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校德育论文,时期论文,社会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与西方市场经济百年发展、完善的过程相比,我国的社会转型是以历史浓缩的形式,把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如何应对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社会转型对学校德育的双重效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市场经济是凸现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凸现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化。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够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诱发了个人主义倾向
理性经济人原理表明,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但是人们的行为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能够根据市场处境,判断自身利益,并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或个人,只要进入市场,行为必然受市场机制的制约。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决定在交易或交换中,人们会采取那些被认为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行为,并在取得收益时规避风险。理性经济人假说表明,市场主体是独立的存在体,但是基于独立存在的行为是有风险意识的,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是处于理性思考的。基于存在的独立性,权衡的主体性,选择的自主性,对风险的规避性,使市场在“自由”交换中有着合理的理性内核,从而使市场经济在无形手的支配下,处在一种自发的良性运转之中。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所遵循的自主性原则要求经营主体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实行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经济这种特质赋予人们主体意识,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唤醒了人们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人们的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随之加强,有利于人的独立性、创造意识的形成。这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现实、思考未来,为推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道德的主体性发挥奠定了基础。
从另一方面看,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以及“市场失灵”的情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在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的驱使下,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其主体意识的增强,只是表明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加速,并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行为的自控性和自主性。相反,在缺乏积极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助长他们的个人主义,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惟我独尊,我行我素。
(二)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相应导致思想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遵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了所有制结构的不合理因素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作为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经济,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态势,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完美契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价值规律等整合为有机的统一体,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物质文明的进步,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宏观环境的良性运行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加强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从另一方面看,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相应地表现为多种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的、健康的意识,也有反映小商品生产封闭、保守的意识;既有反映过去计划经济统筹过死的产品经济意识,也有反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原始积累的意识。在价值观方面,无私奉献,公私兼顾,合理利己和极端利己主义价值观并存。在外来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精华与糟粕同在等等。这种复杂多元的社会现象通过家庭和社会种种渠道渗透到学校中来,使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面临多种选择,而其中消极因素必然对青少年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三)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
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利益驱动原则,是市场经济生命力的支撑点,促使市场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过程中,遵循“低成本、高效率”、“少投入、多产出”的法则,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在目前我国物质生活条件还不够高,生产力尚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原则对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效益观念和务实求实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拼搏精神。
从另一方面看,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某些人钻法律的空子,谋取个人私利。市场经济竞争的严酷性会引发少数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达到求利目的的心理倾向,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偏好于追逐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致使道德滑坡等。社会上的种种消极因素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学校,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习惯必然产生不利影响。
(四)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与全球化趋势同步进行,促进了国人开放进取意识的生成,同时在东西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使青少年学生面临多元选择的困惑
当前,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并全方位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我国不可避免地被全面卷入全球化浪潮。入世更强化了这一进程,使国人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的压力,而且要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求生存、求发展,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内在的驱动力,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依赖性、保守性、封闭性和僵化性等思想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时俱进,开放进取成为时代潮流。
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新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得以迅速在网上传播,对于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有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而其中的文化垃圾,没落的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传播,使一些人自私自利的贪欲不断膨胀,给青少年的价值选择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地休闲、娱乐、消费,避免不良社会风气、生活方式的侵蚀,成为现实生活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也对新时期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构建德育体系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抉择,市场经济建设的成效在根本上取决于人的素质。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市场经济的确立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必然受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的制约,道德必须适应而不可回避、排斥市场经济;另一方面,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对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道德必须超越而不能仅囿于适应市场经济。只有在适应中超越,在超越中适应,螺旋上升,层递发展,德育才能在培养与造就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属于精神活动,要受物质的、现实的生活制约。德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要求立足市场经济的实际,适应社会,贴近生活。但德育的适应性不是消极的适应,而是积极的适应。一方面立足于市场经济自主经营、平等互利、自负盈亏的实际,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性、协调性等观念。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充分挖掘、发挥个体的创造力,使学生确立平等互利、公平诚信的原则,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另一方面立足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引导学生树立进取、开拓、创新精神和时效、信息等功效性价值观念,并基于市场经济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契合,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能够成为弄潮儿。
德育仅停留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层面,还不足以发挥其对经济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对可能的未来世界的一种把握与向往。德育对市场经济的超越是在能动适应中的超越,是在扬弃中的超越,更是在可能的条件下的超越。(注:兰刚.关于21世纪德育的前瞻性思考[J].江苏高教,1999,(1).)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克服、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促使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合理化,避免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思想行为。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形成高尚、完善的人格。从而在适应中实现超越,体现主动适应、积极作为的特征。德育正是“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培养和塑造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注: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1994,(4).)也正是由此,德育通过为未来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现实活动,来超越现时代而不是停留在复制现有规范上,从而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拉动作用,最终发挥其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
(二)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为德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意识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外在社会环境。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能动性,都应是主体。作为道德的载体,师生又表现为道德主体。道德主体主要是个体以认识、肯定、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己任的。而且作为道德主体,师生又表现为德育主体。德育主体不仅要尽相应的道德义务,更要求个体和群体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修养向较高层次迈进。
德育作为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注:张秀清.双主体合作德育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51-52.)在此过程中,学生处在一定社会和自身成长的发展阶段,受社会环境和自身道德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保证学生的自觉主动性的充分发挥方面。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是可以变化的,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是不可替代的,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意的感化,道德行为的展开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从德育起点、过程、终点三方面看,学生主体是第一性的,教师主体是第二性的。
