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的有关基因改变

溃疡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的有关基因改变

刘雁[1]2016年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在结直肠癌中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意义》文中认为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胃肠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世界恶性肿瘤的第叁位,死亡率居世界癌症相关疾病的第四位。尽管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目前趋于稳定,在西方国家甚至有所下降,但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预期将随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的增高而增高,因此早期诊断以及确认结直肠癌高风险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前肿瘤标志物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用于诊断结直肠癌的肿瘤标记物具有较多局限性,缺乏临床可用性。因而急需找到一个同时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标记物用于临床筛查和诊断结直肠癌及高危溃疡性结肠炎群体,从而可以指导高危人群提高结肠活检筛查的频率、建议改变生活方式、给出化疗预防和治疗方式等策略,以期达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以及改善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临床作用。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癌变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明确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为肿瘤临床早期诊断以及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专注于核基因的改变上,多项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异型增生起源于组织学形态正常而分子学已经改变的区域。最近发现线粒体基因也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实验证明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结构、功能变化可以反映线粒体基因及其功能的变化。第一部分我们利用免疫组化结合Nuance多光谱系统定量检测线粒体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CO1)在散发性结直肠癌病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CCO1蛋白在正常结肠黏膜隐窝、癌组织和肠外器官及淋巴结转移灶中呈高表达,在腺瘤中表达降低,而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量最低。提示线粒体基因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接下来我们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变模型中进一步探索线粒体在“炎症(非异型增生)-异型增生-癌”通路中的作用。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患者手术切除结肠标本中选取多处不同病理等级的组织标本进行CCO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CCO1在越接近癌灶的非异型增生组织中表达水平越低,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CCO1在低级别、高级别异型增生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我们推断CCO1在癌变早期时的显着下调可以作为鉴别诊断和预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有效标记物。第二部分我们在6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高级别异型增生/癌患者(溃疡性结肠炎进展者)和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溃疡性结肠炎非进展者)病例中,每例分别选取3个非异型增生的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样本CC01蛋白的表达;利用NanoString nCounter技术检测70个线粒体及其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C01蛋白、mRNA表达水平在溃疡性结肠炎进展者非异型增生组织中显着降低。多个与线粒体结构、功能相关的基因也具有同样的表达变化。最后基于CC01蛋白以及多种线粒体mRNA标记物,运用统计学方法训练出了6种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的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诊断模型。第叁部分我们扩大患者及其组织的样本量,在28例溃疡性结肠炎进展者和28例溃疡性结肠炎非进展者病例中,每例分别选取6个非异型增生的组织标本,进行诊断模型的验证。依据ROC曲线分析结果,非异型增生组织的MT_CO1 mRNA水平具有较高的诊断效力(ROC曲线下面积为0.92)以及高灵敏度(91.67%)和高特异度(82.14%),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最佳指标。另外我们还设计重复试验,评价NanoString nCounter系统对基因表达谱的检测性能。结果证实NanoString nCounter系统的检测结果具有高特异度、高精准度和高重现性的优点。第四部分,基于目前基因治疗的研究热点,结合我们第一部分发现的CC01/线粒体在结直肠癌中选择性高表达的特性,我们在体外细胞水平上,利用H2O2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模型探究线粒体与肿瘤凋亡的关系。结果成功建立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模型,在凋亡模型基础上发现CC01蛋白表达、MT_CO1 mRNA表达均下降,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下降,推测线粒体可能在肿瘤细胞凋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示线粒体靶向抑制是结直肠癌治疗的新方向。综上所述,线粒体蛋白丢失发生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异型增生组织形态学改变出现之前;线粒体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高级别异型增生和癌中恢复。非异型增生组织的MT_CO1 mRNA水平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抑制线粒体功能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

