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践与探索-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践与探索-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践与探索
——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

李 旭 周琬清

(南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摘 要: 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提升办学水平和各地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服务社会面临诸多困境。以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从专业发展目标、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专业教师积极性等方面总结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成功实践,以期为正在探索转型发展路径的高校和相关专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实践经验

服务社会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功能的延伸,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责任与使命。近年来,众多地方本科高校已明确意识到转型发展要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坚持立足地方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论断,对于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新的挑战。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较强,与经济社会联系较紧密,且旅游业又是各个地方的支柱或主导产业,因此,是众多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点专业,也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排头兵。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下,旅游管理专业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和水平已成为各个高校和旅游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1 旅游管理专业服务社会面临的困境

从总体上看,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其专业特点,与地方经济社会联系较密切,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由于各个高校所处的区位、专业定位、师资水平以及社会服务的机制、实践过程、政策环境等各种原因,仍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对地方本科高校来说,如何把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更有效的连接起来,更需要深入探讨。目前,从宏观环境上看旅游管理专业服务社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服务社会的观念意识存在偏差

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服务观念也有了很大转变,但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从学校层面来说,很多高校自身缺乏积极服务社会的主动性,与地方经济联系不够紧密,顶层设计不重视服务社会,所属各学院和各专业自然没有积极服务社会的动力。从教师层面来说,在高校内,很大一部分专业老师的认知出现偏差,埋头于教学教研工作,不愿关注社会服务,更不愿走出校园积极参与服务地方旅游经济中去。

1.2 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旅游管理专业以旅游业为依托,旅游业涉及的范围较广,牵扯的行业相对较多,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时,要考虑到旅游业的方方面面,考虑到服务社会经济的全面性。如旅游业所涉及的酒吧、高尔夫球、休闲会所、科技展馆等都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素养的学生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但这些在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却体现较少,不能满足当前旅游业社会服务的需要。此外,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行业从业经历也存在不足,知识结构固化,行业从业时间偏少,从业经历缺乏等都直接影响服务社会的效果。

2.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角度来看待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性。我们国家在学校教育方面的建设成效显著,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目标。以成人教育为载体的继续教育形成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发展局面,构建了遍布全国城乡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的学习通道。但通过对2017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分析,我们的继续教育覆盖面仍不足,大量的在职人员在职业能力提升和自我学习需求方面的诉求仍缺乏有效的获取渠道。这些学校后教育的各类学习需求仍需继续教育来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学习资源。

1.3 科技创新转化效率较低

为持续推动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能力,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把旅游管理专业的社会服务工作看作是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设立专门的机构,统筹管理社会服务的相关工作。学院成立“南阳市国土与规划研究所”,负责承担旅游规划、土地规划等规划项目。其次,制定规范社会服务工作激励机制。在制定专任教师考评标准时提升社会服务工作的权重,对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在职称评审、岗位晋级、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统筹考虑。学院明确社会服务项目达到一定质量后,可以作为个人工作量一部分,在年度考核中按一定比例计分。第三,完善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在教师工作考评时,将社会服务工作成效作为一项重要标准,转变过去唯论文、唯项目的片面考核依据。学校为提升专业教师服务社会能力和水平,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学队伍,制定规章制度实施专业教师的“能力提升工程”,鼓励专任教师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旅游管理专业先后安排多位教师到南阳市中国旅行社、大观苑景区、中州国际酒店等企业实践锻炼,选派一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到方城县旅游局挂职锻炼,同时,鼓励本专业教师积极培训、考取茶艺、调酒、导游、信息化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为服务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4 社会服务机制不完善

目前,部分高校对相关专业的社会服务制度的制定和管理还不完善,对旅游管理专业服务社会不够认可,评价机制也不完善,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是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和措施。很多学校现阶段仍将论文和项目作为评价教师工作量的关键指标,对教师服务社会的工作不够重视,评价机制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全面,奖励措施不稳定。其次是社会服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教师和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规范,运作机制不明确,成果的申报往往找不到政策依据和支持。第三是社会服务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布置,很多学校在指定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发展规划等的时候没有将社会服务工作纳入系统中去,导致社会服务工作缺乏前瞻性,只重计划不重落实,社会服务工作效率低下。

