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一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论文_郁琴

(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环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武汉 430300)

[摘要] 目的:对急诊一ICU患者转运交接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92例急诊一ICU转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管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转运交接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观察组在各项护理工作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都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工作而言,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救治赢取了宝贵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诊-ICU;转运交接;无缝隙护理管理

The application of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transfer of emergency patients in ICU

Yu Qin

(qianchuan street huanch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huangpi district, wuhan, hubei 430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transfer and delivery of emergency first-icu pati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92 cases of emergency first-icu transf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6 cases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managemen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cores of nursing work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Conclusion: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emergency -ICU patient transfer and handover, and win valuable time for patient treatment,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emergency -- ICU; Transfer and hand-over;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对于急诊患者而言,一些危重症者在救治后,需要转入ICU病房进一步治疗。而在转运过程中,由于科室之间的衔接沟通不畅等原因,导致各种问题极易发生,如对患者重要的危急值转运护士漏交接、责任不明时科室相互推脱等,严重的可导致医疗纠纷发生,对医院形象及患者救治带来不良影响[1]。无缝隙护理管理作为一种对潜在的、现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的护理管理系统,应用于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效果较好。本组研究针对本院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92例急诊--ICU转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3岁,平均(46.8±3.7)岁;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28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71岁,平均(47.2

±3.3)岁。所有患者均为危重症患者经急诊-ICU转运。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转运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如下:(1)一体化护理管理。对于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工作而言,涉及到两个不同的科室,为了使转运交接工作顺利进行,对急诊与ICU护理管理方式都要进行调节,实现一体化的急诊-ICU管理模式,设置一名护士长管理急诊-ICU工作,并形成组织框架;(2)对转运流程进行完善。对急诊患者病情状况由医生、护士共同进行评估,确定患者面临的风险因素以及转运的可能性。在转运中,配备呼吸气囊、便携式氧气及多功能监护仪等抢救仪器设备,转运中人员由医生与护士各1名构成,且要求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2]。在转运途中,对患者的面色、体征变化等,要求医护人员能够随时观察,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能够准确判断并及时处理;(3)规范交接内容。对交接单内容进行规范,包含进入急诊室时间、患者资料、到达ICU时间、所用药物、神志情况、急诊处理及诊断等方面。急诊护送护士与ICU接收护士对所携带的药品进行确认后,将患者送入病房。同时,二者对患者皮肤情况、静脉通道、呼吸机、监护仪、氧气等参数要进行确定。最后双方在记录单上签字确认,一式两份,分别由两个科室进行保存。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评分,包含转运设备、交接时间、生命体征、电话询问及贵重物品等方面。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数据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 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工作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显示,观察组各项护理工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3 讨论

对于急诊-ICU转运交接患者来说,病情一般都比较危重,因此转运交接的过程非常关键,期间极有可能出现脉搏强度、脉率、血压、肢端末梢温度等指标波动幅度增大的情况,导致转运风险增加[3]。所以,对急诊-ICU转运交接工作加强护理管理,对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无缝隙护理管理的出现,其本质就是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该护理管理模式属于现代化护理管理模式的一种,该模式的核心是按照急诊-ICU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护理级别等因素进行综合、科学的分析,对转运交接过程中各个细节进行规范,将转运交接责任明确并落实到人,从而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实现对急诊-ICU转运交接患者提供连续、无间隙、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急诊-ICU转运交接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从各项护理工作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来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于舒[4]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工作,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建兰.居伟.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1(36):162-164.

[2] 朱麦颖。无缝隙护理管理用于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4):181-182.

[3] 王琴,郑燕娜,细节管理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7,27(12):1642-1643.

[4] 于舒,杨红云.急诊--ICU承接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评价研究[J].吉林医学,2016,37(03):705-707.

论文作者:郁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一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论文_郁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