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述评_经济增长理论论文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证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经济增长论文,理论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3)08-0087-06

自罗默(1986)的著作以来,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步入了它的第二次繁荣阶段。今天,增长理论的研究仍然十分活跃,不断取得突破,已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之一。当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相互结合。理论研究的突破,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而实证研究在技术方法上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为发现新的增长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这两者相互结合的结果是:一方面促使增长理论研究不断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新的理论分析框

架下,利用更新的实证技术方法建立了能更好地解释现实的实证模型,直接指导人们的经济实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

自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开始,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就一直受到关注,而拉姆齐(1928)的经典论文则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在此基础上,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在1956年索洛—斯旺模型的提出之后经历了它的第一次繁荣,人们把这一时期的增长理论称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不仅对经济增长给出了一定的解释,更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点。但是,至70年代早期,由于缺乏经验联系的缘故,经济增长这一研究领域已变得死气沉沉了。80年代中期以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的著作为开端,有关经济增长的研究又经历了第二次繁荣,使经济增长理论得到革命性的发展,相关成果被称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注重研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特别是在对技术进步和扩散等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完善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为人们认识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观念。

1.新古典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特别是索洛—斯旺模型为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点,其后的研究包括现在非常活跃的新增长理论,都以它作为分析问题的起点。该理论提出的收敛性的概念,也一直是新增长理论的研究重点之一。所以,要说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必须先对索洛—斯旺模型有一个了解。

索洛—斯旺模型的关键特征是其新古典形式的生产函数。它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各种投入报酬递减,以及投入之间存在正的且平滑的替代弹性。该模型的突出贡献,一是提出了经济稳态这一关键概念,指出储蓄率对经济的稳态增长率没有影响,各种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是平行的;二是以稳态增长的概念为基础,预测了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在新古典的生产函数的假设下,索洛—斯旺模型首先预测了绝对收敛性,即相对于富裕经济,贫穷经济倾向于有更高的增长速度。在其随后的发展中,该模型又给出了所谓条件敛的预测,即各自经济真实人均GDP的起始水平相对于各自的长期或稳态水平越低,增长率越快。收敛之所以是具有条件的,是因为在索洛—斯旺模型中,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稳态水平依赖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以及生产函数的位置,而经济将收敛于各自不同的稳态。在近些年来的实证分析中,经济的条件收敛性已被越来越多的用作一个经验假说。实证分析表明,索洛—斯旺模型所指出的资本积累率(包括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和条件收敛机制,对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确实有着相当大的解释能力。可以说,索洛—斯旺模型为人们洞察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工具。但是,该模型的一个明显的缺陷是,长期人均增长率完全被模型外的因素——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率所决定。

2.新增长理论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之后,如何将长期人均增长率内生化便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下一个课题。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在这方面首先取得了突破。他们在阿罗(1962)、谢辛斯基(1967)和宇泽(1965)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了干中学的模型。在干中学模型中,观念是生产或投投资的副产品,使得投资的边际报酬不一定递减,从而经济可能长期增长。将长期经济增长真正内生化的是技术变迁模型。在这类模型中,技术进步是有目的的R&D活动的结果,而且这种活动以获得某种事后垄断力量为激励。这样,如果经济中不存在新观念、新发明耗竭的趋势,增长率在长期中就可得以保持。由于R&D活动的一些外部性、知识技术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何促进R&D活动,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提高长期增长率便依赖于政府的行动,如税收、法律的维护和基础设施的提供等。这使得经济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理论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正是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一个趋势。

与新古典增长理论分析相一致,实证分析也告诉人们条件收敛是一个事实,于是新增长理论又提出了预测条件收敛的技术扩散模型。该模型的主要思想是,因为对发明的模仿和使用比创新来的便宜,相比经济发达的领先国,经济落后的跟随国会具有更快的技术进步率。也就是说,技术扩散模型将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条件收敛的经验含义进行了引申,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条件收敛。技术扩散模型还指出跟随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将促进技术扩散速度,从而加快经济的收敛速度。这为发展中国家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加快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分析。

