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连续标记类型_方言论文

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类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汉语论文,方言论文,标记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263(2004)01-0111-09

我们把在一定的句式中,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持续意义的语法成分看作是持续标记——它们受自身语义的限制或语用表达的需要而出现在一定的句式中,紧紧跟在具有持续性特点的动词后面,凸现动词的持续意义,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正在持续。如:北京话的“动词+着(+宾语)”、、“动词+着+动词+着”、“介词+着”等句式中的,都是表示持续意义,我们把方言中类似的相对应的成分也看作持续标记。由于汉语方言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示持续意义的成分能够出现的句式、所搭配的具体动词不一定完全对应,表示持续意义的成分在同一个方言中还可能兼有其他的语法功能,甚至一个方言中有两个以上的持续标记——鉴于不同方言之间的持续标记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本文重点考察的是汉语方言的持续标记到底存在着哪些类型、各种类型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

就目前所看到的材料而言,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语音形式很多,来源也不尽相同,由于书面材料中,方言语法成分的用字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它们语音上的联系,调查者所使用的汉字,有的是同音字、或当地方言的习惯用字,有的是调查者本人所推测的本字,所以,为了尽可能地排除用字字形上的干扰,我们在讨论时,更多注重的是它们的语音形式和语法意义,而不是调查者所使用的汉字。

根据一定的语音标准,我们将现代汉语方言的持续标记划分为“着”、“之/子/仔”、“倒/到”、“哒”、“ ”、“等/紧/稳”、“住”、“起”等几大类型,每一种类型再选择几个代表点的材料加以说明。本文尽可能穷尽性地收集相关书面语料,所选用的语料除襄樊方言是笔者田野调查所得以外,其他均来自于历年来发表的论文、专著,语料涉及到29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的500多个方言点、遍及汉语方言的十大方言区。为了节省篇幅,语料的出处不随文注释,均参看引书目录。

一 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类型

1.6 “起”类持续标记

持续标记“起”的分布范围比较广,主要集中在西南官话和湘语区。

湖北荆沙话:我把鞋子倒穿起,只见去了不见来/这事,你也只能望起

四川方言:据杨时逢(1984)所载:涪陵、新繁、万县等地将北京话的“坐着”说成“坐起”;南川、夹江、江津等地说“坐口”。

成都话:我吃起饭在/眯起眼睛/站起/仰起睡

重庆话:她经常背起个绿书包/生起病都坚持上班/门口巴(贴)起一副对联儿/她想起想起的哭

湖南方言:据杨时逢(1974)记载,石门、临澧、宁乡、嘉禾、益阳等14个方言点说“站/企起”。

华容话:门开起在/你说嘞,我听起在

长沙话:骑起一部新单车/他是从山上滚起下来的/抿起嘴巴笑

东安土话:弓起腰子走/抬起走我外婆门口过

江永土话:他牵起那头牛/他骑起那架车归了屋/顺起

宁远平话:门侧徛起一个讨食古/带起奶崽头去盯病/地高头的谷子,扫起扫起有四、五斤

贵州贵阳话:在那里跍起唑起吃/(头)偏起偏起的去看/跳起跳起的去骂

云南永胜话:身上穿起红袍子,腰上系着红带子,……/饿老鹰仰起飞——抓天无路

广西柳州话:戴起个皮帽子没热吗?/阵好的菜,搞起不吃也浪费

下表将几种主要的持续标记所出现的基本句型进行了归纳,可以看出不同的持续标记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

(注:①V表示动词,O表示宾语,P表示介词;②同一横行中的持续标记,如果来自不同的方言,则分别标注读音;③目前还没有看到有关“顺”、“顺儿”的材料)

二 汉语方言持续标记分布上的特点

尽管汉语方言千差万别,表示持续意义的形式也是有所不同,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下,当动词后面有持续标记时就能表示持续意义。从地理上的分布来看,不同的持续标记都有它们一定的通行范围,这个范围和现有的方言分区有一定的联系,但每一种持续标记往往又不局限在同一个方言区内使用,跨方言区使用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2.1 从持续标记的语音形式看地理分布

声母方面,形成了一个舌尖音声母的对应,等等。

以“着”为代表的类声母的持续标记主要分布在北京、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包括了官话(如:北方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东北官话、兰银官话等)、晋语、湘语、粤语等。分布区域非常广泛。

以“倒”为代表的[t]声母的持续标记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包括了官话(如:东北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晋语、湘语、赣语、吴语、徽语、粤语、客家话等。分布区域也非常广泛。