老柿树十几丈高,树下的阴凉比一个晒场还大。一般的小雨,坐在树下湿不了衣裳。晒场知道不?杨小水的叙述很立体,像是怕她的笔友精神不集中,不时会问对方一个问题。然后她自己解释说,晒场就是我们农村打粮食晒粮食的场子,又平又大。这儿也是杨湾人的饭场,一天三顿饭,到了饭点儿就有人端着碗围过来。

2 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

自国家提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以来,南阳师范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适时的提出了相应的转型发展目标和措施。转型发展的要求就是要求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逐步的转向应用型,要求高校发挥自身优势,为高校所在地区提供全面的社会服务。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学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探索,不断改革,摸索出一条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新方法。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南阳师范学院的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方面应走在学校的发展前列。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不仅为地方(南阳市及周边地区)输送大量的高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同时与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广泛的开展合作,进行人才继续教育,同时在科技创新方面,与政府、企业共同攻克科研难题,探索出了一套完善的服务社会的机制和路径。

2.1 科学定位专业发展目标,完善目标管理机制

首先,在育人目标上,旅游管理专业紧扣学校所在地——南阳市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业发展态势,着力满足南阳市及周边地区对旅游服务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专业技能水平较高、职业道德素养良好、创新创业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近5年来,专业累计培养学生500余人,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实践2000余人次,为南阳市旅游业发展贡献了力量。其次,在服务社会能力目标上,旅游管理专业立足南阳市及周边地区,面向旅游业各部门,聚焦区域与地方旅游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发展需求,努力在强化社会服务和提升社会贡献中促进专业发展。第三,在产教融合目标上,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考察等,提高专业教师对本专业发展目标的认同和理解,从思想意识上转变专业目标认知,使老师明白专业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教好学生,还包括专业的知名度和社会服务能力,引导教师走出去,积极参与相关的社会服务。学院为鼓励教师转变思想意识,每年均组织专业教师外出与地方旅游企业单位座谈,先后组织专业教师赴南阳市区、社旗县、西峡县、内乡县、方城县等地与景区、旅行社、酒店和旅游局进行座谈,及时了解当前南阳市旅游发展态势,坚定专业教师服务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旅游管理专业制定了“以学校转型发展目标为依据,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专业发展、管理机制、成果评价等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意识,积极引导、鼓励本专业师生参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活动中,进而提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知名度,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的发展目标,在此总体目标引导下,设置多个分目标,分目标环环相扣,相互支撑,通过对分目标的管理实施,使总体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2.2 合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体系,提升学生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

经过多年建设,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完成省部级课题6项、地厅级课题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 10篇、权威核心15篇;出版教材、专著6部;承接旅游规划项目和相关地方委托科研项目10余项,接待旅游咨询1000余次,为地方政府的旅游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

确保科研成果有效的转化成行业生产和服务能力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始终坚持服务社会、提高科研转化效率目标导向,积极的参与本地区社会服务工作。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密切结合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根据行业需求适时调整科研方向和关注热点,真正做到科研与实践相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在重视纵向研究的同时,着力加强横向课题的研究,不断将应用型研究成果付之于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践中去,提高了社会服务工作的效率。此外,旅游管理专业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采取各种手段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重视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和选拔工作,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创新力十足。

采用SPSS 20.0分析数据,以表示(±s)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时,P<0.05。

2.3 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教师服务社会能力和主动性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文科专业,在科技开发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此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转化效率较低也是困扰该专业服务社会的一大原因。众多地方本科高校都存在着共性特点:一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科研总体实力较差,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影响力较小,专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足。二是专任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不足,教师的科研以发表学术论文和申报科研项目为第一要务,没有将成果积极主动的转化为社会经济服务的生产力。

