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故事对轻度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有效性的个案研究
——基于优势视角的分析
刘英玲
(大理大学学报编辑部,云南大理 671003)
[摘要] 社交障碍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核心障碍,社会故事作为一种认知干预方法在国外常用于改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障碍。基于优势视角,将一名轻度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重复行为转化为社会故事,通过阅读故事、理解测验和角色扮演对其进行社交障碍的干预,有效地帮助个案研究对象掌握了目标技能和控制了问题行为。从优势视角出发,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某些特质转化为优势,从而助其自助,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社交障碍;社会故事;认知干预;优势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社交障碍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下文简称ASD)儿童的核心症状之一,所有患者在这一领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因此,加强其社会性一直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的重要领域。Carol Gray于1991年依据自身教学经验发展起来的社会故事(Social Stories)是一种用于提升ASD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干预方法。作为一种认知干预方式,它不同于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行为干预,其主要目的是解决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经常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改善由于缺乏社会性认知能力、心智发展迟缓而导致的不能理解他人的情绪、想法、观点以及不能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等社会交往困难部分〔1〕。该方法向ASD儿童解释环境中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帮助他们理解环境,从而诱导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或社会技能。国外通过社会故事来改善ASD儿童的社会性已有实证研究的成果:Scattone等采用多基线设计对三名在7~15岁的自闭症儿童实施干预,结果三名儿童的目标行为出现率都有所下降〔2〕;Adams等采用社会故事对一名7岁自闭症儿童实施干预,结果被试目标行为下降率在48%~74%〔3〕。
然而,社会故事作为一种改善ASD儿童社会性的认知干预方式,其作用在国内尚未得到充分认识,较少运用于实践。少数研究者报告了运用社会故事对ASD儿童的情绪问题、社交障碍等方面进行干预的结果〔4-5〕,但相关个案研究十分匮乏。目前,国内对ASD儿童社会性干预的研究多从问题视角展开,即多数研究将注意力集中于他们是有瑕疵、有问题、有病理和疾病的人,忽视了其本身拥有的发展资源和潜力。此种弊端在20世纪80年代得以改观:社会工作领域出现了“优势视角”的思维方式,提倡从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问题视角的新角度来看待案主,动员案主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6〕。优势视角应用于ASD儿童干预领域能有效弥补传统问题视角的缺陷,但目前国内缺乏实证研究的成果① 中国知网上能搜索到的相关文章参见:李晓燕《同伴型优势视角: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幼儿语用交互支持方略探索》,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4期第43-46页;黎翔《优势视角下的个案辅导模式——基于厦门市自闭症儿童若干个案的分析与思考》,载《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14-17页。 。
本文以一名在民办小学三年级随班就读的轻度ASD儿童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优势视角下将轻度ASD儿童的重复行为转化为社会故事,进而用社会故事法对其社交障碍进行干预的有效性。
如表4所示,地膜处理下小区产量略高于露地,地膜处理下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均早于露地处理,全生育期比露地少4 d;地膜覆盖下的株高、分蘖数高于露地,穗长、穗粒数在两种处理间没有差别;但是地膜处理下啤酒大麦的倒伏量明显高于露地处理;在病虫害和整齐度上,两者亦没差别。地膜播种密度525万粒/hm2的株高、穗长、穗粒数与600万粒/hm2的相近,在分蘖数和产量上,525万粒/hm2的高于600万粒/hm2(见表5、表6)。
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出生后至确诊前的概况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名在民办小学三年级随班就读的轻度ASD儿童,男孩,化名JJ。JJ出生于2008年5月,足月,剖宫产。1岁半之前很难带养,睡眠少并易惊醒,容易哭闹,食量偏小。1岁左右开始在自然环境中仿说语言;2岁时其功能性语言的水平接近同龄普通儿童的水平,但其语言的词汇、句式不及普通儿童丰富,且在情绪失控时会说出与当时情境无关的话语;对于中国古典诗歌和英语单词有着较好的机械记忆能力;整体语言面貌相对于其年龄来说显得较为幼稚。从1岁半开始,JJ出现重复行为,主要的高频重复行为是用双手不停拍打墙壁,伴随重复行为的加深,JJ与家人和外界的互动逐渐减少,和家人眼神对视的频率少且持续时间短,很难与人进行游戏互动。3岁时JJ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被确诊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具体表现为语言和社交障碍、重复行为以及兴趣狭窄,自闭程度为轻度;因为不太听指令,没有完成医院开出的智测项目。
