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导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导论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结构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07)07·08-0073-07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具有民族性、阶级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质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系统地施加思想意识上的影响,把一定的政治信念、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纪要求和心理品质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整体系统,是一种结构形态。从理论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系统科学;从实践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容古今中外,知识内容贯通历史、现代、未来,实践范围总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原则、方法、管理、评价,是一个全方位的研究领域。伴随着新的时代、科学和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还是实践活动,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有自己的固有规律和理论体系,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成熟到日渐成熟,在研究对象的确定性、概念范畴的规范性、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原理阐释的逻辑性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生机勃勃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宽广的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管理理论研究,而基础理论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基本建设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开始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概念、范畴、规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和理论体系的建构。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现有成果中,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等。这些研究,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意识,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含量,有力地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开展。在这些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中,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形成了某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规律性认识,这是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的良好基础。
同时也应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常常是一些思想理论体系、社会政治观点和宏观综合问题,这就难免使人们在认识中形成这样的“误区”:作为特定思想体系和价值设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它是既定的,是不能更改的,更是无需重构的。由于这样的认识误区,导致人们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研究,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重内容的给定性、原则性,轻内容的选择性、科学性;重内容的灌输,轻内容的有效组织。目前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人们往往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教育方法的改进、教育手段的更新及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上,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不够。事实上,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及其运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极富活力的部分,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弊端,即忽视按一定的层次(如人的思想基础、觉悟程度、道德水准、文化涵养、接受能力、社会经历等)区分不同的教育内容,忽视分阶段、分层次实施教育,亦即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递进关系,强调高度,忽视梯度;同时,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杂、空、变”的状况,教育内容比较宽泛,内容之间相互交叉、重叠甚至牴牾,缺乏内容的科学组合和整体联系,内在逻辑性不强,影响了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质量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意义和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意义上说是满足人们求真、求善、求美的需要的工作,是合规律的真、合目的的善与合理想的美的和谐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真的内容、善的宗旨和美的形式的统一,通过教育使人受到真的启迪、善的诱导和美的感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育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必然取决于用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来实施和保证。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围,蕴涵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其实质是对受教育者给予什么样的思想导向、价值干预和精神影响的问题。要使教育对象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坚定政治信念,端正思想观点,建立道德理念,优化心理品质,形成行为规范,这都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血液”的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互动的中介,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目的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因此,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出发,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的迫切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都显得相对缺乏和薄弱。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地位,尤其是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及其优化,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成和发展的规律,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全面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任何理论研究都应该站到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从结构的视野进行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与范型。
结构是现代科学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事物基本的存在方式。现在人们所指称的“结构”,一般来说是指客观事物构成要素间的稳定联系及其作用方式,包括组织形式、排列顺序、结合方式等,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现代系统论的研究表明,凡系统都有结构和功能,系统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结构是系统内在的、微观的、分析的特征,功能是系统外显的、宏观的、综合的特征,结构从系统要素的关联中把握,功能则从系统与外界的联系中体认。
第一,结构具有整体性。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在要素与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之中,产生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由各要素合乎规律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系统都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而存在。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任何系统都是由其要素按一定结构组成的,系统的要素只有依靠结构的联系才能变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整体,也只有通过结构的中介,才能把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属性和功能变为系统的整体属性和功能。任何结构中各个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和其他部分的关系存在的,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有序性,从而使结构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事物内部,一种最为常见的结构是“关系”。所以,事物整体的性质不是从整体以外去寻找,而是由互相依存的各个部分的关系来说明。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人们对系统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形成了系统分析的方法。所谓系统分析,就是把事物置于系统中加以研究分析的一种方法,即把构成一事物的各种要素看成一个系统,组成一个统一整体,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更科学地把握事物的本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观点的运用、丰富和具体化。
第二,结构具有层次性。结构既具有整体性,又具有层次性。结构的层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纵向结构的等级性,二是横向结构的多侧面性。纵向结构的层次性即上下、高低等纵向等级关系,其中低一级系统是高一级系统结构的有机部分,具有包容、递进、发展、深入的动态变化关系;横向结构的层次性则是指同一级复杂系统可以横向展开的若干既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又各自独立平行的部分,具有相关、相联、相互影响的渗透融合关系。结构的层次性是复杂的,在同一纵向层次上有若干横向层次的交叉,同样在同一个横向层次上又贯穿着纵向层次。总之,结构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因而总是呈现出时空上的层次性。因此,在实际的思维活动中,人们可以按照质量标准来划分结构的层次,可以按照时空尺度来划分结构的层次,也可以根据组织化程度来划分结构的层次。结构的层次性实质上是客观世界层次多样性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统一性之中的多样性和多层次、多方面的统一性。