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另一个关键外生变量是人口增长率。更高的人口增长率降低了每个工人的资本和产出的稳态水平,因而趋于减少对于某给定的人均产出的初始水平而言的人均增长率。所以通过的口增长率内生化,也可以实现长期增长率的内生化。劳动/闲暇选择模型和迁移模型解决了这个问题。

总之,在解释了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的决定后,新增长理论或生增长理论,使我们能够对经济增长给出更加合理的解释,特别是解释了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决定。

3.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的关系

内生增长模型解释了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率,但不应将它看作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替代物,而应视其为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补充。内生增长模型明确了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的可能原因,但是并未说明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重要因素。这方面的工作仍然是古典增长模型的任务。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是关键的,索洛模型则指出投资、人力资本积累、储蓄等对于生活水平也具有重要影响。只有结合这两个理论,人们才能对经济增长的两个中心问题:生活水平随时间的增长和世界各地生活水平的差异有一个较全面的解释。

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问题时经常到的研究方式。通过日益完善的统计方法,经济学家可以从现实世界的经济数据中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一方面可以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另一方面则可以直接为经济实践服务。在经济增长领域的研究中,实证研究的作用尤为明显。经济增长的第二次繁荣,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的相互促进。同时,各国政府在改善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中受益匪浅。所以,近些年来,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增长领域中的一个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一部分。可以把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分成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二是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前者是一种长期分析,而后者是短期分析。

1.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

由上述可知,收敛性是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的一个关键概念。在整个理论分析中,收敛性分析占有中心地位。同时,经济是否具有收敛性也是人们极为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国际上,对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分析集中了整个实证分析的大部分成果。

(1)绝对收敛分析

人们对收敛性的分析是从分析绝对收敛性开始的。根据绝对收敛的定义,人们自然地把回归方程设定为如下形式:

其中,为某一时期内真实人均GDP增长率,为期初真实人均GDP水平的对数(下同)。如果收敛性存在,b将是负的:初始收入高的国家有低增长,反之,初始收入低的国家有高增长。若b的值为-1,则对应于完善的收敛性:一国初始收入高出他国多少,平均而言,该国随后的增长就会相应低出多少,反之亦然。因此,期末的人均产量水平与初始值无关。另一方面,如果b的值为零,则表明增长与初始收入无关,因而不存在收敛性。鲍莫尔(1986)利用这一方法对16个工业化国家,从1870年到1979年间的收敛性问题进行了考察,得出了几乎完美的收敛性。但是有许多学者,如德朗(1988),认为他的分析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如样本选择,测量误差等。德朗改进了样本选择和测量误差后,得出了收敛性不显著存在的结论。

(2)经济稳态分析

在绝对收敛被拒绝后,人们转向讨论条件收敛。根据定义,条件收敛是指经济向自己的稳态或平衡增长路径收敛。也就是说,在控制了稳态之后,初始收入低的国家或地区,相比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所以,从理论上,经济增长的稳态分析是分析条件收敛性的必要步骤。另外,经济增长的稳态分析,也直接从长期的角度解释了经济增长。

Mankiw,Romer,Weil[4]的研究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一。他们直接根据索洛模型给出稳态水平为:

其中,为经济的稳态水平,s为储蓄率,n,g,δ分别为外生的人口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和资本折旧率,α为资本的收入份额。他们利用跨国数据对方程

从中计算得到资本的收份额过大,达到了0.60,这意味着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人们对资本的一般理解。近年来人力资本的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在模型中引入了人力资本即增广的索洛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增广的索洛模型中,稳态水平由下式决定:

由该模型结果计算得出的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入份额分别为0.31和0.28,都是合理的,而且回归的拟合优度达到0.78,即这一回归解释了每工人平均产量的国家间差别的将近80%。实际上,这就直接验证了索洛模型。