造成学生作业质量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要想使学生改变现状,我们可以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相结合的策略。当学生通过努力,在作业的某方面有所进步时,就可以适当抬高评价等级,对他们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这种策略,对中下的学生非常实用。
2.研究对象确诊后接受专业干预的情况
JJ的父母在其被确诊为患有轻度ASD之后,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心理调整阶段,继而以完全接纳孩子的态度积极寻找帮助其减轻障碍的途径。2012年10月,JJ母亲带着他进入“北京星星雨”① 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成立于1993年3月15日,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的民办非营利机构(NGO),创始人田惠萍是一位ASD患者的家长。“星星雨”在国内ASD干预领域享有盛誉,缘于其在国内最早致力于为ASD儿童的家长提供专业的干预培训。 接受了为期75天的家长培训;2014年10月,JJ进入青岛“以琳”② “以琳”是青岛市自闭症研究会、青岛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的简称,创立于2000年10月6日,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创始人方静是一位高功能ASD患者的家长。从创建以来,“以琳”致力于以ABA为主要教学方法,并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手段(社交游戏干预、奥尔夫音乐治疗、感觉统合治疗等),为学龄前的ASD儿童提供干预服务。 接受为期1年的干预。除此之外,2011年11月至2016年6月,JJ一直在湖南省某市的康复医院接受政府提供给特殊儿童的抢救性干预治疗。在接受相关家长培训的基础上,JJ的母亲通过应用行为分析法(ABA)在生活中随时对JJ进行干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运用社会故事对个案进行干预研究。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观察法和访谈法。以观察法记录研究对象接受社会故事干预前后的整体状态,以便于分析个案干预的结果;通过与JJ母亲的访谈,了解JJ的语言、认知水平及其在理解社会规则和他人情绪方面的特质;通过与JJ的访谈,帮助其回忆故事情境中自身的感受和困惑,并引导其用自己的话语编写社会故事。
(三)研究过程
在进行干预前,对JJ的情绪问题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导致情绪问题的主要诱因并评估目标技能,然后拟定干预方案,根据目标技能编写社会故事并实施干预计划,最后分析干预结果。
三、实施内容与分析
(一)进行干预前JJ情绪问题的观察和记录
社会故事二题目:遗憾是一种特别的感觉。目标技能:体验和接受遗憾。内容:不下雨的时候,我们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如果下雨,就在教室里上,这样不会感冒。在教室里上体育课,我有点遗憾,我可以接受这种感觉。其他的同学开心地在教室里读书和写作业,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
(二)确定目标技能
分析引发JJ情绪问题的当前事件,发现引起其情绪问题的直接事件有以下几类:外界有他人(主要是儿童)的哭闹声;雨天改为室内上体育课;JJ母亲阅读手机上的文字信息;在校外遇见老师或同学;身边有亲人或熟人在评价某人或某事。详见表1。
福州市由5区8县组成,对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的调查问卷主要集中在建成区即仓山、鼓楼、晋安、台江以及马尾5区为主,共计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具体各区的问卷样本数见表1。因为仓山区面积最大,居住人数也较多,故对其问卷数分发的最多(104份);鼓楼区(46份)与台江区(48份)是福州市人口相对较为密集的区域,故对其发放的问卷数仅次于仓山区,而马尾区(16份)由于人口相对稀少,故问卷数相对较少。问卷调查的样本数基本符合本次研究的需要。经信度检验可知,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37,通过了Hotelling的T平方检验,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表1 JJ情绪问题行为观察记录表
表1中5个前提事件是导致JJ情绪问题的主要诱因,从而确定对相应的5个主要目标技能进行干预: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遗憾的感觉;了解汉字的作用;接受在学校之外遇到老师或同学;接受身旁有人对某事或某人进行评价。
(三)拟定干预方案
JJ属于轻度ASD儿童,具有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基于此,拟定对引发JJ情绪问题的主要直接事件进行认知干预,即用社会故事的方式对其进行认知干预。选择社会故事作为干预手段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基于JJ具有的一种重复行为特质:JJ从3岁开始(其时JJ已经可以复述故事情节),由于事理逻辑理解和情绪体认方面的障碍而导致情绪波动后,JJ会在当时或者事后要求陪伴的成年人复述该事件,JJ会一遍遍要求陪同的成年人重复给其讲述根据其经历编成的“故事”。鉴于这个特质,笔者根据5个目标技能和JJ一起回忆事情的经过,分别针对每个技能设计一个社会故事。编写完社会故事后,定期进行干预。
红军告诉斯诺,长征途中,他们到处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红军的名声早就已经传开,经常会有被压迫农民派代表团来要求他们绕道去 “解放”他们。斯诺到保安以西的甘肃边境和前线去的时候,路上没有地方住,就借宿在农民的茅屋,吃他们的饭,同他们谈话。在这些质朴的农民嘴里,他听到了他们对红军最真实的看法,他们说,红军是农民的儿子。
(四)编写社会故事