唐小琴[2]2015年在《热瘀散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TNF-α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记录整理纳入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内镜下大肠粘膜及活检的肠粘膜组织学表现,观察比较中药热瘀散和西药美沙拉秦缓释颗粒(艾迪莎)对活动期轻、中度大肠湿热型U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TNF-α、CRP含量,观察研究中药方热瘀散治疗大肠湿热型UC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从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活动期轻、中度大肠湿热型UC病人50例,按就医先后顺序随机纳入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宣教,予以细软高营养饮食,避免辛辣刺激之物。治疗组通过口服与灌肠中药方热瘀散,对照组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用药1个疗程,如无特殊不适,1个月后门诊或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和观察指标基线是否基本一致;计算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Mayo指数、内镜指数及活检的肠粘膜Geboes指数;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的TNF-α和CRP水平。结果:⑴研究中活动期轻、中度大肠湿热型UC患者的病变分布部位以直肠(26%)和结肠远端(降结肠30%、直乙状结肠30%)为主,有少数涉及广泛结肠(14%);治疗前,纳入研究的活动期轻、中度大肠湿热型UC患者内镜下肠镜指数为5.24±1.46,病变粘膜颜色较正常肠粘膜红,粘膜颗粒状(24%),明显充血水肿(66%),见浅小溃疡面(42%),有广泛糜烂、坏死(86%),质脆、触之易出血或可见明显出血(70%),亦可见炎性息肉的形成(12%);治疗前,纳入研究的活动期轻、中度大肠湿热型UC患者活检的组织Geboes指数为3.14±0.67,粘膜可见如浆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大量炎细胞聚集(100%);有潘氏细胞增生,且杯状细胞减少(58%);隐窝变形甚至脓肿形成(20%)。⑵纳入患者治疗前的TNF-α、CRP水平与内镜指数、粘膜Geboes指数分别存在明显正相关(P<0.01);纳入的轻度UC患者血清中TNF-α、CRP水平明显不及中度患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停药后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⑷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Mayo指数、内镜指数、Geboes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轻度、治疗组中度、对照组轻度及对照组中度UC患者的Mayo指数、内镜指数、Geboes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治疗组轻度和对照组轻度患者的Mayo指数、内镜指数、Geboes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中度和对照组中度患者的Mayo指数、内镜指数、Geboes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⑸治疗后的治疗组轻度、治疗组中度、对照组轻度及对照组中度UC患者的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治疗组轻度、对照组轻度UC患者的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中度和对照组中度UC患者的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⑹治疗后的治疗组轻度、治疗组中度、对照组轻度及对照组中度UC患者的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治疗组轻度、对照组轻度UC患者的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度和对照组中度UC患者的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患者在肠镜下肠粘膜征象和组织学表现可对活动期轻、中度大肠湿热型UC的辨证研究提供客观依据;2.血清中TNF-α、CRP含量与活动期大肠湿热型UC患者的病情程度存在着正相关,患者病情活动度越高,血清中的TNF-α、CRP水平越高;3.热瘀散和美沙拉秦对活动期轻、中度大肠湿热型UC患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两药均可改善患者腹泻、脓血便等方面的临床症状,促进肠粘膜修复和减少肠粘膜的炎症细胞浸润,但中药热瘀散治疗效果更佳;4.热瘀散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明显下调TNF-α、CRP表达,抑制肠道粘膜的炎症反应,促进愈合溃疡面。

崔丁鹿[3]2014年在《从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研究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证的癌变风险》文中认为目的:从临床、病理学特点以及癌变标志物入手,深入理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脾胃气虚证的科学内涵,同时比较溃疡性结肠炎两种常见中医证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探讨并评估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证的癌变风险,为中医证型预测溃疡性结肠炎癌变提供临床资料。方法:收集自1984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广安门医院及望京医院住院患者中临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例共71例。通过中医辨证将病例分为脾胃气虚证组和湿热内蕴证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证候、临床特点、肠镜表现、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p53、K-ras、APC、KI-67等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基本信息: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脾胃气虚证组(21:14)、湿热内蕴证组(27:9),平均年龄均在45岁。脾胃气虚证组的病程显着长于湿热内蕴证组(P<0.001),而且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也明显多于湿热内蕴证组(P=0.019)。发生全结肠炎以及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患者,脾胃气虚证组更多于湿热内蕴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早年发病及应激因素方面两组无差异。2中医证候:脾胃气虚证组以便溏伴少量黏液或脓血、腹部隐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食少纳呆、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或尺脉弱为主;湿热内蕴证组以黏液脓血便、下腹坠痛或灼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苦口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主,两者具有显着差异,与各自中医证型特点相符。3临床特点:临床类型脾胃气虚证组以慢性反复型最多(74.3%),其次为初发型(22.8%),而湿热内蕴证以初发型最多(55.6%),其次为慢性反复型(41.7%)。Truelove严重度分度两组无明显差异,均以轻中度为主。两组患者的Sutherland活动指数均主要在6-10之间,而总的活动指数亦无显着差异。病变范围方面脾胃气虚证组相对于湿热内蕴证组更广泛,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实验室检查:①ALT、AST、γ-GT、ALP、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脾胃气虚证组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湿热内蕴证组除2例ALT、AST、直接胆红素偏高,1例γ-GT、 ALP、间接胆红素偏高以外,均正常,两组无差异。②血红蛋白(HB):脾胃气虚证组28例正常,7例偏低;湿热内蕴证组27例正常,9例偏低,两组无差异。③血沉(ESR):两组间无差异,脾胃气虚证组6例偏高、7例显着增高;湿热内蕴证组2例偏高、7例显着增高。5肠镜表现:湿热内蕴证组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出血的程度较脾胃气虚证组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组织病理学:与湿热内蕴证组相比脾胃气虚证组发生非典型增生的患者更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p53、K-ras、APCKi-67基因的表达:各组间p53基因表达不全相同,其阳性率依次为CAC阳性对照组>CRC阳性对照组>UC脾胃气虚证伴非典型增生组>UC湿热内蕴证伴非典型增生组>UC湿热内蕴证无非典型增生组>UC脾胃气虚证无非典型增生组,且除UC脾胃气虚证无非典型增生组外,与正常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各观察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各组Ki-67增殖指数不全相等,其中属UC脾胃气虚证无非典型增生组、UC脾胃气虚证伴非典型增生组最高,但与UC湿热内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除CAC、CRC阳性对照组有部分阳性外,观察组K-ras、APC基因的表达均为阴性。结论: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证较湿热内蕴证具有更多的癌变危险因素,中医证型对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癌变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振营, 李亚卓, 于飞, 张昭, 廖茂梁[4]2018年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组方规律及整合药理学分子机制探索》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进行溃疡性结肠炎方剂经典名方和新方数据挖掘,运用整合药理学平台分析组方潜在作用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方,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确定各药物使用频次及关联规则,挖掘经典名方新方。应用整合平台靶标预测、网络构建等功能,获得经典名方和新方的成分-靶标网络、组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靶标网络,通过功能分析和通路分析比较了经典名方与新方作用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靶标分子机制。结果对筛选出的257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药物使用频次,药物之间关联规则,挖掘6个核心组合和3首新方,并进一步对比了经典名方和新方之间的可能分子机制差异。结论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以及整合药理学平台,可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治疗挖掘经典名方和新方并研究潜在分子机制,为研究经典名方和衍生品提供了方向指导。

