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方法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论“资本论”第一卷第四部分的系统方法_相对剩余价值论文

系统方法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论“资本论”第一卷第四部分的系统方法_相对剩余价值论文

系统方法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中系统方法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文,剩余价值论文,资本论论文,系统论文,第一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近代,马克思是把系统思想和唯物辩证法首先结合起来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大师。在《资本论》中,他成功地引入了系统理论分析,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来龙去脉、纵横结构、表里内容、假象实质生动地再现出来。系统思想及系统方法的运用在《资本论》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分析中尤为突出。马克思在1867年8月24日给恩格斯的回信中写道:“……至于第四篇,我是费了很大力气才找到这些东西的本身即它们的联系的……”[1]。马克思这里所说的联系,就体现了系统的思想。马克思正是从系统的角度,运用系统方法的一般性原则,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以及资本家疯狂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本质。

一、整体性原则是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整体性是系统方法的核心原则,其它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的具体化、丰富化和深化。它把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世界上各种事物和过程,不是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由各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组成其要素、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各组成部分孤立的特征和活动的总和,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方式。因此,它要求人们把对象作为整体看待,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特征和运动规律。马克思在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中,始终把整体性原则作为前提。

(1)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须以劳动生产力的全面提高为先决条件。

我们已经知道,在工作日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采取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从而使剩余价值增加。必要劳动时间是由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劳动力的价值又是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因此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就要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同量生活资料价值的降低,“不提高劳动生产力是不可能的。”[2]马克思说:“商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使商品取得最终形式的那种劳动的量,而且还取决于该商品的生产资料所包含的劳动量。”[2]这实际上说,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全面提高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力。所以,劳动力价值的降低,并不是个别资本家和个别部门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结果,而是社会许多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总结果”。可见,马克思首先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整体上来阐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

(2)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是资本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而不是个别资本家的直接目的。

马克思在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的实现时,紧抓资本疯狂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本性,从商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个别资本和资本全体的相互联系进行了论证。所谓商品的个别价值,是指生产者在个别场合生产它所实际花费的劳动时间,商品的社会价值是指生产它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于在商品市场上,商品的现实价值不是按它的个别价值来计算,而是按它的社会价值来计算,因此,当个别资本家把劳动生产力提高到本部门平均水平以上时,就会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它的社会价值,这样他就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虽然他为了争夺市场而适当降低商品的售价,但只要高于商品的个别价值而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他都可以赚得一定数量的超额剩余价值。但是,个别资本家赚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因为“他个别所做的,就是资本全体在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时所做的”[2]。“当新的生产方式被普遍采用,因而比较便宜地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的时候,这个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2]这时,该种商品的社会价值就会降低。当许多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以及给生产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都发生着同一过程,从而,各种生活资料商品的社会价值都趋向下降时,劳动力的价值也就会下降。这样,必要劳动时间就普遍地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就普遍地延长,剩余价值率就普遍地提高。所以,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在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自由竞争中实现的。

二、动态化原则是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

动态性原则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系统通过内部活动不断调整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结构层次,以调整与环境的关系。马克思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一篇中,以动态性原则为基础,通过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转化,论述了从行业的分化到产业的形成以及生产范围的拓展到国际分工的形成,分析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的演进。

(1)整体向部分的转化。

马克思在分析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时,说:“随着劳动工具的分化,生产这些工具的行业也日益分化。一旦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扩展到这样一种行业,即以前作为主要行业或辅助行业和其它行业联系在一起,并由同一生产者经营的行业,分离和互相独立的现象就会立即发生。一旦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扩展到某种商品的特殊的生产阶段,该商品的各个生产阶段就变成各种独立的行业。”[2]社会内部分工的发展也是这样。人类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奴隶社会时,先后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与生产的分工,这些分化出来的经济部门各自独立地执行社会整体的生产功能。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则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分工。马克思说:“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的分工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相反地,工场手工业分工又会发生反作用,发展并增加社会分工。”[2]这种内部日益分化的趋势,也就是整体向部分的转化过程。

(2)部分向整体的转化。

在论证部分向整体的转化时,马克思以发展的眼光,跳出国内生产的限制,将生产范围拓展到世界范围。马克思说:“一方面,机器直接引起原料的增加,例如轧棉机使棉花生产增加。另一方面,机器产品的便宜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是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例如,东印度就被迫为大不列颠生产棉花、羊毛、大麻、黄麻、靛蓝等。大工业国工人的不断‘过剩’,大大促进了国外移民和把外国变成殖民地,变成宗主国的原料产地,例如澳大利亚就变成了羊毛产地。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2]就是说,一旦形成了与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那么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了一种弹力,一种突然的跳跃的扩展能力,这时只有原料和销售市场才是它的限制。剩余价值的生产正是在这种部分与整体的相互转化中从一国走向世界范围,资本家正是通过这个动态运动达到其最大限度榨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三、最优化原则是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途径

