材料中看出问题,更不能演绎问题;不能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国内外时事政治现象中及时发现与政治理论相关的问题;无法正确解释社会上的经济、政治现象与已学的政治理论的冲突所在;等等。一句话,我们的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我想,这也许是我们的中学政治课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教育表现的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思维定式,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当然谈不上具备以主动学习为特征的“问题意识”了。因而,在应试教育中习惯、喜好死记硬背方法的学生只能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人,只能是失落了问题意识、不思创新的人。

创设问题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职能。为了帮助学生改变上述状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顺利地提出问题,思考、探究、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整体素质,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取了一些措施和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工作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以与同行商榷。

一、指导学生从丰富的背景资料中获取和演绎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

由于年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所限,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少,贮存的相关信息少,获得问题的背景资料少,因此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及时发现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相关的问题就表现得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想办法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存疑质疑的丰富的背景资料。我的做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查阅、调查、咨询、整理背景资料,为挖掘、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相关条件。如我在进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教学时,让学生这样去获得相关问题的背景资料:第一,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成因(学生可通过网上查阅或在图书馆借阅有关书籍阅读获得);第二,分析或设想解决港澳问题的战争与和平方式的不同结果(要求学生特别注重后果的分析);第三,以问题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流,话题为“我所知道的香港(或澳门)”。通过以上方式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大量的关于港澳问题的背景资料。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这些背景资料中挖掘出“一国两制”的经济、哲学因素,然后提出问题,这就给比较抽象枯燥的课堂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气息,如醍醐灌顶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学生便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两制并存是否会影响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问题的解决为什么难于港澳”“两制并存有没有时间限制”等一系列较为贴近时代社会现实的问题,从而进入探索、思考的境地,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从已经理解的问题上延伸或演绎出新问题。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理论问题只是在某一个方面、某一个层次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能解决和说明某一种事物的现象。只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探究,将问题予以延伸或演绎出新的问题,才能充分认识理论知识的适用范围并发挥知识的综合作用。这种把旧知识和新知识作对比,找出旧知和新知的差异和联系的做法,可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如我在教学“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在学生认识到了“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之后,要求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和“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原理。我要求学生比较分析“这三者表述是否自相矛盾”,将学生引导到是非的“十字路口”,促使学生去思索、去探究,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活力。

3.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教科书中的问题。思想政治课教材通过“议一议”“想一想”“试一试”等形式设计了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是以案例的形式出现的,其中一些经典性问题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维水平。让学生分析或模仿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技巧。如哲学教材上册在介绍矛盾普遍性原理之后,提出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认为没有问题”这样一个经典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可以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基本结构,然后模拟提问。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学生就先后提出了“遗传和变异、同化和异化的矛盾是否也有主次之分”“生物体的成长和发育是否始终存在着主要矛盾”“唯物主义者是正确的,唯心主义者都是错误的”等问题,极大地体现了思维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二、帮助学生将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现象提炼成问题。让他们“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是这一课程的突出特征。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这一课程的根本方法。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以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引导和帮助学生关心和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传媒手段快捷,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学生每天从各种信息渠道获得的新闻较多。若能把学生经常遇到的遭遇又暂时无法理解的现象用问题形式提出来,然后再试着用已学过的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就不仅对政治课的学习有特殊意义,而且对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更有积极作用。如学生在不同的信息渠道看到了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同志讲到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一些学生就要求对“和平崛起”的战略予以了解。在高三年级的综合复习中,围绕这一理论问题,我指出把握这一问题必须从经济、政治、哲学三大块内容对“是什么、怎么办、表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思考,然后进行理论分析。结果学生发现,“和平崛起”战略涉及的内容,从经济常识的角度看主要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从哲学常识角度看主要有: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善于抓住重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内外因的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要善于抓住重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内外因的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正确价值观的导向,等等。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主要有: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及其外交政策;国家利益是制定对内外政策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人类的文明和文化更为丰富和多彩,有利于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发展模式和文化借鉴,将为国际关系的历史带来新的范例和素材,证明人类可以以理智和和平的方式处理好国家冲突这一千古难题;等等。对时政热点问题进行这样的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方面、层次进行思考,可使认识更全面、更深刻;这既增强了教学的灵活度,充实了教学内容,又很好地加强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解除思想上的困惑,增强理论学习的思辨力和分析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当已知的科学理论知识与所发现的问题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就成了触发“问题意识”的最佳切入口。一般来说,学生遇到了这些矛盾和冲突,思想上就产生了许多困惑和疑虑,但学生很难把这些矛盾和冲突用问题描述出来,或把这些矛盾和困惑当作问题予以探究。如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应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为人民服务。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腐败分子?为什么国家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力度,却出现了“前腐后继”的现象呢?这就是已有的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共同富裕,实现公平。但为什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有的人甚至至今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历史发展走向的最终力量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因此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但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侵犯人权、践踏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受害者(即人民)却往往得不到保护,以致冤案沉积多年才得以昭雪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与已知的科学知识发生了矛盾和冲突,使得一些学生竟然对科学理论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呢?必须把矛盾回归为问题,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但一些学生往往在用问题来描述这些矛盾和冲突时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如有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取向会导致党政机关干部的腐败现象。”这样的问题显然是非科学的。这里的关键是“党和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的科学知识与“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发生了矛盾和冲突。怎样用问题来描述这个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所在,然后再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讨论,对学生来说就是关键的问题。学生住往被矛盾和冲突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提出“腐败现象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副产品”这一类错误的问题,这便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里,要让学生用“问题”正确地描述这一矛盾和冲突,首先是要弄清“腐败”是怎么一回事,要让学生探讨发生腐败现象的各种背景因素——历史上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的腐朽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还继续在社会上腐蚀毒害人们;对外开放中,在引进外国先进东西的同时,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在浸染着人们的思想;党和国家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和健全,使得一些腐败分子有机可乘;腐败分子都是思想和意志的薄弱者,缺乏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故在“糖衣炮弹”面前吃了败仗;等等。其次,再通过一些腐败者走向深渊的实例的解读,学生就自然得出了“反腐败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必须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始终”的结论,从而找到了解决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况的矛盾和冲突的钥匙所在。

以上是帮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从而主动地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的水平和理论的思辨能力所采用的一些策略。运用这些谋略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人文环境。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育改革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就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让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扬学生的心志,并在问题的发现、思考和解决中使他们脱颖而出,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标签:;  ;  ;  ;  ;  ;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问题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