李君[5]2001年在《溃疡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的有关基因改变》文中研究说明溃疡性结肠炎(UC)根据有无上皮的破坏及不同炎症细胞的浸润,可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缓解期)。长期炎症刺激可使上皮发生不典型增生。目前公认UC并发结直肠癌主要与病程长短和病变范围相关。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CACRC)具有多发性、病灶呈扁平浸润灶,边缘不清楚、低分化癌及粘液腺癌多见、发病年龄小等特点。 近几年,人们在分子学水平对结直肠癌(CRC)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较系统全面地了解了CRC的发生发展过程。一是明确APC—β-catenin—Tcf-4途径在CR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APC基因作为结直肠癌的“看门基因”,负责大肠上皮细胞的自稳定,成为结直肠癌发生的限速因子。APC基因、β-链接素(β-catenin)基因或TCF4基因的突变均可导致胞浆β-链接素水平上升,通过与Tcf4的结合而影响核内下游靶基因的转录,最终导致发生结直肠癌。 二是进一步确定TGF-β信号转导途径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TGF-β信号转导途径有两条主要的通路,即TGFβ-TGFβR-Smad途径和TGFβ-TGFβR-TAB1-TAK1途径。TGF-β与其受体TGF-βRII/RI结合后,依次激活TGF-βRII、TGF-βRI的丝苏氨酸激酶活性,然后活化Smad2、3,后者结合Smad4(DPC4)并转运至核内,通过顺式和反式作用调节靶基因转录。在后一通路中,活化的TAK1分别经MAPKK4/SEK1和MAPKK3/6磷酸化JNK和p38,通过各种转录因子使靶基因转录水平发生改变。此外,被激活的TAK1还可以磷酸化NLK,后者能磷酸化β-catenin:Tcf4复合物中的Tcf4/Lef1,使β-catenin:Tcf4无法与DNA上的靶基因结合,从而负调控该复合物的基因转录作用,最终对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由此可见,TGF-β信号转导途径对CRC的发生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外错配修复基因对结直肠癌发生也起了重要作用。错配修复基因(hMSH_2、hMSH_3、hMSH_6、hMLH_1、hPMS_1、hPMS_2)被认为是“看护基因”,负责基因组的稳定性;该系统基因突变即可导致所有基因包括APC基因的突变率增高,最终导致发生CRC。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的主要表型是MIN。除了HNPCC外,15-20%的SCRC中也存在MIN现象。MIN还见于非肿瘤组织中如胰腺炎和UC。 根据所检测的微卫星位点有无改变及改变的数量,通常将结直肠癌分为RER-及RER+两类。对确定RER状态所选的微卫星位点及其数量尚不统一,但多数研究者已认为hMSH_2第5内含子中(A)_(26)—Bat-26是识别RER+状态较为合适的指标(敏感性、特异性>98%)。而且,RER+结直肠癌在编码基因序列中存在微卫星改变热点。如 RER+结直肠癌有90%存在TGF6Rll(A)l。突变;B。X基因(G)8的突变率为50%;而hMSH3(A)8、hMSH6(C)8则分别有约40%、30%存在微卫星序列改变;此外,IGFllR基因(G)/CT)。、TCF-4基因()。约有13%、39%-50%的突变。 p53基因的作用与控制细胞周期、参与DNA的修复和细胞凋亡有关。在SCRC中其突变率为60%.80%,突变时间迟。 然而癌的发生发展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大多数CRC从正常粘膜演变为腺瘤进而发展为腺癌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癌基因的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UC作为炎症本质是一良性病变,部分长期患者可进展为CRC,但它往往是由相关的扁平不典型增生灶转化来的,其具体机制与多数CRC之间是有差异的;但在这—恶性事件中同样也存在许多基因的改变。国外文献报道UC及UCACRC中MIN的发生时间较CRC中早,但其发生率的差异较大(0%92%);RER+的UCACRC中TGF D R 11(A);。突变率是门%-18%,这明显低于 HNPCC和 RER+的 SCRC中的突变率。IGFllR()。、IGFllR(C)。、TGF p Rll(GT)。、BAX(G)。、hMSH3(A)s、hMSH6(C)s、TCF4(A人在UC及其不典型增生、癌中未见报道。因此本课题对UC病变过程中上述各途径、各位点进行了统一的研究,目的是要了解它们在这一事件中是否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及其发生在事件的哪一阶段。UC患者的间质中有大量的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这种不正常的微环境是否会影响邻近上皮细胞的生长、演变,而使上皮细胞更易向肿瘤转化,与之相关的DPC4基因是否在这过程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国内对此尚无报道。若能在UC进展早期就从分子学水平检测到其癌变的可能性及必然性,这不仅可进一步阐述UCACRC的发病机制,而且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另外,国外对P53基因点突变及P53蛋白过表达在UC及其不典型增生、癌中的发生概率及发生时间报道尚不统一。这些都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该实验首先应用微切割-PCR技术对ZI例88个UC标本的正常淋巴结淋巴细胞、间质淋巴细胞、腺细胞的1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SSLP及克隆测序,这10个位点分别是Bat26、TGF6Rll(A);。、IGFllR()s、IGFllR(C);、TGFORll(GT)。、BAX(G)s、hMSH3(A)8、hMSH6(C)8、TCF4(A)9、DPC4(CA)17:对这些标本又进行了P53基因第5、6、7、8外显子的SSCPIHA及克隆测序;另外,就70个UC

