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与人为善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交往品德; 2.能力目标: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内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方法。 【教学重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方法。 【教学难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多帮别人想》 歌词:如果你和世界同成长,你的天空一定充满阳光,不要让伪装挡在关心朋友的前方,包容别人用你的好心肠;如果你用心帮别人想,每个明天都会充满希望,把所有封闭和冷漠的心摆在一旁,和我们一起欢唱…… [设计意图]歌曲的节奏欢快,可以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课堂上来,还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这节课的主题中,起到暖场、情感预热的效果,让我们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 过渡:(展示孔子图片)这个人大家认识吗?(学生反应:孔子)他的两句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反应:不知道,不清楚)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播放电影《孔子》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 [设计意图]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借助视频这种直观生动的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视频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而且孔子的这段视频也比较有趣,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借助学生的语文功底和古汉语词典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内涵。 [设计意图]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立”和“达”二字,学生凭借语文功底和古汉语词典基本能把握这句话的大致内涵;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科之间的相通性。这里要提醒的是思品学科中说的这句话的内涵是它传达的待人之道。 过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待人之道,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两条呢?来看看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活动一:生活在线 展示材料:细雨淅沥,秋风瑟瑟。车靠站,上来一位中年妇女,她走进一个座位,打量了一番,皱起眉头,面露不悦,嘴里喃喃自语。原来座位上不知哪位乘客不注意,滴了几滴水,弄湿了椅面。 她重选了一个空着的双人座位。入座时,随手把她那滴着水的雨伞放在了旁边的座位上…… 角色体验:1.中年妇女为什么会“皱起眉头,面露不悦”? 2.她会“喃喃自语”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中年妇女这个角色的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年妇女没有位子坐的糟糕心情,以及对把座位弄湿那个人的反感心理,为下面的小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 小组合作探究:请你评价一下中年妇女的言行。 学生活动(小组探讨,全班交流共享): 这个中年妇女也很没素质; 这个中年妇女不想别人把座位弄湿,而自己却把座位弄湿搞得别人无法入座——中年妇女没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师引导:中年妇女为什么要把伞放在旁边的座位上? 因为顺手;因为放在地上会把伞弄脏,而放在座位上很干净。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设计既有广度也有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好的思维品质和发散思维能力;对把雨伞放在旁边座位上这一小事的深入剖析,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不想没位子坐就不要把座位弄湿让别人也无法入座,从而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感悟“光想自己,不想别人”带来的后果,继而认识到“立人、达人”的必要。 过渡:刚刚我们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欲”能不能施于人呢?继续我们生活中的故事。大家看过《家有儿女》吗?其中有一集是这样的: 活动二:好心=好事? 剧情梗概:小雪发现同班同学宫海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就发动大家捐款。当小雪她们把辛辛苦苦捐来的钱送到宫海家后,却遭到了宫海的拒绝。宫海甚至声称要和她势不两立。 猜猜看:为什么小雪的好心却没办成好事?(学生猜测或描述) 播放《家有儿女》片段,揭晓答案。 教师归纳:看来,己所欲,也不一定能施于人。所以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道德,而“己所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很容易地发现宫海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家里又穷又破,而小雪她们的举动没有考虑宫海的感受,把自己觉得好的想法强加在了宫海身上。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化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认识到把自己喜欢的强加于人,同样是对人的不尊重、不理解,拓展了课本的内容。 过渡:不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施于人”,还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实都可以浓缩为一句话,那就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师提问:结合上述案例和我们探究的结论,你能不能概括一下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关系,将这节课的知识建构起联系,让知识更加系统。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所谓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最根本的就是想人之所想,理解他人。 过渡:那具体来说,该怎样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呢?这还需要大家帮助老师解决班上的两个问题。 活动三:烦恼靠边站 展示本班学生的烦恼 烦恼1:期中考试第一天,同学A在班上大声地对答案,还手舞足蹈地说:“耶耶耶……考得比班长好耶……”,搞得大家很烦…… 烦恼2:同学A和B是同桌。同学A说B经常会给她起绰号,如old black(老黑),意思是说长得太黑;同学B说A上课会讲话,影响他听课,而且还经常霸占他的“领土”…… 小组合作探讨: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烦恼? 学生活动(体验感悟,小组交流,全班共享): 对于烦恼1: 在表达情绪的时候要注意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顾及他人的感受。 可能有同学考得不好,第二天可能会因此受影响;班长心里肯定也会很不舒服,应告诉他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 对于烦恼2: 给他们换座位; 他们应沟通,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他们争的都是一些小事,同学之间不要太斤斤计较,退一步海阔天空; 同学A和B相互嫌弃,如果他们能互相看到对方的优点,可以相处得愉快一点; 同学朋友之间应学会欣赏、赞美、宽容,尊重我们之间的差异,加强沟通。 教师小结归纳: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希望这几名同学能吸取大家的意见,让烦恼靠边站。其实,大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收获了换位思考的方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谅解他人,宽以待人;学会欣赏,摒弃挑剔。 [设计意图]用发生在班级的真人真事创设情境,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资源,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鲜活灵动;由于是真人真事,学生感兴趣,所以更能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学生群策群力解决自己的烦恼,不仅掌握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具体方法,而且能很好地指导自己的校园生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和思品课的德育功能;同时,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烦恼的方法,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换位思考,我能行! 曾经,……我没能换位思考,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________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次反思的机会,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不足,同时知道正确的行为取向,从而做更好的自己。 环节三:齐唱歌曲,情感升华 齐唱《多帮别人想》,结束全课。 [设计意图]学生边唱歌边回顾本课的知识,深化认识,情感升华;同时,与导入首尾呼应,增强了这节课的完整性。标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文; 国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