最优化原则要求组成系统的要素,必须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这些要素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在这里,事物的结构并不是多个构成要素的机械堆砌,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结合的整体,这样整体的功能才能达到最优化。

(1)优化系统是多种构成要素有机整合的结果。

马克思在考察协作时说:“劳动者不在一起就不能直接地共同工作”[2],“劳动者结集在一定的空间是他们进行协作的条件”[2].他又进一步指出:“随着许多雇佣工人的协作,资本的指挥发展成为劳动过程本身的进行所必需的条件,成为实际的生产条件,现在,在生产场所不能缺少资本家的命令,就像在战场上不能缺少将军的命令一样。”[2]可以看出,事物结构联系的一定规律性首先表现在要素在组合成系统时,位置排列要有一定的秩序,不能杂乱无章。马克思接下来论证事物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程度不同,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功能也就不同。在分析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时,由于有机的工场手工业各要素的空间距离近,彼此的联系紧密,所以比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劳动生产率要高得多。同样地,机器体系比同种机器的协作劳动生产率高得多,这种有组织的体系,是机器生产的最发达的形态。

(2)优化系统是构成要素成比例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在考察工场手工业时指出:“不同的操作需要不等的时间,在相等的时间内会提供不等量的局部产品。因此,要使同一个工人每天总是从事同一种操作,不同的操作就必须使用不同比例数的工人。”[2]机器大工业和工场手工业一样,构成要素也需要保持严格的数量比例。马克思说:“在有组织的机器体系中,各局部机器之间不断地交接工作,也在各局部机器的数目、规模和速度之间造成一定的比例。结合工作机现在成了各种单个工作机和各组工作机的有组织的体系。”[2]这里所说的有组织的体系就是指各要素按一定比例组成具有稳定结构的整体系统。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在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及机器和大工业三个不同阶段,通过各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比例结构,从而使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功能达到最优化。

四、模型化原则是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具体方法

模型化原则是通过模拟性的抽象模型,突显、简化复杂系统,使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明朗化,从而分析系统的优化方案,达到系统最优。马克思对模型化分析方法的运用贯穿于整个《资本论》之中,他所选用的复杂体系,通过模型化分析更能体现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动态化原则和最优化原则,使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疯狂追求以及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跃然纸上。

(1)简单结构模型直观体现整体功能的放大。

马克思在论述协作的功能时说:“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同样,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例如举重、转绞车、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等)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2]系统所具有的整体功能不是构成要素功能的简单加总,而是通过要素及部分各自功能之间的耦合,形成系统特有的整体功能。这种整体功能与部分各自的功能具有本质的区别,要素之间的有序结合形成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2)复杂整体的分解模型简化整体功能放大的过程。

模型化原则在分析复杂问题时更显其优势,使纷乱复杂的资本主义生产抽象为简单易懂的结构框架。机器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内部结构是多层次的,马克思在剖析这一复杂整体时,将它简化为四个大的层次:第一层次是“所有发达的机器都由三个本质上不同的部分组成: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或工作机。”[2]第二层次是“在一个接着一个的生产过程上依次对原料进行加工的各种机器是互相连接的,而且是由同一动力推动的。”[3]这就是若干不同种机器的结合。第三层次是“很多工作机,在一个工厂里同完成准备作业的相应的预制机器相连接,由同一动力来推动。”[3]它包括生产的预备阶段。第四层次是随着机器生产体系的继续发展,“把从前是各自独立的生产部门联合起来,例如,在工厂里把纺和织联合起来并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体系。”[3]如此等等。总之,具有复杂层次结构的机器体系就像一个“庞大的机械怪物”一样,“它的躯体充满了整座整座的厂房,它的魔力先是由它的庞大肢体庄重而有节奏的运动掩盖着,然后在它的无数真正工作器官的疯狂的旋转中迸发出来。”[2]对机器体系不同层次的结构分析,使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来龙去脉、纵横结构以及资本家刻意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表里内容、假象实质生动地再现出来。

标签:;  ;  ;  ;  ;  ;  ;  

系统方法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论“资本论”第一卷第四部分的系统方法_相对剩余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