曹燕飞[6]2014年在《疏肝健脾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6、IL-10水平及结肠组织Mek1/2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和意义溃疡性结肠炎(UC)是常见的炎症性肠病(IBD),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持续或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具有癌变倾向,属于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该病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所以关于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是研究开发治疗UC特异性药物的关键。中医药防治UC具有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疗效显着、副作用小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开发价值。细胞因子等免疫学机制以及各种信号转导通路在UC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研究UC发病机制所关注的热点。本课题从UC与免疫紊乱的关系入手,选择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以及免疫相关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从免疫失衡和分子水平观察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UC的干预作用及疗效机制,为扩大疏肝健脾法及痛泻要方的临床应用及优势中成药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束缚+饮食失节法制作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采用高、中、低叁种不同剂量的痛泻要方进行干预治疗21天,并以SASP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进行治疗。痛泻要方的疗效主要通过肉眼观察结肠大体形态以及镜下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并对两者分别做评分来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实验大鼠血清中IL-6、IL-10的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实验大鼠结肠组织中Mek1和Mek2的基因表达。研究结果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0含量降低明显(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含量升高明显(P<0.05);痛泻要方各治疗组、SASP组与模型组对比,IL-10含量升高明显(P<0.05,P<0.01);IL-6含量降低明显(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Mek1/2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1)。经过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高、中、低剂量组以及SASP组Mek1/2mRNA的表达皆有所上升(P<0.01),其中以痛泻药方中剂量组和SASP组上升最为明显(P<0.01)。研究结论1.痛泻要方干预TNBS/乙醇溶液灌肠+束缚+饮食失节法复制的实验性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2.痛泻要方可以降低实验大鼠血清中IL-6的含量,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并提高IL-10的含量,促进抗炎作用的发挥,通过调节肝郁脾虚型UC大鼠的免疫紊乱达到治疗UC的作用。3.痛泻要方可以通过上调实验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当中Mek1/2mRNA的表达,从而调控Ras/Raf/Mek/Erk通路在肝郁脾虚型UC中的作用起到治疗UC的效用。

于晓丽[7]2005年在《MUC2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对于UC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未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及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多种促发因素作用于易感者,从而激发肠黏膜亢进的免疫炎症反应。近年来人们更多地注意到UC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关系密切。其证据是:UC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异常的肠外并发症,如多发性动脉炎、干燥综合征、甲状腺炎、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眼色素层炎、虹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这些肠外表现与UC的病变范围、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UC的缓解,肠外并发症可自行缓解甚至消退。同时,在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临床实践中通过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使病情缓解,亦提示本病与免疫有关。粘蛋白(Mucin,MUC)是由胃肠、卵巢等多种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类高分子量(>200kD)糖基化蛋白质,对正常黏膜起润滑和保护作用,这些上皮细胞一旦发生功能失调,其分泌的粘蛋白质和量将出现异常。粘蛋白在肠道免疫保护中所起的作用日益被重视。人的结肠粘蛋白是由一含9个基因的家族所编码的,其成员有MUCl-MUC8,其中包括MUC5AC、MUC5B。粘蛋白命名与其相应的基因一致,正常结肠中最重要的是MUC2。MUC2基因产物是第一个序列完全清楚的分泌型粘蛋白,与其他8个基因产物类似,结构上有高度不规则的氨基酸重

