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编排体系的差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岸论文,差异论文,体系论文,教材论文,高中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材编排体系的形成包括教材编写体例的构建、目录内容及插图的安排、课后练习的设计等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教材编排体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材的质量和使用。笔者拟就两岸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编排体系的差异略述管见。
一、两岸高中生物教材编写体例的比较
两岸高中生物教材编写体例的比较见表1。
编写体例是教材的编写格式,从表1可以看出,台湾地区教材采用的是章节体模式,基本按章节顺序编写,着眼于生物学科体系的建立,结构严谨,课与课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生物学科的体系,但课外阅读资料结构单一,仅包括“小档案”、“动动脑”或“小常识”、“想一想”。这样,学生获取的课外知识就相对较少,而且这种编写体例类似于大学教材的编写模式,没有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显得枯燥,阅读兴趣不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陆人教版教材看起来也是章节体模式,但兼顾有课题体模式,章节的编写可明显区分为主干系统和辅助系统两部分。主干系统包括课题、问题探讨、本节聚焦这样的学习小栏目、宋体字课文、楷体字课文、课本插图、课后练习题等,辅助系统包括思考与讨论、旁栏插图、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前沿、旁栏思考、资料分析、相关信息、知识链接、资料搜集、技能训练、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生物有关的职业、科学家故事等大量的课外阅读导学小栏目。这种体例结构较为复杂,板式设计形式更加灵活,充分考虑了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规律和阅读心理,便于把教法和学法容纳进去,力求准确体现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考、推理、创造能力和阅读、学习兴趣。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反应也较好,但缺点是课与课之间联系性不强,不容易鲜明地体现生物学科的发展规律,不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生物学科体系。另外,小栏目过多,显得杂乱无章,造成对主干系统的严重干扰,既不利于学生的辅助学习,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一线教师普遍感觉到无所适从,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心中没底。
与大陆教材不同的是,台湾地区教材有编辑大意、中英文名词索引、图片来源说明3个环节。编辑大意相当于序言,主要说明教材的编写理念、编写原则和目标、成书过程、教材的基本内容、编写特色及著译者的介绍等。中英文名词索引将教材中具有检索意义的生物学名词、概念按笔画方式进行排列,并注明中文名词、英文名词及所在页码,便于学生查对、检索和参阅相关外文资料,同时也对双语和全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图片来源说明则将教材中的所有图片按章节顺序、图片序号进行排列,逐个注明绘制或提供图片的个人、公司及其他相关单位。这样,就保护了图片所有者的知识版权,避免了各种版权纠纷。大陆教材仅仅有后记,对编写教材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提供支持帮助的专家、学者等表示感谢,也对做了大量研究准备工作及参与教材试行实验的单位、学校等表示感谢。笔者认为,台湾地区教材显得严谨很多,这是需要引起我们深思,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版权意识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台湾地区教材将探讨活动单独列出,作为学生的分组实验,便于组织教学,分课时上课,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有效生成;而大陆人教版教材则将探讨活动穿插在正文中,让学生先通过探究形成一种基本的认识,再介绍科学事实。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目前大陆这种模式在绝大多数学校还很难推行,极不利于组织教学,理念虽然很先进,但脱离了现有的设备配置及教学实际。
此外,在章的编排中,台湾地区教材安排了网站资源或网路资讯与影片、延伸阅读这样的内容,这为学生课后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强化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学习及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对课外阅读资料较为单一的一个重要补充。相对大陆教材小栏目过多、杂乱无章的状况,这种编排值得大陆教材编写者借鉴。
二、两岸高中生物教材目录内容的比较
目录是教学的向导,是课本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台湾地区教材与大陆人教版教材在目录内容的编排上主要有以下3大差异。
1.台湾地区教材是按年级编排,是传统的单元式课程设计模式,知识的联系相对紧密,教材注重对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性学习,存在忽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学习与领会的倾向,存在注重结果性知识的掌握而相对忽视学习过程的倾向,存在注重智能训练而相对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倾向。同时,由于其固有的封闭性缺陷,在教学实践中只能按教材的顺序进行,不能自主选择、灵活组织。大陆人教版教材则按模块编排,是一种开放性、相对独立性、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模式。模块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原有的课程内容组织的梯状序列,使课程内容得以用多开端、多系列、多层级的开放式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纵横沟通及相互联结;模块以科目内相对独立的内容为基础,并围绕特定的主题内容,对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相对于传统的课程而言,模块课程是一种小型化课程,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作为该模块组织的核心,模块中的所有内容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设置,它学习时间短,形式灵活多样。但缺点在于由于课时的限制,在规定的教学时段内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2.