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_李杨文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_李杨文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10)

摘要:我国的科技进步与经济上升,会带动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如今我国的变电站也慢慢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持续的提升着工作效率和水平。但是发展的途中仍然拥有很多不足,需要实施二次设计来进行解决和优化。本文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现状,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发展趋势;现状;二次设计;智能;变电站

前言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可以有效的控制电压,合理的分配电能,还在电力系统的输配电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有效的提升我国变电站运行的效率,就要不断加强自动化性能,防止发生外界因素影响到变电站的稳定运行。专业人员需要持续的改进和更新变电站,将变电站转化为智能型数字化变电站。如今正在宣传和使用的智能变电站在技术和装置上还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二次设计,对智能变电站不断优化,保障智能变电站顺利运行。

一、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现状

1、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原则

智能变电站中的计算机监测系统,其中的使用功能和装置配置需要根据要求实施无人值班的设计方案。尽可能的降低变电站装置的重复配置,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减少整体工程造价。智能变电站运用最为科学的新型计算机监测网络系统,不断提升智能变电站的供电质量、技术管理质量和生产效率,让智能变电站的管理和运行更加简便,维修和保养工作更加快捷,提升了整体的运营效率和生产效率[1]。控制和管理线路、保护线路、布置通信设施在二次装置室进行集中配置,还要重视对高压室中继电器开关柜的检测和保护,不可以设置独立的信息通讯机房。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主要运用开放式的配置系统,其中包含了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智能变电站系统最好是要把网络实施统一,共同分享数据信息,运用相关标准的通信设施。智能变电站中的数据最好是拥有唯一性和共享性特点,还要保护信息数据不会重复的使用和收集。智能变电站的故障信息处理和保护设施性能需要由自动化系统来做到,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需要实施全方位的防止失误操作性能监测,并且需要结合智能变电站无人值班的有关设计标准实施设计工作。最好是可以提供及时、标准、完整、无误的自动化信息数据,渐渐的做到对自动化装置的在线实时监督[2]。

2、智能变电站系统的主要构成

智能变电站在系统构成上主要是由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这三部分设施组合而成。站控层主要包含了通信网关机、综合服务器、图形网关机、信息服务器和监控主机等二次性能站。可以为变电站提供过程层装置、控制和管理间隔层、连接人机界面等性能,生出一个可以监督、管理和控制的中心,还能和远距离的监控中心实施信息的往来[3]。而智能变电站中的间隔层主要含有电能计量设备、监控设备和保护设备等智能装置。这些装置在站控层网络不起作用的状态之下,还可以单独实现间隔层装置的监测性能。智能变电站中的过程层主要包含有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等设施,想要实现和以此装置有关的性能,例如管理命令执行、装置的运行情况监测、电气量收集情况的实时监测等。

3、智能变电站系统监控范围

智能变电站的操作性能主要都有信息录入性能、操作限制性能、状态显示性能和操作引导性能。智能变电站系统的控制性能,以及智能变电站的控制方法,需要根据分层控制的主要标准去实施设计,大致由下面几种方法组成:装置就地控制方法、系统管理控制和装置保护方法、二次装置的运行管理方法和远距离调度中心控制方法。智能变电站系统的主要监测对象,与远距离系统检测和电能计量一致,运动系统的检测和状态信号量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智能变电站回路配置

智能变电站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数据来替代传统二次回路设计,这样一来传统的设计图纸就不可以指导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计。在此情形之下,智能变电站的虚回路要以相关数据当作凭据,从而设计出较为适宜的网络化回路,拥有了全新的解决方法,较好的处理了智能变电站回路的运用、配置、校准和设置问题[4]。我国的智能变电站对虚回路实施配置反应的文件主要包括了实例配置文件、全站系统配置文件、能力描述文件和系统规范文件。里面的系统规范文件可以针对智能变电站进行一次描述,并联系逻辑结点,编制出最重要的信息,提供主线图。能力描述文件的功能是对信息数据实施描述并提供服务,但实例和信息参数例外。全站系统配置文件可以对相关设施进行参数运用,描述实例配置,并且可以和变电站一次系统进行联系,可以接收和配置相关数据信号连接。实例配置文件主要是利用全站系统配置文件里的相关设施进行关联配置完成的[5]。

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会逐渐的增加运用110kV和110kV以下的网络登记分析集成设备、故障问题录波和线路保护监控计量设备,这样可以不断的提升装置的信息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加强硬件的集成力度[6]。如今我国的智能变电站在设计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现阶段开始倡导最新型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创建,最新的变电站会运用预先特制的舱式二次组合装置,从而做到标准化的配送式组建,运用二次装置中的前接线技术,可以有效的完成预先特制舱中,二次装置的双列靠墙设置,运用预先特制的电缆和光缆,预先特制舱中安装的集中配线设施,例如集中配线箱等,直到最后终于做到二次装置的即插即用功能。

智能变电站里的装置,主要都有电子传感器、二次装置以及开关等。早选择开关时,最重要的是需要保障开关拥有实时监控、管理控制和诊断的能力和特征。在选择二次装备时,大致需要运用网络化的装置进行。在进行电子传感器的选择时,需要重视选用无源的电子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主要是运用光学传感技术来进行工作。但是如今这项研究还不够充足,所以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和使用[7]。

进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各项装置进行仔细的慎重选择,不断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更新。间隔层和站控层间运用的网络是以太网,并且站控层需要用星形的以太网当作装备的主要结构。在进行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计时,能够配置光纤线路,在与测控装置和间隔保护层进行连接时,需要运用特定的模式工作。智能变电站中的操作箱在进行数据信息的接收时,需要运用间隔层装置进行。开关利用网络,实现和间隔层之间能够互相传递信息的成效。

三、结语

在智能电网中,智能变电站是最主要的核心重点,支撑了整个电网的运行,创建智能变电站的成效,将会对智能电网的创建任务起到直接的影响。目前阶段,如果想要保障我国的职能变电站可以稳定、安全的运行,就需要对智能变电站实施二次设计工作,不断进行创新和优化,进而保障电网目标的完成,促进我国的智能电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凯,黄曙,侯艾君,等.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典型设计智能辅助方案研究[J]. 广东电力,2014(3):40-43.

[2]陈莉.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J]. 冶金丛刊,2017(1):255-256.

[3]裴新荣.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及其工程应用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6-7.

[4]唐宝锋,陈明,林榕,等. 智能变电站二次光缆优化设计[J]. 河北电力技术,2016,35(3):4-6.

[5]刘影.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J]. 数字化用户,2017,23(38):94-95.

[6]张前.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方法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9):38-39.

[7]何祥.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及其工程应用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4(46):358-359.

论文作者:李杨文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_李杨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