谢朝辉[8]2016年在《IL-17A在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变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整个世界范围内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欧美国家分别位列第一、二位,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14年美国新发CRC病例136 830例,死亡50 310例。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特别是直肠癌(占60%)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CRC的发病率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分别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四位和第六位,严重威胁国民的身心健康。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严重并发症,虽然只占所有CRC的1%~2%,但死亡率却占UC患者的10%~15%。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研究表明某些因素能够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如年龄、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结直肠癌家族史、种族、2型糖尿病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或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HNPCC)等家庭综合症。一些生活习惯因素也与高结肠直肠癌的风险有关,如膳食中含大量红肉类(牛肉、羊肉、或肝脏)、加工肉类(如热狗和博洛尼亚)及高热量食品,缺乏锻炼、超重和肥胖、吸烟、酗酒等。众所周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有发展成为结直肠癌的风险,目前普遍认为,IBD是携带遗传易感基因的宿主在环境因素参与下,由于慢性肠道感染、黏膜抗原屏障缺陷以及肠腔内抗原物质的异常免疫反应所导致。长期UC患者发生癌变的危险性升高,UC并发结直肠癌癌变可能与其慢性炎症长期作用相关,其发生发展经历着从正常上皮组织、低度异型增生、高度异型增生到癌变的过程,但目前具体机制仍不明,多方面因素改变均可能在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体内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由155~197个氨基酸构成,分子量约为20~30kDa,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包括CD4+CD45RO+T细胞、CD8+T细胞、γδT细胞等,其中,cd4+t细胞亚群中th17细胞是il-17的主要来源细胞,但最近研究发现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某些肿瘤细胞均可产生il-17。il-17家族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行使功能,il-17与il-17ra/il-17rc异源二聚体形成复合体,通过类似于纤维母细胞因子的表达方式,激活核因子-κb(nf-κb)激活剂1(nuclearfactor-κbactivator1,act1)、il-17受体和toll-il-1r(sefir)受体结构域。act1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通过ubc13/uev1ae2复合物,以k63多聚泛素化的方式在k124位修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necrosisfactorreceptor-associatedfactor6,traf6),介导il-17下游信号传递及炎症基因表达。多聚泛素化的traf6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activatedkinase1,tak1)和iκb激酶(iκbkinase,ikk)复合物,后者激活nf-κb信号通路,启动包括cxcl1、il-6、vegf等的一系列化学因子、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转录。il-17只能微弱激活下游信号及基因表达,但il-17可以调控mrna稳定性,以此协同其他细胞因子,从而放大靶细胞对il-17的反应。il-17能够通过ikki激酶依赖的act1-traf2-traf5复合体,增加下游cxcl1mrna稳定性,act1-traf2-traf5复合体与剪接子2(splicingfactor2,sf2)绑定,阻止sf2/asf介导的mrna降解。目前,il-17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利用动物模型,一些研究发现il-17a可以通过ifn-γ生产nk细胞和t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另有研究表明,il-17a能够通过il-6/stat3信号途径或通过诱导肿瘤局部微环境改变,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本研究旨在探讨il-17a在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治疗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人结肠组织癌变与il-17a诱导的炎症反应增强有关目的:探讨il-17a诱导的炎症反应在人结肠癌中的作用。方法:通过elisa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17a细胞因子浓度,westernblot方法检测il-17/il-17r、vegf、mmp2、mmp7、mmp9、erk、p-erk、jnk、p-jnk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l-17、mmp2蛋白在结肠组织中的定位,利用cd34染色检测结肠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果:il-17a和il-17ra蛋白均为结直肠癌组织中最高,明显高于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及正常结肠组织。伴随il-17a和il-17ra增加,il-17a诱导的炎症反应增强,包括细胞外信号转导信号erk1/2和jnk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7和mmp2、bcl-2和cyclind1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和vegfr表达最高,其次为腺瘤组织,而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的vegf蛋白几乎检测不到。第二部分il-17a对hct116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目的:探讨il-17a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ct116细胞,经过不同的处理(空白对照组、il-17a处理组、pd98059+il-17a组、sp600125+il-17a组),分别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blot方法检测il-17ra、erk、p-erk、jnk、p-jnk、mmp2、mmp7、mmp9、cyclind1、bcl-2、bax、vegf、vegfr蛋白表达。结果:台盼蓝染色及细胞蓝?检测均显示il-17a处理的hct116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对照组,而pd98059和sp600125预处理组细胞增殖活性显着下降;对照组、il-17a组、pd98059和sp600125预处理组transwell穿膜细胞数为9.5±1.06、15.4±1.11、3.7±0.53和4.3±0.55,除后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17a组hct116细胞迁移能力最强,划痕变窄,而pd98059和sp600125预处理组细胞迁移能力下降,划痕距离未见明显变化;il-17a增加hct116细胞il-17ra、mmp2、mmp7、mmp9、cyclind1、bcl-2、vegf、vegfr蛋白分泌,使erk1/2、jnk磷酸化增加,给予pd98059和sp600125预处理,上述蛋白表达减少。第叁部分il-17asirna对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目的:探讨il-17asirna对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偶氮氧化甲烷/葡聚糖硫酸钠方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给予il-17asirna干扰治疗,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il-17asirna治疗组,real-timepcr检测各组结肠组织il-17a、il-17ra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il-17a、il-17ra、erk、p-erk、jnk、p-jnk、mmp2、mmp7、mmp9、cyclind1、bcl-2、bax、VEGF、VEGFR蛋白表达。结果:IL-17A si RNA治疗组小鼠体重较模型组增加,粘膜上皮损伤及腺体结构的消失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IL-17A和IL-17RA基因和蛋白均为模型组最高,IL-17A siRNA治疗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0.05);IL-17A siRNA治疗组p-ERK1/2、p-JNK蛋白低于模型组;模型组、IL-17A siRNA治疗组、对照组结肠组织中MMP2、MMP7、MMP9、Bcl-2、Cyclin D1、VEGF、VEGFR蛋白表达依次降低,而Bax则为对照组最高,模型组最低。结论:1结直肠癌组织中IL-17A表达增高。2 IL-17A可能通过ERK1/2和JNK1/2信号通路调控下游信号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3 IL-17A siRNA治疗能够抑制结直肠癌进展,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预防和治疗新靶点。