为了让JJ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故事并运用其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依据社会故事的编写原则,编写帮助JJ掌握上述5个目标技能的社会故事,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社会故事的编写过程中,以JJ的回忆为主,笔者适当引导,在JJ对细节记忆模糊、表述不清或者情绪体认有困难时,用适当的语句帮助其表达,最后形成便于其掌握和理解的社会故事。与大部分ASD儿童具有视觉优势不同,JJ的优势体现在听觉上,根据他的这个特点,社会故事初期的编写以口述的方式进行,经过JJ和笔者多次对引发其情绪问题的事件进行回顾,将故事情节基本确定下来,笔者辅导JJ将这5个社会故事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其中的生字加注拼音。以下是5个社会故事的内容。
社会故事一题目:小朋友哭闹时,我这样做。目标技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内容:小朋友难受时会哭闹。那是他们当时的感觉,我不一定会难受。如果不愿意听到哭闹的声音,我可以离他们远一点,或者用手捂住耳朵,轻轻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曲。
中国专利法经第三次修订后,在第69条(一)增加了“进口”一项,从而为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打开了大门。按照中国参与立法者的解释,这一调整主要是出于政策考虑,中国仍然是技术输入国,需要为高科技产品的进口提供便利,以促进经济发展[9]。
在运用社会故事对JJ进行干预前,笔者用《ABC行为观察记录表》对其进行了一周内自然状态下情绪问题的观察记录,发现其一周内共产生情绪问题40次,其情绪问题具体表现为在一定情境下出现焦虑状态,不断重复某一句固定的话语,有时与当时情境有一定关联,多数是非情境性语言。
社会故事三题目:汉字的意义。目标技能:了解汉字有丰富的意义。内容:妈妈的手机里有很多汉字,它们可以表示家庭作业、天气预报、开会的通知、约定的见面时间和地点、别的小朋友的近况。妈妈看手机里的汉字时,不一定每次都会看我的家庭作业,我可以放心地做自己的事。
社会故事四题目:在学校外也会遇见老师或同学。目标技能:接受在校外遇到老师或同学。内容:不上学的时候,我的老师或同学可能会去外面吃饭、游玩或者参加别的活动。我有可能在餐馆、商场、游乐场、郊外、公交车等地方遇到老师或同学。放假期间,在校外遇到老师或同学不代表马上要上课,我可以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本研究的干预计划集中在一个月内进行,主要通过3种方式展示社会故事,即口述社会故事、阅读用文字记录的社会故事和开展假想游戏,不同的方式应用于不同的情境。其一,在JJ家以外的场所,如学校、商场、公交车、游乐园等地,当笔者预判到有可能会遇到引发JJ情绪问题的情境时,提醒JJ口述与该情境相关的社会故事。当JJ口述完成后,笔者再次提问,确认JJ知道在此种情境下如何调整情绪和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其二,在家里,笔者按照计划和JJ一起阅读文字记录的社会故事和开展假想游戏,对拟定的目标技能进行干预,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干预的时机一般是每天上学、外出之前和临睡之前。干预的程序是:大声朗读社会故事——理解测试——假想游戏。JJ先大声朗读社会故事,反复数次。笔者根据社会故事的内容,对JJ进行随机提问,考察其是否真正理解故事中的事理逻辑。最后,笔者和JJ依据故事内容开展假想游戏,分角色扮演社会故事中的人物,帮助JJ掌握目标技能。
(五)实施社会故事干预
社会故事五题目:人们谈话的内容很丰富。目标技能:接受身旁有人对某事或某人进行评价。内容:大人们谈话时有可能评价自己的孩子、他们的朋友、电影演员、歌手等人,有时会谈他们感兴趣和关心的事情。他们谈话时不一定会评价我的表现,我可以在旁边安心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四、讨论
(一)研究结果的讨论
上述5个目标技能共进行1个月的干预后,使用《ABC行为观察记录表》对JJ两周内自然状态下的情绪进行了观察和记录,统计了JJ两周内情绪问题的总次数和宣泄情绪方式上的改变。两周内仅有在学校外遇见同学这一事件引发了JJ的短暂情绪波动,面对上述研究中有可能触发情绪问题的5个事件时,JJ基本上能自我进行认知上的调整并使用正确的情绪宣泄方式。情绪问题的次数大幅度降低,说明在使用社会故事对JJ进行认知干预后,其已经掌握了干预初期拟定的目标技能,社会交往障碍的症状得到较大改善。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两种理论:“心理理论”和“感情认知障碍说”是社会故事法得以开创的理论基础。Baron-Cohne认为,自闭症患者社会能力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心理理论”的缺失,即患者缺少体察和推断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因而无法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反应〔7〕。Hobson等认为,自闭症患者的本质性障碍不是知觉障碍,而是人际-感情认知障碍,即患者无法理解他人的感情及多样的表现形式。上述理论认为,自闭症患者由于社会认知功能方面的损害导致了其社会性障碍,基于此,社会故事作为一种认知干预方法被应用于ASD儿童的干预中。
在城市建设当中,房地产开发很重要。当前我国实行了城市化政策,需要提供大量的保障措施跟进。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这样才可以解决在经济发展当中所带来的相关城市病,如环保、房价高等问题,也能促进公共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调动与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怎样才可以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看总体规划是否合理,施工过程是否高效,后期销售是否理性,各个阶段的风险管控措施是否到位等。而在这么多需要考虑的内容当中,风险管理又是其中的重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已有运用社会故事对ASD儿童进行干预的实证研究。Gentry和Doepke采用A-B-C-BC-A设计对三名自闭症男孩的干预实验表明,社会故事法在教给自闭症儿童合适行为上是有效的,且效果可以得到保持〔8〕。Swaggart等采用A-B实验设计考察了社会故事法和社会行为技巧训练法同步运用的效果,三名被试年龄在7~11岁,症状表现从轻微到中度,结果发现三名被试的不适当行为均有所减少,适当行为有所增加〔9〕。
