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所影响的范围十分广泛,同时鉴于当今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化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电力工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所起到的作用价值异常关键。当前以智能控制技术、动态安全监控系统、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为代表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关键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由此实现了对电力供应工作中人力、物力消耗的大幅度降低,促成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对于推动我国电力工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1概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一门同时兼具了网络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多种新型技术手段的综合性学科。其最为突出的一项特征即为突出了强弱电之间的互相结合、软硬件的结合、系统和元器件的结合。作为电气信息领域当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内容,此项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工业领域开始逐步引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并由此推动了工业产业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极大地提升了工业生产效率,转变了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效率。直至发展到21世纪初,这一技术被纳入国家重点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技术类型更加多样化,技术体系也日臻完备,所涉及的范围内容也越来越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便成了工业生产的绝对核心,实现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
2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自动化已经成为评价电气系统现代化的基本标志。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推动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普及,不仅可以节约人工成本,还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性。但是在技术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自动化系统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技术应用的成本较高,抑制了一些电力企业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制约了自动化技术的普及;网络技术的设计水平有待提高,网络系统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基本保障,在建设中基于技术指标的考量,需要实现多样化的技术处理措施,而这必然增加了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难度;信息传递效率不高,随着社会对电力能源需求规模的扩大,电力信息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这也就对自动化技术的传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自动化技术在信息传递方面的限制,影响了自动化操作的有效性。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3.1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电站运行技术直接决定了系统运行模式。以往,变电站主要通过电缆等,将电力控制设备整合到一起,不仅运行效率低,且操作过程难度较大,且极易引发设备故障。而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够对变电站各项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运用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对各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督和控制,以此来避免故障发生,确保供电稳定性。
3.2电厂自动化
电厂技术能够决定电力系统工作有效性,自动化技术在发电企业中的应用,更多的是能够对控制系统进行层次化处理,通过实施在线监测、监测等功能,对设备、发电机组等予以控制,如对于在线检测来说,检修人员运用自动技术,能够随时掌握系统运行状况,如若出现问题,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馈,以此来避免漏洞。在检测中,检修人员对设备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能够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及时完成修缮工作,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有效性。
3.3系统安全
社会快速发展,对用电要求也随之提升。在电力供应上,系统自动化安全受到了广泛关注。电能供应元件在长期运行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安全隐患,一旦出现故障,势必会威胁到人们生活、经济发展。立足于整体来看,这些问题的出现会阻碍系统自动化发展进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电力企业积极引入自动化技术,通过对电力设备自动化调试与维护,进一步丰富系统功能。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致力于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在投产时发挥综合效益。
3.4智能控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中,最为突出就是智能技术,同时也是行业研究的核心。在运用智能控制过程中,其潜能角度大,在电网系统中的运用,能够形成智能电网。针对传统控制存在的弊端和缺陷,可以借助该项技术逐一解决,同时,在遇到故障时,还能够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检测出问题,明确故障产生的原因,并发出警报,达到事半功倍的维修效果,为电力系统良好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5综合智能化
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理论研究的同时,应在新型继电保护装置中,运用网络通信技术,指导实践工作,从而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发挥智能控制有效性,以此来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上节省更多成本。对于变电站自动化研究时,已经研发出分布式运行方式,在35~500kV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微机保护领域中,我国研究已居世界前列,并逐渐与国际水平相接轨。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
4.1应用于变电站建设
在开展变电站建设施工时,通过应用电气工程极其自动化技术,可是实现变电站的无人看守自动化运行,由此也便能够实现对变电站建设资金支出与人力、物力损耗的大幅度降低。借助于电力自动化系统还可实现对变电站当中各项设备系统的自动化协调,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智能控制,还可自动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同时生成详细的故障记录。在日后的变电站维护过程中这些故障记录便可发挥出一定的参考作用,确保维护工作更加科学、准确。实施定期维护工作时,还可结合数据分析,来针对故障问题高发点实施重点测量、检验,以期能够实现对故障发生率的显著降低,切实提升故障检测效率。在电网调度内的充分应用,可实现自主通过服务器来予以调度,减小调度成本支出,并达成对电网负荷的全面监控,最大程度地预防电网在超负荷运行后发生故障问题,在将来的电网调度中自动化技术必将占据主流地位。
4.2应用于电能表
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能表当中,可以实现对用电负荷与状态的实时性检测,必定可大幅度提升计量精确性与真实性,并可为预防偷、窃电行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确保电力企业能够有效避免经济效益受损。智能电表还可对用户的实际用电状态做出实时性的评估,一旦用户存在异常用电现象,系统便会自动向控制中心发出报警信息,可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有力保障。鉴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众多优势价值,在今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便应加强对其应用力度,大力开展电力自动化建设工作,以期能够为促进我国的电力系统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5结论
总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进步与发展的主要趋势。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仅能够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更能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能源。但是在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中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现代技术研究的方向,根据电力系统的基本特点,做好自动化技术的完善与优化,从而推动电力工业领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吉.试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6,(21):188-189.
[2]岑政.关于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207.
[3]冉立泽.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分析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9):17-18.
[4]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77-178.
论文作者:郝修山,梁相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