王瓅旸[9]2016年在《PDCD4在炎—癌转化及血管慢性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程序性凋亡蛋白-4(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4,PDCD4)因其在凋亡细胞中表达上调被发现而得此名,已有的研究证实PDCD4可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抑制多种蛋白分子的表达,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可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迁移。此外,研究表明,PDCD4在一些炎症性疾病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鼠中,我们和其他学者的研究发现PDCD4可以促进I型糖尿病、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肥胖相关炎症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而我们还发现PDCD4在脂多糖/D-半乳糖苷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则可以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因此,PDCD4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仍不十分确定,尚需加强相关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另外,最近几年的研究显示炎症与肿瘤的转化密切相关,而PDCD4是否在炎-癌转化中发挥作用尚不清楚。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s)也是一种重要的炎症性疾病,而PDCD4对于炎性肠病的作用仍有待研究。炎性肠病是一种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两种主要类型。炎性肠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了,其可能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微生物改变和免疫失调等多种因素。炎性肠病可以显着提升结肠癌的发病风险,而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风险更高。结肠炎诱发结肠癌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肠道的慢性炎症可以促进肠道黏膜的恶性转化,从而最终导致结肠癌。目前的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代谢异常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数据显示许多炎症因子和免疫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病理过程。而最新的研究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中,血管周围脂肪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认为,血管周围脂肪的作用仅仅是对血管进行保护,但最近的相关研究显示,血管周围脂肪可以通过分泌一些具有代谢活性的脂肪因子、趋化因子和激素样因子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我们的前期研究证实,PDCD4可以促进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可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影响血管壁的慢性炎症过程。由于血管周围脂肪对于动脉粥样硬化亦有重要影响,因此,PDCD4亦有可能通过调控血管周围脂肪的炎症表型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为了阐明PDCD4在炎性肠病及相关肠道肿瘤中的作用,和PDCD4对于血管周围脂肪及其炎症表型的影响,本论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PDCD4对小鼠急性结肠炎和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发现PDCD4的缺失可以明显促进小鼠急性结肠炎;证明PDCD4缺失对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发现PDCD4可以通过调控IL-6/STAT3信号通路从而在小鼠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二、PDCD4对血管周围脂肪炎症表型的影响发现PDCD4可以影响血管周围脂肪的炎症表型和白色脂肪化,从而影响邻近血管血管壁病变的形成。研究方法一、PDCD4对小鼠急性结肠炎和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一)使用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利用DSS诱导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测量小鼠体重、检测大便潜血等临床指标,计算疾病指数。利用HE染色分析小鼠肠道病理改变并计算炎症积分。(二)使用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联合应用AOM和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相关结肠癌模型。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病程不同阶段野生型小鼠肠道局部PDCD4的表达水平。通过HE染色分析小鼠肠道病理改变并计算炎症积分,分析肿瘤的大小、数量及位置。(叁)提取小鼠肠道组织RNA并合成cD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IL-6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体外培养小鼠肠道组织,取培养上清液,应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IL-6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取小鼠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IL-6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四)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病程早期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增殖情况。(五)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结肠炎以及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不同病程阶段小鼠肠道局部p-STAT3的表达水平。(六)取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骨髓来源巨噬细胞,通过LPS刺激产生IL-6,使用ELISA法分析IL-6的表达水平。(七)在小鼠结肠癌细胞系中使用PDCD4干扰体系,CCK8法检测IL-6/STAT3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增殖。Western-blot法检测PDCD4对IL-6/STAT3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并使用STAT3抑制剂重复上述实验确证PDCD4对IL-6/STAT3信号通路及其相关细胞增殖的影响。(八)使用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体内应用sgp130Fc阻断IL-6/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联合应用AOM和DSS建立小鼠结肠炎相关结肠癌模型,观察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病程早期小鼠肠道上皮增殖情况的改变。二、PDCD4对血管周围脂肪炎症表型的影响(一)使用Apoe-/-小鼠和Apoe-/-小鼠(DKO)高脂喂养19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二)检测小鼠体重变化,观察小鼠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周围脂肪外观,留取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大体标本。