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追求和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社会主义现代化论文,日月论文,新天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5周年之际, 回顾中华民族在近现代走过的曲折历程,面对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肩负的崇高使命,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全部实践中贯彻着一条主线:为中国的现代化而奋斗。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不懈的追求和艰辛的探索。
一、从历史要求到历史自觉
现代化是个世界性的潮流,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又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条件提出的历史要求和历史任务。
我们这个民族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辉煌。到元代和明代,经济发展还处于世界的前列,到清代的前期,仍然是世界的强国。但是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后,从西欧到北美,一批国家逐步走上了现代化道路,而中国被排除在外。这种情况势必对我们民族的兴衰存亡提出挑战。特别是先期现代化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制度的掠夺性和扩张性使得工业文明带来的成果成了威胁我们民族独立和存亡的一个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地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救亡和发展成了中华民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也就成了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经过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这两大历史性的转变之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就在这样的历史巨变中,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救亡的问题基本解决,于是发展的问题就突出出来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就突出出来了。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还会反过来影响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我们获得的独立和解放得而复失。因此,发展的问题成了我们民族在当代更为重要的问题。
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时期所面临的历史任务,集中起来就是发展问题,即现代化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毛泽东对此是十分清醒也十分重视的。在党的七大报告中,他就说过,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单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而斗争。这里讲了两大任务,除了人民的解放,还有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建国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进一步强调,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的任务。因此,在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候,毛泽东把工业化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同时进行的两大任务。特别是在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党的八大,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明确地提出,我们的任务,是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即使在他晚年错误的时候,他还热切地追求着中国的现代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恩来总理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两次提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都是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写上的。
但是,要在党的工作中真正确立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和历史地位还真不容易。如果说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提四个现代化,那么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二提四个现代化,1977年党的十一大是三提四个现代化,但都没有能够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在真理标准讨论过程中,邓小平毅然提出要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1978年9月从朝鲜访问回来时, 他在东北视察的过程当中,在辽宁和吉林两次提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这个东北谈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移起了先导的作用。11月10日至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原来准备讨论农业问题和国民经济规划问题,由于邓小平东北谈话当中提出这么一个重大的建议,所以常委会决定改变会议的主题,着重讨论邓小平的建议。于是,在这次工作会议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应该说,这样的战略转移是来之不易的,坚持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在党中央作出这个战略决策前后,为了阐明实现现代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地坚持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地位,邓小平从各个方面作了理论论证。就其主要方面而言,第一,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第二,他说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第三,他说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了,而是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第四,他指出对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该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第五,他说实现现代化是我们的政治路线,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以外,要始终如一地贯彻这条路线,坚持这条路线。这些认识表达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们民族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总结。
为了把这种认识和总结变成全党的、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的战略任务。通过这样的教育,使全党和全国人民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实现四化、振兴中华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地排除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增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自觉性,也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不断地发展自己,努力增强综合国力。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已经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自觉。
二、从工业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认识来自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任务的科学内涵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现代化主要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的工业化。
在党的八大以前,我们党在论述发展的任务的时候,强调的是要实现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业国,或先进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比如1954年9月,毛泽东提出要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 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当时也提出过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但其中心环节是要发展国家的重工业,因此在过渡时期总路线里都把它们归入“社会主义工业化”范畴。党的八大强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要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把现代化看成工业化,反映了从工业革命以来到本世纪50年代人类对现代化的认识,同时也符合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三次产业递进发展的自然进程的客观要求。
第二阶段,认为现代化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四个现代化。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毛泽东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他将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从工业化改变为三个现代化。
1959年底1960年初,毛泽东在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的时候,又将三个现代化改为四个现代化,他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就明确地提出四个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的具体提法后来有些细微的变化,比如一个时期把农业现代化摆在前面,后来又把工业现代化恢复到前面,科学文化现代化后来改为科技现代化,文字上有些变化。但是四个现代化作为宏伟目标已经逐步为全党所接受,后来写进周恩来总理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并一直延续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里讲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在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建设中应用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周恩来多次强调,四个现代化当中,关键是科技现代化。邓小平在三中全会前后也重申了这个观点。