第三,结构具有有序性。它既可以表现为层次和比例的关系,又可以表现为前后衔接的连续性。有序是系统得以存在的客观条件,无序就是混乱,会导致系统的崩溃。结构的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是指事物诸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则,如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序列、时间上表现为发展的顺序等。在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确定的秩序,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秩序和规则,就是结构的有序性。结构表征事物的有序度,即系统稳定的联系,任何事物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构是一个井然有序、环环相扣的链条。当然,有序并不是机械静止式的绝对平衡,而是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平稳。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把握系统的有序性,就是把握系统的结构。
第四,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稳定是指系统某一状态的持续出现。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外界作用下具有的一种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自我组织和自我更新,从而保持和恢复既有的结构和功能的特性。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或系统不仅都有一定的组成要素,而且这些组成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稳定的相互作用和联结方式。实际上,任何系统状态中都包含不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的部分和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的部分,前者构成系统的结构状态。而结构在本质上是系统的稳定联系,是系统要素的内部关系,是关于构成、联系、秩序和时空的内在规定性,实质上是一种相对“固化”了的内在联系。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源于结构的有序性,由于结构的有序性,就会使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时产生某种惯性,以维持系统的平衡,即显现出结构的稳定性。
“结构论”既是一般世界观,又是一般方法论、认识论、价值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视界。结构作为一个重要的范畴,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系中,在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构论”是一种新的思维,即“结构思维”。所谓结构思维,就是用系统、结构、要素、层次的观点,将纷繁复杂的事物视为一个整体,强调从系统的结构去认识客观事物,并从中寻找最优结构,以获取最佳系统效能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所谓分析问题,主要是系统分析,而系统分析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分析事物的结构,就是深入到事物的结构中去探究事物特殊矛盾的过程,通过这种分析来认识结构、改造结构、优化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整体的存在,是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一个系统,它与其他任何系统一样,不是由其各个要素机械堆积而成,而是按一定秩序、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它具有一定的结构。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是指组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整体的各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具体地说,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中诸要素按一定的时空位置、比例关系、纵横系列有机组合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运动的观念再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逻辑反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旨在解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和组合方式,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有着内在结构的体系,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化梳理,从而更好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学科建设的逻辑必然,也是研究者的理论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具有理论建构和实践概括的双重价值意蕴。
首先,“结构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发展是一种“思想的规定”。系统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整体的诸要素之间在时空上相互联系的形式,它是一系统区别于他系统的内在规定性。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规律,以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表明,“现代科学更多的是研究一些关系性的、功能性的、结构性的领域”。[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在本质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种种关系的综合规定,它在整体上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整体状态和性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中,树立结构思维,建立结构意识,形成结构思想,遵循结构研究方法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结构化”梳理,解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体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关系,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获得了一种“思想的规定”。[2]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进程中,既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需要,与外界环境保持一定的张力,又应具有自身相对稳定的科学“内核”,具有较为“恒定”的内容,以形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必然性认识和规律性把握。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具有某种理想性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来应有的理想倾向的观念表达,是为了寻求某种“思想的规定”,建立某种“逻辑的格式”。
其次,“结构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运动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解释力。结构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事物内在矛盾及其性质的前提,人们要完整地把握事物的质和量,就必须弄清楚事物的结构。结构论,就是把事物的点连成线、织成网、构成面。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其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规范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方式及其效果。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客观存在着内在的结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描述这种结构,剖析要素的构成,分析要素的关系,揭示结构的变化,探求结构的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结构、要素、层次、关系等概念的理解和它们相互间作用方式的诠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无疑具有一种规范和导向作用,可以有效地分析和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现实过程和内在机制,比较深刻和相对准确地揭示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认识,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3] 是认识的普遍规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因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认识不免带有很大的探索性,其中肯定有诸多认识“盲区”和疑难问题,必然有伴随着研究者思维过程中有价值的猜想和判断,也会有某些个人的不成熟见解乃至片面的认识。但是,正如皮亚杰所说:“当人们一旦做到了某个知识领域归结为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结构时,人们就感到已经掌握了这个体系的内在发动机了。”[4]
再次,“结构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必将展现出新的研究图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是从构成论意义上来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的构成、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关系,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联结方式和纵向承接关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是为了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稳定的体系,勾勒和再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复杂的机制,从而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定对象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基础。恩格斯在阐述物质及其运动时指出:“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5] 因为“运动着的物体的性质是从运动的形式得出结果来的”。[6] 正如不揭示社会的结构形式和活动方式就不能把握社会的本质属性一样,不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也就不能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本质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一客观对象只有在它的结构运动和结构关系中才能被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实践表明,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视为一个有着一定结构-功能并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开放系统,从结构的角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一种进步,对我们认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大的意义。通过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依据、建构原则、结构体系、结构关系以及结构优化,有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全面、深入和有效的描述,科学地揭示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要素及其联系的方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规范化、合理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科学化。