并剥离小鼠胸腹主动脉周围脂肪、肠系膜脂肪、附睾脂肪,提取各部位脂肪组织RNA并合成cD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脂肪因子、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胸主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形态。(叁)将取自高脂喂养8周后的Apoe-/-小鼠和DKO小鼠的胸腹主动脉周围脂肪以及附睾脂肪分别移植入高脂喂养2周的Apoe-/-小鼠左侧颈动脉周围,观察在Apoe-/-小鼠中,相应脂肪组织对紧邻血管的血管壁病变形成的影响。结果一、PDCD4对小鼠急性结肠炎和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一) PDCD4缺失可促进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1. PDCD4缺失显着加重小鼠结肠炎相关临床症状结果显示,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相比结肠炎的程度明显加重,体重下降比野生型小鼠更为明显。和野生型小鼠相比,Pdcd4-/-小鼠表现出了更为严重的血便,因此疾病指数也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证明PDCD4的缺失可以显着加重小鼠急性结肠炎。2. PDCD4缺失加重结肠炎小鼠肠道局部病理改变通过HE染色发现,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相比,在肠道局部表现出了更严重的炎症病理改变,如炎性细胞浸润、肠道上皮损伤、局部水肿等。并且其炎症起病更早。Pdcd4-/-小鼠的炎症积分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进一步证明PDCD4的缺失可以加重小鼠急性结肠炎。(二) PDCD4基因缺失促进小鼠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发生发展1. PDCD4在小鼠肠道局部的表达随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病程进展而降低结果显示,随着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病程的进展,在野生型小鼠肠道局部,PDCD4的表达明显呈下调趋势。至结肠癌阶段PDCD4的表达已完全缺失。提示PDCD4在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疾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病程早期肠道局部炎症结果显示,在小鼠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病程的早期,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肠道局部均表现出慢性炎症的特征,而其中Pdcd4-/-、鼠的炎症积分略高于野生型小鼠。3. PDCD4对结肠炎相关结肠癌肿瘤大小、数量、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在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病程的晚期,肿瘤位置大多位于结肠远端。且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相比,肿瘤的体积明显增大、数量明显增多。证明PDCD4的缺失可以促进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叁) PDCD4基因缺失在小鼠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病程早期可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增殖结果表明,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相比,在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病程的早期,肠道上皮的增殖明显增强,证明PDCD4可以调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疾病过程中肠道上皮的增殖。(四) PDCD4基因缺失使结肠炎小鼠肠道局部TNF-α、IL-6表达水平上调1. PDCD4在蛋白水平影响TNF-α、IL-6的表达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结肠炎造模后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肠道组织的培养上清中,TNF-α、IL-6均有明显上升,其中IL-6的表达量明显高于TNF-α,并且PDCD4对IL-6的调控作用也较TNF-α显著。证明PDCD4对TNF-α、IL-6在蛋白水平上具有调控作用。2. PDCD4对于TNF-α、IL-6的表达在转录水平上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肠道局部,PDCD4基因的缺失在转录水平上对IL-6的表达并无影响,而自结肠炎病程的第5天起,在转录水平上明显提高了TNF-a的表达。3. PDCD4基因缺失使结肠炎小鼠血清中IL-6水平升高结果显示,在结肠炎造模后的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血清中,PDCD4基因缺失使小鼠血清中IL-6的水平明显升高。进一步证明了PDCD4对于IL-6的调控作用。(五)PDCD4缺失在小鼠体内促进了IL-6/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结果显示,在结肠炎以及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病程的各阶段,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相比肠道局部p-STAT3的表达明显上调,证明PDCD4的缺失能明显促进IL-6/STAT3通路的活化。(六)PDCD4缺失使小鼠巨噬细胞IL-6分泌增加结果表明,在腹腔巨噬细胞和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中,PDCD4的缺失均能明显上调IL-6的表达。提示PDCD4对免疫细胞产生IL-6的调控作用是PDCD4调控结肠炎以及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主要机制。(七)PDCD4缺失促进了小鼠结肠癌上皮细胞与IL-6相关的细胞增殖1. PDCD4缺失的小鼠结肠癌上皮细胞的IL-6相关细胞增殖增强结果显示,在小鼠结肠癌上皮细胞系中使用PDCD4沉默体系降低PDCD4的表达之后,在IL-6刺激之前,对于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而在IL-6刺激存在的情况下,PDCD4的缺失可以明显促进小鼠结肠癌上皮细胞系的增殖。证明PDCD4的缺失可以促进小鼠结肠癌上皮细胞中IL-6相关的细胞增殖。2. PDCD4缺失使小鼠结肠癌上皮细胞IL-6/STAT3信号通路活化增强结果显示,在PDCD4缺失的小鼠肠道上皮细胞中,使用IL-6刺激之后可明显增强p-STAT3的表达,证明在小鼠肠道上皮细胞中PDCD4的缺失可以明显促进IL-6/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3.阻断小鼠结肠癌上皮细胞中的IL-6/STAT3信号PDCD4对IL-6相关细胞增殖的影响消失结果显示,在使用了STAT3阻断剂之后,PDCD4对于小鼠结肠癌上皮细胞IL-6相关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消失,进一步证明了PDCD4通过调控IL-6/STAT3信号通路调节小鼠肠道上皮细胞IL-6/STAT3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增殖的作用。(八)体内阻断IL-6/STAT3信号通路对于小鼠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病程早期肠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了sgp130Fc体内特异性阻断IL-6/STAT3信号通路之后,在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病程的早期,Pdcd4-/-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之间在肠道上皮细胞增殖方面的差异消失了。进一步证明PDCD4是通过调节IL-6/STAT3信号通路来调节小鼠肠道上皮细胞的增殖。二、PDCD4对高脂诱导血管周围脂肪及其相关炎症的影响(一)PDCD4对Apoe-/-小鼠体重及血管周围脂肪重量无影响结果表明,高脂喂养19周之后,PDCD4在Apoe-/-小鼠中对于小鼠的体重并无影响。PDCD4对于高脂喂养8周后的Apoe-/-小鼠血管周围脂肪的外观和重量亦无影响。