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格:优等生爱“出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优等生论文,出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一格:北京四中道元实验班学生。她是经验丰富的主持人,曾与朱军、鞠萍、郎永淳等共同主持;她是一名小作家,作品多次获奖,获得了国内众多极具影响力的作家的大力推荐;她还是北京四中模拟联合国协会秘书长、第八届国际顾拜旦青年论坛活动总策划、志愿者队队长……
她符合“优等生”这个词的所有定义,可她说:“别叫我优等生。”
是的,她就是这样一个爱“出格”的姑娘。
对“爱情”话题无所畏惧
我不嘲笑早恋,因为我相信青春的记忆里总会有关于“爱情”的童话;我崇拜相敬相赏的爱情,爱情就是找到另一个自己,找到渴望成为的另一个自我,无法实现的自我;我崇拜相濡以沫的爱情,无数次为那样的场景所感动——秋叶满地的小路上留下一对年迈的夫妻的脚印。
这是李一格写在自己的散文集《格外》里的句子。
我们印象中的优等生,总是那么听话、乖巧,听到“爱情”这个字眼就如同遇到了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李一格的坦然给了我不小震撼:这个姑娘,胆识不一般。
事实证明,她是这样的。整个采访过程中,她都思路清晰,侃侃而谈。唯独当我问到她有没有遇到男孩儿的表白时,她害羞了。她告诉我,她至今收藏着几封很可爱的信,是男孩儿们写给她的,他们的恳切让她意外,觉得他们是真正关注自己成长的人。这些信对别人来说也许是禁忌,但对李一格来说,不仅是对她的鼓励,也给了她极美好的回忆。
听到李一格这样说,我不禁笑了,想起了自己在许多年前曾经关注过的一个男孩儿。他数学考了满分,我便努力地记公式;他加入了合唱队,我便全神贯注地上音乐课,大声唱歌。到头来,我只是默默地仰慕着他,可在这沉默的岁月中,我变成了更好的我。
“一格,那你觉得,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爱情问题呢?”
“我觉得爱情不是个问题,这事儿越自然才越可爱,只是大家都在纠结,所以它就显得复杂了。我们中学生大多的‘恋爱’,其实只是‘认识恋爱’,而不是真正的恋爱。这个过程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学会爱’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
别让我老老实实地听课
在我们对“优等生”的刻板印象里,他们仿佛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课堂上,脊背挺得笔直,双手交叠,平平地放在课桌上,飞速地抄笔记,大声地念课文,老师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
李一格却说:“不吵起来的课堂,没意思。”
提到印象最深刻的课堂时,她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人文课程的。尤其是历史课,老师特别鼓励我们积极思考,让我们在课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质疑。我记得在很多节历史课上,我们围坐成一个圈,根据自己找到的材料和听讲的感受发表意见,观点不同的同学针锋相对,甚至大吵起来,有意思极了。那种氛围很能感染人,我所有的热情都被激发了。”
对爸爸“没大没小”
2005年,爸爸带我玩滑冰、滑雪。
2007年,爸爸有空就带我去小区后面的健身房打乒乓球。
2009年,我跟爸爸去打高尔夫球,我球打得不怎么样,摆姿势一流,而且电瓶车开得倍儿好,我爱上了电瓶车!
2010年,我和爸爸看南非世界杯。
2012年,我跟老爸参加2011年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
如果我不说,或许你会以为这是哪个运动员在回忆自己童年时因为爸爸而与体育结下的不解之缘,可这是李一格。这个外表看上去柔弱、甜美的姑娘,竟然在中考考体育时篮球绕标拿到第一、800米跑拿到第三。
“你爸爸舍得让你玩强度这么大的运动?”
“或许是遗传吧!”李一格说,“有天晚上老爸又在客厅熬夜看比赛了,他眯瞪着,身上是那件穿了快10年的运动衣。那执著的姿势,以前是他一人的,现在是我们爷俩的……或者,说是我们‘哥俩’的好一些?”
“严父”和“乖乖女”的经典组合,在李一格家是不存在的。李一格不但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乖乖女”,她对爸爸,甚至还有点儿“没大没小”。比如,他们父女俩的短信互动就让人忍俊不禁。
吃点好的,写点美的。开学了,开始学习了。
——知道了,你别老发这种短信,谁爱回?
烧茄子,小鸡炖蘑菇,葱花鸡蛋,辣白菜,牛肉汤,小菜水果几样……
——你剥的榛子不错。
朝想女儿,夕死可矣……
——省了吧哈!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李爸爸这样宽松、自由、民主的教育方式,才有了今天自信、乐观的李一格吧。别看李一格平时对爸爸有点儿“没大没小”,但她深爱她的爸爸,这浓浓的情感也被她用笔记录了下来:
爸爸来到世上,用心灵铸造着一个“人”字。爸爸的字,在他脑海;爸爸的字,在我心上;爸爸的字,在天地间。爸爸,是我生命里最厚重、最深沉的一本无字书。
我不需要刻意的梦想
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我想当老师、科学家、消防员、飞行员、作家。
这样的一问一答,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成人和孩子之间,每天或许要出现上万次。我们惯有想法中的上进少年,也一定是“胸有大志”的。可当谈到理想是什么时,李一格笑说:“哎呀,真不骗你,我没什么理想的,也可以说是有太多理想,说不清了。”
我略感意外。我原本很自信地认为,她会回答我,她想当一名主持人或者大作家的。
李一格回忆,她有一次在海边看到好多对新人在拍婚纱照,摄影师们高矮胖瘦,什么体型的都有,他们每一个都在努力地工作,艰难地举着相机调整角度,大汗淋漓。她当时想,这些摄影师,有几个是把摄影当梦想的呢?
“梦想不是自主的,因为儿时的环境是既定
的,所以梦想会受到局限。我始终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拥有梦想,只不过每个人的梦想不一定是一条上坡路,可能是平路,甚至是下坡路。”
“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有一个小女孩,奶奶带她到菜市场去,她看到很多蹬三轮车的大叔,觉得他们很厉害,所以后来别人问她长大了想做什么,她脱口而出‘蹬三轮’。”
这倒是个既可爱又没有企图心的梦想。
“我还曾见过一个小游戏,叫‘是男人就下100层’,为了让那个小人儿坠落到100层‘地狱’,要花许多精力,闯许多关卡!人不必追求太做作的梦想。梦想就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真诚地望着、体验着,就很幸福了。”
格外的意义
“格物穷理,是父母的期望;格高意远,是师长的教诲;而别具一格、不拘一格,却是女儿家自己的追求。我想,她是喜欢‘一格’这个名字的。”
这是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对李一格名字的解读,以及对她简单而有力的评价。
而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李一格这个极富个性的姑娘后,也猜度了一下她自己对“格”的理解:大胆而自信地走出格去,在格外获取大量的养分,再将这些养分带回格中,让自己本来的格子更稳固、更丰盈。
标签:爱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