最后,“结构论”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确化程度和规范化水平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规范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给人产生“说教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些研究者缺乏理性分析,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笼统性、描述性研究多,精确性说明少;主观判断、主观意愿多,事实求证、客观论证少;外在附加成分多,内在机理要素探究少。而某些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忽视客观规律和科学要求,机械照搬,生硬灌输。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不免给人一种形势需要、大而化之、主观随意、泛泛而谈之感,缺乏学术底蕴和科学含量。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相关学科的科学化进程,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往的这种研究局限和实践缺陷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与进步的深层障碍,迫切需要更新研究理路,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形式和表达方式向精确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活动、状态的模型化、模式化、要素化,通过内容结构研究,使零碎、杂乱、无序的内容得到系统、规范、有序的整合,使我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在逻辑表达上变得更加客观、明晰和精确,从而形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规律的简明化和形式化认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陋化,不加以划分,不使之僵化,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7] 列宁的这一论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总之,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模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化”程度,能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进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要遵循正确的致思理路。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首先要解读结构的本质及其逻辑意蕴,解释结构思维的方法论意义,在此基础上解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本质,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的价值,进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要经过一个选择、建构和整合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富有内在逻辑的结构系统。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建构,就是教育者对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诸多理论观点、思想体系、是非标准和行为规范所进行的比较鉴别、合理配置、筛选优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要素之间实现有机整合、相互贯通、彼此衔接、互动有序、协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建构,受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内在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它源自阶级社会对其成员的根本要求、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借鉴、人的思想品德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要求。
构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体现强烈的阶级性、鲜明的目的性和突出的先进性;要坚持科学性原则,使我们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科学的知识支撑和科学的内容组合;要坚持系统性原则,以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面性、连续性和协调性;要坚持层次性原则,做到教育目标上的分层设计、教育对象上的分类把握和教育内容上的分别实施;要坚持时代性原则,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现实性和针对性;要坚持稳定性原则,即内容基本要素和基本观点的稳定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结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导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组成的一个结构体系。所谓基础性内容,是指社会的基本要求、做人的基本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最起码、最基本和最一般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的基础部分,主要包括以传统美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系列;所谓主导性内容,是指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性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内容,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以思想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系列;所谓拓展性内容,是根据时代的新变化和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要求而充实、调整和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诚实守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国际意识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系列。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存在状态是一种结构关系,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互关系的最高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态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具有不同的性质,从而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有着特定的教育目标、任务和内容,遵循不同的教育规律和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其中,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信仰性教育,重在灌输、主导和控制;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认知性教育,重在启发、说理和引导;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规范性教育,重在内省、养成和自律;法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保障性教育,重在强化、自制和他律;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自励性教育,重在劝导、激励和体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需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更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整体,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关系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关系、层次性关系和有序性关系。我们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划分的交叉性、渗透性和相对性,把握各内容之间的相互交错和包含关系,注意内容结构之间的关联性、交互性和兼容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总是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诸要素的凝聚和重组的过程,是一种状态、一种过程、一种目标,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按照人的思想品德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规律,把各种分散的或相互重复的教育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模式,实现教育内容的整体刷新、结构升级和协调发展,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由旧质到新质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目标,既包括以内容要素齐备和内容要素协同的“结构内和谐”,又包括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特点的“结构外适应”,实现先进性内容与广泛性内容相结合、政治性内容与生活性内容相融合、民族性内容与世界性内容相关联、科学性内容与人文性内容相匹配,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植根历史、立足现实、面向世界、前瞻未来,适应与超越市场经济、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批判与借鉴西方文明,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精神。
总之,构建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本质要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内在规律,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素结构与层次结构的关系,以心理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等五大要素为纬,以基础性内容、主导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为经,把握教育内容类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和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既体现内容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又体现内容层次结构的序列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纵向上分层递进,在横向上整合一致,形成要素完整、层次分明、连续衔接、互动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
标签: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教育本质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部分与整体论文; 科学论文; 系统论论文;