在实践过程中,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偏重于学生主体作用,夸大为学生中心论,导致学生的放任、放纵。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侧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培养,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树立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双主体合作关系的理念,使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双向互补,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经由这一过程,学生主体性逐渐成长,最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达到各个具体的德育目标,从而发展和完善个体道德人格,成为适应市场经济、推动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
(三)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确立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抉择。多种经济形式主要指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存在。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道德实践主体的多元存在,由于所处的经济所有制性质的不同,个人生活背景、教育程度、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在现实生活中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意识形态。
从另一方面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共同富裕原则为德育一元化导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道德基准,以公有制为主体为德育一元化导向提供了道德实践主体。
市场经济通过竞争机制、市场机制,强化了人们的时效观念,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对一般市场经济的扬弃,高扬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原则,更能充分保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即为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实现。正是由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注:管子·牧民.)为新时期德育一元化导向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理想,以其可行的实践性和可求的理想性,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规范和尺度,有机地整合了义与利的两极目标,使义与利取得了一致性和合理化。共同富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目标和基准。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在道德实践主体多元化的社会中,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以及其他所有制经济成分中,国有经济成分职工道德实践群体的主体地位。共同富裕的理想使国有经济道德实践主体与非国有经济道德实践主体形成良性整合,为德育一元化导向奠定了社会基础。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德育体系就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在全社会确立占主导地位的共同目标、方向、信仰、意志、行为准则和精神动力。
三、整体构建中国特色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思路
整体构建中国特色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系统科学的理论原则,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具有中国特色,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贯彻“以德治国”方略要求,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
具体而言,从纵向看,是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子系统的纵向衔接,使每一个子系统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都应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建立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和谐衔接的有机联系。从横向看,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六个分系统的横向贯通,使每个分系统都要落实到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子系统之中去,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使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环环相扣、互相依存、和谐贯通,通过这种联系做到分系统自身构建的整体性。
(一)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体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学校德育体系
“三个代表”对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9.)“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0.)“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1.)一个“根本任务”、一个“中心环节”,确立了德育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德育主要通过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特有功能,作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进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德育体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道德文化,它的民族特色源于其母体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我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以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是一种伦理型的哲学体系。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古代哲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认为宇宙的法则与道德的最高准则是一致的。通观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最为典型的五个方面:(1)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人际和谐;(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西方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导精神和价值取向,这就是个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功利精神。古希腊追求人的独立和权利,他们尊重人性,崇尚人的自主、自律和力量,把人看作是高于一切的实体。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思想家们主张从中世纪封建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古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要求从神性转向人性,高扬人的理性,主张面向自然,解释自然,重新认识世界和人自身,提倡求索和创造文明。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崇尚理性、发展科学成为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科学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精神。从此以后,民主理论和民主政治、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功利思想和求利原则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成为上升时期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在德育思想、内容和方法领域中实践古今文化的贯通和批判继承,同时,也在这几个方面实践中外文化的选择和吸收借鉴。
(二)深刻领会“以德治国”重要方略,整体构建贯彻“以德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注: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0.)从整体上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治国方略更加深刻、更加完整的认识和表述,是治国理论的发展,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德治与法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完善的治国方略。首先是功能互补,法治是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而德治是靠道德的说服力、劝导力、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是立法和执法的基础,遵纪守法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德治为法治创设良好的思想和社会条件。法律主要靠他律,道德主要靠自律,二者互为补充。其次是范围互补,法律只是对违法的行为进行惩处,而对“缺德”不违法的行为是不干涉的;道德则是通过社会舆论对“缺德”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减少犯罪。法律制定的再多,也不可能包罗人们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全部内容;而道德则比法律作用的范围要宽泛得多。再次是功效先后互补,汉代思想家贾谊曾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注:《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德治的作用在事先,法治的作用在事后,形成了功效先后作用的互补性。法律和道德,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
“以德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实施,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教”;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说是要“以德治校”;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就是要“以德育人”。这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
整体构建贯彻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首先要“以德治教”。要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在整个教育工作和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中真正发挥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以德治校要求教育管理者不仅要牢固树立德育为首观念,而且要以身立德,率先垂范,做师德建设的力行者。“以德治校”是一种重要的学校管理方式,也是构建德育管理评价体系的应有内涵,要遵循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和评价,增强德育管理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以德育人”是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根本落脚点。在构建德育目标内容体系中,继续深化的道德、法纪、心理、思想、政治德育内容五要素的整体性研究。在构建德育途径方法体系中,教师要以德育德、以情育情,这是“以德育人”的前提,也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保证。“以德育人”是德育管理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德治教”、“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既是贯彻治国方略的教育理念,也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实践环节。
(三)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整体构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总结历史,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构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施体系的框架。学校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思想原则和内容范围与《纲要》的内容要求存在着多方面的整体联系。《纲要》在第二十条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1.)第二十三条指出:“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
整体构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就要以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纲要》要求为指导,突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是基础。德育肩负着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对全面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同样应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综合性范畴,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要对德育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一是按照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分别研究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衔接;二是将广义的德育分解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分别研究各自的特点、规律、内在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操作的模式,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