(二)PDCD4缺失的血管周围脂肪具有抗炎表型1.PDCD4缺失的血管周围脂肪高表达脂联素和PPAR-γ结果表明,PDCD4基因的缺失使得高脂喂养19周之后的Apoe-/-小鼠胸主动脉周围脂肪中的脂联素水平明显上调,而在肠系膜脂肪中,PDCD4基因的缺失则可以显着上调PPAR-γ的表达。而这两种脂肪因子均具有一定的抑炎性。此外PDCD4基因对于Apoe-/-小鼠体内瘦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2.PDCD4基因的缺失上调血管周围脂肪中抗炎性细胞因子TGF-p的表达结果显示,PDCD4基因缺失可以在高脂喂养19周之后的Apoe-/-小鼠肠系膜脂肪中显着提高抑炎性细胞因子TGF-β的表达水平。PDCD4对于IL-10的表达无明显影响。3.PDCD4基因的缺失显着降低了血管周围脂肪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 IFN-γ的表达结果表明,PDCD4基因的缺失可以显着降低高脂喂养19周之后的Apoe-/-小鼠胸主动脉周围脂肪和腹主动脉周围脂肪中IL-1p的表达,同时还能够显着降低Apoe-/-小鼠腹主动脉周围脂肪中IFN-y的水平。而在肠系膜脂肪中,PDCD4的缺失则可以显着降低IL-6的表达。这些数据表明,PDCD4的缺失在各处脂肪中均能够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4.PDCD4基因缺失降低了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高脂喂养19周之后的Apoe-/-小鼠的腹主动脉周围脂肪中,PDCD4的缺失显着下调了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水平,而对IL-8的表达无明显的调控作用。以上结果表明PDCD4基因的缺失能够促使Apoe-/-小鼠的血管周围脂肪产生具有抑炎倾向的炎症表型。(叁)PDCD4基因缺失能轻度延缓高脂诱导的胸主动脉周围棕色脂肪细胞的白色化结果表明,在高脂喂养19周之后的Apoe-/-小鼠胸主动脉周围脂肪中,PDCD4基因的缺失可以显着提高棕色脂肪标记物CIDEA的表达水平,对另外的棕色脂肪及白色脂肪标记物UCP-1、αP2、HOXC9无明显影响。HE染色的结果显示PDCD4的缺失可以使Apoe-/-小鼠胸主动脉周围脂肪白色化的程度有一定的减轻。这些结果提示PDCD4对于小鼠胸主动脉周围脂肪的棕色化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四)PDCD4于不同位置的脂肪组织炎症表型及脂肪白色化的调控作用不同结果显示,PDCD4对于高脂喂养19周之后的Apoe-/-小鼠不同位置的脂肪组织炎症表型的影响并不十分一致。PDCD4的缺失对IL-1p的下调作用存在于胸、腹主动脉周围脂肪。在胸主动脉周围脂肪中,PDCD4的缺失可以上调脂联素的表达;在腹主动脉周围脂肪中,PDCD4的缺失可以降低MCP-1、IFN-γ的水平;在肠系膜脂肪中,PDCD4的缺失则可以下调IL-6的表达,提高PPAR-γ、TGF-β的水平。此外,PDCD4对于Apoe-/-小鼠胸主动脉周围脂肪的棕色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其缺失能够显着提高棕色脂肪标记物CIDEA的表达。而尽管PDCD4的缺失能够使Apoe-/-小鼠血管周围脂肪的炎症表型产生明显的抑炎性倾向,并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其棕色化,但对于Apoe-/-小鼠内脏脂肪的炎症表型则无明显的影响。说明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对于PDCD4对小鼠脂肪炎症表型的调控作用更加敏感。(五)PDCD4缺失的血管周围脂肪能够抑制其邻近血管血管病变的发生将Apoe-/-小鼠及DKO小鼠胸腹主动脉周围脂肪及附睾脂肪分别移植入Apoe-/-小鼠左侧颈动脉周围之后发现,移植了Apoe-/-胸腹主动脉周围脂肪和Apoe-/-附睾脂肪的小鼠颈动脉血管壁和假手术组小鼠相比出现增厚的现象,而移植了DKO胸腹主动脉周围脂肪和DKO附睾脂肪的小鼠颈动脉血管壁并未出现增厚。提示血管周围脂肪中的PDCD4能够促进邻近血管病变的发生。结论1. PDCD4可以通过调控IL-6/STAT3通路及其介导的细胞增殖从而在急性结肠炎和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保护性作用。2. PDCD4可以对小鼠胸、腹主动脉周围脂肪以及肠系膜脂肪、附睾脂肪的棕色化和炎症表型分别产生不同的影响,并由此调控邻近血管病变的发生。创新性及研究意义1.首次证实PDCD4的缺失可以通过促进IL-6/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促进小鼠肠道上皮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小鼠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发生。为利用PDCD4治疗结肠炎和结肠炎相关肿瘤提供了依据。2.首次证明PDCD4可以对小鼠血管周围脂肪棕色化及炎症表型产生影响并由此可影响邻近血管病变的发生,为理解血管周围脂肪炎症表型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干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闫晓煜, 曾凡智, 肖创清[10]2017年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慢性肠道疾病,其病灶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主要累及结肠的黏膜及黏膜下层。据流行病学统计,UC的发病率呈逐步增高的趋势,而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多元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就与UC相关的基因、细胞因子以及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1].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在结直肠癌中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意义[D]. 刘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2]. 热瘀散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TNF-α的影响[D]. 唐小琴.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5

[3]. 从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研究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证的癌变风险[D]. 崔丁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4].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组方规律及整合药理学分子机制探索[J]. 赵振营, 李亚卓, 于飞, 张昭, 廖茂梁. 中草药. 2018

[5]. 溃疡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的有关基因改变[D]. 李君. 浙江大学. 2001

[6]. 疏肝健脾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6、IL-10水平及结肠组织Mek1/2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 曹燕飞. 甘肃中医学院. 2014

[7]. MUC2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 于晓丽. 山东大学. 2005

[8]. IL-17A在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变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谢朝辉. 河北医科大学. 2016

[9]. PDCD4在炎—癌转化及血管慢性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D]. 王瓅旸. 山东大学. 2016

[10].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闫晓煜, 曾凡智, 肖创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7

标签:;  ;  ;  ;  ;  ;  ;  ;  ;  ;  ;  

溃疡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的有关基因改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