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分析论文_高茂顺

微探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分析论文_高茂顺

安徽健儒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近些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日益激烈。建设单位要想在这种微利的状态下,实现稳定的发展,其就需要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基础上,能够对相关的工程管理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能够有效的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给予有效控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分析与智能化技术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智能化技术

1.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管理的秩序比较混乱

首先,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当中,现场缺乏科学的工作流程和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现场的负责监管项目经理和相关的质量监控者,缺乏对工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的重视程度。在建筑施工项目开工前[1],即便在进行招投标的技术设计阶段,相关技术人员在设计标书的过程中,已经将质量、工期和成本的控制措施明确的标写在技术标中,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和现场施工人员并不能将其具体落实,对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优化工期等事项有所忽视。最后,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对成本的控制缺乏责任意识,对于按照绩效和时间来计算工资的工作人员来说,施工效率对个人的利益影响最为明显。所以没有合理的责任管理和控制机制,很难对整个工程进行管理和有效的控制,导致现场的施工秩序混乱。

1.2工程质量不达标

我国的建筑项目成本管理中还没有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进行监控的体系,施工单位如何加大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是当前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重要问题。首先,在实际的施工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不合理的现象有很多。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大利益,成本的管理人员中饱私囊,采用劣质的装饰材料进行工程项目的装饰,最后导致工程不能合格上交,不仅在经济上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而且还会对企业的名誉造成损害,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纵观目前的施工现状,我们会发现,对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就是保证每一个施工过程都能够达到特定的技术标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施工技术的人员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给予忽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最后,传统的作业模式在建筑施工项目显示出越来越多的缺陷和不协调性。施工单位有时候会聘请大量缺乏相关知识理论的农民工,他们不懂得设备的操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技术的质量[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施工成本的管理体系商贷完善

建筑项目工程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因此,成本管理应该更有全面性和灵活性,将全面成本的管理中心放在事前的预控和始终的过程控制。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都会认为这仅仅是一个短期的工作,而不会将其视为长远系统性的工程,导致整个系统管理体系的欠缺,成本控制流程缺乏秩序,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概念意识,使整个工程的成本管理得不到有效的进行。

2.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中的应用分析

2.1加强施工管理的智能化应用

施工管理能够有效的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施工的质量给予有效的保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是施工管理的效果。我们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我们应该对工艺的施工流程进行安排和把握,针对于不同阶段的施工项目,相关的施工和管理部门要能够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对项目的资金的投入与支出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能够有效的确保相应的施工项目满足质量和工作的条件。与此同时,在每一个建设初步完成后,还要有相关的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其中的质量不符合相关的标准,就要对其给予及时的返修,并且严格禁止其投入使用,从而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我们要对原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相关的施工材料管理人员要能够对施工采购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列成系统性的采购清单,这样为后期的查证和资金核对提供有力的保证。并且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相关的人员要加大监督力度[3],有效防止采购人员弄虚作假。最后,我们还要加大对质量的监管,加强人员素质的提高,施工单位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质量管理专员的专业素质,从而能够提高去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根本上确定整体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2.2加强管理制度的智能化应用

加强管理制度的智能化建设,首先,我们要能够确立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然后,我们应用合理的智能化系统来提高整个工程建设的施工效率。我们拿工程变更的审批制度为例,相关的人员在实际的施工之前就要能够创建完整的变更审批制度,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审批和监管的合理性和精确性,使工程监管和变更审批体制更加符合法律和管理标准。当设计改变的内容、量、项目以及结构等相关因素能够非常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就能够对相关的结算方法给予明确,发、承包放能够根据工程的合同以及相关的文件进行确定,从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成本,有助于整个成本控制能够灌输到整个工作之中。针对于处于项目决策阶段的施工项目,相关的建设部门应该采用合理并且有针对性的造价管理模式,制定可以实现的量化目标,从而能够应用计算机软件对工程量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的量化考核。

2.3加强对项目的全周期智能化管理

在实际的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能够有效的将智能化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给予结合应用[4],构建工程项目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对工程项目的财务信息、施工信息以及管理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搜集,相关各个部门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提高工作的协调性。这种信息的利用能够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综合管理,能够充分的发挥出信息数据为工程项目保值、增值的巨大作用。各个部门通过这种信息共享的平台,能够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实现对相关的信息的掌握,保证相关的设计目标得到更为系统的和全面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果[5]。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其相关的施工技术和水平都需要不断的优化和完善,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建筑工程的管理方法作为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工作环节,施工单位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系统化和智能化的应用进行严格的把控,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果,从而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韩漪. 浅析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分析[J]. 电子测试,2013,13:103-104.

[2]张子健. 浅析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分析[J]. 四川水泥,2016,04:155.

[3]景磊. 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6,28:156-157.

[4]王汝懋. 普天大厦建筑智能化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5]岳崇伦. 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16,06:71.

论文作者:高茂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1

标签:;  ;  ;  ;  ;  ;  ;  ;  

微探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分析论文_高茂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