(3)条件收敛分析

在确定了稳态之后,人们便可讨论条件收敛问题了。检验经济是否具有条件收敛性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方程以及人口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和折旧即n+g+δ。于是,为检验条件收敛性,Robert Barro(1991)直接将方程设定为:

他以114个国家1960-1985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结果显示1960年人均GDP的初始水平的系数估计值为-1.01%,验证了索洛模型关于条件收敛的预测。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拒绝绝对收敛是由于模型中忽略了控制稳态的变量。但是稍高于1%的收敛速度,则说明经济将需要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能达到其稳态水平。Barro还尝试了在方程中加入其他的变量来控制稳态,得到了与此类似的结论:收敛速度为1.24%和1.28%。

Mankiw,Romer,Weil(1992)在验证了索洛模型之后,也转而讨论条件收敛。他们设定的方程是:

上该结果计算收敛速度λ为1.42%。

(4)实证研究的突破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要求实证研究突破索洛—斯旺模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首先,新增长理论要求放弃技术进步率外生不变的假定。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具有不同的技术进步率,从而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可能不再是平行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除了受到索洛模型所预测的收敛机制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平衡增长路径变化的影响。例如干中学模型和技术扩散模型所指出的机制,也将对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其次,上述的实证研究还隐含了这样一个假定:所有国家的总生产函数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意味着所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都在相同的效率水平上运行。在实证研究中,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最近的研究认为,不同的社会组织基础(social infrastructure),包括法律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等对经济运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也就是说,上述的回归仅仅解释了储蓄率、人口增长及折旧的不同对稳态即平衡增长路径的影响。认为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平衡增长路径是平行的,并以此为基础解释经济的收敛性。综合这两点,Nazrul Islam指出,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一方面不能合理地解释经济增长中各因素(如资本和技术等)的作用;另一方面,将严重地低估条件收敛的程度。

虽然这种假定是不符合实际的,但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组织基础的不同,即这种“个体效应”的不同却是不可测量的,所以,在横截面数据的单一回归方程形式的限制下,人们只能在这种假定下进行分析。

1995年,Nazrul Islam首次将计量经济学的panel data方法位用于收敛性的分析,从根本上为这一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法。针对这种数据,计量经济学发展了专门的建模方法,称为penel data方法。该方法允许经济体的不可观测的“个体效应”的不同,允许总生产函数的不同,从而为长期经济增长的研究,特别是为实证检验条件收敛性,提供了有力的计量经济学工具。从经济增长的观点来说,panel data模型能够使我们将“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经济体之间由于技术水平和社会结构的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离开。这样,通过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的改进,不仅克服了Barro(1991)和Mankiw,Romer,Weil[4]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使得对经济增长问题的分析可以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进行。于是,Nazrul Islam(1995)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将回归方程设定为:

利用与Mankiw,Romer,Weil[4]相同的数据,但利用panel data模型的估计方法:MD和LSDV,Nazrul Islam得出的条件收敛速度分别为:4.34%和4.67%——都远远高于在横截面方法下的结果,从而更加合理的解释了经济增长。另外,估计的资本收入份额等也更加符合实际。这不仅支持了经济增长理论,而且显示了panel data方法是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更加有力的工具。

2.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这是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的一个传统领域。近年来,人们也在不断的将这方面的研究推向深入。通过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国或地区的增长中,是哪些因素在起多大的作用,这些结果对于我们制定经济政策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索洛模型中,每工人平均产量的长期增长仅仅取决于技术进步,但是短期增长却可能取决于技术进步,或取决于资本积累。因此,索洛模型表明,确定短期增长的来源是一个经验问题。由阿布拉莫维茨[1]和索罗(1957)首开先河的增长因素分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历史上,这方面最著名的成果就是所谓的索洛增长方程:

对于这个回归方程,利用数据很容易得到a,的估计值。其中,α就是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估计。在这里,所谓全要素生产率就是经济增长中不能由要素投入如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解释的部分。在做这种回归分析时,我们既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也可以像Mankiw,Romer,Weil[4]那样利用大量国家的数据进行横截面分析。