第三阶段,认为现代化不仅包括四个现代化,而且包括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要求,不能和社会主义相割裂和对立。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必须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以后他更明确地讲,我们的现代化有个主词,叫做社会主义,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包括丰富的内容,这使得我们对现代化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理解。
1979年9月29日, 叶剑英代表党中央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刻地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同年10月30日,在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词中,邓小平在论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时,再次强调这一重要思想。后来我们党在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时候,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奋斗目标前,加了富强、民主和文明三条,表明我们所讲的现代化绝非有些人批评我们的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的现代化,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丰富内容的体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要求的现代化。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围绕着基本路线所提出的奋斗目标展开,全面概括了我们党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第四阶段,认为现代化不仅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而且包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等非社会因素的关系。
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人类社会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面对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态问题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同整个现代化的目标联系起来,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现代化的理解及其认识深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追求和探索是付出了多大的心血,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多么宏伟而艰巨的任务。
三、从曲折实践到开拓进取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我们的理想追求,而理想的实现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和艰辛的探索。这是因为在我国实现现代化会遇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我们几乎天天都遇到问题,层出不穷的问题。
从大的方面来讲,至少会遇到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类是现代化特别是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三次产业的关系、经济和科学教育的关系、经济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关系等经济发展内部的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第二类是现代化与中国国情的关系问题。那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这是绝对不可取的。我们要把现代化的目标和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由此而提出了一系列要研究的问题。比如现代化与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关系,特别是那么多的人口,那么落后的生产力基础,要搞现代化,剩余劳动力怎么消化掉,很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又比如,关于中国东部、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历史造成了这种不平衡,在现代化过程中更加突出。还有现代化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等等。
第三类问题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比如经济的市场化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关系、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系、现代化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关系问题,等等。
这三大类问题,有的是交叉的。这些复杂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干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掌握它的规律很不容易,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探索的任务,是很艰巨的任务。了解这一点,就能够理解我们党从毛泽东开始,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及其相互联系。
首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当中,敢教日月换新天,有个很好的开端,但是后来由于指导思想的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已经开始了。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周恩来总理在1949年12月关于当前财经形势和新中国经济的几种关系的讲话中指出,搞经济建设必须有整体观念,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城乡关系,强调城市离不开乡村,要依靠乡村,工业离不开农业,而且要以农业为基础。二是内外关系,国家建设要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要欢迎友邦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的帮助。三是工商关系,认为以工业为主,商业必须服务于工业、服务于人民,防止投机现象。四是公私关系,确立以公为主,保证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同时允许私营经济的发展,引导它们不走资本主义道路,而走新民主主义道路。五是劳资关系,对私营企业中的劳动者必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保护他们的利益。六是上下关系,就是中央和地方关系,必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发挥地方积极性。这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当中,对经济建设规律的探索。其中有的反映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但更多的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一些要求。如果把这六大关系的阐述同毛泽东后来十大关系的研究联系起来,就能看到我们党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是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的。
当我们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就更加自觉地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问题。
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的社论,提出要“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
到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著名讲话。 这个讲话的突出贡献,是总结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找正确的道路。这十个关系涉及到经济建设内部的重大关系,涉及到经济管理体制,还涉及到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中国与外国的关系。这个重要讲话为党的八大确定正确路线指明了方向,对我们今天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它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规律。
到1957年2月27日,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进一步研究了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其中不少就涉及到经济建设、现代化建设,提出了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命题。这样的探索使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很快地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众所周知的伟大成就。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遭到过严重的挫折,包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失误,尤其是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长达十年之久的内乱。这些挫折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还认识不够。所以毛泽东说过,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还有很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从今天的认识高度来分析当时的问题,可以说,我们当时在三个重要问题上缺乏清醒的正确的认识:
第一个问题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经济上,整个现代化要以经济的现代化来领头。这个问题,我们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
第二个问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领导经济建设,要争取比较短的时间里用比较快的速度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但这种速度又必须是符合中国实际,有效益的。从提出“多、快、好、省”的方针起到探讨农轻重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等等,都是为了解决这么一个问题。但多年来,我们只强调了“快”,忽视效益。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体制,才能保证国家对经济建设的领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社会主义充满活力。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问题等等,已经触及到这一深层次的问题。以后,在总结“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时,又涉及到商品生产的问题。这些都是关于经济体制的问题。
