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健康教育对躁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论文_程丽苹

(四川省乐山市精神病医院物理治疗科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健康教育对躁狂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躁狂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实验组从干预2周后积极因子明显增加,消极因子明显降低;对照组从干预4周后积极因子方增加,消极因子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从干预2周后的积极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38)。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应用于躁狂症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满意度。

【关键词】系统健康教育;躁狂症;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372-02

前言

躁狂症是一种情感障碍,临床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等,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但多数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仍有行为、认知方面的遗留,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研究显示,采用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住院适应情况,促进患者的康复[1]。本次实验就系统健康教育对躁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来我院进行诊疗的躁狂症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躁狂症的诊断标准,无躯体疾病,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实验组男性、女性分别14例、13例,平均年龄(43.8±2.3)岁。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16例、11例,平均年龄(44.5±2.7)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入院宣教、遵医嘱服药、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等常规护理,同时实施下述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口头宣教。实验组则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具体健康教育方式如下:(1)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由专业的主管护师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该计划分为个体教育和集体教育两种形式,方法主要有口头教育、启发教育、文字教育等。(2)系统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系统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依据其住院时期不同,分为入院初期、住院期和出院前期三个时期。①入院初期。主管护师向患者详解入院须知,会客时间,进行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②住院期。了解患者躁狂情况,并依据其康复情况为患者详细的解释躁狂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对情绪的影响、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以及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在进行治疗的如何有效的控制情绪、进行角色的调整,帮助患者了解影响病情的相关因素,促进患者治疗的依从性。③出院前期。向患者详细的介绍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生活方式(饮食、睡眠等)的自我调节,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指导教育。向患者家属交代下一次复诊的时间,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记录,还有服用药物的名称、方法、注意事项等情况,向患者家属讲解病情变化特点以及预防复发的措施等。(3)系统性健康教育的方式:个别教育是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依据患者自身的病情特点、理解能力采取的一种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而集体教育是患者在住院期间,通过组织宣传会议等形式,将所有的患者聚集在一起进行健康教育的一种方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满意度。康复效果是通过住院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判断的,该量表测量时间为: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及8周,内容包含有积极因子症状(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和消极因子症状(激动、精神病表现、退缩、抑郁),前者呈正相关,后者呈负相关。满意度通过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价,总分100分,85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基本满意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18.0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用(x-±s)、(%)表示,以t检验、χ2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刻NOSIE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NOSI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比,实验组从干预2周后积极因子明显增加,消极因子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干预2周后无明显变化(P>0.05),从干预4周后积极因子方增加,消极因子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干预2周后、4周后及8周后的积极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度为100%,非常满意15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0例;对照组满意度为85.2%,非常满意9例、基本满意14例、不满意4例;实验组高于对照组(χ2=4.32,P=0.038)。

3.讨论

躁狂症具有症状显著、时间持久的特点,在临床上通常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经过治疗后,虽然其症状能够得到控制,但其社会功能及情绪等方面仍存在,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而实验组则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实验组具有更佳的康复效果和满意度[3]。在系统健康教育时,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评估,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时间可按照入院初期、住院期及出院前期三个时间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在执行健康教育时需将健康教育氛围个体教育和集体教育两种形式,保证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教育效果,以促进躁狂症患者的康复,提高其康复效果,从而提高其满意度。

综上所述,系统健康教育应用于躁狂症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徐滢滢.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2):127-128.

[2]李晓丹,黄仁春,林瑞钱.齐拉西酮、氯氮平分别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17(2):377-377.

[3]蒙艳.系统健康教育对躁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2):310-311.

论文作者:程丽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系统健康教育对躁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论文_程丽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