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常有年轻的父母来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想,在答复这些问题之前,为人父母者首先应当明白自己的孩子究竟是什么。
第一,他是一个人。孩子是作为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这一点应当没有什么疑问。人不是物,不是一件东西,不是一个玩具。孩子是需要玩的,游戏是孩子的实践。和孩子一起玩,大人也会感到快活。但孩子决不是大人的玩具。不能只根据大人的喜好要孩子做这样那样,不能把孩子当展览品。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学大人骂人甚至打人,觉得很有趣,于是加以鼓励,至少是表示宽容或赞赏。他们不知道幼年时打上的烙印对孩子的一生会发生什么影响。
孩子是人,不是小动物,不是只要喂饱了就行的。他有感情,需要受到大人的尊重。许多年轻的父母以为刚生下的孩子听不懂,不会说话,就不同孩子说话,或者说得很少。有些年轻的父母以为孩子反正什么都不明白,就当着孩子的面说许多不应该说的话,不文明的话,吵架的话。许多父母对孩子只会说命令式的话,却奇怪孩子何以不懂得尊重别人。有的父母在自己不高兴的时候把孩子当出气筒,使孩子对大人在不同的时候何以对相同的问题抱不同的态度莫明其妙。
第二、孩子是未成年的人,孩子就是孩子,他还没长大,因此就有许多和成年人不同的特点。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转移,不能长时间集中。要求孩子长时间连续做作业,是没有道理的。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离开了形象讲抽象的道理,孩子比较难以理解。即使好像理解了,也难以完全照着做。他们的自制能力较差,某一个兴奋点形成时会把什么都忘了。他们做许多事并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大人却老爱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他们回答不出来,大人又不高兴。他们有很强的可塑性,又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大人要求他们保证这样那样,他们往往做不到。大人往往因此失去对他们进行教育的信心。其实这种不稳定性正是可塑性的一种表现,正是可以进行教育的基本条件。孩子又不善于区别个别与一般,常常把个别当作一般。大人在和孩子说话时需要特别小心。你评论某人某事的是非时心里是有分寸的,孩子却不会理解你的分寸,进入他们头脑里的往往是全称判断。
第三,孩子将来终究要成为独立生活的人。我们对他们的教育,无非是为这个目标做准备。许多做父母的,对孩子呵护备至,什么事都替孩子想到了,可就是没有想到孩子终究要离开自己,独立生活,没有想到那时候孩子怎么过日子,怎么应付各种问题。有的孩子到五、六岁了,不会自己穿衣;有的孩子十多岁了,不会洗手帕,甚至连碗都洗不干净;有的父母甚至代替孩子到学校做值日;有的孩子十七、八岁了,自行车需要打气还得叫爸爸。这样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上何以自立?劳动本是人类的天性,没有天生懒惰的孩子。许多孩子小时候都很乐意独立完成某种任务,更乐意帮助大人做点什么。大人们却往往不许他做,扼杀了他的天性,也就扼杀了他独立生活的能力。为父母者这样做,出发点是爱孩子,舍不得他受苦。他们未尝不知道独立生活的人需要具备各种能力,却以为这种能力可以以后慢慢学。一天天拖下去,养成了习惯,就不是来得及或来不及学的问题了。
家庭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涉及的问题甚多。上面谈到的三点属于最基本的认识。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其他问题才好深入研究下去。
(此文是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同志为《家庭教育》100期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