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模板工程安装质量是墙柱竖向构件混凝土外观尺寸质量的基础和保障。因模板工程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将容易导致墙柱竖向构件混凝土成型后出现涨模、底部烂根、阳角漏浆及缺棱掉角等质量通病,共和苑项目通过对模板工程的事前主动控制、事中动态控制及事后的质量检查、分析和纠偏,运行PDCA循环质量控制体系,墙柱竖向构件混凝土外观尺寸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墙柱;模板;施工方法;
近些年来,因胶合木模板具有自重轻、易拼装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但同时因其强度、刚度、抗变形能力较钢模板、组合钢木模板等其它类型模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往往会出现涨模、底部烂根、漏浆等外观质量缺陷。
项目部通过汲取近些年的施工经验,并结合福建当地较好的施工工艺,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施、检查、纠偏及预防,目前墙柱竖向构件混凝土外观尺寸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一、工程简况
马尾旧镇共和里棚户区改造(共和苑)安置房项目工程分南北区,其中南区1栋高层,地下室1层,上部25层,建筑面积19958m2;北区12栋,地下室1~3层,地上8~9层,总建筑面积120296m2。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层高3.6m~5.5m,地上标准层层高2.9m,剪力墙截面尺寸为200mm、250mm、300mm、500mm,独立框架柱尺寸为400mm×400mm~600mm×600mm。
二、主要施工方法选择
为保证施工质量,项目部充分讨论分析因模板,制定了详细的模板工程质量实施计划、控制措施及预防纠偏措施,并对全体人员进行交底。
(1)模板:墙柱竖向模板选用16mm的覆膜黑木模板。
(2)背楞:50mm×100mm的木方,间距200mm。
(3)横楞:双方钢,方钢尺寸50mm×50mm×2.5mm,底部两排横楞间距225mm,其他排横楞间距455mm。
(4)螺杆:地下室外墙、消防水池、人防墙、地上部分主体结构外墙采用Φ14mm组合止水螺杆,并配套“3”型卡;其余墙体采用Φ12mm高强螺杆,配套Φ20PVC套管及“3”型卡,
(5)墙柱阴阳角拼缝处粘贴双面胶防止漏浆。
(6)模板与楼板交接面处设置木模板垫板防止根部漏浆和变形。
(7)剪力墙端部端面处设置对拉螺杆防止端面变形。
(8)临空墙预埋单头螺杆,并增设一道横楞及粘贴双面胶,防止错台和漏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过程中动态控制
模板安装前,施工员、质检员及测量员对模板安装的控制线进行复核,控制线复核无误后,对楼板与模板交接面处设置木垫板,木垫板内侧与模板内侧面平齐,若楼板平整度高差大于3cm,则先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找平。在模板底部设置木垫板的工艺做法取代传统的在模板底部用水泥砂浆塞缝,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墙柱根部基本无烂根现象。
模板拼装前,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绘制配模图,优先选用整板、大板,尽量避免开锯现象,整板、大板设置以255mm为基数的对拉螺杆孔。在安装前对模板的螺杆孔进行核实检查,检查合格的方可用于现场安装,模板开孔不符合要求的则先对开孔眼采用玻璃胶进行封堵,封堵完毕后复查封堵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剔除后重新封堵。
模板安装过程中,及时进行过程监督检查制度,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对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轴线偏移、阴阳角拼缝处粘贴双面胶、临空墙防漏浆及防错台措施、剪力墙端部的断面的对拉螺杆安装质量等质量控制点全面排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在现场留下检查痕迹和整改标识,并书面记录临时存档,整改完毕后进行复查,不符合要求的继续整改,继续现场标识和书面记录,依此循环,直至模板安装质量复查合格。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墙柱模板拆模过程中,专人跟踪督查,避免因拆模过早或拆模不当损坏已成型的墙柱混凝土,影响墙柱竖向构件混凝土的外观尺寸质量。
四、事后成品质量检查、纠偏及预防
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完毕后,及时组织项目工程部、质检部、技术部和施工队对混凝土成品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检查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并制定详细的措施进行纠偏,预防后期出现类似的质量问题。项目部通过事后质量控制取得了以下效果:
(1)在混凝土垂直度偏差检查过程中,发现模板安装垂直度接近规范临界值(如垂直度偏差为6mm~8mm范围内)部位的混凝土构件,其垂直度极易出现超出现浇混凝土垂直度偏差的情况。项目部通过分析讨论,现场模板安装质量必须严于规范要求,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6mm。通过此措施,在后期混凝土构件垂直度偏差检查过程中,基本未出现超过规范允许偏差的情况。
(2)经过对多次检查数据的科学统计及分析,发现某些不同楼层的相同构件出现相同质量缺陷情况的频率大,通过对此部位质量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查明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并对安装此部位模板工程的施工队人员进行专项交底,在过程中重点检查及控制,在后期施工中的质量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出现质量缺陷的概率在可控范围内。
(3)检查中发现卫生间、厨房、楼梯间、阳台等降板部位的墙柱根部烂根现象严重,质量缺陷重复出现频率大。通过加强降板边角部位混凝土抹面收光质量过程控制,在降板处粘贴双面胶,严格要求模板根部直接坐在降板面上,在根部设置木垫板找平,此部位的墙柱烂根质量缺陷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出现质量缺陷的概率在可控范围内。
(4)通过严格控制在阴阳角模板拼缝处粘贴双面胶,墙柱线角处基本未出现漏浆,墙柱线角棱角分明,强度高,外观尺寸质量效果好,且在拆模中也有利于成品保护,不易损坏。
(5)前期检查中发现剪力墙端面的断面的平整度及垂直度极易出现超过规范允许偏差的情况,通过分析原因,发现采用对撑加固剪力墙端头断面的工艺做法不能保证混凝土成品尺寸质量。通过在背楞方钢处焊接Φ20mm的镀锌钢管(利用水电安装材料切割下来的余料),并在断面处设置双方钢和高强对拉螺杆固定,在过程中对所有断面处的模板进行重点检查及过程监控,此部位的混凝土成品质量效果明显改善,出现质量缺陷的概率在可控范围内。
作者简介
姓名:覃小洪,性别:男,出生日期:1987.10,职务:助理工程师,单位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论文作者:覃小洪,全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模板论文; 质量论文; 混凝土论文; 螺杆论文; 构件论文; 偏差论文; 垫板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