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创伤性骨折病人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论文_纳和平

昌宁县中医医院骨伤科 云南保山 678100

【摘 要】目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予以康复护理方案,分析两组四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四肢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且两组均出现便秘、压疮、静脉血栓及创口感染等并发症,对照组37.04%多于研究组7.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9.74±4.67)d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方案,能够改善患者四肢功能恢复质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具一定临床应用与可行性研究价值。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康复护理;应用;效果;可行性

创伤性骨折属于临床骨科常见疾病,通常采用药物方案,但对情况严重者会采用特定手术方案[1]。为进一步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恢复质量,本研究主要对康复护理在本院诊治的5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为28-69岁,平均年龄为(46.12±5.83)岁,类型:盘骨骨折5例,上肢骨折9例,腰椎骨折5例,下肢骨折8例;研究组患者男18例,女9例,年龄为29-68岁,平均年龄为(45.45±6.32)岁,类型:盘骨骨折4例,上肢骨折11例,腰椎骨折5例,下肢骨折7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类别等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康复护理,其中包括饮食、规律作息及床旁四肢功能基础练习,每次半小时,每天一次。研究组予以康复护理方案,结合患者具体疾病类型及体质情况,予以针对性康复护理,同时积极与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提高认知水平,选择康复仪进行四肢功能训练,康复仪由上下肢的康复机、智能反馈相关训练及反负重的训练系统构成,能够科学专业为患者定制训练内容,每次半小时,每天一次,每周六次,同时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保障恢复质量,另外合理安排患者科学饮食及并发症预防。

1.3观察指标和评定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四肢运动的功能评分,包括仰卧俯卧、坐位平衡、坐到站、行走、手运动、上肢相关功能及全身的肌张力等项目,总分45分,分值与四肢运动的功能恢复呈现正比[2]。比较两组并发症(便秘、压疮、静脉血栓及创口感染等)、住院时间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由SPSS 21.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单位由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单位由[n(%)]表示,组间对比由χ2表达,P<0.05是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两组四肢运动的功能评分

治疗前,两组四肢运动的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提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

对照组出现便秘5(18.52%)例、压疮2(7.41%)例、静脉血栓1(3.70%)例及创口感染2(7.41%)例,研究组依次1(3.70%)例、1(3.70%)例、0例及0例,对照组37.04%多于研究组7.41%(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9.74±4.67)d少于对照组(22.28±5.34)d(P<0.05)。

3.讨论

创伤性骨折主要因事故或暴力造成,临床治疗需要疗程比较长,预后恢复较慢[3]。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而言,因骨折部位、程度及体质差异,临床骨折表现差异比较大,因此临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用最合适的临床方案,能有效保障患者预后康复质量[4]。本研究主要康复护理在本院诊治的5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本研究中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基础常规护理,通过分析两组四肢功能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四肢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比较具统计学上的意义,表明科学专业及动态调整的康复护理方案相比常规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肢体恢复。同时本研究分析两组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均出现便秘、压疮、静脉血栓及创口感染等并发症,但对照组37.04%多于研究组7.41%差异显著,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因患者骨折后会产生强烈的痛觉,会出现局部的知觉麻痹,因此患者对于感染等不能及时察觉,对于其常见并发症情况,康复护理组临床护理提前预防,并加强相关重视,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并清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5]。另外,结果显示研究组住院时间(9.74±4.67)d少于对照组,表明采用康复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缩短预后恢复时间。受时间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方案,能改善四肢功能恢复质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具一定临床应用与可行性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牛红.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3):86-87.

[2]聂薇,刘丽芳,彭芳.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6):161-163.

[3]余晶晶,王娟,胡晨辰.优化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的影响及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99-200.

[4]马梅花.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J].心理医生,2016,22(18):140-141.

[5]孟思璇,王敏.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7):221-222.

论文作者:纳和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在创伤性骨折病人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论文_纳和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