本研究用社会故事法对研究对象JJ进行认知干预,取得了预期的干预效果,社会故事改善了JJ在事理逻辑理解上的障碍,帮助其掌握相关情境下的应对技能,JJ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得到缓解,社交焦虑和障碍降低。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国外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即社会故事法是改善ASD儿童社交障碍的有效方式。
随着融合教育在国内的开展和推进,更多ASD儿童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由于其自身在社交、理解上的障碍和国内特教资源教师的缺位,他们的融合之路举步维艰。社会故事作为一种能提升ASD儿童社会性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果能普遍应用于随班就读的ASD儿童的干预中,也许能较大程度地改善他们融合教育的困境。但目前社会故事在ASD儿童干预中的重要性在国内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社会故事应用于ASD儿童干预有效性方面的研究更是几近空白。因此,本研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呈现了社会故事在国内ASD儿童干预中的有效性,有助于社会故事法在国内的推介。从这个角度而言,本文的研究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然而,研究本身也有尚待改进之处,例如,如何确定个案研究对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如何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兼顾量化研究,对社会故事干预效果的维持成效和类化成效还需要跟踪研究。
(二)干预和研究视角的讨论
在本文的研究中,干预视角的转化是非常关键的选择。通过个案研究揭示:从不同的视角来看,ASD儿童的某种行为,既有可能成为问题行为、自我刺激行为,也有可能成为其改善自我症状的优势行为。在此,优势视角的引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之前从问题视角来看,JJ在引发情绪焦虑的事件发生前后反复讲自己的经历是一种自我封闭的行为,在此过程中,JJ很难接受外界的刺激和信息;如果任其深陷其中的话,JJ每次复述自身难受的经历时又会再次进入当时的情境,从而一再引发其负面情绪。JJ的母亲是JJ生活中的主要陪伴者和教育者,在早期发现JJ喜欢重复讲述自身负面体验的事件时,JJ母亲会陷入焦虑,常常用安排JJ做其他的事情来将其从中抽离出来。但是,这样做不能从根本上缓解JJ因为社交障碍引发的焦虑,而且正确的应对模式也很难建立起来。
政府雇用雇员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但行政机关所需要的事务有的是长期的,有的是短期的。长期的事务需要公务员长期做,而短期的则可以通过雇员来做。这里短期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事务进行分析,可将工作量和时间长短充分考虑进去,从而计算出所需雇员的数量。事实上,有些事务是长期的,但也可雇用雇员,所以雇员可分为长期和短期,通过长、短两种形式的结合可以节约成本,减少财政支出。
从优势视角来看,在每次经历情绪负性事件后JJ反复讲述事情经过的重复行为,也可以被当作自我矫正和进行认知干预的有效途径,即引导JJ回忆、讲述引发负性情绪的经历,并改编成社会故事,这样既能适时地帮助JJ掌握面对此情境的恰当目标技能,又可以避免JJ因为重复而封闭自我和再次陷入负性情绪中。综上,从问题视角来看,JJ重复讲述自身经历的行为是一种问题行为或自我刺激行为;从优势视角来看,可以将其转化成帮助JJ理解社交规则的社会故事,视角的转变带来了干预模式上的变化,且取得了显著的干预效果。
人工智能到底是劳动者的福音还是掘墓人?一方面,人工智能使人类从辛苦、危险、无聊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并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替代人对就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使劳动者的隐私处于风险之中。应当看到,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关键的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人类使用技术的方式。[14]人工智能利弊兼存,重要的是如何扬长避短,包括在劳动法上对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予以消解。人工智能在技术和实践层面的火爆发展倒逼法律,当务之急不是陷入对人被机器取代的预测和无谓恐惧中去,而是应探索如何以法律确保技术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人工智能推动法律,法律决定人工智能的未来。
ASD儿童虽然自身存在各种发展障碍,但其自身仍然各具优势。如音调知觉作为自闭个体的一种超常认知功能,已被众多的研究重复验证。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已有的与自闭症相关的知觉理论,还能帮助人们去理解这种优势会如何影响自闭症个体其他的认知加工和他们的学习与生活〔10〕;国外也有关于ASD儿童的听觉优势的研究〔11〕及其视觉优势的实验研究〔12〕;有的ASD儿童虽然语言表达受限,但却具备极强的动手能力。甚至很多ASD儿童所共有的特质——刻板摆放物件,也都可以从优势视角来看待,发掘其内在潜力,科学地扬长避短,帮助ASD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最终助其自助。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社会故事对轻度ASD儿童进行认知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其在情绪理解、社交技能等方面的障碍,帮助其掌握真实社交情境中的相关技能;从不同的视角来看,ASD儿童的某种行为,既有可能成为问题行为、自我刺激行为,也有可能成为其改善自我症状的优势行为。因此,在ASD儿童的干预和研究中,视角的转化非常重要。在陪伴和干预ASD儿童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由于问题视角所导致的弊端。陪伴者和干预师应该于生活的自然场景中以优势视角来观察ASD儿童所具有的特质,用智慧和技术将这些特质转化成助其自助的优势。希望优势视角能成为ASD儿童干预在方向上的积极选择。
[参考文献]
〔1〕REYNHOUT G,CARTER M.Social Stories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06,36(4):445-469.