许多学者试图探索经济增长的其他原因,于是,在方程的右边加入了其他可能的解释变量,比如说,则方程变为:

的解释越好,α就应该越小且越不显著。因此,如果是统计显著的,把它加入回归方程将减少常数项的大小和显著程度。例如,在上面的方程中可以加入代表技术进步的变量,它们的系数的显著性将显示他们是否有助于解释全要素生产率(TFP)。人们尝试了许多变量,Xavier Sala-I-Martin[5]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尝试,共发现了62个不同的变量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其中包括量化R&D活动的变量,反映教育程度的变量,反映税收等各种政策变化的变量,以及反映金融体系、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地理位置等的一些变量。

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成果还有John C Dougherty[6]对西方七国经济增长和Aylwin Young[8]对东亚四小龙的分析。前者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西方七国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后者对东亚四小龙的研究发现,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异常迅速的增长,几乎可全部归因于投资的增加、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和劳动力素质的改善,而不是由于技术进步或影响索洛剩余的其他因素引起的。由这些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属于经济增长的短期分析,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必须结合所研究的具体对象和具体时期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这些具体环境下的结论。

最近,Hall和Jonec[9]在传统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增长的深层次的原因。他们利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199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要素投入,例如实物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仅仅解释了各国人均收入差别的一小部分,更大的部分是由索洛剩余解释的。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影响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积累和生产率的因素是所谓的社会组织基础(social infratructure),包括各项政策、法律制度以及经济组织形式等,这也体现了经济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的融合。

三、我国经济增长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大多是在新古典的框架内进行的,但是现在也逐渐超越索洛模型,越来越关注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并且也注意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

实际上,我国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人们对我国经济增长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文献可以说是极为丰富的。例如近期有代表性的有:刘强[15]实证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性;武剑(2002)运用方差分析模型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魏后凯[13]利用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在横截面模型方法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得出了与前文相反的结论;沈坤荣,马俊[12]利用横截面数据方法分析了俱乐部收敛效应,Sylvie Démurger等(2002)分析了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影响省际收入差距的原因;雷钦礼[17]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均衡路径等。

但是,与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相比,国内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体现在对经济增长分析的系统性不足。经济增长是许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通过系统分析才有可能把握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否则,可能得到错误的结论。另一方面,在传统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面,分析的深度则显不够。

1.对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分析不足

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占有中心地位。收敛性分析不仅仅是分析经济是否收敛,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收敛性分析是以对经济的系统分析为基础的。围绕收敛性分析,人们实际上建立了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分析体系,除了收敛性之外,还同时分析了可能对经济增长起作用的各种主要因素。这使对经济增长的分析得以系统化,更重要的是使得人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另外,加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也是我国保持长期可持续增长及各地区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国内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在经济理论指导方面,要么注重了绝对收敛的分析而忽视了条件收敛的分析,要么局限在索洛模型框架内而忽视了技术变迁以及社会组织基础等新增长理论强调的因素。(2)在实证方法方面,多局限在横截面分析方法上,也有部分利用时间序列方法进行分析的实证研究。但是,根据我们在第二部分的讨论可知,单纯利用横截面方法或时间序列方法,都存在对经济过于严格以至严重偏离实际的假定。我们认为,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定基础上的。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假定的合理性则直接关系到实证结果的真伪!所以,我们应该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指导下,利用panel data分析方法,加强对我国经济收敛性的分析,并使对经济增长的分析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增长机制。

2.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缺乏深度

国内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主要就集中在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这一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这种因素分析往往缺乏深度。人们分析了许多影响增长的因素,例如储蓄率,劳动投入,教育甚至对外依存度等,但是,这些因素的背后机制是什么呢?在这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借鉴国际上重视社会组织基础(social infratructure)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研究思路,我们应该重视不同的政策、法律制度以及各种微观经济制度如企业产权制度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加强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原因。

收稿日期:2003-04-24

标签:;  ;  ;  ;  ;  ;  ;  ;  ;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述评_经济增长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