台湾地区教材高一年级主要学习生命的特性、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环境等内容。其中,生物多样性一章详细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及意义、生物的分类、病毒与细菌、藻类与真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等内容,这在大陆人教版教材中是没有的。高二年级主要学习细胞和生物体、植物的营养、植物的生殖生长和发育、动物的代谢和恒定性、动物的协调作用、动物的生殖与遗传、生命科学和人生等内容,这些内容中有许多也是大陆人教版教材中所没有的,如膨压、生物体的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根、茎和叶的构造、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与运输、养分的运输、植物的生殖、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生长、植物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消化作用与营养、循环作用与养分的运输、呼吸作用与气体交换、排泄作用与体液恒定、动物的行为、动物的生殖、人类的生殖和胚胎发生、基因的表现、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生物技术的冲击等,而大陆人教版教材中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及现代进化理论、内环境及其稳态、水盐平衡、体温调节、兴奋的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功能及酶、光合作用、生长素、促胰液素等的发现史,则是台湾地区教材所没有的。换句话说,台湾地区教材侧重于生态、动植物的代谢和生殖发育等知识内容的编写,大陆教材更加侧重于遗传变异、进化及稳态调节等知识内容的编写。因而,两岸教材各有特色,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尤其是代谢部分的内容,大陆教材仅有酶、ATP、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4个内容,比例明显偏小,这与它在生物科学中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因为代谢是最基本的生命特征。
3.大陆人教版教材注重组装细胞、通道蛋白、生物信息学等科学前沿及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奠基人摩尔根、从治蝗专家到生态学巨匠等科学家的故事的推介,注重育种工作者、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人员、神经外科医生、植保员、景观设计师等与生物学相关职业的介绍,尤其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即STS)的联系,安排了诸如酶为生活添光彩、DNA指纹技术、基因治疗、理想的“地质时钟”、拒绝毒品、艾滋病——威胁人类的免疫缺陷病、立体农业、生态农业、恢复生态学及其应用、关注生态伦理道德等内容,因而大大丰富了教材的内容,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及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这些在台湾地区教材中是没有的,也是大陆教材的巨大优势。
三、两岸高中生物教材插图的比较
两岸高中生物教材插图的比较见表2。
教材插图不仅可以亮化教材的形式,而且可以活化教材内容,大大增强了教材的使用功能。从表2可以看出,两岸生物教材中插图的类型及数量相差不大,所不同的是大陆教材安排的人物图片尤其丰富,这些人物中有为生命科学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外国科学家,如施莱登、施旺、斯巴兰札尼、巴斯德、拉瓦锡、卡尔文、孟德尔、沃森、克里克等及中国科学家邹承鲁、杨焕明、袁隆平、孙儒泳等,也有普通的老人、儿童、患者等典型图片,还有学生实验的场景照片、接种的情境照片、慢跑的照片等,这些为学生了解有关人物、事例提供了较为直观的视觉资料,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大陆人教版教材人物图片数量多了些,可适当减少,而台湾地区教材的人物图片又少了一点,可适当增加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图片。
两岸教材的插图都注重典型性、资料性,但台湾地区教材中的照片及其他图片,更加规范、清晰、准确、生动,教材纸张也高档;而大陆人教版教材,照片像图片,图片不清晰,显得呆板,有些图片甚至存在知识性错误,如必修3教材第5页的图1-3,有一个箭头从毛细淋巴管指向组织液,这与淋巴不能回流到组织液是矛盾的,是一个明显的知识性错误。因为在结构上,毛细淋巴管盲端,内皮细胞呈覆瓦状排列,形成向管腔内开启的单向活动瓣膜,使淋巴液不能倒流;在生理上,由于淋巴管舒张使管内压略低于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进入淋巴管成为淋巴液,不能倒流;当淋巴管收缩时,收缩部位的管内压略高于舒张部位而使淋巴不断前行。这样的错误出现在教材中,会给教学带来导向性错误,学生学到的是错误的知识。
四、两岸高中生物教材课后习题的设计比较
课后习题是教材编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是学生对新知识再认识的一种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演练课后习题,可以对所学知识达到总结和复习巩固的目的,同时,对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提升。因此,任何一本教材都会编写一些与本节或本章内容对应的习题,用于学生的复习巩固。习题编写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材的编写水平。大陆人教版教材课后习题形式多样,既有每一节的习题,也有每一章的习题,既有传统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又有画概念图、知识迁移、技能应用和思维拓展这样的新题型,可以看出,教材编写人员在力求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能力的发展。而台湾地区教材课后习题形式比较单一,只有章练习题,没有节练习题,习题一般为单项选择、配合题或多项选择、简答题3种,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训练体现得不明显。
由于两岸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编写的原则、指导思想及其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不同,教材编写思路和编写体系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也是非常正常的,这不是研究的终极目的。笔者认为,在逐步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大背景下,如何吸收台湾地区教材乃至国外教材的优点,弥补大陆教材的不足,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及教学实践的需要,才是需要思考的大问题。
标签:生物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