2.4 不断提高科研服务转化效率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根据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新的业态特点,动态调整课程体系设置,融入新的课程,剔除过时和落后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跟上旅游业时代的发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为提升本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注入新动力。历次课程体系调整时,课程变动均超过20%,如根据旅游业的新特点,增加月季花卉实习周,为南阳市每年的月季花会提供服务,增加《导游才艺》《旅游电子商务》《遗产旅游》《韩语》等课程,全面满足当前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提升本专业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的关键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旅游管理专业通过修订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巩固学生理论学习水平,强化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做到学习和就业实习零对接,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学分占比达到33%,开设实验实训课程27门,实验项目116项,年均达52950人时数。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显著提升了学生服务地方旅游经济的水平和能力,该专业学生几年来到南阳市及周边地区的景区、饭店、旅行社等单位实习或开展社会服务,均得到了所在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2016年4月,该专业学生参加武侯祠志愿讲解服务受到原中宣部部长刘奇葆的接见, 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项目入选中央文明委“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2.5 不断拓宽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领域

旅游管理专业不断拓展和深入服务社会的领域,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旅游业各个部门。旅游管理专业持续提高原有服务领域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景区导游讲解、旅游培训、旅游规划等几个方面一直是该专业的传统服务社会领域,且成效显著,近年来连续四年承担了南阳市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培训,培训旅游管理及服务人员5000余人次;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为丹江大观苑景区、五朵山景区、南阳市旅游局、卧龙区劳动局、王府饭店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培训从业人员1500余人次;接待旅游咨询1000余人次。2017年4月被河南省旅游局授予河南省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旅游规划设计先进单位,在全省被表彰的23家单位中,旅游管理专业是豫西南仅有的一家。

对于一些新旅游业态所涉及的服务领域,如博物馆、纪念馆讲解服务,大型会议会展志愿者服务,政府部门接待服务等,该专业通过培训学习,人才引进等手段也取得了突破,每年南阳市月季花会期间,该专业学生和老师都积极参与,特别是2019年南阳市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期间,该专业为大会的开办提供导服、讲解、翻译、接待等服务,获得了国内外与会人士的高度认可。

3 结语

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方面逐步形成了学校、学院、专业教师、学生、地方政府、旅游企事业单位等利益主体多方协作,合作共赢的局面。学校和学院的主体性得以明确,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得以激发,学生的服务技能水平不断改善,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满意度持续提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在旅游管理专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属性得到明确和重视,为地方服务的同时,也改善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办学水平和层次,成为学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特色专业。“路漫漫其修远兮”,旅游管理专业将继续秉承服务社会和培养高层次复合人才的理念,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提升办学实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除此之外,南宁的旅游企业,如旅行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南宁总体的旅游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③先充灌模袋拼缝一侧的灌口,可避免模袋横向收缩造成该侧向位移,从而保证了拼缝严密。在一排灌口充灌完毕后,应将坡肩端的锚固绳具适当放松,以防模袋由于充涨收缩而过分绷紧,造成充灌困难,甚至将模袋拉坏。一个灌口充灌完成后,随即将灌布套内混凝土清除,将布套塞进灌口并缝合,然后将模袋表面冲洗干净,这种处置灌口的方法可使模袋表面平整美观,对于水下的灌口,将布套绑扎封闭即可。总的来看,充灌混凝土技术关键是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和易性,并保证充灌作业连续进行。

参考文献

[1] 薛宝琪,周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以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18(1):70-73.

[2] 谷显明.产业转移背景下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11):107-109.

[3] 邹树梁,陈海利,王莉芬.发挥学科优势,提升地方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J].南华大学学报,2010,11(6):65-67.

[4] 曾兵,邱华锋.地方高校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对策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17(4):92-94.

[5] 杨娟.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7,33(5):111-113.

基金项目: 南阳师范学院人才引进博士专项(ZX2016008,ZX2017024);南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9-JXYJYB-60);南阳师范学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项目(2019-JXYJKT-06)。

作者简介: 李旭(1987-),河南南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6.097

标签:;  ;  ;  ;  

旅游管理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践与探索-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