一个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什么为中心,一个是在落后的国家搞现代化如何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问题,一个是在我们这样落后的国家实行怎样的体制,这些都是在实践中碰到的一些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经验不足,对它的规律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很多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我们要去认真总结。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真总结了这些历史经验,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作出了具体的部署。邓小平的探索,有的是毛泽东探索的一个直接的继承,有的是对毛泽东探索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并从世界现代化经验中借鉴,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这个战略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就其要点而言,至少可以概括十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发展的战略布局。他提出当代中国发展战略,首先要解决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究竟以什么为工作中心。邓小平领导全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动力和保证。邓小平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们的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改变。
第二,发展的战略目标。他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既有阶段,又能够比较快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第三,发展的战略重点,邓小平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我们的发展要有三个战略重点,一是农业,这是根本;二是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产业;三是教育、科技。这三个战略重点,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就能够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第四,发展的战略要求。就是要努力实现速度和效益相统一。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争取一定的速度;另一方面,快速是有条件的,有区别的,没有水分的,最终能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上的,有效益的。
第五,发展战略实现的途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可以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在作出工作重点战略转移决策的同时,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后来他又说,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共同发展,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第六,发展战略实现的关键。这就是人才。在论述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时,邓小平最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他说,现代化的实现,同人才的培养、发现和使用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第七,发展战略实现的必由之路。这就是改革开放。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邓小平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了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
第八,发展战略实现的政治保证。就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的发展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而现代化又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那种盲目地拒绝西方经验的“左”的思潮和盲目地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现代化经验的、全盘西化的右的思潮。为了正确地把握发展方向,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提出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九,发展战略实现的条件。就是国内稳定和国际和平。他反复强调: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安定的国内环境和和平的国际环境。
第十,发展战略实现的领导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实现现代化,要靠我们党的领导,没有别的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奔向现代化。
在邓小平对现代化问题的思考中形成的一整套发展战略的理论,是建立在毛泽东探索的基础上的,又是建立在我们新的实践基础上,并借鉴了世界其他国家经验的,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以后,进一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跨越新世纪的历史关口,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深入的具体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十四大前后、十五大前后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文件当中,特别是十四大报告、十五大报告和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作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若干重大关系》这篇重要讲话当中。
这里讲到一个历史条件,就是我们正站在跨越世纪的关口,处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第一,此时此刻,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国际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多。但是,这是在西方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和对我国加紧意识形态渗透这个背景下展开的,是彼强我弱态势下的和平交流。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这对我们民族,对社会主义和对我们党,是很重要的历史关口。第二,我们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这一具有独创意义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直逼国有企业和国家金融机构等关键环节。由于国有企业和金融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它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条件下所讲的“跨世纪”,就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战略意义的历史——时代概念。
跨世纪的中国应该如何行动,应该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这是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临的挑战性的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不懈探索、研究并科学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回答的要点,可以概括为这样十条: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要坚持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第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此来总揽全局,保证现代化顺利实现。
第三,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明确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发展民主政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五,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把“三个面向”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统一起来,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不仅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现代化,而且包括人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
第六,强调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强调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第七,指出经济建设要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结合起来,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八,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着手研究中国的创新体系。
第九, 制定了跨世纪发展的新的“三步走”奋斗目标。 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到建党100年, 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到建国100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十,强调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要求全党认识到世界正处在大转折之中,大转折就是大机遇;同时要注意到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要提高承受和抵御各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这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够实现的重大问题。
综上所述,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努力实现两重结合: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二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的结合。在这样两重的结合中,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结合,我们还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我们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毛泽东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