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笔谈——1.党的建设形成新的体系与布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的建设论文,笔谈论文,布局论文,体系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化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我们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系统认识和科学总结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与此前党的建设的情况相比,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在笔者看来,从这样一种新变化、新特点、新面貌中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党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新的体系与布局。
一、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是逐步形成并客观存在着的
所谓体系,指的是事物由诸多要素(或内容)而构成的整体;所谓布局,指的是事物的诸多要素(或内容)因内在关系而形成的格局。从概念内涵看,体系着眼于要素、着眼于整体系统,布局着眼于结构、着眼于内在关系,两个概念虽有所区别却又紧密联系。放下二者的区别不谈,我们仅在二者联结和相近的意义上来说,所谓“新”的体系与布局,最要紧的有两点:一是要素的增减,二是结构的变化。没有要素的增减和结构的变化,是谈不上新的体系与布局的。
之所以说党的建设形成了新的体系与布局,就在于自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要素(或内容)增加了,结构变化了(或内在关系调整了)。党的建设新增加的要素(内容),最引人注目的是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不只是党的建设的新要素、新内容,而且是党的建设中地位突出、作用重大、处于较高层次的新要素、新内容。这两项建设,是我们党在党的建设方面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果,它们的提出和推进,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理论,拓宽了党的建设的视野,深化了党的建设的实践,提升了党的建设的境界。两项建设一经提出,就被纳入到党的建设体系之中,与原有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密切统一、紧密结合,构成了当前党的建设这样一个整体,形成了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新的体系。
党的建设在要素(内容)增加的同时,其内在关系就有了新的调整,原有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党的建设在主要由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构成的时候,其内在关系比较单一、相对简单,因为四方面建设处在一种并列的直线关系中,分属于不同的领域,相互之间边界清晰、界限分明,由以形成的党的建设的布局就呈现出平面化、队列化的一种特征。现在则不同了。由于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这两项重要建设内容被纳入到党的建设体系之中,党的建设的结构就变得更复杂了、相互关系也多样性了。而且由于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具有综合性、统括性,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具有单一性、具体性,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上,有了上下高低的不同,有了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相互之间有了交叉和重叠,就打破了党的建设原有内部要素之间的并列、直线的关系格局,呈现出带有立体、多样、丰富等特征的一种新的状态,使党的建设的布局有了新的调整,有了新的面貌。
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是客观形成的,是逐步完善的。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面对的最根本的任务、最重大的课题、最严峻的挑战,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社会化、民主化的背景下,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我们党能够长期执政、长期执好政。为此目标,我们党自觉提高执政能力,注重保持和发挥先进性,进一步深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不断推进、不断拓展、不断提升。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明确提出和大力推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大大改变了党的建设原有的结构和面貌,大大拓宽和提升了党的建设的视野和境界。正是缘于党的建设内容的丰富、结构的调整,缘于党的建设在实践上实现了新跨越、在理论上有了新突破,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才得以形成。这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样,党的建设在体系上则更丰富、更完备,在布局上则更科学、更合理。
二、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的形成,我们的认识在清晰、在深化
实践的深化发展和客观现状的形成,必然反映到我们的头脑中,必然在我们的认识中呈现出来。实际上,在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党和理论界对新的体系与布局的认识也在逐渐清晰、在逐步深化。
从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开始,我们党就不断深化着对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就不断深化着对党的各方面建设所构成的体系及其整体面貌的认识,就不断深化着对党的各方面建设相互关系及其基本格局的认识。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这把执政能力建设摆在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地位。2005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这突出强调了先进性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的“根本性建设”的重要性。2006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全党要“更加突出地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主线”,“要紧密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要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揭示了先进性建设的“主线”地位,揭示了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基本关系,揭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面貌。这些论述,或从总体或从一个侧面,阐发了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
2007年3月,曾庆红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布局问题。在分析党建工作形势时,他指出: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工作的总目标和总方针,完善了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这是继十六大报告提到“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之后,中央领导第一次在“布局”意义上谈党的建设问题。事隔不久,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同志在全国党校系统党建理论研讨会上,根据曾庆红同志“党建工作总体布局”的表述,以《谈谈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理论的意义》为题,比较具体地阐发了党的建设的布局问题(见2007年4月16日《学习时报》)。在李君如同志看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这个总体布局是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是联结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枢纽,是联结党的事业与党的建设的枢纽。这样一来,党的建设的布局问题就被进一步论述和阐发了出来。
对于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问题,笔者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我们党一系列重要文献、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理论界专家学者的一些相关著述过程中,也一直在思考。2006年6至8月,按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要求,笔者以《党的建设新体系新布局研究》为题,组织力量,细致论证,投标了招标方向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虽经初审、初评、复评后进入课题答辩,最终还主要是因为“新体系新布局”的表述而未能获准立项。这样一个过程和结果,一方面表明评审专家的审慎态度和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的严格精神,另一方面也透现出该课题蕴含着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被认可、被鼓励。而笔者也正是在艰苦深入的课题论证、答辩释疑、不断思考过程中,愈来愈感到这一课题的价值、意义和不可放弃。同年年底,笔者以《党的建设的新布局——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研究》为题,申报并获准立项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007年2月,笔者以《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体系与布局研究——对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总体把握和系统考察》为题,申报了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上述各方面的认识和思考,已经大致描绘出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的基本面貌。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再作如下归纳与概括:这个新体系,由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制度建设等构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新布局,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核心),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为基础(保障),形成的一种基本格局。
对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所作的归纳与概括,尽管还需要推敲、还需要完善,可毕竟是包括了党的各方面建设等众多内容,昭示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内在联系,展示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呈现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完整结构。它不是无中生有,不是主观臆造,而是缘于客观现存,立足党建实际,有着充分的实践根据和理论依据。我们相信,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随着我们党以及理论界对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的认识的进一步清晰和深化,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会愈来愈完整地呈现于我们眼前,愈来愈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
三、加强对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的研究,是一项现实任务
既然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已经形成并得到了初步认可,我们就应当加强研究、深化探索。这不单是科学把握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要求,也是推进和实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
在新的体系与布局的意义上把握党的建设,会使我们的思维立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在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时候,因党的建设被划分为不同领域、被切割为不同板块,我们对党的建设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对党的建设的思维会带有平面化、直线化特征,因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本身就处在一种平面化、直线化结构之中。由于这样一种认识局限和思维特征,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党的建设视为党的内部的建设,而且很容易把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看作是各自完全独立的。以这样一种认识和思维去推动党的建设,显然是有缺陷的。党的建设新的体系与布局,在充分重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突出和强调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揭示了党的各方面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使我们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使我们的思维跃上了新的层次。以这样全新的认识和思维去推动党的建设,必将使党的建设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新的体系与布局的意义上把握党的建设,会使我们的实践进入到一个更宽广的境地中。辩证法告诉我们:实践每前进一步,认识就会深化一步;而深化了的认识,又能够极大地推动实践前进。党的建设也是如此。当着我们以新的体系与布局的视野和高度来思考党的建设、认识党的建设、把握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时,党的建设的实践就进入了宽领域、深层次,就会全面展开、协调运作。这时候党的建设的实践,就不单单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而包括更为重要、更具综合价值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就不单单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平面化、直线化的实践推进,而是内容更丰富、关系更紧密、结构更完备的立体化、交叉化的综合式实践推进。这样的党的建设的实践,就已不再是党内建设实践、不再是党的内部的建设实践,而是联结着党的执政、党的事业的实践,是联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联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必然是宽阔深广的,必然是影响巨大的,也必然是卓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