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选择建立在孩子真实意愿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上论文,意愿论文,道德论文,真实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道德教育和学认字学算术一样,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能。也就是说,孩子的脑中有着与生俱来的道德潜能。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思,就是如果不去激发它们,让它们表达出来,这些潜能就会退化甚至淹没掉。”这是朱小蔓老师在回答关于道德教育问题的采访时讲到的。这使我们认识到:正视孩子道德发展的两个方面:一是孩子都有道德发展的潜能;二是这些潜能需要激发,成功的道德教育正是这些潜能的正确激发。那么,怎么样才能正确的激发孩子们的道德潜能呢?让道德选择建立在孩子们真实意愿的基础上。
两个分苹果的故事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教育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一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们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大小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
我们可以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里的“我”:我想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苹果,而且我也想说出来我的意愿。这时我的心里只想一个问题:怎么样能得到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妈妈对弟弟的态度让我知道:直爽地说出真心意愿是得不到的;妈妈的话让我知道了她想要听到的是什么话。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我的“灵机一动”让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我用我自己的智慧实现了心中的意愿。
能说是孩子错了吗?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女儿听。问她如果是你,你怎么办?她很爽快的说:“我肯定也想得到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不过我不着急,看一看,再想一想怎么办?不过故事中的这种情况下讲妈妈爱听的话是达到目的的最佳选择。”
能说孩子是错的吗?
让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分苹果的故事:
那们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大小小各不相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们三个人比赛锄草,结果我赢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尊重了孩子的意愿:想要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不是错,要实现自己的意愿就请你选择是努力还是放弃?孩子们的道德潜能被激发了起来:我要努力得到最大最红的苹果。
分苹果的故事告诉我们
一、抓住生活中孩子面对的道德难题和利益冲突,是激发孩子道德潜能发挥的时机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通过心理内部矛盾的斗争和转化来实现的。儿童心理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出现矛盾、出现烦恼、出现斗争、做出在现有道德准则的基础上能实现自己心里意愿的决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我们道德教育的目的。像分苹果这样的故事在孩子们的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是经常而且是随时随地有可能发生的。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一时机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正视自己的意愿,让孩子们面临选择、面对矛盾,反思和自觉进行心理斗争的机会,无疑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时机。两个小故事中的妈妈都发现并抓住了这一时机。从自己的美好愿望出发,自然地对孩子们进行道德教育。可是,为什么会是相反的教育结果呢?
二、让道德选择建立在孩子真实意愿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激发孩子的道德潜能
孩子在心理矛盾的斗争过程中,自己意愿的实现与否是第一位的,是做出任何决定的基础和原则。没有自己的真实意愿,就不会在孩子的心理产生矛盾。也就是说:儿童心理内部的矛盾就是自己的意愿与现实生活提供的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儿童现阶段道德准则与现实生活的要求不一致的矛盾。引导儿童在这一心理矛盾的斗争过程中做出遵守道德准则的决定,就必须尊重儿童的真实意愿。
第一个小故事中的妈妈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中,正是忽略了孩子的意愿。而且把孩子的道德选择错误地引导到了另一个选择中:是得到那个苹果呢?还是做一个好孩子放弃那个苹果呢?怎样才能又得到苹果,又做一个好孩子呢?说妈妈想听的话。这就是使妈妈的道德教育得到了相反结果的原因。这肯定不是这位妈妈运用这一分苹果时机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初衷。
三、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应该是:指导孩子面对问题的思考方法,不要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孩子的分析或选择
在第一个小故事中,妈妈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这句话有什么不对吗?是的,这句话的错误是在于妈妈把自己的道德选择和意愿强加给了孩子。用自己的道德准则去对孩子进行说教,结果使孩子的心理产生了这样一种误解:好孩子要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要想自己得到。可是,为什么好孩子就不应该想得到好东西呢?这个问题是否弄清楚了现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怎么样能得到那个想要的苹果。因此,就有了那“灵机一动”。也就是这样的“灵机一动”使孩子走上了只要能实现自己的意愿而不择手段的道路。
四、创造机会,帮助孩子学会道德选择和行为的方法,从自己的经验和内心确立基本的道德标准
“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在妈妈的这句话中:“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肯定了孩子们心中的意愿,使孩子们的心理斗争首先确立在一个被认可和能接受的基础上。“现在,让我们来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这位妈妈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在自己真实意愿的基础上进行道德选择的机会,让孩子在选择的过程中、在实现意愿的努力中确立和坚定自己的基本道德标准。在这一个道德教育中,得到苹果的“我”确立了这样的道德标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而没有得到苹果的孩子同样自然地认识到:我的努力还不够。还有一个问题:在这位妈妈给孩子们创造的机会中,有选择放弃的自由。即使孩子选择了放弃,也是一次经验的积累:放弃就是得不到。在放弃努力的时候你也同时放弃了自己的意愿。
美国著名的道德教育研究专家刘易斯·拉思斯和麦黑尔·哈明认为:真正的美德是存在于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深处的,这种美德体现在孩子们的任何社会行为上。因此,我们在孩子的道德教育方面应该做的是抓住生活中,孩子面对的道德难题和利益冲突创造一种机会,让孩子们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倾听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和意愿做出选择,然后在实际生活中去行动。
孩子的心灵是善恶分明的,孩子的心底里是道德的,尊重孩子们的意愿;正确的激发孩子们的道德潜能,他们就会成为诚实而富有美德的人。
标签:道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