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
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及工业用水规模的扩大,使得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城市容积率逐年增加以及建设过程中的片面硬化,使得内涝灾害频发,水资源污染严重。近年来,在国家号召下,各地城市纷纷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对雨水的回收利用来缓解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等问题。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关系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与市民的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也息息相关,在现代城市中占据重要位置,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提升市政给排水设施的综合性能,可使其在城市水资源平衡及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的意义
1.1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很多城市都经历了暴雨的袭击,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甚至是临近海岸线的部分内陆城市,都没能逃过暴雨的侵袭,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现象,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及居住安全。发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没能预估到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造成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不能满足暴雨侵袭下的排水需要,继而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为了提高城市排涝能力,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有必要加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给排水系统的建设。目前,中国已开始开展建设和改造市政项目,旨在适应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环境变化。一方面,降低雨季发生内涝的可能性,减少城市损失,提高城市居民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运用防、排、蓄、渗、滞等手段,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节约城市资金。
1.2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目前,全球都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我国很多地区也出现了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人类要生存、发展就离不开水,同样,没有水资源城市建设也无法进行。所以,为了促进城市发展,有必要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海绵城市理念下建设市政给排水系统,为城市提供了更广阔的水资源供应渠道,在保障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海绵城市概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2.1深化“海绵城市”设计层面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具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能够极大的促进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为了全面推动“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进程,应该着力深化“海绵城市”设计层面,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全面推广过程中,引导相关设计、施工部门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河流、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为“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应用优势的全面发挥奠定基础;第二,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相关部门还应该在设计过程中对实际建设中已经被破坏的“海绵体”,采取物理、生物和生态等相关手段进行恢复。例如,部分区域中公园污水系统破损严重,导致公园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对水质的影响较大,在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中,一方面可以改造地下雨污水管,更换破损管道,疏通淤塞部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手段,让公园绿地这块“海绵体”更厚,承载和净化更多的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道路主体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中,车行道与人行道应选用新型的渗水混凝土材料进行路面铺设,以便雨水能快速渗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同时在路面与两侧绿化带间设置1.0%~2.6%的坡度,以便雨水较多时能直接沿斜坡排放进绿化区,避免路面积水影响通行,并起到调节路面温、湿度的作用。对于车行道而言,路面表层铺设渗水性能好的沥青混凝土后,中下层与路基应选用非渗水材料铺设,防止雨水侵蚀损坏路基。对于人行道而言,路基部分可以按照一定角度设置排水管道,以便雨水能快速排放。对于路基而言,可以将渗水性不佳的部分进行换填改造、综合处理,尽可能地提升其排水性能,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稳定性,要明确要求施工中做好夯实、碾压处理,保证道路通行安全。
2.3绿化带设计
在建造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车行道和人行道都规划了绿化带。只有确保充足的水才能进一步种植绿化带,因此必须控制绿化带的生长高度。然后将排水设施安排到绿化带,并在这种条件下及时规划雨水集水区。为了使路面雨水流向雨水集水区,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天然水资源。同时,它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雨水腐蚀道路的现象。(1)聚集雨水。有效利用可渗透路面的柔韧性和地表径流,确保水体可以收集在绿化带的雨水沟中。通常,应在耕地和道路高度之间控制沟壑的高度。(2)过滤水体。对于降落在地面上的水体,必须采取过滤措施,以有效地保证其清洁。在实际规划中,应布置耕作土壤,合理规划砂岩层,然后安装渗透管。这不仅可以有效过滤雨水,还可以渗透到地下并补充天然水。(3)滞蓄缓排。探索绿化带的结构特征和地形,确保雨水能够按一定顺序逐渐进入地下。为了沉积雨水,在设置沟渠时应对开沟进行处理,两侧应设置沟渠,将雨水引入开沟。在雨水非常丰富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沟壑的功能,并且水体停留在绿化带中。
(4)排解。为了加强雨水管和排水管之间的连接,必须充分考虑溢流系统。当降水非常丰富时,仅依靠沟壑很难改善积水问题。此时,地形较低的绿地将储存雨水,雨水将通过溢流系统流入市政管网,从而溶解大量的水。
2.4完善“海绵城市”设计体系
要想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相关人员应该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和《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的相关规定,结合区域间的降水特征,完善“海绵城市”设计体系,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海绵城市”设计体系的构建,是保证“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良好应用的关键,相关设计负责人应该对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环境进行充分的掌握,采用相关的勘察技术调查和获取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因素,详细构建“海绵城市”设计体系,并设计体系中细化分布设计环节;第二,相关人员还应该在“海绵城市”设计体系的构建基础上,为设计人员布置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任务,细化落实“海绵城市”设计体系中的相关内容,保证“海绵城市”设计体系的应用有效性。
结语
海绵城市概念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城市建设概念。完善城市道路排水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道路建设,不仅要使用透水材料建设道路,还需要对城市道路内部结构的渗水结构和排水结构进行周到的设计,对道路周围的路缘石、雨水口、边沟以及绿化带等进行设计,提高道路渗水排水能力。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的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能力,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旭升,王辉霞.“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7):128-130.
[2]贺家豪.“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179-181.
论文作者:赵宝林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给排水论文; 雨水论文; 水资源论文; 绿化带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城镇建设》2020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