以上二者的分布有很明显的交错现象,大致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在一定区域内,使用声母的持续标记的方言点和使用[t]声母的持续标记的方言点的交错分布。二是在同一个方言点,声母的持续标记和[t]声母的持续标记同时并存。

以“等”、“紧”为代表的鼻音尾韵持续标记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包括客家话、粤语、平话等,“餐”主要分布在湖南的湘语区内。

[n]/[l]声母的持续标记,材料不多,分布也比较分散。

能够作为持续标记的“起”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等地,包括西南官话和湘语。“起”的分布范围相对比较集中。

另外,韵母方面,形成了入声韵和非入声韵、齐齿呼和开口呼等的对应;声调方面,形成了入声调和舒声调、轻声和非轻声的对应。本文以声母和韵母为分类的标准,不以声调的舒声、入声为分类标准时考虑到:把声母、韵母相同或相近、而声调舒入不同的持续标记放在一起,便于进一步的比较,不仅如此,由于持续标记不是实词,书面材料上的声调标注,未必都是它们的实际读音,故不便于采纳。

2.2 从现有的汉语方言分区看持续标记的地理分布

先说说官话。官话区在持续标记问题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就某一个方言点而言,一方面,许多地方只用一种持续标记,即只有一种语音形式的持续标记,如:只有“着”,或只有“的”或“底”或“得”,或只有零声母的持续标记(如山东一些地方);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地方有两种持续标记,即有两种不同的语音形式的持续标记——这又可以分几种情况来说:一是“着”和“倒”两种类型可能并存;二是“子/之”和“的”两种类型可能并存(如兰银官话);三是“倒”和“起”两种类型可能并存(如西南官话);四是“着”和“起’两种类型可能并存(如西南官话);五是“子/之”和“倒”两种类型可能并存(如江淮官话);六是“倒”和“住”可能并存;七是声母相同而韵母不同的两个持续标记可能并存,如西宁话,有“着”两种形式,还有[t]声母的持续标记和它的弱化形式[n]/[l]声母的持续标记也可能并存。当然实际情况远不止以上这几种。在官话区,通常情况下,一个方言点有一种或两种持续标记,三种不同语音形式的持续标记就不多见,如哈尔滨话,有“着”和“子”,还有“的”。

再看看非官话。非官话区在持续标记问题上,和官话区有一致的地方,同时也表现出比官话区更复杂的特点:就某一个方言点而言,两种不同的持续标记并存的情况比较常见,三个不同的持续标记并存的情况也不少。比如说,在赣语区,“倒”和“到”可能并存;在湘语区,“哒”“倒”和“起’可能并存;在吴语,除了用动词后面加介词短语的形式表示持续意义以外,一些地方还有使用“仔”或“倒”的情况;在粤语区,“紧”、“住”和“倒”可能并存;在客家话中,“紧”和“稳”可能并存、“紧”或“稳”和“倒”可能并存;在闽语区,就现有材料看,尽管各点持续标记的读音差别比较大,但是就一个方言点而言,多使用一种持续标记。

我们就现有的材料,把汉语方言持续标记进行了一次总结性的梳理,并勾勒了一下它们在地理上的分布(如下面的简图),由于材料的限制和持续标记类型的丰富性,我们只能标出一些代表区域,在有的地方却难以取舍,比如:广西境内各地的持续标记有“达”“倒”“起”“典”“紧”“稳”“住”等。方言地图不仅可以使我们比较全面地把握持续标记的类型及其分布,而且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求这种地理分布后面的成因。