〔2〕SCATTONE D,WILCZYNSKI S M,EDWARDS R P,et al.Decreasing Disruptive Behavior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using Social Stories〔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02,32:535-543.
〔3〕ADAMS L,GOUVOUSIS A,VANLUE M,et al.Social Story Intervention:Improv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a Child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2004,19:8-16.
〔4〕李晓,尤娜,丁月增.社会故事法在儿童自闭症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10(2):42-47.
〔5〕孙玉梅,邓猛.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故事干预有效性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0(8):42-47.
〔6〕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4-14.
〔7〕BARON-COHEN S.Mindblindness:An Essay on Autism and Theory of Mind〔M〕.London:MIT Press,1995:28-75.
〔8〕GENTRY J A,DOEPKE K.Th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Story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R〕.Annual Meeting of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Dallas,Texas,2004.
〔9〕SWAGGART B L,GAGNON E,BOCK S J,et al.Using Social Stories to Teach Social and Behavioral Skills to Children with Autism〔J〕.Focus on Autistic Behavior,1995,10(1):1-16.
〔10〕邓志洲,王穗苹,于洛迪.自闭症个体的超常能力:音调知觉优势〔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5-99.
〔11〕ANNA REMINGTON,JAKE FAIRNIE.A Sound Advantage:Increased Auditory Capacity in Autism〔J〕.Cognition,2017(166):459-465.
〔12〕PETER A,VAN DER HELM.A Cognitive Architecture Account of the Visual Local Advantage Phenomenon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Vision Research,2016(126):278-290.
A Case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Stories in the Intervention of Children with Mil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vantages
Liu Yingling
(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Abstract〕 Social disorder is the core disorder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 a cognitive intervention method,social stories are often used to cure the social disorder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broa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vantages,the repetitive behaviors of a child with mil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re transformed into social stories,and the intervention of social disorders through reading stories,comprehension tests and role-playing can effectively help the subjects of the case study master the target skills and control the problem behaviors.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vantages,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ransforming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to potential advantages so as to help them help themselves.
〔Key words〕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social disturbance;social stories;cognitive intervention;the perspective of advantages
[中图分类号] B8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2266(2019)05-0081-06
[收稿日期] 2019-01-25
[修回日期] 2019-03-20
[作者简介] 刘英玲,讲师,主要从事特殊教育研究.
[DOI] 10.3969 ∕j.issn.2096-2266.2019.05.015
(责任编辑 杨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