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206-01
俗话说:教无定法。要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切入角度恰当与否至关重要,切入得当,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以下几种切入法,收效甚好。
直观法,即在导入新课时,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图片、音乐等,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这也是学生特别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形式的新颖形象,会使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增强学习知识的吸引力。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课时,可设计如下导语:同学们,请大家和我一起边欣赏音乐,边观看图片(播放苏州评弹,同时用幻灯放映苏州园林的图片),大家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它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呢?古老的苏州有着驰名中外的两大文化瑰宝,那就是评弹和园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瑰宝之一——苏州园林,走进她如画般的世界里。
教师要尽力地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强化优美的学习气氛,尤其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十四、五岁的少年,直观教学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激发情趣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情感激发,一种是知识激发。
情感激发,即通常所说的“以情动人”,就是用作者的情去熏陶学生的情,使之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从而怀着与作者相同的情趣进入学习状态。如学习《醉翁亭记》一课时,可设计如下导语: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不仅有许多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着无数蕴含深厚文化的人文景观。谈到安徽,大家在赞叹黄山、九华之时,可不要忘了这么一处地方,它曾经令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迷醉,并因此给自己取了个“醉翁”的雅号,那么,这是什么地方呢?今天就让我们大家跟随“醉翁”一起来领略醉翁亭的风采吧。这个时候学生的情趣就被激发起来了,急于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美景那么的让人陶醉,因此阅读兴趣也就大大增强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越接近作者的感情基准,叠印成一个人,这样感情合拍所产生的共鸣作用,无疑对进一步引导学生深深体味作品的思想内容,探究写作奥妙、挖掘社会意义都是大有裨益的。
知识激发,即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说明文是学生普遍不感兴趣的一种文体,导语的切入作用更显得重要。如学习《向沙漠进军》一文,就得要引起学生对沙漠的关注,引起对人类目前生存状态的关注。导语可做如下设计: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从太空俯瞰这个蓝色的星球,如梦如幻。但是在这个蓝色星球上,陆地仅约占29﹪,沙漠却又在争抢着我们的宝贵土地。仅我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就达33万多平方公里,沙漠、戈壁占去了我们国土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且在不断的蔓延扩大。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北非的撒哈拉沙漠总面积为770万平方公里,约占整个非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它的面积每年还在不断地增大。我们美丽的家园正在日益遭受沙漠的侵害,沙漠成为了严重威胁我们人类的自然敌人之一。那么,我们人类怎样才能战胜这个敌人呢?让我们一起从《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找一找办法吧。看谁能找到最多的办法?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都被激发了起来,进入新课的学习,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
同中求异法,就是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新知识探求的好奇心,再通过自己比较、体会而摸索出带普通性的知识规律。例如《孔乙己》一课可以这样导入:
我们学过了《范进中举》,吴敬梓以传神的笔调,塑造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范进这一典型形象。范进的喜剧命运,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了封建科举制的荒诞和黑暗,今天,我们要从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的另一侧面,去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接受。由范进这一人物入手导入新课,还可以使两个形象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
点出人物,以问题设悬念法,对于教材中具有鲜明形象的课文,教师可以先点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再通过与人物有关的问题的设问,给学生造成悬念。这样既能自然地引出课文,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急于从课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可以这样导入:提起花和尚鲁智深,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梁山好汉,他原是一名提辖,那么他是怎么出家的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做提辖官人而做和尚呢?我们通过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总之,教师无论设计怎样的导语,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导入新课题,因此导语的设计要尽量做到新颖别致,以便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阶段。
论文作者:严卫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学生论文; 导语论文; 沙漠论文; 知识论文; 苏州园林论文; 教师论文; 同学们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