引书目录

鲍厚星.东安土话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曹志耘、秋谷裕幸、太田斋、赵日新.吴语处衢方言研究[M].(日本)好文出版,2000.∥陈刚、宋孝才、张秀珍编.现代北京口语词典[M].语文出版社,1997.∥陈泽平.福州方言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陈章太、李如龙.闽语研究[M].语文出版社,1991.∥崔振华.长沙方言中的“起”[J].湖南师大学报,1985增刊.∥邓玉荣.贺州(莲塘)客家话体助词“典”和“倒”[C].载广西语言研究,朱方冈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冯爱珍.婺源方言的体助词“之”[C].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9届学术讨论会论文,1997.∥何守伦.永胜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89.∥ 河北省昌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昌黎方言志[M].科学出版社,1960.∥贺巍.官话方言研究[M].方志出版社,2002.∥侯精一、温端政主编.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黄伯荣主编.汉语方言语法类编[M].青岛出版社,1996.∥黄雪贞.江永方言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李倩.宁夏中宁方言的虚词“着”[J].语文研究,1997,(4).∥李荣主编、熊正辉、张振兴副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41种分卷本)[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洛阳(贺巍1996),哈尔滨(尹世超1997),济南(钱曾怡1998),牟平(罗福腾1997),成都(梁德曼 黄尚军1998),西安(王军虎1996),西宁(张成材1994),银川(李树俨 张安生1996),武汉(朱建颂1995),柳州(刘村汉1995),徐州(苏晓青 吕永卫1996),南京(刘丹青1995),贵阳(汪平1994),乌鲁木齐(周磊1995),太原(沈明1994),南昌(熊正辉1995),萍乡(魏钢强1998),于都(谢留文1998),苏州(叶祥苓1993),上海(许宝华 陶寰1997),杭州(鲍士杰1998),丹阳(蔡国璐1995),长沙(鲍厚星 崔振华等1993),梅县(黄雪贞1995),广州(白宛如1998),娄底(颜清徽 刘丽华1994),东莞(詹伯慧 陈晓锦1997),温州(游汝杰 杨乾明1998),雷州(张振兴 蔡叶青1998),建瓯(李如龙 潘渭水1998),宁波(汤珍珠 陈忠敏 吴新贤1997),南宁(覃远雄 韦树关 卞成林1997)∥李冬香.浏阳方言“倒”字研究[C].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1998.∥李金陵.皖西潜怀十县方言语法初探[C].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8届学术讨论会论文,1995.∥李启群.吉首方言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2.∥李如龙、张双庆主编.客赣方言调查报告[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李新魁、黄家教、施其生、麦耘、陈方定著.广州方言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李永明.临武方言——土话与官话的比较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厉兵.长海方言的儿化与子尾[J].方言,1981,(2).∥林立芳、庄初升.南雄珠玑方言志[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刘海章等著.荆楚方言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刘纶鑫.江西客家方言概况[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刘纶鑫.客赣方言比较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卢甲文.郑州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92.∥卢小群.嘉禾土话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马国凡、邢向东、马叔骏.内蒙古汉语方言志[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潘家懿.临汾方言的语法特点[J].陕西师大学报,1987,(4).∥平田昌司主编.徽州方言研究[M].(日本)好文出版社,1998.∥钱曾怡等著.烟台方言报告[M].齐鲁书社,1982.∥钱曾怡.博山方言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钱曾怡主编、罗福腾著.牟平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95.∥钱曾怡主编、孟庆泰、罗福腾著.淄川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93.∥钱曾怡主编、曹延杰著.德州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91.∥钱曾怡主编、马风如著.金乡方言志[M].齐鲁书社,2000.∥钱曾怡主编、王淑霞著.荣成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95.∥钱曾怡主编、于克仁著.平度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92.∥钱曾怡主编、张鹤泉著.聊城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95.∥钱曾怡主编、张廷兴著.沂水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99.∥钱曾怡主编、赵日新、沈明、扈长举等.即墨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91.∥乔全生.从洪洞方言看唐宋以来助词“着”的性质[J].方言,1998,(2).∥沈若云.宜章土话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苏晓青.东海方言研究[M].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田希诚、吴建生.山西晋语区的助词“的”[J].山西大学学报,1995,(3).∥汪大明.安徽桐城方言中的助词“着”[C].第二届国际官话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2000.∥汪国胜.大冶方言语法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王群生.湖北荆沙方言[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温端政主编,吕枕甲著.运城方言志[M].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1.∥伍云姬主编.湖南方言的动态助词[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吴泽顺、张作贤.华容方言志[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邢向东.陕北神木话的助词“着”[J].中国语文,1997,(4).∥邢向东、张永胜.内蒙古西部方言语法研究[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杨蔚.沅陵乡话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杨时逢.云南方言调查报告[M].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五十六,1969.∥杨时逢.湖南方言调查报告[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六十六,1974.∥杨时逢.四川方言调查报告[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二,1984.∥杨子仪.固原话语法特点撮要[M].宁夏大学学报,1986,(1).∥尹世超.东北官话的介词[C].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研讨会会议论文,2002.∥喻遂生.重庆方言的“倒”和“起”[J].方言,1990,(3).∥张成材.商县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90.∥涨鸿魁.临清方言志[M].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张双庆主编.动词的体[M].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出版,1996.∥张晓勤.宁远平话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赵怀印.霍邱方言中的一种动词重叠句[J].方言,1995,(3).∥赵元任、丁声树、杨时逢、吴宗济、董同.湖北方言调查报告[M].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专刊,1972年版.∥郑庆君.常德方言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周日健.新丰方言志[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周元琳.安徽庐江方言的虚词“之”[J].方言,2000,(2).

标签:;  ;  ;  ;  ;  ;  ;  ;  ;  ;  

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连续标记类型_方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